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了,四肢也開始僵硬麻木起來。
雖然腳上穿着三層羊毛襪也無濟于事,腳都凍僵了。
我看到拉雪車的馬匹身上結了一層冰,呼出來的氣在鼻孔處凍結起來。
瓶子裡的白蘭地凍成了一塊堅硬的冰石頭,用刀子都割不出痕迹。
我的雪車在平原上行進飛奔如風馳電掣,暢通無阻。
平原上一馬平川,到處是一望無際的白茫茫的一片。
沒有河流,用不着費神去想該怎麼涉水過河。
也沒有湖泊,用不着找船過渡。
到處都是堅固的冰,到處都可以走,每條路都很安全。
但是娜迪娅,隻有那些一去不複返的連屍體都被淹沒在風雪裡的人們才知道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啊!” “可是,你回來了,哥哥。
”娜迪娅說。
“是的,可我是西伯利亞人,而且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跟我的父親去打獵,已經習慣于這種種困難了。
但是娜迪娅,當你對我說冬天也阻止不了你,而且說你一個人去準備與西伯利亞的嚴寒抗争時,我仿佛看到你迷失在風雪中,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 “你冬天穿過西伯利亞平原有多少次了?”娜迪娅問。
“三次,娜迪娅,那時我是要去鄂木斯克。
” “那你這次要去鄂木斯克幹什麼?” “去看盼着我的母親。
” “而我是要去伊爾庫次克,我父親在那兒等着我。
我要将我母親臨終前的遺言帶給他,這就是為什麼任何事情也不能阻止我啟程的原因,哥哥。
” “你是個勇敢的姑娘,娜迪娅,”米歇爾回答,“上帝一定在給你引路。
” 雖然在這一天裡每到一個驿站都要換一個車夫,但每位車夫駕着馬車都走得飛快。
山上的鷹也不會覺得這大路上像鷹一樣馳騁的馬車玷污了自己的名聲。
每匹馬出價都很高,再加上慷慨出手的小費,使得這些乘客特别受歡迎。
也許驿站長隻會覺得有些奇怪,在新法令頒布後,這兩兄妹,顯然是俄羅斯人,卻在别人不得其門而入時可以自由自在地穿越西伯利亞。
但他們所有的證件都是合法的,所以他們有權這樣做。
但是米歇爾和娜迪娅并不是這條路上惟一從白爾姆去葉卡特琳堡的旅客。
在行程開初的那幾個驿站,米歇爾這個沙皇信使就了解到有一輛馬車在他們前面。
但因為驿站有的是馬匹,他也就沒為此去費神多想。
白天,馬車停下來隻是讓車上的人用餐。
驿站裡可以提供住宿和食品,而且如果沒有旅館,農舍裡的農民也會一樣殷勤待客。
那裡的村落似乎都一模一樣,都有白牆綠瓦的教堂。
在村落裡,外地客随便敲哪一家的門,主人都會開門迎接。
這些農夫一定會滿面微笑跟客人握手,他們會為客人送上面包和鹽,還會為他們在銅盆裡加上炭火,客人會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主人一家還會為客人騰出地方來,絕不會讓客人沒地方睡。
這個陌生的來客就是大家的親人,他在農夫們的心中就是上帝的使者。
那晚到達驿站時,米歇爾随意地問站長他前面那輛馬車是幾小時前經過這個驿站的。
“兩小時前,小兄弟。
”站長笑着回答道。
“是輛帶平台的四輪馬車嗎?” “不,是敞篷馬車。
” “車上幾個人?” “兩個。
” “他們走得快嗎?” “像鷹一樣快。
” “讓他們快把馬套上。
” 米歇爾和娜迪娅決定一刻也不停留,晝夜兼程。
雖然氣壓很低,而且似乎正醞釀着雷雨,但天氣一直很好。
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地面上升起了一層霧。
但願他們在山間行駛時不會遇到暴風雨,如果真遇到,那就太可怕了。
因為米歇爾善于觀察天色,他感到天氣惡變迫在眉睫。
這一晚沒發生什麼事情,雖然車子颠簸不平,但娜迪娅還是睡了幾小時。
車頂篷被拉開了一部分,這是為了在這沉悶的環境中盡量多透一點新鮮空氣。
米歇爾徹夜未眠,他不信任那些一到驿站就想睡的車夫們,他不想在驿站耽誤時間,也不想在路上耽誤時間。
第二天是7月20日,早上8點鐘,他們終于看到了東邊的烏拉爾山。
但是這條将俄羅斯的歐洲領土同西伯利亞分隔開的重要山脈還在很遠的地方,而且他們可能要到黃昏時分才能抵達烏拉爾山,那麼也就是說必須馬上在夜裡穿過山脈了。
一整天,天上都是濃雲密布,因而氣溫反而讓人感覺舒适些、但天氣馬上就要變了。
如果要謹慎行車的話,看到這種天氣,就最好不要在夜裡翻越山崖。
如果條件允許他等待,米歇爾也不願意那樣做。
當最後一個驿站的車夫讓他聽山間回響起的隆隆雷聲時,米歇爾隻是說:“那輛帶平台的馬車還在我們前面嗎?” “是的。
” “在前面多遠?” “超過我們差不多一小時的路程。
” “繼續走,如果明早能到葉卡特琳堡,我給你三倍的小費。
