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埃德加·愛倫·波的小說
關燈
小
中
大
。
奧格斯特·巴納德人不知鬼不覺地将它帶上了船——應該承認,這簡直是不大可能的事。
這時,這忠誠的小動物,又見到了自己的主人,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又舐他的臉,又舐他的手。
囚徒于是有了一個同伴。
不幸的是,阿瑟·皮姆昏迷的時候,這位同伴将罐中的水全部喝光了。
待到阿瑟·皮姆想喝水止渴時,罐中竟滴水不剩。
他的燈也熄了——他昏迷了好幾天——既找不到磷紙,也找不到蠟燭。
他決定和奧格斯特·巴納德恢複聯系。
窒息和饑餓使他身體十分軟弱,他不顧這些,從藏身之處出來,摸着繩子,朝活門走去。
他正走着,船隻忽然左右搖擺。
貨艙裡一隻箱子失去平衡,一下子倒下來,堵住了他的去路。
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越過了障礙,又是白費力氣!他到了奧格斯特·巴納德艙室下的活門那裡,那活門卻怎麼也掀不動了。
他拿小刀從縫隙裡捅進去,果然感到有一個沉重的大塊鐵物件壓着活門,仿佛有意将活門堵死。
他隻好放棄這個計劃,拖着沉重的步伐,返回箱子。
一到,他就疲憊不堪地倒下去了。
“老虎”對他百般撫慰。
小狗和它的主人唇焦舌燥,渴得要命。
阿瑟·皮姆伸出手去,觸到了“老虎”。
“老虎”仰面而卧,四腳朝天,狗毛微微豎起。
就在他撫摸小狗的時候,他的手觸到了縛在狗身上的一根小繩。
繩上系着一張紙條,就在小狗的左肩下面。
阿瑟·皮姆感到渾身軟弱無力,已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他頭腦麻木,幾乎不能思考。
他數次嘗試點燃燈火,都失敗了。
後來終于擦着了磷紙,紙上隻有一點點磷了。
這時——這段叙述,埃德加.愛倫·波描寫了一系列細節,極為細膩,一般人是難以想象出來的——幾個極可怕的字出現了……在四分之一秒的時間内,微弱的光芒照亮了一個句子的最後幾個字:“……血……不要出來……性命交關……” 請各位讀者想象一下阿瑟·皮姆的處境:貨艙底下,面對箱子的四壁,沒有光亮,沒有飲水,隻有烈性燒酒為他止渴!……對他的囑咐是要他繼續隐藏。
那最前面的一個字“血”最為緊要,充滿奧秘、痛苦和恐怖!……是“逆戟鲸”号上發生了械鬥?……還是船隻遭到了海盜襲擊?……抑或是船上發生了嘩變?……這種情形已持續了多久?…… 一般人可能以為,寫出這種令人心驚膽戰的境遇,才思橫溢的詩人該已窮盡了他的想象能力吧?……并非如此!……他的卓越天才使他向更遠的地方走去!…… 果然如此。
阿瑟·皮姆昏昏沉沉躺在床墊上,仿佛得了嗜眠症。
忽然他聽到奇異的哨音,持續的喘息聲音。
這是“老虎”在喘着粗氣。
在黑暗中,“老虎”的眼睛閃閃發光,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老虎”得了狂犬病了…… 狂犬朝他撲過來,阿瑟·皮姆吓得要命。
在極度恐懼之中,他又恢複了力氣,躲開了狗咬。
他用毯子将全身裹住,狗用白色的爪子将毯子撕碎。
他縱身跳出箱外。
箱門關閉,将“老虎”關在裡面,“老虎”在四壁中掙紮…… 阿瑟·皮姆終于從貨艙裝載的貨物中間穿行過去。
他頭昏眼花,撞在一隻皮箱上,手中的刀也滑落了。
他就要咽最後一口氣了,這時忽聽得有人呼喚他的名字。
一瓶水送到他的唇邊,他雙唇一動,便一飲而盡。
他長吸一口氣,将這香甜可口的飲料狂吞下去——這是一切快感中最美妙的快感……他蘇醒過來了。
過些時候,在貨艙的一角,就着昏暗的燈光,奧格斯特·巴納德向他的同伴講述了自雙桅船啟航以來船上發生的事情。
我再說一遍,到此為止,這個故事是可信的。
我們還講到其“驚險”程度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件。
