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次接觸

關燈
西班牙人,埃斯佩朗特神父,他先在聖費爾南多短暫停留了一下,然後毅然向比奧裡諾科河源頭更遠的地方挺進……” “那不是真正的奧裡諾科河!”費裡佩和瓦裡納斯同時叫道。

     然後兩人挑戰似的望着他們的同事,米蓋爾輕輕地點了點頭說:“你們說不是就不是吧,親愛的夥計們!” 米蓋爾接着對總督說:“我好像聽說這個傳教士組建了一個傳教基地……” “是的……聖塔-胡安娜傳教地,在羅賴馬附近地區,據說目前發展得很好。

    ” “多麼艱難的使命……”米蓋爾說。

     “尤其是,”總督說,“他們的對象在遊徙于東南部的印第安部落中是最野蠻的一支,叫瓜哈裡布人。

    可以說是人類大家庭中最低下的成員了!要對他們進行教化,讓他們皈依天主教,一句話,使他們獲得新生,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完成這樣一件人道主義的壯舉,所需要的勇氣、耐心和獻身精神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需要具備聖徒那樣的美德,埃斯佩朗特神父去傳教的最初幾年人們一直沒有他的任何消息,1888年法國人夏方榮去源頭考察的時候也沒聽人說起過他,其實聖塔-胡安娜傳教地就在源頭附近地區……” 總督沒說“在奧裡諾科河源頭附近”,以免引發争論。

     “不過,”他接着說,“兩年前在聖費爾南多有人得知了他的有關行蹤,據他自己說他在瓜哈裡布人中的傳教工作做得很有起色。

    ” 直到午餐結束,話題一直與奧裡諾科河中遊流過的地區有關——對中遊這一段大家是沒有什麼争議的——人們談到了印第安人的現狀,有的初步被馴服了,有的則徹底服從了統治,即歸化了文明。

    考臘河地區總督提供了關于這些土著人的詳細情況——雖然米蓋爾在地理方面學識已經如此淵博,這些詳情對他來說還都是不曾聽到過的。

    總之,這次交談并未演變成争吵,費裡佩和瓦裡納斯也始終心平氣和。

     将近中午的時候,客人們離開了餐桌返回西蒙-玻利瓦爾号,下午一點就又要出發了。

     馬夏爾叔侄二人從回船吃飯之後就沒有再下船,馬夏爾在上甲闆的後部怞着煙鬥,遠遠望見米蓋爾一行數人朝汽船走來。

     總督也在其中,他想在汽船起錨之前再與友人叙别一番,便跟他們一起上了船,走到輕甲闆上。

     馬夏爾對讓說:“這總督起碼是個将軍,雖然他穿的不是制服而是馬夾,戴的不是兩角帽而是草帽,胸前也沒佩勳章……” “你說的有可能,叔叔。

    ” “一位手下沒有士兵的将軍,南美國家多得是這種将軍!” “他看上去很有頭腦,”少年說。

     “也許吧,不過他的好奇心更為顯而易見,”馬夏爾說,“因為他瞧着咱們的樣子讓我不太喜歡……說實話,是一點兒都不喜歡!” 的确,總督目不轉睛地盯着席間人們向他談起的這兩個法國人。

     激起總督的好奇心的,并不是這兩人搭乘西蒙-玻利瓦爾号進行旅行的動機,他并不想打聽兩人是留在凱卡臘,還是沿阿普雷河或奧裡諾科河繼續前行。

    問題是,對河流探險的通常都是壯年人,比如幾個星期前來過拉斯伯尼塔斯、打從烏爾巴納出發後就杳無音信的那兩個人。

    而眼前這兩個人,一個是十六、七歲的少年,一個是60來歲的老兵,很難想象他們此行是去搞科學研究的…… 不管怎樣,即使在弱小國家委内瑞拉,一名總督也理應有權詢問到他管轄的土地上來的人的動機和目的,向來人提出一些必要的問題,起碼可以非正式地問一問。

     于是,總督邊同米蓋爾交談邊朝輕甲闆後方走去。

    瓦裡納斯和費裡佩都在各自的房間裡忙着,隻有米蓋爾一人陪在總督身邊。

     馬夏爾中士立即就明白了對方的意圖。

     “注意!”他說,“将軍想和我們接觸,他肯定會問我們是什麼人……我們為什麼來這兒……我們要去哪兒……” “那好啊,我的好馬夏爾,咱們用不着瞞他。

    ”讓回答。

     “我不願讓人管我的事,我要把他打發走……” “你想給我們惹麻煩嗎,叔叔?……”少年拉住他問。

     “我不願讓人跟你說話……不願看别人圍着你轉……” “而我呢,我不願眼看着咱們的旅程因為你太不會說話辦事而毀掉!”讓口氣堅決地說,“如果考臘河地區的總督問我什麼的話,我是不會拒絕回答的,我甚至還想從他那兒問出些消息來呢。

    ” 馬夏爾中士咕哝着,猛吸了幾口煙鬥,向侄子走過去,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