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聖費爾南多
關燈
小
中
大
阿塔巴布河和瓜維亞雷河,在它們雙雙注入奧裡諾科河的地方——在掌握更多情況之前,我們先暫且承認二者均為支流這一假設——被一個半島給隔開了。
阿塔巴布河和瓜維亞雷河的河床分别從東西兩側圍繞着半島,半島的尖端則指向北。
這裡便是埃利塞-萊克呂斯所稱的“安第斯山與亞馬遜河之間真正的水文地理中心”。
他這麼說是有道理的。
聖費爾南多鎮位于半島的西岸,同時也是阿塔巴布河的右岸。
此河是直接彙入奧裡諾科河呢,還是僅為瓜維亞雷河的一個分支?……這個問題目前還不清楚,也許米蓋爾、瓦裡納斯和費裡佩将要進行的争論和研究最終可以将其解決。
聖費爾南多是索拉諾于1757年建立的,海拔237米。
它極有發展成為大城市的潛力。
從地理上講,這兒是5條足以通航的河段的彙聚點:阿塔巴布河流向巴西,經由加維塔流到内格羅和亞馬遜盆地,奧裡諾科河的上遊深入到委内瑞拉東部地區,奧裡諾科河的中遊則伸展在委内瑞拉的南部;依裡尼達河流向西南地區;瓜維亞雷河則直入哥輪比亞境内。
然而,盡管聖費爾南多在這片西班牙語美洲的土地上像一顆閃閃發光的星星一般,可是它好像還未從它的光芒中獲取任何利益——至少對它自身來說是如此。
1887年,夏方榮在出發去奧裡諾科河源之前曾在此逗留,那時它才不過是個規模稍大的村子而已。
當然,和7年前比起來,現在房子更多了,人口也增加了,不過發展速度卻實在說不上快。
聖費爾南多的人口也就五六百。
他們制造此處航行使用極廣的無甲闆小船,做橡膠、樹膠和水果,尤其是“皮裡瓜奧”棕榈樹的生意。
1882年,克雷沃博士在勒讓納先生的陪同下,就是從這兒出發去上溯瓜維亞舍河的——正是由于這次遠征,“現代探險者死亡名錄”上又添上了一個新的名字。
在聖費爾南多的人口中,有幾個白人血統的家庭,也有一部分黑人,而剩下的印第安人則大部分屬巴尼瓦族。
由一名總督代表共和國總統和國會行使權力,不過他手中的兵數量很少,隻能算民兵,主要是維護治安,必要時還對在奧裡諾科河及其支流地區作惡犯罪團夥進行追剿。
巴尼瓦人在全委内瑞拉的土著人中是出類拔萃的。
他們的體質就比大部分印第安人要好——健壯的身軀,有力而靈活的四肢,面孔閃爍着智慧,永遠看不到沮喪的表情。
他們皮膚紅潤飽滿,一雙眼睛雖略有斜視,但放射出的眼光是熱烈真誠的。
從品行方面說,他們也優于其他印第安人,他們勤勞肯幹,有的當船夫,有的制作吊床或拉船用的纖繩。
由于善良誠實,旅客們都愛找他們幫忙。
他們既捕魚,也打獵,既會種莊稼,也會割樹膠。
那麼他們是否迷信呢?……不,跟皮亞羅阿人比起來,他們根本算不上迷信,在傳教士們的教化下,他們歸依了天主教,不過有時還沿用一些難以根除的地方宗教儀式。
雖說聖費爾南多的房子也隻能稱作小屋和茅舍,但住進去畢竟還算舒服。
米蓋爾、費裡佩和瓦裡納斯住到了總督家裡。
是總督堅持要款待三位玻利瓦爾城貴客的。
很可能,激烈的争論會使總督大人的宅邸吵得叫人待不下去。
好在米蓋爾他們三個還沒到那個程度。
為了嚴肅起見,應該親自趕到有關地點,經過認真觀察和深思熟慮,進一步明确自己的觀點,然後再行争論也不遲。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到三條河的河口去細緻地勘察一番。
到阿塔巴布和瓜維亞雷的交彙處待上一段時間,甚至應該沿這兩條河上溯那麼幾公裡去看一看。
目前,持不同意見者們最需要的是休息,恢複一下從奧裡諾科河下遊直至中遊連續趕路6個星期所積攢下來的疲勞的身體。
馬夏爾和讓-德-凱爾默住到了離港口不遠處一家比較像樣的旅館。
他們将根據打聽到的情況來決定下一步往哪兒走。
雅克-艾洛赫和熱爾曼-帕泰爾納則甯願待在船上。
他們早已适應了這種搖籃般的感覺,覺得船上比哪兒都舒服。
是“莫裡切”把他們帶到了聖費爾南多,也将由“莫裡切”把他們一路帶回凱卡臘,那時他們的科學任務也已勝利完成了。
“科巴斯科”一平息下來,船員們就趕緊把三條船駛進了聖費爾南多港。
這種風一般要刮上兩三個小時,所以船入港時天剛擦黑。
渡河中的碰撞和在河岸上的擱淺還是使船受了點損失。
