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西蒙·玻利瓦爾号”上
關燈
小
中
大
人書上寫的和我們在西蒙-玻利瓦爾号上所看見的還挺一緻的。
” “完全一緻,叔叔,不同的隻是我們僅用24小時就走完了我們的同胞三、四天的路程。
真的,等我們到了奧裡諾科河中遊,就得從汽船上下來換乘小艇,到時候我們也會和他一樣走得很慢的。
不過不要緊!隻要能到聖費爾南多就行了……希望在那兒能得到一些确切的信息……” “肯定能得到,如果上校曾經從那兒經過的話,就不可能一點兒蹤迹都沒留下!……我們總能打聽到他在哪兒搭過帳篷……啊!……等我們和他面對面的時候……你撲到他懷裡……他會知道……” “知道我是你侄子……你侄子!”少年說,他始終擔心他的“叔叔”會說出什麼不慎之言。
傍晚時分,西蒙-玻利瓦爾号停泊到一個峭壁腳下,馬比雷小鎮就坐落在峭壁之上,景緻十分美好。
米蓋爾、費裡佩和瓦裡納斯決定在黃昏時刻到左岸這個相當重要的小鎮去遊覽一個鐘頭。
讓是很想跟他們一起去的。
可是馬夏爾中士卻說随便下船不好,讓也隻好作罷。
地理學會的三位專家則逛得興緻勃勃。
站在馬比雷鎮口,往上下遊兩個方向都能望得好遠,北面則伸展着廣闊的平原,印第安人在那裡放牧着騾、馬和驢,平原的外圈則是蔥郁的森林。
到了9點鐘,所有的乘客都在各自的船艙睡下了,當然都沒有忘記采取措施防禦蚊蟲。
第二天一整天可以說都是在大雨底下“澆”着過來的,沒人能在輕甲闆上待哪怕是片刻時間。
馬夏爾中士和少年在船尾部的大廳裡過了一天,米蓋爾、瓦裡納斯和費裡佩也是一整天在那兒沒挪地方。
若說哪位乘客還對阿塔巴布-瓜維亞雷-奧裡諾科的問題一無所知,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它們的擁戴者以此為唯一的話題,而且聲音又那麼大。
好幾名乘客也參與了讨論,支持各自的同盟者,反駁他們認為謬誤的兩方。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乘客是不會為了澄清這個地理問題而一直跑到聖費爾南多去的。
“争這個有什麼意義呢?”當馬夏爾弄清是怎麼回事以後,對侄子說,“叫這個名也好,叫那個名也好,河反正總是那一條,順着自然的斜坡從上遊往下流淌……” “你怎麼會這麼想呢,叔叔,”讓回答說,“要是沒有這些問題,那還要地理學家幹什麼?要是沒有地理學家……” “那我們怎麼學地理呢?”馬夏爾接下去說,“反正有一點是無疑的,那就是直到聖費爾南多,咱們都得與這幫愛吵嘴的家夥們為伴。
” 實際上,從凱卡臘開始他們就要一起換乘小艇,以渡過奧裡諾科河中遊的衆多急流。
由于惡劣的天氣,乘客們沒能看到第格裡塔島的模樣。
但作為補償,他們在午餐和晚餐時都品嘗到了美味的莫羅科特魚,這種魚在附近水域多得是,并被泡在鹽水裡大量運往玻利瓦爾城和加拉加斯等地。
将近中午的時候,汽船過了考臘河口。
考臘河是奧裡諾科河右岸最重要的支流之一,它從東南方彙入,一路流過帕那雷、伊那奧、阿雷巴托、塔帕裡托等部族活動的地域,它的河谷是委内瑞拉最美的河谷之一。
奧裡諾科河沿岸附近地區居住的都是有西班牙血統的混血,達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而離岸再遠一些就隻住着仍處于野蠻狀态的印第安人,以畜牧業為生,人們稱他們為“剝膠人”,因為他們還采集一些藥用樹膠。
夏方榮在1885年第一次進行考察時曾從考臘河口一直沿考臘河而上,穿越平原來到阿裡瓜和奎裡奎裡巴部落當中。
讓這天又讀了一陣同胞的遊記。
夏方榮所經曆過的艱險讓也許同樣會碰上,如果要一直行進到奧裡諾科河上遊去的話,讓遇到的困難也許會更大。
讓欽佩夏方榮的幹勁和勇氣,希望自己也能與同胞一比高低。
說真的,夏方榮當時已是成人了,而讓不過是個少年,甚至可以說是個孩子!……那就願上帝賜予他力量,使他戰勝這一艱難旅程中的疲勞,一直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從考臘河口往奧裡諾科河上遊去,河面仍然寬得很,大約有3000米。
持續了3個月的雨季加上兩岸衆多的支流,使得河水大大上漲。
但是西蒙-玻利瓦爾号的船長還是很小心地指揮着,因為在土庫拉瓜島上遊方向,有一條和島同名的河流,河上淺灘密布,船很容易擱淺,或許船底還在淺灘上刮了幾下子,不過船上的乘客并沒怎麼感覺出來。
船的底部是平坦的,就像平底駁船,所以船身不會受到損害,但動力裝置,如明輪槳葉和發動機都可能出現問題,所以一定要小心駕駛。
