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蘭·蓋伊船長
關燈
小
中
大
”
“某個地方,确實。
” 這時,我仿佛覺得蘭·蓋伊船長的目光緩慢地往南方天際掃了一下。
“喂,先生,”我接着說,“到這裡或那裡,對我都無所謂。
我最希望的,是一有機會就盡快離開克爾格倫群島……” 蘭·蓋伊船長沒有回答,仍在沉思。
他并不想跟我不告而别。
“先生,請你聽我說好麼?”我語氣相當急切地問道。
“好的,先生。
” “我要補充一句話。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如果你的雙桅船航行路線沒有改變的話。
你的計劃是從聖誕—哈爾堡到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可能去特裡斯坦達庫尼亞,也可能去開普敦,也可能去福克蘭群島……也可能去别處……” “那好,船長,我想去的正是别處!”我不無譏刺地針鋒相對地說道,極力壓抑着我的惱怒。
這時,蘭·蓋伊船長的态度發生了奇異的變化。
他的聲音變了調,更加生硬,更加嘶啞。
他用幹脆而明确的字句使我明白,無論怎樣堅持也是徒勞無益;我們談話的時間已經太長,他時間緊迫,要到海港辦公室去辦事……總之,我們互相要說的話,都已經說夠了…… 我伸出手臂攔住他——說拉住他,可能更确切些——這場已經開始得不妙的談話,很可能要更加不妙地結束。
這個怪人朝我轉過身來,聲調已和緩一些,這樣表述道: “先生,請你相信,我不能滿足你的要求。
對一位美國人表現得這樣不客氣,我心裡很覺得過意不去。
但是我無法改變我的行為。
‘哈勒布雷納’号航行過程中,可能發生這樣那樣無法預料的事件,一位乘客在場可能有諸多不便……哪怕是你這樣随和的人蘭·蓋伊船長的态度發生了奇異的變化。
……這可能招緻我無法利用我尋求的機遇……” “我已經對你說過,船長。
我再重複一次,我的意圖是回到美國康涅狄格州。
三個月之内或六個月之内到達,走這條路線或另一條路線,對我都無所謂。
哪怕你的雙桅船朝南極海洋開去……” “南極海洋!”蘭·蓋伊船長用疑問的語氣高叫起來,同時他的目光搜尋着我的内心,仿佛我肚裡藏刀一般。
“為什麼你與我提到南極海洋?……”他截住話頭,抓住我的手。
“我不過是随便說說,就跟我說北冰洋、北極或南極一樣……” 蘭·蓋伊船長沒有回答。
我仿佛看見他眼中有一顆淚珠在滾動。
似乎我的回答喚起了他什麼刺心的痛苦回憶。
他極力擺脫這種回憶,轉到其他思路上去。
“這個南極,”他說道,“誰敢去冒險呢?……” “抵達很困難……而且也沒什麼用,”我針鋒相對地說道,“不過,确有酷愛冒險的人投身于這類的事業中去。
” “是的,……酷愛冒險!……”蘭·蓋伊船長嗫嚅着。
“對啦,”我又說道,“正好美國又要進行新的嘗試了。
是查爾斯·威爾克斯①的探險隊,有‘凡庫弗’号,‘孔雀’号,‘海豚’号,‘飛魚’号和好幾艘同航船隻……” “美國,傑奧林先生?……合衆國政府派遣一支探險隊去南極海洋,你能肯定嗎?……” “這事千真萬确。
去年我離開美國以前,聽說這支探險隊剛剛海。
到現在已經有一年了,說不定勇敢無畏的威爾克斯又将他的探險活動推進到了他的前人從未到達的地方。
” 蘭·蓋伊船長又沉默不語了。
後來,他從這無法解釋的關切之中清醒過來,說道: “無論如何,即使威爾克斯成功地穿越了極圈和極地大浮冰,他是否能超過更高的緯度,還值得懷疑,比起……” “比起他的先驅者别林斯高晉①、福斯特②、肯德爾③、比斯科④、莫勒爾⑤、坎普⑥、巴勒尼⑦……”我回答道。
①查爾斯·威爾克斯(1798—1877)美國探險家。
①别林斯高普(1778—1852)航海探險家。
②福斯特,英國人,其探險活動見本書第八章。
③肯德爾,英國人,其探險活動見本書第八章。
④比斯科,英國海員,其探險活動見本書第八章。
⑤莫勒爾,美國人,其探險活動見本書第八章。
⑥坎普,英國海軍上尉,其探險活動見本書第八章。
“和……”蘭·蓋伊船長補充道。
“和誰?你指的是誰?”我問道。
“你是康涅狄格州生人麼,先生?”蘭·蓋伊船長突然說道。
“是康涅狄格州。
” “具體是哪裡?……” “哈特福德。
” “你知道捕塔基特島麼?……” “我遊覽過數次。
” “我想你是知道的,”蘭·蓋伊船長說道,眼睛死死盯住我,“貴國小說家埃德加·愛倫·波,讓他筆下的主人公阿瑟·戈登·皮姆,正好誕生在楠塔基特島……” “确實不假,”我答道,“我想起來了,這部小說的開頭是發生在楠塔基特島。
” “你說……‘這部小說’?……你用的确是這個詞麼?……” “沒
