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朋友病情好轉,或者至少在恢複平靜之後,再補償這損失吧……那時,得去看看蘇格蘭過去的王宮、奧利赫德宮、皇室的住房、瑪麗-斯圖雅特的卧室,該卧室仍保持着她失寵時的樣子……他還想登上諾卡特山,直到卡斯特爾。
卡斯特爾高傲地聳立在火成岩的山石上,從那兒,還可眺望蘇格蘭雅克四世和英國雅克一世降生的那間小屋。
至于阿赫杜爾-斯阿特山,他是一定要爬上去的,從西邊看,這座山好似一隻睡獅,卧在海拔247米以上,從那兒可縱觀全城,城市坐落在山巒之上,和凱撒城頗為相似。
站在山頂,視野可一直延伸到利思城,它是愛丁堡在福思灣的真正的港口,向遠望去,是漫長的海岸,邦-洛蒙、邦-勒底峭壁以及拉買爾木爾-依爾群峰,再往遠方,則是無邊無涯的大海…… 大自然的風光美不勝收,人間奇迹巧奪天工。
由于教士的固執态度,财寶丢掉了,駁船長為此也感到十分惋惜。
此刻他又不得不守在那位急性子病人的床頭,不能去觀賞一番美景,實在心急如焚。
因此,我們這位大好人隻好透過旅店半開的窗戶,眺望那著名的沃爾泰斯考斯建築,它那峨特式的屋頂聳入天空近200尺,裡邊有當地著名小說家所創造的56個英雄的形象。
當吉爾達的目光移向卡爾敦-希爾時,他瞥見了天文館上的金色大圓球。
當太陽越過子午線時,圓球低垂下來,表明這一時刻的到來。
這有什麼可看的!……它一直就是這樣的! 使梯爾克麥勒教士大得民心的傳聞最近在卡諾卡特區,接着在全城流傳開來。
人們說這位教士是一位言行一緻的人,他剛剛拒絕接受一筆巨額遺贈。
有人說幾百萬,甚至有幾千萬,可他都甯願舍棄。
教士對這流言聽之任之,報紙也大作文章,版面登的全是有關卡米爾克總督埋藏在某小島上的那宗财産消息,關于小島的位置,已知文件的真實性,梯爾克麥勒教士一概不予否認,對其他二位繼承人的消息也不提不說,況且,人們尚不了解事情的全部細節,甚至連昂梯菲爾師傅的大名也未公布于衆。
當然,報界也褒貶不一,有些報紙贊揚這位大師是高姿态,而另一些報紙則對他進行指責。
因為,不論如何,那億萬财富總可以分給愛丁堡的窮人嘛!難道那些錢會繁殖後代不成,真是天曉得! 這筆财富本可以救許多苦難同胞,萬不可以讓它沉睡在海底,不為人所用。
但是,贊揚也罷,指責也罷,梯爾克麥勒教士并不在意,他決心完全不予理睬。
報紙披露這些消息的第2天,人們可以想象,神甫的第一次宣教獲得了多大的成功。
6月30日夜晚,善男信女們成群結隊,教堂裡人們擦肩接踵,對面大街的十字路口都擠滿了人,即使教堂再擴大兩倍也還嫌太小。
當教士一登上講台,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真和戲院一樣,觀衆不斷喝彩,演員幾次三番謝幕。
一億,二億——乃至幾十億,這就是這位不平凡的神甫可能占有的那筆财富的價值,而他卻視如糞土!這位神甫又開始講道了,人們聽到下面的一句話,其效果自然非同一般。
“有那麼一個人,他隻須一句話,就可以從地下取出億萬法郎,但是,他就是不說,此人就在這裡!” 這次,聽衆中自然沒有昂梯菲爾和他的夥伴們。
不過,在教堂的中部一個柱子後面,似乎有一個陌生的聽衆,誰也不認識他,約30多歲,黑頭發,黑胡須,表情冷酷,面孔令人生疑。
他聽得懂教士的語言嗎?不能肯定。
但他一直站在那兒聽着,在半明半暗處凝視着教士。
他眼裡閃着光,緊盯教士不放。
一直到布道結束,此人都是這副神态。
