第七章 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關燈
小
中
大
四天以後,“哈勒布雷納”号與特裡斯坦達庫尼亞這個奇異的島嶼已遙遙相望。
有人竟然将這個島嶼喻為非洲海洋的鍋爐。
帕特森的遺骸在距極圈五百多海裡的地方出現,這一奇遇真是不同尋常的事件!通過阿瑟·皮姆探險隊的這個陰魂,“哈勒布雷納”号船長與他的哥哥,“珍妮”号的船長,現在已經聯系在一起!……是的!這頗有些不可思議!……然而,與我後面還要叙述的故事相比,這簡直又算不得什麼了! 對我來說,最不可思議的是,美國詩人的小說竟然确有其事。
起初我的思想無論如何難以接受……我想對這顯而易見的事視而不見!…… 最後隻好繳械投降。
我心頭最後的懷疑,與帕特森的遺骸一起,被埋葬在大海深處。
與這個悲慘而真實的故事血肉相連的,不隻是蘭·蓋伊船長。
我不久又得知,我們的帆篷師傅也與此密切相關。
早在“珍妮”号搭救阿瑟·皮姆和德克·彼得斯之前,“逆戟鲸”号上遇難的人中,有一名最優秀的水手,他就是馬爾丁·霍特的哥哥。
就是說,在南緯八十三度和八十四度之間,有七名英國海員(現在變成六名了),在紮拉爾島上生活了十一年。
他們是:“珍妮”号的船長威廉·蓋伊,大副帕特森和五名水手。
又是什麼奇迹使他們居然得以逃出克羅克—克羅克土著居民的魔掌呢?…… 現在,蘭·蓋伊船長該怎麼辦?……在這個問題上,他絕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他一定竭盡全力去營救“珍妮”号的幸存者……他要讓“哈勒布雷納”号朝着阿瑟·皮姆指的子午線駛去,他會将船隻一直開到紮拉爾島去,這是帕特森的記事簿上明确指的。
他命令駛向哪裡,他的大副傑姆·韋斯特就會駛向哪裡。
船員們會毫不猶豫地跟着他前進。
這樣的遠征可能超過人力所能及的限度,蘊藏着各種危險。
但是他們不會因懼怕危險而停步不前……他們船長的靈魂将注入他們的靈魂之中……他們大副的臂膀将指引着他們的臂膀。
這就是蘭·蓋伊船長在船上拒絕納乘客的原因之所在,這就是為什麼他對我說他的航行路線從來不固定的原因。
他一直期望着向南冰洋冒險航行的機遇能夠出現! 我甚至有理由,如果“哈勒布雷納”号确已準備就緒,可以從事這一遠征,蘭·蓋伊船長早已下令向南方行駛了。
……按照我登船時提出的條件,我是不會強迫他繼續沿原定路線前進,把我送到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的…… 我們距這個島嶼已不太遠,補充淡水又勢在必行。
抵達以後,可能有條件将雙桅船裝備起來,使它能夠與冰山搏鬥,能夠到達自由流動的大海,超過八十二度緯線大海就是自由流動的海洋了;能夠比庫克、韋德爾、坎普等人挺進到更遠的地方,以便嘗試一下美國海軍上尉威爾克斯正在進行的嘗試。
那麼,對我來說,一旦抵達特裡斯坦達庫尼亞,我就要等待另一艘船隻經過。
就“哈勒布雷納”号而言,即使它已作好準備,可以進行這樣的探險,季節也還沒有來到,它還不能穿越極圈。
現在,九月的第一個星期尚未結束,待到南極的夏季敲碎極地大浮冰并引起堅冰瓦解,至少還要兩個月。
那時候航海家已經知道,隻有從十一月中旬到第二年的三月初這段時間,大膽的嘗試才可能得到某些成功。
到那時候,氣溫比較容易忍受一些,暴風雪不太頻繁,冰山從大塊上分離出來,冰障現缺口,又有極地的連續白晝沐浴着這遙遠的地方。
