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米歇爾-斯特羅哥夫--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葉卡特琳堡,從地理學上講,是一座亞洲城市,因為它坐落在烏拉爾山那邊,在山脈東坡的最遠的地方。
然而,它卻屬白爾姆政府管轄,因此它是俄羅斯歐洲疆土上的大地區之一。
它就像是俄羅斯口中西伯利亞境内的一份美味佳肴。
在葉卡特琳堡這樣一個大城市要找到繼續趕路的交通工具并不難,米歇爾和他的同伴毫不費力就找到了。
這座城市建于1723年,自那以後這已發展成了規模相當大的一座城市。
這裡有帝國最大的造币廠,還有礦區管理官員總部,因此這座城市成了這一重要地區的中心。
這裡還聚集着主要生産、提煉黃金和白金的制造廠。
現在葉卡特琳堡的人口迅速地增長,因為這裡已聚集了許多受鞑靼人入侵威脅的俄羅斯人和西伯利亞人,這些人是從受弗法可汗的部族蹂躏的一些省份以及吉爾吉斯地區被趕到這裡來的。
這些地區朝厄爾替失河西南部延伸,一直到土耳其斯坦邊境地區。
因此雖然到葉卡特琳堡去時很難找到馬和車,但要離開葉卡特琳堡卻很容易,因為在這種情形下,幾乎沒有任何人願冒險踏上去西伯利亞的道路。
所以布朗特和阿爾西德毫不費力地找到了一輛堅固的馬車替換了那輛出了名的半截馬車,這半截馬車好歹總算把他們送到了葉卡特琳堡。
至于米歇爾,他仍用那輛馬車,那馬車在過烏拉爾山時翻山越嶺卻并沒有損壞什麼,隻需套上三匹好馬就能裝載他登程飛奔去伊爾庫次克。
到土曼,甚至到諾夫一贊木斯克的路程都是很好走的下坡路,路上地勢微微起伏,這就是烏拉爾山脈的山坡的起始。
過了諾夫一贊木斯克之後,就進入了廣闊的平原。
這平原一直延伸到克拉斯諾雅斯克,綿延達1,700俄裡。
我們在前面提到過,那兩個記者打算在距葉卡特琳堡630俄裡的依期姆停留,在那裡他們決定看情況再選定穿越被侵略地區的路線。
也許他們會志同道合也許會分道揚镳,這就要根據他們收集新聞的直覺來定了,這直覺能指引他們的行動路線。
這條從葉卡特琳堡通往依期姆途經伊爾庫次克的路是米歇爾惟一能走的路。
但是因為他并不是要去尋找什麼新聞,而恰好相反他隻希望避開侵略者蹂躏的地區,于是他決定途中不在任何地方停留。
“我非常高興能和你們同一段路。
”他對新的同伴們說,“但我必須告訴你們我非常急于到鄂木斯克去,因為我和我妹妹要去那裡和我母親團聚。
誰知道我們能否在鞑靼人來之前到達那裡呢!因此我在各個驿站不能久留,換好馬匹就要走。
我必須晝夜兼程地趕路。
” “我們的打算也正好這樣。
”布朗特說。
“好。
”米歇爾回答,“别浪費時間,去買一輛馬車或租一輛馬車,那馬車的……” “後輪,”阿爾西德說,“必須保證和前輪同時到達目的地。
” 半個小時後,精力充沛的法國人就找到了一輛和米歇爾他們的幾乎完全一樣的四輪馬車。
他和他的同伴立即上車坐好了。
米歇爾和娜迪娅也上了車。
12點時兩輛馬車一起離開了葉卡特琳堡。
娜迪娅終于到了西伯利亞,在這條通往伊爾庫次克的漫長道路上行進了。
此時此刻這個年輕的姑娘會在想些什麼呢?三匹膘肥體壯的快馬正帶着她穿越她父親流放的地區,她不知道她父親要在這裡流放多久。
這個地方離家鄉多麼遠呀!但她沒怎麼看馬車駛過的漫長平原、這片她曾經感到絕望的土地,因為她的眼睛正盯着遠處的地平線。
她知道那地平線以外就是她那被流放的父親生活的地方。
馬車以每小時15俄裡的速度駛越這片地區,但她的眼裡卻看不到任何東西,看不到這片與東方地區截然不同的西伯利亞地區的任何東西。
這是一片沒有經過開墾的原野,土地很貧瘠,至少表層土是這樣。
但在這片土地的底下蘊藏着大量的鐵、銅、白金及黃金。
這裡有許多繁忙的工廠,卻幾乎沒有什麼農場,在這裡挖掘礦産的人收入頗為豐厚,又怎麼會有人願意去開墾土地、播種收割呢?到處人們都揮舞着鶴嘴鋤開挖礦井,但走遍這個地區卻看不見一把鏟子。
然而,娜迪姐有時也會不去想貝加爾湖地區,她的思緒又回到她現在的處境。
父親的形象慢慢在她的頭腦裡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她慷慨的同伴第一次出現在烏拉底米爾的火車上時的身影。
她回想起途中他對她的殷勤,他到達警察局,在那裡真誠樸實地稱她為妹妹,還想起在伏爾加河上行船時對她的友善及在烏拉爾山可怕的風雨之夜他冒着生命危險救她脫險的一切。
就這樣娜迪娅一直在想着米歇爾,她感謝上帝賜給她這麼一個勇敢的保護神,這麼一位慷慨而有見識的朋友。
她知道和他在一起。
在他的保護下很安全。
沒有一個哥哥能比他更能幹,所有的障礙似乎都排除了,到達她要去的地方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米歇爾也在沉思,他也感謝上帝讓他遇上了娜迪娅。
