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偈那微微張開的裹屍布!”
關燈
小
中
大
在水流和海風的幫助下,“哈勒布雷納”号航行一直順利進行。
如果水流和海風能夠持續下去,半個月之内,就可穿過愛德華太子島和特裡斯坦達庫尼亞島之間的距離——大約兩千三百海裡。
而且像水手長曾經宣稱的那樣,不需要更換一次前下角索。
東南海風一直吹拂,風向不變;有時達到疾風程度,隻要降下高帆就可以了。
蘭·蓋伊船長将操作的事全部交給了傑姆·韋斯特。
這位勇敢無畏的“帆架子”——請原諒我用這個字眼——隻有到了桅杆要垮下來的危險時刻,才肯決心縮帆。
我倒毫不擔憂。
有這樣的海員,無須擔心會受到任何損失。
他對自己的工作十分留神。
“我們的大副,真是舉世無雙,”有一天,赫利格利對我說,“他指揮一艘旗艦也夠格!” “确實,”我回答說,“在我看來,傑姆·韋斯特是真正的海員!”“我們這‘哈勒布雷納’号,船也好!傑奧林先生,你真值得慶幸!也祝賀我吧,因為我終于使蘭·蓋伊船長在你的問題上改變了主意!” “這個成果,如果是你得到的,那我很感謝你。
” “是該謝謝我。
雖然阿特金斯大叔一再堅持,可我們船長,就是猶豫不決!我總算讓他明白了事理……” “我不會忘記的,水手長,我不會忘記的。
多虧你從中斡旋,才使我沒有留在克爾格倫群島苦苦等待。
你看,我馬上就要到特裡斯坦達庫尼亞了……” “還要過幾天,傑奧林先生。
喂,你說說看,我聽人講,現在英國和美國,有人正在搞一種船,肚子裡裝一部機器,用輪子,就像鴨子用自己的蹼那樣!……這也好,行不行,用用就知道了。
不過,依我看,那種船永遠也鬥不過漂亮的六十英尺三桅帆船。
風力強時,這船可以逼風航行!傑奧林先生,這海風,即使收到五個格①,也夠了!一個海員是不需要在船殼裡安裝輪子的!” ①32點制羅經的一個格,向位為11度15分。
水手長關于航海中使用蒸汽的見解,我完全無需反對。
現在仍處于摸索階段,渦輪機尚未代替槳葉。
至于将來,誰又能預見呢?…… 這時我記憶中又浮現出一件事:“珍妮”号從愛德華太子島到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恰巧也走了半個月。
蘭·蓋伊船長與我談到“珍妮”号時,就仿佛這艘船确實存在過,他親眼見過一樣。
确實,埃德加·愛倫·波可以任意擺布海風和海水。
自那次談話後,有半個月之久,蘭·蓋伊船長再沒有與我談起阿瑟·皮姆。
對這位南極海洋英雄人物的冒險經曆,他甚至作出似乎從未跟我談過一個字的樣子。
如果他本來希望說服我,讓我相信那都是真有其事,那他表現出的智慧也未免太平庸了。
我再重複一次,一個神志正常的人,怎麼能夠同意對這樣一個問題進行鄭重其事的讨論呢?除非完全喪失了理智,或者至少在這個特殊問題上是偏執狂,就像蘭·蓋伊那樣,否則,沒有一個人——我第十次地重複說——不把埃德加·愛倫·波的故事當作純虛構的作品。
想想看!根據這部小,一艘英國雙桅帆船一直前進到南緯八十四度的地方。
那為什麼這次航行居然沒有成為轟動一時的地理大事件?……阿瑟·皮姆深入南極洲歸來,為什麼竟然沒有将他置于庫克、韋德爾、比斯科之類的人物之上?……他和德克·彼得斯,作為“珍妮”号的兩名乘客,甚至超越上面提到的緯度,為什麼人們竟然沒有給予他們公開的榮譽?……對他們發現的自由流動的大海;将他們帶往極地的高速水流;這一帶海水反常的溫度,仿佛從下面進行加熱,達到人手都受不了的熱度;那張在天際的煙霧簾幕;對半張半合的氣态瀑布,瀑布後面出現的其大無比的人面等等。
又該作何感想呢?…… 且不說這些失真的事物,就說阿瑟·皮姆和混血兒怎樣九死一生得以返回,他們的紮拉爾小船怎樣将他們從極圈以遠的地方帶回,最後,他們又怎樣被人搭救并被送回祖國的?我倒很想知道。
乘坐一隻單薄的短槳小船,穿過二十多度地區,再次越過極地大浮冰,回到最近的陸地,阿瑟·皮姆的日記又怎麼能絲毫沒有提及返程中的事件呢?……有人會說,阿瑟·皮姆還未來得及提供自述的最後幾章就死了呀!……好吧!即使如此,關于歸途,他一個字也未向《南方文訊》出版者提及,這難道真實可信嗎?……德克·彼得斯既然在伊利諾斯州居住數年,為什麼對這次曆險的結局保持緘默呢?……是否隻字不提對他有利呢?…… 據蘭·蓋伊船長說,他去了凡代利亞,因為小說中談到德克·彼得斯住在凡代利亞。