在這方面有謹慎的規定,“哈勒布雷納”号最好乖乖地不要違背它。
所以,如果必要的話,我們的雙桅船,在特裡斯坦達庫尼亞補給淡水、裝上新鮮食品以後,還有充分的時間駛向福克蘭群島或美洲海岸,到一個港口靠岸。
從修理角度來說,這個港口設備齊全,勝過南大西洋荒涼地帶這一孤獨的群島上的各個港口。
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的大島,天氣睛和之日,八十五到九十海裡以外全曆曆在目。
以下關于這個島嶼的材料,是我從水手長那裡得來的。
他數次遊覽該島,談得頭頭是道。
特裡斯坦達庫尼亞島位于西南信風帶以南。
氣候溫暖潮濕,氣溫适中,最低溫度不低于華氏25度(約攝氏零下4度),最高溫度不超過華氏68度(攝氏零上20度)。
主要風向為西風和西北風,冬季——八月和九月——主要刮南風。
從一八一一年起,美國人蘭柏特和其他幾位同一國籍的人居住在這裡,他們有捕捉哺乳類海獸的裝備。
繼他們之後,英國士兵前來駐紮,任務是監視聖赫勒拿海域,一八二一年拿破侖死後,英軍才撤走。
大約三、四十年之後,特裡斯坦達庫尼亞已經擁有居民百人左右,相貌俊美,為歐洲人、美國人和開普敦的荷蘭人的後裔;建立了共和國,首領是族長——子女最多的家長;整個群島最後承認了英國對它享有主權。
不過這都是後話。
一八三九年“哈勒布雷納”号準備在此停泊時,這些事情尚未發生。
經我個人的觀察,我很快就發現,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的主權問題,并不值得引起争議。
十六世紀時,它名叫“生命的土地”。
島上生長着特殊的地區植物,以蕨類、石松、一種有刺的禾本科植物和金雀花為代表,覆蓋着山巒的低坡。
家畜中,
有人竟然将這個島嶼喻為非洲海洋的鍋爐。
帕特森的遺骸在距極圈五百多海裡的地方出現,這一奇遇真是不同尋常的事件!通過阿瑟·皮姆探險隊的這個陰魂,“哈勒布雷納”号船長與他的哥哥,“珍妮”号的船長,現在已經聯系在一起!……是的!這頗有些不可思議!……然而,與我後面還要叙述的故事相比,這簡直又算不得什麼了! 對我來說,最不可思議的是,美國詩人的小說竟然确有其事。
起初我的思想無論如何難以接受……我想對這顯而易見的事視而不見!…… 最後隻好繳械投降。
我心頭最後的懷疑,與帕特森的遺骸一起,被埋葬在大海深處。
與這個悲慘而真實的故事血肉相連的,不隻是蘭·蓋伊船長。
我不久又得知,我們的帆篷師傅也與此密切相關。
早在“珍妮”号搭救阿瑟·皮姆和德克·彼得斯之前,“逆戟鲸”号上遇難的人中,有一名最優秀的水手,他就是馬爾丁·霍特的哥哥。
就是說,在南緯八十三度和八十四度之間,有七名英國海員(現在變成六名了),在紮拉爾島上生活了十一年。
他們是:“珍妮”号的船長威廉·蓋伊,大副帕特森和五名水手。
又是什麼奇迹使他們居然得以逃出克羅克—克羅克土著居民的魔掌呢?…… 現在,蘭·蓋伊船長該怎麼辦?……在這個問題上,他絕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他一定竭盡全力去營救“珍妮”号的幸存者……他要讓“哈勒布雷納”号朝着阿瑟·皮姆指的子午線駛去,他會将船隻一直開到紮拉爾島去,這是帕特森的記事簿上明确指的。
他命令駛向哪裡,他的大副傑姆·韋斯特就會駛向哪裡。
船員們會毫不猶豫地跟着他前進。
這樣的遠征可能超過人力所能及的限度,蘊藏着各種危險。
