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首往昔
關燈
小
中
大
10月2日上午8點,“加裡内塔”和“莫裡切”先沿阿塔巴布半島的右岸繞了一下,然後乘着東北風駛向奧裡諾科河的上遊。
昨晚的交談之後,馬夏爾中士不得不同意由雅克-艾洛赫陪伴他們——“他和他的侄子”到聖塔胡安娜去。
現在,讓-德-凱爾默的秘密已經被其救命恩人知曉了,而且毫無疑問,熱爾曼-帕泰爾納也很快就會知道的。
必須承認,這個事實很難一直隐瞞得天衣無縫。
再者,從下一階段旅行的客觀條件來說,知道了這個情況反而更好。
但這個秘密兩個青年人會珍藏在心底,不會透露給米蓋爾、費裡佩、瓦裡納斯、米拉巴爾先生和總督大人的。
等他們返回之後,如果找到了凱爾默上校的話,那就由他本人把女兒介紹給大家吧。
至于瓦爾戴斯、帕夏爾和其他船員,也不要讓他們知道新近發生的事為好。
為了避免旅途中不必要的麻煩,馬夏爾把讓娜稱為自己的侄子讓。
他這麼做是很有道理。
這謹慎之舉應該保持下去。
讀者可以想象,當雅克-艾洛赫對馬夏爾說他已經發現了秘密——讓-德-凱爾默原來是讓娜-德-凱爾默——的時候,老兵那副驚愕、沮喪、繼而氣惱的樣子,我們在此就不贅述了。
而當少女又見到雅克-艾洛赫和熱爾曼-帕泰爾納時,她的羞澀也是自不待言的。
兩年青年趕緊向她表示了敬意、忠心、許諾為她保守秘密。
性格堅強的少女很快就克服了女性常有的膽怯腼腆。
“對你們來說,我還是讓……沒有變……”她向兩位同胞伸出手說。
“是的,小姐。
”熱爾曼-帕泰爾納欠了欠身答道。
“是的,讓。
我親愛的讓。
”雅克-艾洛赫說,“這個稱呼要一直保持到我們把讓娜-德-凱爾默小姐送到她父親的手中為止。
” 不用說,對于這趟要一直到達甚至超越奧裡諾科河河源的旅行,熱爾曼-帕泰爾納認為自己不宜多加評論。
從他個人這方面來說,他倒樂于前往,從河流上遊走這一遭,他的植物采集肯定會收獲頗豐。
他作為博物學家的任務會完成得更圓滿,國民教育部部長想必不會因為考察範圍的擴展而責備他們吧。
至于讓娜-德-凱爾默則是無比感動。
兩個法國青年将盡力幫助她,陪她一起去聖塔胡安娜傳教地。
為了她,兩名同胞将旅途中的重重困難置之度外。
有了他們的協助,成功的希望大大增加了。
對于那個救過她的命、現在又決定跟随在她身邊的人,讓娜的感激之情更是難以言表。
“我的朋友,”她對馬夏爾說,“願上帝的意旨能夠實現!上帝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我得先看結果如何,再決定是否感謝上帝!”老兵答道。
雅克-艾洛赫對熱爾曼-帕泰爾納說:“你知道,我們不能丢下凱爾默小姐不管。
” “我什麼都知道,我親愛的雅克,連那些你宣稱我不明白的事,我也清楚得很!你以為在救一個男孩,可你救的卻是一個女孩,這就是實際情況。
很明顯,我們現在已經不可能離開這麼一個有吸引力的人物了。
” “就算是個男孩,我也不會不管的!”雅克-艾洛赫毫不含糊地說,“不!我不會袖手旁觀,讓他去冒這麼大的險!這是我——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熱爾曼,一定要陪伴到底。
” “當然了!”熱爾曼-帕泰爾納嚴肅認真地說。
下面是凱爾默小姐向兩名同胞簡要講述的家庭經曆。
凱爾默上校生于1829年,現今63歲。
1859年,他娶了一個馬提尼克島女子為妻。
婚後生下的頭兩個孩子都很小就夭折了,讓娜根本沒見過他們,這件事對夫婦倆打擊很大。
凱爾默先生是個傑出的軍官,英勇機智,才能超群,因而升遷極快,41歲就成為上校。
他手下有個人叫馬夏爾,最初是一名普通士兵,後來成了下士,又成了中士,始終對凱爾默忠心耿耿。
在索爾費裡諾戰役①中,凱爾默救了馬夏爾一命。
後來,兩人又并肩投入了那場英勇而慘烈的對普戰争。
①意大利輪巴底一地,1859年6月24日,拿破侖三世在此戰勝了奧地利軍隊。
這場戰鬥的血腥或殘酷促成了國際紅十字會的創立——譯者注 1870年的普法戰争爆發前兩三個星期,迫于一些家庭事務,凱爾默太太不得不赴馬提尼克島。
她在那兒生下了讓娜。
孩子的出生給處于巨大的痛苦和壓力下的凱爾默帶來了無盡的喜悅。