“逆戟鲸”号上,包括巴納德父子在内,共三十六人。
雙桅船六月二十日揚帆出海以後,奧格斯特·巴納德要到阿瑟·皮姆的藏身之地去看他,嘗試了數次,都沒有成功。
過了三四天,船上發生了嘩變。
領頭的是廚師領班,跟我們“哈勒布雷納”号上的恩迪科特一樣,也是個黑人。
我要匆匆加上一句,恩迪科特也不是個永遠不會造反的人。
小說中叙述了許許多多事端:大部分效忠于巴納德船長的水手都被殺害;後來到了貝爾穆德斯附近,又将巴納德船長和另外四個人抛棄在一艘捕鲸小艇上,從此這幾個人便杳無音訊。
不是德克·彼得斯進行幹預的話,奧格斯特·巴納德也無法幸免。
德克·彼得斯是“逆戟鲸”号上的纜索師傅,烏潑撒洛卡部落人。
這是個混血兒,父親是皮貨商,母親是黑山的印第安人。
這正是蘭·蓋伊船長有意要到伊利諾斯州去尋找的那個人…… “逆戟鲸”号向西南方向駛去,由大副指揮,其意圖是馳騁南部海洋進行海盜活動。
發生了這一系列事件以後,奧格斯特·巴納德本想與阿瑟·皮姆會合。
但是他被關在船員休息艙室中,上有手铐,下有腳鐐。
廚師領班向他說得明明白白,到了“雙桅船不再成其為雙桅船”時,他才能出去。
幾天以後,奧格斯特·巴納德終于掙脫了鐐铐,打開他與貨艙之間的單薄隔牆。
“老虎”跟随着他。
他本想到同伴的藏身之處去,但未能成功。
巧得很,小狗卻“嗅”到了阿瑟·皮姆。
于是奧格斯特·巴納德想出了一個主意,将寫好的紙條拴在“老虎”的脖子上。
紙條上寫着:“我用鮮血寫成這幾個字,不要出來,這對你是性命交關的事。
” 這張紙條,大家都知道,阿瑟·皮姆已經收到了。
阿瑟·皮姆饑渴難耐,瀕于死亡,他溜進貨艙。
就在刀從手中滑落,發出聲響時,引起了他同伴的注意,終于找到了他。
奧格斯特·巴納德向阿瑟·皮姆叙述了這些事情以後,又說,嘩變的人意見分歧嚴重。
有人主張将“逆戟鲸”号開往佛得角群島;其他的人則決心駛向太平洋諸島。
德克·彼得斯屬後一種意見。
至于“老虎”,它的主人以為它患了狂犬病,
奧格斯特·巴納德人不知鬼不覺地将它帶上了船——應該承認,這簡直是不大可能的事。
這時,這忠誠的小動物,又見到了自己的主人,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又舐他的臉,又舐他的手。
囚徒于是有了一個同伴。
不幸的是,阿瑟·皮姆昏迷的時候,這位同伴将罐中的水全部喝光了。
待到阿瑟·皮姆想喝水止渴時,罐中竟滴水不剩。
他的燈也熄了——他昏迷了好幾天——既找不到磷紙,也找不到蠟燭。
他決定和奧格斯特·巴納德恢複聯系。
窒息和饑餓使他身體十分軟弱,他不顧這些,從藏身之處出來,摸着繩子,朝活門走去。
他正走着,船隻忽然左右搖擺。
貨艙裡一隻箱子失去平衡,一下子倒下來,堵住了他的去路。
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越過了障礙,又是白費力氣!他到了奧格斯特·巴納德艙室下的活門那裡,那活門卻怎麼也掀不動了。
他拿小刀從縫隙裡捅進去,果然感到有一個沉重的大塊鐵物件壓着活門,仿佛有意将活門堵死。
他隻好放棄這個計劃,拖着沉重的步伐,返回箱子。
一到,他就疲憊不堪地倒下去了。
“老虎”對他百般撫慰。
小狗和它的主人唇焦舌燥,渴得要命。
阿瑟·皮姆伸出手去,觸到了“老虎”。
“老虎”仰面而卧,四腳朝天,狗毛微微豎起。
就在他撫摸小狗的時候,他的手觸到了縛在狗身上的一根小繩。
繩上系着一張紙條,就在小狗的左肩下面。
阿瑟·皮姆感到渾身軟弱無力,已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他頭腦麻木,幾乎不能思考。
他數次嘗試點燃燈火,都失敗了。
後來終于擦着了磷紙,紙上隻有一點點磷了。