但是他們不會因懼怕危險而停步不前……他們船長的靈魂将注入他們的靈魂之中……他們大副的臂膀将指引着他們的臂膀。
這就是蘭·蓋伊船長在船上拒絕納乘客的原因之所在,這就是為什麼他對我說他的航行路線從來不固定的原因。
他一直期望着向南冰洋冒險航行的機遇能夠出現! 我甚至有理由,如果“哈勒布雷納”号确已準備就緒,可以從事這一遠征,蘭·蓋伊船長早已下令向南方行駛了。
……按照我登船時提出的條件,我是不會強迫他繼續沿原定路線前進,把我送到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的…… 我們距這個島嶼已不太遠,補充淡水又勢在必行。
抵達以後,可能有條件将雙桅船裝備起來,使它能夠與冰山搏鬥,能夠到達自由流動的大海,超過八十二度緯線大海就是自由流動的海洋了;能夠比庫克、韋德爾、坎普等人挺進到更遠的地方,以便嘗試一下美國海軍上尉威爾克斯正在進行的嘗試。
那麼,對我來說,一旦抵達特裡斯坦達庫尼亞,我就要等待另一艘船隻經過。
就“哈勒布雷納”号而言,即使它已作好準備,可以進行這樣的探險,季節也還沒有來到,它還不能穿越極圈。
現在,九月的第一個星期尚未結束,待到南極的夏季敲碎極地大浮冰并引起堅冰瓦解,至少還要兩個月。
那時候航海家已經知道,隻有從十一月中旬到第二年的三月初這段時間,大膽的嘗試才可能得到某些成功。
到那時候,氣溫比較容易忍受一些,暴風雪不太頻繁,冰山從大塊上分離出來,冰障現缺口,又有極地的連續白晝沐浴着這遙遠的地方。
在這方面有謹慎的規定,“哈勒布雷納”号最好乖乖地不要違背它。
所以,如果必要的話,我們的雙桅船,在特裡斯坦達庫尼亞補給淡水、裝上新鮮食品以後,還有充分的時間駛向福克蘭群島或美洲海岸,到一個港口靠岸。
從修理角度來說,這個港口設備齊全,勝過南大西洋荒涼地帶這一孤獨的群島上的各個港口。
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的大島,天氣睛和之日,八十五到九十海裡以外全曆曆在目。
以下關于這個島嶼的材料,是我從水手長那裡得來的。
他數次遊覽該島,談得頭頭是道。
特裡斯坦達庫尼亞島位于西南信風帶以南。
氣候溫暖潮濕,氣溫适中,最低溫度不低于華氏25度(約攝氏零下4度),最高溫度不超過華氏68度(攝氏零上20度)。
主要風向為西風和西北風,冬季——八月和九月——主要刮南風。
從一八一一年起,美國人蘭柏特和其他幾位同一國籍的人居住在這裡,他們有捕捉哺乳類海獸的裝備。
繼他們之後,英國士兵前來駐紮,任務是監視聖赫勒拿海域,一八二一年拿破侖死後,英軍才撤走。
大約三、四十年之後,特裡斯坦達庫尼亞已經擁有居民百人左右,相貌俊美,為歐洲人、美國人和開普敦的荷蘭人的後裔;建立了共和國,首領是族長——子女最多的家長;整個群島最後承認了英國對它享有主權。
不過這都是後話。
一八三九年“哈勒布雷納”号準備在此停泊時,這些事情尚未發生。
經我個人的觀察,我很快就發現,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的主權問題,并不值得引起争議。
十六世紀時,它名叫“生命的土地”。
島上生長着特殊的地區植物,以蕨類、石松、一種有刺的禾本科植物和金雀花為代表,覆蓋着山巒的低坡。
家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