”
雖然腳上穿着三層羊毛襪也無濟于事,腳都凍僵了。
我看到拉雪車的馬匹身上結了一層冰,呼出來的氣在鼻孔處凍結起來。
瓶子裡的白蘭地凍成了一塊堅硬的冰石頭,用刀子都割不出痕迹。
我的雪車在平原上行進飛奔如風馳電掣,暢通無阻。
平原上一馬平川,到處是一望無際的白茫茫的一片。
沒有河流,用不着費神去想該怎麼涉水過河。
也沒有湖泊,用不着找船過渡。
到處都是堅固的冰,到處都可以走,每條路都很安全。
但是娜迪娅,隻有那些一去不複返的連屍體都被淹沒在風雪裡的人們才知道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啊!” “可是,你回來了,哥哥。
”娜迪娅說。
“是的,可我是西伯利亞人,而且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跟我的父親去打獵,已經習慣于這種種困難了。
但是娜迪娅,當你對我說冬天也阻止不了你,而且說你一個人去準備與西伯利亞的嚴寒抗争時,我仿佛看到你迷失在風雪中,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 “你冬天穿過西伯利亞平原有多少次了?”娜迪娅問。
“三次,娜迪娅,那時我是要去鄂木斯克。
” “那你這次要去鄂木斯克幹什麼?” “去看盼着我的母親。
” “而我是要去伊爾庫次克,我父親在那兒等着我。
我要将我母親臨終前的遺言帶給他,這就是為什麼任何事情也不能阻止我啟程的原因,哥哥。
” “你是個勇敢的姑娘,娜迪娅,”米歇爾回答,“上帝一定在給你引路。
” 雖然在這一天裡每到一個驿站都要換一個車夫,但每位車夫駕着馬車都走得飛快。
山上的鷹也不會覺得這大路上像鷹一樣馳騁的馬車玷污了自己的名聲。
每匹馬出價都很高,再加上慷慨出手的小費,使得這些乘客特别受歡迎。
也許驿站長隻會覺得有些奇怪,在新法令頒布後,這兩兄妹,顯然是俄羅斯人,卻在别人不得其門而入時可以自由自在地穿越西伯利亞。
但他們所有的證件都是合法的,所以他們有權這樣做。
但是米歇爾和娜迪娅并不是這條路上惟一從白爾姆去葉卡特琳堡的旅客。
在行程開初的那幾個驿站,米歇爾這個沙皇信使就了解到有一輛馬車在他們前面。
但因為驿站有的是馬匹,他也就沒為此去費神多想。
白天,馬車停下來隻是讓車上的人用餐。
驿站裡可以提供住宿和食品,而且如果沒有旅館,農舍裡的農民也會一樣殷勤待客。
那裡的村落似乎都一模一樣,都有白牆綠瓦的教堂。
在村落裡,外地客随便敲哪一家的門,主人都會開門迎接。
這些農夫一定會滿面微笑跟客人握手,他們會為客人送上面包和鹽,還會為他們在銅盆裡加上炭火,客人會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主人一家還會為客人騰出地方來,絕不會讓客人沒地方睡。
這個陌生的來客就是大家的親人,他在農夫們的心中就是上帝的使者。
那晚到達驿站時,米歇爾随意地問站長他前面那輛馬車是幾小時前經過這個驿站的。
“兩小時前,小兄弟。
”站長笑着回答道。
“是輛帶平台的四輪馬車嗎?” “不,是敞篷馬車。
” “車上幾個人?” “兩個。
” “他們走得快嗎?” “像鷹一樣快。
” “讓他們快把馬套上。
” 米歇爾和娜迪娅決定一刻也不停留,晝夜兼程。
雖然氣壓很低,而且似乎正醞釀着雷雨,但天氣一直很好。
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地面上升起了一層霧。
但願他們在山間行駛時不會遇到暴風雨,如果真遇到,那就太可怕了。
因為米歇爾善于觀察天色,他感到天氣惡變迫在眉睫。
這一晚沒發生什麼事情,雖然車子颠簸不平,但娜迪娅還是睡了幾小時。
車頂篷被拉開了一部分,這是為了在這沉悶的環境中盡量多透一點新鮮空氣。
米歇爾徹夜未眠,他不信任那些一到驿站就想睡的車夫們,他不想在驿站耽誤時間,也不想在路上耽誤時間。
第二天是7月20日,早上8點鐘,他們終于看到了東邊的烏拉爾山。
但是這條将俄羅斯的歐洲領土同西伯利亞分隔開的重要山脈還在很遠的地方,而且他們可能要到黃昏時分才能抵達烏拉爾山,那麼也就是說必須馬上在夜裡穿過山脈了。
一整天,天上都是濃雲密布,因而氣溫反而讓人感覺舒适些、但天氣馬上就要變了。
如果要謹慎行車的話,看到這種天氣,就最好不要在夜裡翻越山崖。
如果條件允許他等待,米歇爾也不願意那樣做。
當最後一個驿站的車夫讓他聽山間回響起的隆隆雷聲時,米歇爾隻是說:“那輛帶平台的馬車還在我們前面嗎?” “是的。
” “在前面多遠?” “超過我們差不多一小時的路程。
” “繼續走,如果明早能到葉卡特琳堡,我給你三倍的小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