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雙桅縱帆船“哈勒布雷納”号
關燈
小
中
大
噸位為三百;桅桁稍傾,可以收風;逼風航行時速度很快。
帆面可分前桅、主桅和船頭三部分。
前桅包括雙桅船前桅、前桅帆、第二層帆和第三層帆;主桅包括後桅帆和頂桅;船頭包括船首三角帆和大、小三角帆。
這就是聖誕—哈爾堡等待的斯庫那船,這就是雙桅縱帆式帆船“哈勒布雷納”号的基本構造。
船上有船長一人,大副一人,水手長一人,廚師一人,加上八名水手——一共十二人,操作人手足夠。
船隻建造牢固,肋骨及船殼闆全部用銅銷釘組裝;船帆寬大;船尾輪廓開闊優美。
這艘船,可在惡劣氣候條件下航行,操作靈活,最适于在南緯40度到60度之間行駛。
它是比肯黑德造船廠①的驕傲。
以上情況都是阿特金斯大叔向我提供的,而且伴随着多少贊美之辭啊! 蘭·蓋伊船長是利物浦人,指揮“哈勒布雷納”号已經将近六年。
船隻的五分之三屬于他個人。
他在非洲和美洲的南部海洋上進行貿易活動,來往于各群島之間,各大陸之間。
他的雙桅船之所以隻擁有十二名船員,正是因為這艘船單純從事貿易。
如果要捕捉兩栖類動物,如海豹等,人手就要增加,而且要裝備漁具,捕鲸用的魚叉,大魚叉、釣魚線等等為這種艱苦工作所必需的設備。
我還要補充一句:這一帶海面不甚安全,那時尚經常有海盜出沒,靠近島嶼時應該倍加提防。
但是,如果“哈勒布雷納”号遭到襲擊,它是不會措手不及的:船上裝有四門石炮,圓炮彈和成包的彈丸數量充足,炸藥貯藏艙内儲備相當豐富;手槍、卡賓槍挂在槍架上;最後還有舷牆保護網。
這一切保障了船隻的安全。
此外,值班人員睡覺時總是保持高度警惕。
在這一帶海上航行,如果不采取這些防範措施,那是少有的粗心大意。
八月七日這天清晨,我半睡半醒地躺在床上。
忽然響起旅店老闆粗大的嗓門和用拳頭打門的聲音,我從床上跳下地來。
“傑奧林先生,你醒了嗎?……” “當然,阿特金斯大叔。
這麼大的聲音,我還能不醒!——出了什麼事啦?……” “東北海面上,六海裡的地方,有一艘船,正朝着聖誕港駛來!” “是‘哈勒布雷納’号吧?……”我猛然掀掉被子,高聲叫道。
“再過幾小時就知道了,傑奧林先生。
不管怎麼說,這是今年的第一艘船,隆重歡迎是理所當然的。
” 我轉眼之間穿好衣裳,跟随費尼莫爾·阿特金斯來到碼頭上,站在聖誕—哈爾堡海灣兩端中間觀看遠方地平線視角最大的地方。
天氣相當晴朗,海面上最後的晨霧正在消散,海水平靜無波,微風習習。
由于信風的緣故,克爾格倫群島這一側,天空比對岸更加明亮。
二十來名居民——大部為漁民——将阿特金斯大叔團團圍住。
毫無疑問,他是群島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受敬重的人物。
因此他的話也最有分量。
那時船隻進入港灣風向正順。
不過,正是落潮。
已經看得的船隻——一艘斯庫那船——正不慌不忙地降帆前進,等待着漲潮。
人群議論紛紛。
我心急如焚,傾聽着各種議論,并不插言。
意見分歧,每一方都固執地堅持己見。
①比肯黑德造船廠為英國利物浦一家有名的造船廠。
我應該承認——而且這使我心中十分難過——大部分人反對這隻斯庫那船就是雙桅帆船“哈勒布雷納”号的說法。
隻有兩三個人表示了肯定的意見。
站在他們一邊的,就有“青鹭”的主人。
“這是‘哈勒布雷納’号!”他反複說道,“蘭·蓋伊船長還能不第一個抵達克爾格倫群島,别胡扯了!……是他,沒錯!我敢肯定!如同他來了,他的手握住我的手,和我商談,要一百擔馬鈴薯補充給養一樣,千真萬确!” “阿特金斯先生,你眼皮裡長霧了吧!”一位漁民反唇相譏道。
“還沒有你腦袋裡的霧多!”旅店老闆尖刻地回答。
“這艘船的外形與英國船不同,”另外一個人發表意見說,“船頭細長,甲闆脊弧突出,我估計是美國造。
” “不對……這是英國船,”阿特金斯先生駁斥道,“而且我差不多說得出來,是哪個造船廠所造……對!……是利物浦的比肯黑德造船廠,‘哈勒布雷納’号就從那裡下的水!” “壓根不是!”一位上了年紀的水手很有把握地說,“這艘斯庫那船是在巴爾的摩尼珀和斯特隆日聯合公司鍍的錫,是切薩皮克河①水首次濺濕它的龍骨。
” “還是說默爾西河②河水吧,可憐的傻瓜!”阿特金斯大叔反駁說,“喂,擦擦你的眼鏡,瞧瞧斜桁上升起的國籍旗吧!” “英國旗!”人群異口同聲大叫起來。
果然,大不列颠聯合王國的國旗剛剛展開鮮紅的綢面,映照着英國船隻的一角。
任何疑問了。
朝聖誕—哈爾堡港灣駛來的,确實是一艘英國船。
但是,肯定了這一點,并不意味着這必然就是蘭·蓋伊船長的雙桅船。
再過兩小時,這已不成其為争論的焦點了。