但是蘭·蓋伊船長沒有遇到德克·彼得斯……這我倒相信!我再重
如果水流和海風能夠持續下去,半個月之内,就可穿過愛德華太子島和特裡斯坦達庫尼亞島之間的距離——大約兩千三百海裡。
而且像水手長曾經宣稱的那樣,不需要更換一次前下角索。
東南海風一直吹拂,風向不變;有時達到疾風程度,隻要降下高帆就可以了。
蘭·蓋伊船長将操作的事全部交給了傑姆·韋斯特。
這位勇敢無畏的“帆架子”——請原諒我用這個字眼——隻有到了桅杆要垮下來的危險時刻,才肯決心縮帆。
我倒毫不擔憂。
有這樣的海員,無須擔心會受到任何損失。
他對自己的工作十分留神。
“我們的大副,真是舉世無雙,”有一天,赫利格利對我說,“他指揮一艘旗艦也夠格!” “确實,”我回答說,“在我看來,傑姆·韋斯特是真正的海員!”“我們這‘哈勒布雷納’号,船也好!傑奧林先生,你真值得慶幸!也祝賀我吧,因為我終于使蘭·蓋伊船長在你的問題上改變了主意!” “這個成果,如果是你得到的,那我很感謝你。
” “是該謝謝我。
雖然阿特金斯大叔一再堅持,可我們船長,就是猶豫不決!我總算讓他明白了事理……” “我不會忘記的,水手長,我不會忘記的。
多虧你從中斡旋,才使我沒有留在克爾格倫群島苦苦等待。
你看,我馬上就要到特裡斯坦達庫尼亞了……” “還要過幾天,傑奧林先生。
喂,你說說看,我聽人講,現在英國和美國,有人正在搞一種船,肚子裡裝一部機器,用輪子,就像鴨子用自己的蹼那樣!……這也好,行不行,用用就知道了。
不過,依我看,那種船永遠也鬥不過漂亮的六十英尺三桅帆船。
風力強時,這船可以逼風航行!傑奧林先生,這海風,即使收到五個格①,也夠了!一個海員是不需要在船殼裡安裝輪子的!” ①32點制羅經的一個格,向位為11度15分。
水手長關于航海中使用蒸汽的見解,我完全無需反對。
現在仍處于摸索階段,渦輪機尚未代替槳葉。
至于将來,誰又能預見呢?…… 這時我記憶中又浮現出一件事:“珍妮”号從愛德華太子島到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恰巧也走了半個月。
蘭·蓋伊船長與我談到“珍妮”号時,就仿佛這艘船确實存在過,他親眼見過一樣。
确實,埃德加·愛倫·波可以任意擺布海風和海水。
自那次談話後,有半個月之久,蘭·蓋伊船長再沒有與我談起阿瑟·皮姆。
對這位南極海洋英雄人物的冒險經曆,他甚至作出似乎從未跟我談過一個字的樣子。
如果他本來希望說服我,讓我相信那都是真有其事,那他表現出的智慧也未免太平庸了。
我再重複一次,一個神志正常的人,怎麼能夠同意對這樣一個問題進行鄭重其事的讨論呢?除非完全喪失了理智,或者至少在這個特殊問題上是偏執狂,就像蘭·蓋伊那樣,否則,沒有一個人——我第十次地重複說——不把埃德加·愛倫·波的故事當作純虛構的作品。
想想看!根據這部小,一艘英國雙桅帆船一直前進到南緯八十四度的地方。
那為什麼這次航行居然沒有成為轟動一時的地理大事件?……阿瑟·皮姆深入南極洲歸來,為什麼竟然沒有将他置于庫克、韋德爾、比斯科之類的人物之上?……他和德克·彼得斯,作為“珍妮”号的兩名乘客,甚至超越上面提到的緯度,為什麼人們竟然沒有給予他們公開的榮譽?……對他們發現的自由流動的大海;将他們帶往極地的高速水流;這一帶海水反常的溫度,仿佛從下面進行加熱,達到人手都受不了的熱度;那張在天際的煙霧簾幕;對半張半合的氣态瀑布,瀑布後面出現的其大無比的人面等等。
又該作何感想呢?…… 且不說這些失真的事物,就說阿瑟·皮姆和混血兒怎樣九死一生得以返回,他們的紮拉爾小船怎樣将他們從極圈以遠的地方帶回,最後,他們又怎樣被人搭救并被送回祖國的?我倒很想知道。
乘坐一隻單薄的短槳小船,穿過二十多度地區,再次越過極地大浮冰,回到最近的陸地,阿瑟·皮姆的日記又怎麼能絲毫沒有提及返程中的事件呢?……有人會說,阿瑟·皮姆還未來得及提供自述的最後幾章就死了呀!……好吧!即使如此,關于歸途,他一個字也未向《南方文訊》出版者提及,這難道真實可信嗎?……德克·彼得斯既然在伊利諾斯州居住數年,為什麼對這次曆險的結局保持緘默呢?……是否隻字不提對他有利呢?…… 據蘭·蓋伊船長說,他去了凡代利亞,因為小說中談到德克·彼得斯住在凡代利亞。
但是蘭·蓋伊船長沒有遇到德克·彼得斯……這我倒相信!我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