但由于沒撞在礁石上,所以破損并不嚴重,很快就能修補停妥。
再說“馬
阿塔巴布河和瓜維亞雷河的河床分别從東西兩側圍繞着半島,半島的尖端則指向北。
這裡便是埃利塞-萊克呂斯所稱的“安第斯山與亞馬遜河之間真正的水文地理中心”。
他這麼說是有道理的。
聖費爾南多鎮位于半島的西岸,同時也是阿塔巴布河的右岸。
此河是直接彙入奧裡諾科河呢,還是僅為瓜維亞雷河的一個分支?……這個問題目前還不清楚,也許米蓋爾、瓦裡納斯和費裡佩将要進行的争論和研究最終可以将其解決。
聖費爾南多是索拉諾于1757年建立的,海拔237米。
它極有發展成為大城市的潛力。
從地理上講,這兒是5條足以通航的河段的彙聚點:阿塔巴布河流向巴西,經由加維塔流到内格羅和亞馬遜盆地,奧裡諾科河的上遊深入到委内瑞拉東部地區,奧裡諾科河的中遊則伸展在委内瑞拉的南部;依裡尼達河流向西南地區;瓜維亞雷河則直入哥輪比亞境内。
然而,盡管聖費爾南多在這片西班牙語美洲的土地上像一顆閃閃發光的星星一般,可是它好像還未從它的光芒中獲取任何利益——至少對它自身來說是如此。
1887年,夏方榮在出發去奧裡諾科河源之前曾在此逗留,那時它才不過是個規模稍大的村子而已。
當然,和7年前比起來,現在房子更多了,人口也增加了,不過發展速度卻實在說不上快。
聖費爾南多的人口也就五六百。
他們制造此處航行使用極廣的無甲闆小船,做橡膠、樹膠和水果,尤其是“皮裡瓜奧”棕榈樹的生意。
1882年,克雷沃博士在勒讓納先生的陪同下,就是從這兒出發去上溯瓜維亞舍河的——正是由于這次遠征,“現代探險者死亡名錄”上又添上了一個新的名字。
在聖費爾南多的人口中,有幾個白人血統的家庭,也有一部分黑人,而剩下的印第安人則大部分屬巴尼瓦族。
由一名總督代表共和國總統和國會行使權力,不過他手中的兵數量很少,隻能算民兵,主要是維護治安,必要時還對在奧裡諾科河及其支流地區作惡犯罪團夥進行追剿。
巴尼瓦人在全委内瑞拉的土著人中是出類拔萃的。
他們的體質就比大部分印第安人要好——健壯的身軀,有力而靈活的四肢,面孔閃爍着智慧,永遠看不到沮喪的表情。
他們皮膚紅潤飽滿,一雙眼睛雖略有斜視,但放射出的眼光是熱烈真誠的。
從品行方面說,他們也優于其他印第安人,他們勤勞肯幹,有的當船夫,有的制作吊床或拉船用的纖繩。
由于善良誠實,旅客們都愛找他們幫忙。
他們既捕魚,也打獵,既會種莊稼,也會割樹膠。
那麼他們是否迷信呢?……不,跟皮亞羅阿人比起來,他們根本算不上迷信,在傳教士們的教化下,他們歸依了天主教,不過有時還沿用一些難以根除的地方宗教儀式。
雖說聖費爾南多的房子也隻能稱作小屋和茅舍,但住進去畢竟還算舒服。
米蓋爾、費裡佩和瓦裡納斯住到了總督家裡。
是總督堅持要款待三位玻利瓦爾城貴客的。
很可能,激烈的争論會使總督大人的宅邸吵得叫人待不下去。
好在米蓋爾他們三個還沒到那個程度。
為了嚴肅起見,應該親自趕到有關地點,經過認真觀察和深思熟慮,進一步明确自己的觀點,然後再行争論也不遲。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到三條河的河口去細緻地勘察一番。
到阿塔巴布和瓜維亞雷的交彙處待上一段時間,甚至應該沿這兩條河上溯那麼幾公裡去看一看。
目前,持不同意見者們最需要的是休息,恢複一下從奧裡諾科河下遊直至中遊連續趕路6個星期所積攢下來的疲勞的身體。
馬夏爾和讓-德-凱爾默住到了離港口不遠處一家比較像樣的旅館。
他們将根據打聽到的情況來決定下一步往哪兒走。
雅克-艾洛赫和熱爾曼-帕泰爾納則甯願待在船上。
他們早已适應了這種搖籃般的感覺,覺得船上比哪兒都舒服。
是“莫裡切”把他們帶到了聖費爾南多,也将由“莫裡切”把他們一路帶回凱卡臘,那時他們的科學任務也已勝利完成了。
“科巴斯科”一平息下來,船員們就趕緊把三條船駛進了聖費爾南多港。
這種風一般要刮上兩三個小時,所以船入港時天剛擦黑。
渡河中的碰撞和在河岸上的擱淺還是使船受了點損失。
但由于沒撞在礁石上,所以破損并不嚴重,很快就能修補停妥。
再說“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