正午以前,“哈勒布雷納”号已在聖誕—哈爾堡港灣中間海水四尋
帆面可分前桅、主桅和船頭三部分。
前桅包括雙桅船前桅、前桅帆、第二層帆和第三層帆;主桅包括後桅帆和頂桅;船頭包括船首三角帆和大、小三角帆。
這就是聖誕—哈爾堡等待的斯庫那船,這就是雙桅縱帆式帆船“哈勒布雷納”号的基本構造。
船上有船長一人,大副一人,水手長一人,廚師一人,加上八名水手——一共十二人,操作人手足夠。
船隻建造牢固,肋骨及船殼闆全部用銅銷釘組裝;船帆寬大;船尾輪廓開闊優美。
這艘船,可在惡劣氣候條件下航行,操作靈活,最适于在南緯40度到60度之間行駛。
它是比肯黑德造船廠①的驕傲。
以上情況都是阿特金斯大叔向我提供的,而且伴随着多少贊美之辭啊! 蘭·蓋伊船長是利物浦人,指揮“哈勒布雷納”号已經将近六年。
船隻的五分之三屬于他個人。
他在非洲和美洲的南部海洋上進行貿易活動,來往于各群島之間,各大陸之間。
他的雙桅船之所以隻擁有十二名船員,正是因為這艘船單純從事貿易。
如果要捕捉兩栖類動物,如海豹等,人手就要增加,而且要裝備漁具,捕鲸用的魚叉,大魚叉、釣魚線等等為這種艱苦工作所必需的設備。
我還要補充一句:這一帶海面不甚安全,那時尚經常有海盜出沒,靠近島嶼時應該倍加提防。
但是,如果“哈勒布雷納”号遭到襲擊,它是不會措手不及的:船上裝有四門石炮,圓炮彈和成包的彈丸數量充足,炸藥貯藏艙内儲備相當豐富;手槍、卡賓槍挂在槍架上;最後還有舷牆保護網。
這一切保障了船隻的安全。
此外,值班人員睡覺時總是保持高度警惕。
在這一帶海上航行,如果不采取這些防範措施,那是少有的粗心大意。
八月七日這天清晨,我半睡半醒地躺在床上。
忽然響起旅店老闆粗大的嗓門和用拳頭打門的聲音,我從床上跳下地來。
“傑奧林先生,你醒了嗎?……” “當然,阿特金斯大叔。
這麼大的聲音,我還能不醒!——出了什麼事啦?……” “東北海面上,六海裡的地方,有一艘船,正朝着聖誕港駛來!” “是‘哈勒布雷納’号吧?……”我猛然掀掉被子,高聲叫道。
“再過幾小時就知道了,傑奧林先生。
不管怎麼說,這是今年的第一艘船,隆重歡迎是理所當然的。
” 我轉眼之間穿好衣裳,跟随費尼莫爾·阿特金斯來到碼頭上,站在聖誕—哈爾堡海灣兩端中間觀看遠方地平線視角最大的地方。
天氣相當晴朗,海面上最後的晨霧正在消散,海水平靜無波,微風習習。
由于信風的緣故,克爾格倫群島這一側,天空比對岸更加明亮。
二十來名居民——大部為漁民——将阿特金斯大叔團團圍住。
毫無疑問,他是群島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受敬重的人物。
因此他的話也最有分量。
那時船隻進入港灣風向正順。
不過,正是落潮。
已經看得的船隻——一艘斯庫那船——正不慌不忙地降帆前進,等待着漲潮。
人群議論紛紛。
我心急如焚,傾聽着各種議論,并不插言。
意見分歧,每一方都固執地堅持己見。
①比肯黑德造船廠為英國利物浦一家有名的造船廠。
我應該承認——而且這使我心中十分難過——大部分人反對這隻斯庫那船就是雙桅帆船“哈勒布雷納”号的說法。
隻有兩三個人表示了肯定的意見。
站在他們一邊的,就有“青鹭”的主人。
“這是‘哈勒布雷納’号!”他反複說道,“蘭·蓋伊船長還能不第一個抵達克爾格倫群島,别胡扯了!……是他,沒錯!我敢肯定!如同他來了,他的手握住我的手,和我商談,要一百擔馬鈴薯補充給養一樣,千真萬确!” “阿特金斯先生,你眼皮裡長霧了吧!”一位漁民反唇相譏道。
“還沒有你腦袋裡的霧多!”旅店老闆尖刻地回答。
“這艘船的外形與英國船不同,”另外一個人發表意見說,“船頭細長,甲闆脊弧突出,我估計是美國造。
” “不對……這是英國船,”阿特金斯先生駁斥道,“而且我差不多說得出來,是哪個造船廠所造……對!……是利物浦的比肯黑德造船廠,‘哈勒布雷納’号就從那裡下的水!” “壓根不是!”一位上了年紀的水手很有把握地說,“這艘斯庫那船是在巴爾的摩尼珀和斯特隆日聯合公司鍍的錫,是切薩皮克河①水首次濺濕它的龍骨。
” “還是說默爾西河②河水吧,可憐的傻瓜!”阿特金斯大叔反駁說,“喂,擦擦你的眼鏡,瞧瞧斜桁上升起的國籍旗吧!” “英國旗!”人群異口同聲大叫起來。
果然,大不列颠聯合王國的國旗剛剛展開鮮紅的綢面,映照着英國船隻的一角。
任何疑問了。
朝聖誕—哈爾堡港灣駛來的,确實是一艘英國船。
但是,肯定了這一點,并不意味着這必然就是蘭·蓋伊船長的雙桅船。
再過兩小時,這已不成其為争論的焦點了。
正午以前,“哈勒布雷納”号已在聖誕—哈爾堡港灣中間海水四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