要不是必須恪守職責,他肯定會立即前往安的列斯群島去看她們母女,并把她們領回法國。
昨晚的交談之後,馬夏爾中士不得不同意由雅克-艾洛赫陪伴他們——“他和他的侄子”到聖塔胡安娜去。
現在,讓-德-凱爾默的秘密已經被其救命恩人知曉了,而且毫無疑問,熱爾曼-帕泰爾納也很快就會知道的。
必須承認,這個事實很難一直隐瞞得天衣無縫。
再者,從下一階段旅行的客觀條件來說,知道了這個情況反而更好。
但這個秘密兩個青年人會珍藏在心底,不會透露給米蓋爾、費裡佩、瓦裡納斯、米拉巴爾先生和總督大人的。
等他們返回之後,如果找到了凱爾默上校的話,那就由他本人把女兒介紹給大家吧。
至于瓦爾戴斯、帕夏爾和其他船員,也不要讓他們知道新近發生的事為好。
為了避免旅途中不必要的麻煩,馬夏爾把讓娜稱為自己的侄子讓。
他這麼做是很有道理。
這謹慎之舉應該保持下去。
讀者可以想象,當雅克-艾洛赫對馬夏爾說他已經發現了秘密——讓-德-凱爾默原來是讓娜-德-凱爾默——的時候,老兵那副驚愕、沮喪、繼而氣惱的樣子,我們在此就不贅述了。
而當少女又見到雅克-艾洛赫和熱爾曼-帕泰爾納時,她的羞澀也是自不待言的。
兩年青年趕緊向她表示了敬意、忠心、許諾為她保守秘密。
性格堅強的少女很快就克服了女性常有的膽怯腼腆。
“對你們來說,我還是讓……沒有變……”她向兩位同胞伸出手說。
“是的,小姐。
”熱爾曼-帕泰爾納欠了欠身答道。
“是的,讓。
我親愛的讓。
”雅克-艾洛赫說,“這個稱呼要一直保持到我們把讓娜-德-凱爾默小姐送到她父親的手中為止。
” 不用說,對于這趟要一直到達甚至超越奧裡諾科河河源的旅行,熱爾曼-帕泰爾納認為自己不宜多加評論。
從他個人這方面來說,他倒樂于前往,從河流上遊走這一遭,他的植物采集肯定會收獲頗豐。
他作為博物學家的任務會完成得更圓滿,國民教育部部長想必不會因為考察範圍的擴展而責備他們吧。
至于讓娜-德-凱爾默則是無比感動。
兩個法國青年将盡力幫助她,陪她一起去聖塔胡安娜傳教地。
為了她,兩名同胞将旅途中的重重困難置之度外。
有了他們的協助,成功的希望大大增加了。
對于那個救過她的命、現在又決定跟随在她身邊的人,讓娜的感激之情更是難以言表。
“我的朋友,”她對馬夏爾說,“願上帝的意旨能夠實現!上帝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我得先看結果如何,再決定是否感謝上帝!”老兵答道。
雅克-艾洛赫對熱爾曼-帕泰爾納說:“你知道,我們不能丢下凱爾默小姐不管。
” “我什麼都知道,我親愛的雅克,連那些你宣稱我不明白的事,我也清楚得很!你以為在救一個男孩,可你救的卻是一個女孩,這就是實際情況。
很明顯,我們現在已經不可能離開這麼一個有吸引力的人物了。
” “就算是個男孩,我也不會不管的!”雅克-艾洛赫毫不含糊地說,“不!我不會袖手旁觀,讓他去冒這麼大的險!這是我——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熱爾曼,一定要陪伴到底。
” “當然了!”熱爾曼-帕泰爾納嚴肅認真地說。
下面是凱爾默小姐向兩名同胞簡要講述的家庭經曆。
凱爾默上校生于1829年,現今63歲。
1859年,他娶了一個馬提尼克島女子為妻。
婚後生下的頭兩個孩子都很小就夭折了,讓娜根本沒見過他們,這件事對夫婦倆打擊很大。
凱爾默先生是個傑出的軍官,英勇機智,才能超群,因而升遷極快,41歲就成為上校。
他手下有個人叫馬夏爾,最初是一名普通士兵,後來成了下士,又成了中士,始終對凱爾默忠心耿耿。
在索爾費裡諾戰役①中,凱爾默救了馬夏爾一命。
後來,兩人又并肩投入了那場英勇而慘烈的對普戰争。
①意大利輪巴底一地,1859年6月24日,拿破侖三世在此戰勝了奧地利軍隊。
這場戰鬥的血腥或殘酷促成了國際紅十字會的創立——譯者注 1870年的普法戰争爆發前兩三個星期,迫于一些家庭事務,凱爾默太太不得不赴馬提尼克島。
她在那兒生下了讓娜。
孩子的出生給處于巨大的痛苦和壓力下的凱爾默帶來了無盡的喜悅。
要不是必須恪守職責,他肯定會立即前往安的列斯群島去看她們母女,并把她們領回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