西蒙-玻利瓦爾号終于安然無恙地通過了淺灘區,傍晚停泊在拉斯伯尼塔斯右岸的一個小灣裡。
” “完全一緻,叔叔,不同的隻是我們僅用24小時就走完了我們的同胞三、四天的路程。
真的,等我們到了奧裡諾科河中遊,就得從汽船上下來換乘小艇,到時候我們也會和他一樣走得很慢的。
不過不要緊!隻要能到聖費爾南多就行了……希望在那兒能得到一些确切的信息……” “肯定能得到,如果上校曾經從那兒經過的話,就不可能一點兒蹤迹都沒留下!……我們總能打聽到他在哪兒搭過帳篷……啊!……等我們和他面對面的時候……你撲到他懷裡……他會知道……” “知道我是你侄子……你侄子!”少年說,他始終擔心他的“叔叔”會說出什麼不慎之言。
傍晚時分,西蒙-玻利瓦爾号停泊到一個峭壁腳下,馬比雷小鎮就坐落在峭壁之上,景緻十分美好。
米蓋爾、費裡佩和瓦裡納斯決定在黃昏時刻到左岸這個相當重要的小鎮去遊覽一個鐘頭。
讓是很想跟他們一起去的。
可是馬夏爾中士卻說随便下船不好,讓也隻好作罷。
地理學會的三位專家則逛得興緻勃勃。
站在馬比雷鎮口,往上下遊兩個方向都能望得好遠,北面則伸展着廣闊的平原,印第安人在那裡放牧着騾、馬和驢,平原的外圈則是蔥郁的森林。
到了9點鐘,所有的乘客都在各自的船艙睡下了,當然都沒有忘記采取措施防禦蚊蟲。
第二天一整天可以說都是在大雨底下“澆”着過來的,沒人能在輕甲闆上待哪怕是片刻時間。
馬夏爾中士和少年在船尾部的大廳裡過了一天,米蓋爾、瓦裡納斯和費裡佩也是一整天在那兒沒挪地方。
若說哪位乘客還對阿塔巴布-瓜維亞雷-奧裡諾科的問題一無所知,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它們的擁戴者以此為唯一的話題,而且聲音又那麼大。
好幾名乘客也參與了讨論,支持各自的同盟者,反駁他們認為謬誤的兩方。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乘客是不會為了澄清這個地理問題而一直跑到聖費爾南多去的。
“争這個有什麼意義呢?”當馬夏爾弄清是怎麼回事以後,對侄子說,“叫這個名也好,叫那個名也好,河反正總是那一條,順着自然的斜坡從上遊往下流淌……” “你怎麼會這麼想呢,叔叔,”讓回答說,“要是沒有這些問題,那還要地理學家幹什麼?要是沒有地理學家……” “那我們怎麼學地理呢?”馬夏爾接下去說,“反正有一點是無疑的,那就是直到聖費爾南多,咱們都得與這幫愛吵嘴的家夥們為伴。
” 實際上,從凱卡臘開始他們就要一起換乘小艇,以渡過奧裡諾科河中遊的衆多急流。
由于惡劣的天氣,乘客們沒能看到第格裡塔島的模樣。
但作為補償,他們在午餐和晚餐時都品嘗到了美味的莫羅科特魚,這種魚在附近水域多得是,并被泡在鹽水裡大量運往玻利瓦爾城和加拉加斯等地。
将近中午的時候,汽船過了考臘河口。
考臘河是奧裡諾科河右岸最重要的支流之一,它從東南方彙入,一路流過帕那雷、伊那奧、阿雷巴托、塔帕裡托等部族活動的地域,它的河谷是委内瑞拉最美的河谷之一。
奧裡諾科河沿岸附近地區居住的都是有西班牙血統的混血,達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而離岸再遠一些就隻住着仍處于野蠻狀态的印第安人,以畜牧業為生,人們稱他們為“剝膠人”,因為他們還采集一些藥用樹膠。
夏方榮在1885年第一次進行考察時曾從考臘河口一直沿考臘河而上,穿越平原來到阿裡瓜和奎裡奎裡巴部落當中。
讓這天又讀了一陣同胞的遊記。
夏方榮所經曆過的艱險讓也許同樣會碰上,如果要一直行進到奧裡諾科河上遊去的話,讓遇到的困難也許會更大。
讓欽佩夏方榮的幹勁和勇氣,希望自己也能與同胞一比高低。
說真的,夏方榮當時已是成人了,而讓不過是個少年,甚至可以說是個孩子!……那就願上帝賜予他力量,使他戰勝這一艱難旅程中的疲勞,一直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從考臘河口往奧裡諾科河上遊去,河面仍然寬得很,大約有3000米。
持續了3個月的雨季加上兩岸衆多的支流,使得河水大大上漲。
但是西蒙-玻利瓦爾号的船長還是很小心地指揮着,因為在土庫拉瓜島上遊方向,有一條和島同名的河流,河上淺灘密布,船很容易擱淺,或許船底還在淺灘上刮了幾下子,不過船上的乘客并沒怎麼感覺出來。
船的底部是平坦的,就像平底駁船,所以船身不會受到損害,但動力裝置,如明輪槳葉和發動機都可能出現問題,所以一定要小心駕駛。
西蒙-玻利瓦爾号終于安然無恙地通過了淺灘區,傍晚停泊在拉斯伯尼塔斯右岸的一個小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