這時——這段叙述,埃德加.愛倫·波描寫了一系列細節,極為細膩,一般人是難以想象出來的——幾個極可怕的字出現了……在四分之一秒的時間内,微弱的光芒照亮了一個句子的最後幾個字:“……血……不要出來……性命交關……” 請各位讀者想象一下阿瑟·皮姆的處境:貨艙底下,面對箱子的四壁,沒有光亮,沒有飲水,隻有烈性燒酒為他止渴!……對他的囑咐是要他繼續隐藏。
那最前面的一個字“血”最為緊要,充滿奧秘、痛苦和恐怖!……是“逆戟鲸”号上發生了械鬥?……還是船隻遭到了海盜襲擊?……抑或是船上發生了嘩變?……這種情形已持續了多久?…… 一般人可能以為,寫出這種令人心驚膽戰的境遇,才思橫溢的詩人該已窮盡了他的想象能力吧?……并非如此!……他的卓越天才使他向更遠的地方走去!…… 果然如此。
阿瑟·皮姆昏昏沉沉躺在床墊上,仿佛得了嗜眠症。
忽然他聽到奇異的哨音,持續的喘息聲音。
這是“老虎”在喘着粗氣。
在黑暗中,“老虎”的眼睛閃閃發光,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老虎”得了狂犬病了…… 狂犬朝他撲過來,阿瑟·皮姆吓得要命。
在極度恐懼之中,他又恢複了力氣,躲開了狗咬。
他用毯子将全身裹住,狗用白色的爪子将毯子撕碎。
他縱身跳出箱外。
箱門關閉,将“老虎”關在裡面,“老虎”在四壁中掙紮…… 阿瑟·皮姆終于從貨艙裝載的貨物中間穿行過去。
他頭昏眼花,撞在一隻皮箱上,手中的刀也滑落了。
他就要咽最後一口氣了,這時忽聽得有人呼喚他的名字。
一瓶水送到他的唇邊,他雙唇一動,便一飲而盡。
他長吸一口氣,将這香甜可口的飲料狂吞下去——這是一切快感中最美妙的快感……他蘇醒過來了。
過些時候,在貨艙的一角,就着昏暗的燈光,奧格斯特·巴納德向他的同伴講述了自雙桅船啟航以來船上發生的事情。
我再說一遍,到此為止,這個故事是可信的。
我們還講到其“驚險”程度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件。
“逆戟鲸”号上,包括巴納德父子在内,共三十六人。
雙桅船六月二十日揚帆出海以後,奧格斯特·巴納德要到阿瑟·皮姆的藏身之地去看他,嘗試了數次,都沒有成功。
過了三四天,船上發生了嘩變。
領頭的是廚師領班,跟我們“哈勒布雷納”号上的恩迪科特一樣,也是個黑人。
我要匆匆加上一句,恩迪科特也不是個永遠不會造反的人。
小說中叙述了許許多多事端:大部分效忠于巴納德船長的水手都被殺害;後來到了貝爾穆德斯附近,又将巴納德船長和另外四個人抛棄在一艘捕鲸小艇上,從此這幾個人便杳無音訊。
不是德克·彼得斯進行幹預的話,奧格斯特·巴納德也無法幸免。
德克·彼得斯是“逆戟鲸”号上的纜索師傅,烏潑撒洛卡部落人。
這是個混血兒,父親是皮貨商,母親是黑山的印第安人。
這正是蘭·蓋伊船長有意要到伊利諾斯州去尋找的那個人…… “逆戟鲸”号向西南方向駛去,由大副指揮,其意圖是馳騁南部海洋進行海盜活動。
發生了這一系列事件以後,奧格斯特·巴納德本想與阿瑟·皮姆會合。
但是他被關在船員休息艙室中,上有手铐,下有腳鐐。
廚師領班向他說得明明白白,到了“雙桅船不再成其為雙桅船”時,他才能出去。
幾天以後,奧格斯特·巴納德終于掙脫了鐐铐,打開他與貨艙之間的單薄隔牆。
“老虎”跟随着他。
他本想到同伴的藏身之處去,但未能成功。
巧得很,小狗卻“嗅”到了阿瑟·皮姆。
于是奧格斯特·巴納德想出了一個主意,将寫好的紙條拴在“老虎”的脖子上。
紙條上寫着:“我用鮮血寫成這幾個字,不要出來,這對你是性命交關的事。
” 這張紙條,大家都知道,阿瑟·皮姆已經收到了。
阿瑟·皮姆饑渴難耐,瀕于死亡,他溜進貨艙。
就在刀從手中滑落,發出聲響時,引起了他同伴的注意,終于找到了他。
奧格斯特·巴納德向阿瑟·皮姆叙述了這些事情以後,又說,嘩變的人意見分歧嚴重。
有人主張将“逆戟鲸”号開往佛得角群島;其他的人則決心駛向太平洋諸島。
德克·彼得斯屬後一種意見。
至于“老虎”,它的主人以為它患了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