他們相逢同時也使他能做一件好事,而且又給他提供了隐藏真實身份的手
然而,它卻屬白爾姆政府管轄,因此它是俄羅斯歐洲疆土上的大地區之一。
它就像是俄羅斯口中西伯利亞境内的一份美味佳肴。
在葉卡特琳堡這樣一個大城市要找到繼續趕路的交通工具并不難,米歇爾和他的同伴毫不費力就找到了。
這座城市建于1723年,自那以後這已發展成了規模相當大的一座城市。
這裡有帝國最大的造币廠,還有礦區管理官員總部,因此這座城市成了這一重要地區的中心。
這裡還聚集着主要生産、提煉黃金和白金的制造廠。
現在葉卡特琳堡的人口迅速地增長,因為這裡已聚集了許多受鞑靼人入侵威脅的俄羅斯人和西伯利亞人,這些人是從受弗法可汗的部族蹂躏的一些省份以及吉爾吉斯地區被趕到這裡來的。
這些地區朝厄爾替失河西南部延伸,一直到土耳其斯坦邊境地區。
因此雖然到葉卡特琳堡去時很難找到馬和車,但要離開葉卡特琳堡卻很容易,因為在這種情形下,幾乎沒有任何人願冒險踏上去西伯利亞的道路。
所以布朗特和阿爾西德毫不費力地找到了一輛堅固的馬車替換了那輛出了名的半截馬車,這半截馬車好歹總算把他們送到了葉卡特琳堡。
至于米歇爾,他仍用那輛馬車,那馬車在過烏拉爾山時翻山越嶺卻并沒有損壞什麼,隻需套上三匹好馬就能裝載他登程飛奔去伊爾庫次克。
到土曼,甚至到諾夫一贊木斯克的路程都是很好走的下坡路,路上地勢微微起伏,這就是烏拉爾山脈的山坡的起始。
過了諾夫一贊木斯克之後,就進入了廣闊的平原。
這平原一直延伸到克拉斯諾雅斯克,綿延達1,700俄裡。
我們在前面提到過,那兩個記者打算在距葉卡特琳堡630俄裡的依期姆停留,在那裡他們決定看情況再選定穿越被侵略地區的路線。
也許他們會志同道合也許會分道揚镳,這就要根據他們收集新聞的直覺來定了,這直覺能指引他們的行動路線。
這條從葉卡特琳堡通往依期姆途經伊爾庫次克的路是米歇爾惟一能走的路。
但是因為他并不是要去尋找什麼新聞,而恰好相反他隻希望避開侵略者蹂躏的地區,于是他決定途中不在任何地方停留。
“我非常高興能和你們同一段路。
”他對新的同伴們說,“但我必須告訴你們我非常急于到鄂木斯克去,因為我和我妹妹要去那裡和我母親團聚。
誰知道我們能否在鞑靼人來之前到達那裡呢!因此我在各個驿站不能久留,換好馬匹就要走。
我必須晝夜兼程地趕路。
” “我們的打算也正好這樣。
”布朗特說。
“好。
”米歇爾回答,“别浪費時間,去買一輛馬車或租一輛馬車,那馬車的……” “後輪,”阿爾西德說,“必須保證和前輪同時到達目的地。
” 半個小時後,精力充沛的法國人就找到了一輛和米歇爾他們的幾乎完全一樣的四輪馬車。
他和他的同伴立即上車坐好了。
米歇爾和娜迪娅也上了車。
12點時兩輛馬車一起離開了葉卡特琳堡。
娜迪娅終于到了西伯利亞,在這條通往伊爾庫次克的漫長道路上行進了。
此時此刻這個年輕的姑娘會在想些什麼呢?三匹膘肥體壯的快馬正帶着她穿越她父親流放的地區,她不知道她父親要在這裡流放多久。
這個地方離家鄉多麼遠呀!但她沒怎麼看馬車駛過的漫長平原、這片她曾經感到絕望的土地,因為她的眼睛正盯着遠處的地平線。
她知道那地平線以外就是她那被流放的父親生活的地方。
馬車以每小時15俄裡的速度駛越這片地區,但她的眼裡卻看不到任何東西,看不到這片與東方地區截然不同的西伯利亞地區的任何東西。
這是一片沒有經過開墾的原野,土地很貧瘠,至少表層土是這樣。
但在這片土地的底下蘊藏着大量的鐵、銅、白金及黃金。
這裡有許多繁忙的工廠,卻幾乎沒有什麼農場,在這裡挖掘礦産的人收入頗為豐厚,又怎麼會有人願意去開墾土地、播種收割呢?到處人們都揮舞着鶴嘴鋤開挖礦井,但走遍這個地區卻看不見一把鏟子。
然而,娜迪姐有時也會不去想貝加爾湖地區,她的思緒又回到她現在的處境。
父親的形象慢慢在她的頭腦裡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她慷慨的同伴第一次出現在烏拉底米爾的火車上時的身影。
她回想起途中他對她的殷勤,他到達警察局,在那裡真誠樸實地稱她為妹妹,還想起在伏爾加河上行船時對她的友善及在烏拉爾山可怕的風雨之夜他冒着生命危險救她脫險的一切。
就這樣娜迪娅一直在想着米歇爾,她感謝上帝賜給她這麼一個勇敢的保護神,這麼一位慷慨而有見識的朋友。
她知道和他在一起。
在他的保護下很安全。
沒有一個哥哥能比他更能幹,所有的障礙似乎都排除了,到達她要去的地方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米歇爾也在沉思,他也感謝上帝讓他遇上了娜迪娅。
他們相逢同時也使他能做一件好事,而且又給他提供了隐藏真實身份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