” 這時,我仿佛覺得蘭·蓋伊船長的目光緩慢地往南方天際掃了一下。
“喂,先生,”我接着說,“到這裡或那裡,對我都無所謂。
我最希望的,是一有機會就盡快離開克爾格倫群島……” 蘭·蓋伊船長沒有回答,仍在沉思。
他并不想跟我不告而别。
“先生,請你聽我說好麼?”我語氣相當急切地問道。
“好的,先生。
” “我要補充一句話。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如果你的雙桅船航行路線沒有改變的話。
你的計劃是從聖誕—哈爾堡到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可能去特裡斯坦達庫尼亞,也可能去開普敦,也可能去福克蘭群島……也可能去别處……” “那好,船長,我想去的正是别處!”我不無譏刺地針鋒相對地說道,極力壓抑着我的惱怒。
這時,蘭·蓋伊船長的态度發生了奇異的變化。
他的聲音變了調,更加生硬,更加嘶啞。
他用幹脆而明确的字句使我明白,無論怎樣堅持也是徒勞無益;我們談話的時間已經太長,他時間緊迫,要到海港辦公室去辦事……總之,我們互相要說的話,都已經說夠了…… 我伸出手臂攔住他——說拉住他,可能更确切些——這場已經開始得不妙的談話,很可能要更加不妙地結束。
這個怪人朝我轉過身來,聲調已和緩一些,這樣表述道: “先生,請你相信,我不能滿足你的要求。
對一位美國人表現得這樣不客氣,我心裡很覺得過意不去。
但是我無法改變我的行為。
‘哈勒布雷納’号航行過程中,可能發生這樣那樣無法預料的事件,一位乘客在場可能有諸多不便……哪怕是你這樣随和的人蘭·蓋伊船長的态度發生了奇異的變化。
……這可能招緻我無法利用我尋求的機遇……” “我已經對你說過,船長。
我再重複一次,我的意圖是回到美國康涅狄格州。
三個月之内或六個月之内到達,走這條路線或另一條路線,對我都無所謂。
哪怕你的雙桅船朝南極海洋開去……” “南極海洋!”蘭·蓋伊船長用疑問的語氣高叫起來,同時他的目光搜尋着我的内心,仿佛我肚裡藏刀一般。
“為什麼你與我提到南極海洋?……”他截住話頭,抓住我的手。
“我不過是随便說說,就跟我說北冰洋、北極或南極一樣……” 蘭·蓋伊船長沒有回答。
我仿佛看見他眼中有一顆淚珠在滾動。
似乎我的回答喚起了他什麼刺心的痛苦回憶。
他極力擺脫這種回憶,轉到其他思路上去。
“這個南極,”他說道,“誰敢去冒險呢?……” “抵達很困難……而且也沒什麼用,”我針鋒相對地說道,“不過,确有酷愛冒險的人投身于這類的事業中去。
” “是的,……酷愛冒險!……”蘭·蓋伊船長嗫嚅着。
“對啦,”我又說道,“正好美國又要進行新的嘗試了。
是查爾斯·威爾克斯①的探險隊,有‘凡庫弗’号,‘孔雀’号,‘海豚’号,‘飛魚’号和好幾艘同航船隻……” “美國,傑奧林先生?……合衆國政府派遣一支探險隊去南極海洋,你能肯定嗎?……” “這事千真萬确。
去年我離開美國以前,聽說這支探險隊剛剛海。
到現在已經有一年了,說不定勇敢無畏的威爾克斯又将他的探險活動推進到了他的前人從未到達的地方。
” 蘭·蓋伊船長又沉默不語了。
後來,他從這無法解釋的關切之中清醒過來,說道: “無論如何,即使威爾克斯成功地穿越了極圈和極地大浮冰,他是否能超過更高的緯度,還值得懷疑,比起……” “比起他的先驅者别林斯高晉①、福斯特②、肯德爾③、比斯科④、莫勒爾⑤、坎普⑥、巴勒尼⑦……”我回答道。
①查爾斯·威爾克斯(1798—1877)美國探險家。
①别林斯高普(1778—1852)航海探險家。
②福斯特,英國人,其探險活動見本書第八章。
③肯德爾,英國人,其探險活動見本書第八章。
④比斯科,英國海員,其探險活動見本書第八章。
⑤莫勒爾,美國人,其探險活動見本書第八章。
⑥坎普,英國海軍上尉,其探險活動見本書第八章。
“和……”蘭·蓋伊船長補充道。
“和誰?你指的是誰?”我問道。
“你是康涅狄格州生人麼,先生?”蘭·蓋伊船長突然說道。
“是康涅狄格州。
” “具體是哪裡?……” “哈特福德。
” “你知道捕塔基特島麼?……” “我遊覽過數次。
” “我想你是知道的,”蘭·蓋伊船長說道,眼睛死死盯住我,“貴國小說家埃德加·愛倫·波,讓他筆下的主人公阿瑟·戈登·皮姆,正好誕生在楠塔基特島……” “确實不假,”我答道,“我想起來了,這部小說的開頭是發生在楠塔基特島。
” “你說……‘這部小說’?……你用的确是這個詞麼?……” “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