最後在聽衆一片熱烈的掌聲中,他穿過人群,向教士走過去。
他想和教士在一起,陪他出教堂,一直送他到住所嗎?看,他已登上台階,用雙肘盡全力擠開别人,不用說,他是打算當一個追随者。
那天晚上,神甫是由成千上萬人擁着他,像歡呼一位英雄那樣,把他高高舉起來。
前面提到的那個人無聲無息地緊随其身後。
當這位頗得民心的演說家走到家門前時,登上了一層台階,向他的信徒又講了幾句話,再次引起一陣新的歡呼!然後,他進了黑暗的通道,并沒有發現一位不速之客剛剛尾随着他走了進來。
街上的人群慢慢地散去,可仍然人聲鼎沸。
當梯爾克
卡斯特爾高傲地聳立在火成岩的山石上,從那兒,還可眺望蘇格蘭雅克四世和英國雅克一世降生的那間小屋。
至于阿赫杜爾-斯阿特山,他是一定要爬上去的,從西邊看,這座山好似一隻睡獅,卧在海拔247米以上,從那兒可縱觀全城,城市坐落在山巒之上,和凱撒城頗為相似。
站在山頂,視野可一直延伸到利思城,它是愛丁堡在福思灣的真正的港口,向遠望去,是漫長的海岸,邦-洛蒙、邦-勒底峭壁以及拉買爾木爾-依爾群峰,再往遠方,則是無邊無涯的大海…… 大自然的風光美不勝收,人間奇迹巧奪天工。
由于教士的固執态度,财寶丢掉了,駁船長為此也感到十分惋惜。
此刻他又不得不守在那位急性子病人的床頭,不能去觀賞一番美景,實在心急如焚。
因此,我們這位大好人隻好透過旅店半開的窗戶,眺望那著名的沃爾泰斯考斯建築,它那峨特式的屋頂聳入天空近200尺,裡邊有當地著名小說家所創造的56個英雄的形象。
當吉爾達的目光移向卡爾敦-希爾時,他瞥見了天文館上的金色大圓球。
當太陽越過子午線時,圓球低垂下來,表明這一時刻的到來。
這有什麼可看的!……它一直就是這樣的! 使梯爾克麥勒教士大得民心的傳聞最近在卡諾卡特區,接着在全城流傳開來。
人們說這位教士是一位言行一緻的人,他剛剛拒絕接受一筆巨額遺贈。
有人說幾百萬,甚至有幾千萬,可他都甯願舍棄。
教士對這流言聽之任之,報紙也大作文章,版面登的全是有關卡米爾克總督埋藏在某小島上的那宗财産消息,關于小島的位置,已知文件的真實性,梯爾克麥勒教士一概不予否認,對其他二位繼承人的消息也不提不說,況且,人們尚不了解事情的全部細節,甚至連昂梯菲爾師傅的大名也未公布于衆。
當然,報界也褒貶不一,有些報紙贊揚這位大師是高姿态,而另一些報紙則對他進行指責。
因為,不論如何,那億萬财富總可以分給愛丁堡的窮人嘛!難道那些錢會繁殖後代不成,真是天曉得! 這筆财富本可以救許多苦難同胞,萬不可以讓它沉睡在海底,不為人所用。
但是,贊揚也罷,指責也罷,梯爾克麥勒教士并不在意,他決心完全不予理睬。
報紙披露這些消息的第2天,人們可以想象,神甫的第一次宣教獲得了多大的成功。
6月30日夜晚,善男信女們成群結隊,教堂裡人們擦肩接踵,對面大街的十字路口都擠滿了人,即使教堂再擴大兩倍也還嫌太小。
當教士一登上講台,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真和戲院一樣,觀衆不斷喝彩,演員幾次三番謝幕。
一億,二億——乃至幾十億,這就是這位不平凡的神甫可能占有的那筆财富的價值,而他卻視如糞土!這位神甫又開始講道了,人們聽到下面的一句話,其效果自然非同一般。
“有那麼一個人,他隻須一句話,就可以從地下取出億萬法郎,但是,他就是不說,此人就在這裡!” 這次,聽衆中自然沒有昂梯菲爾和他的夥伴們。
不過,在教堂的中部一個柱子後面,似乎有一個陌生的聽衆,誰也不認識他,約30多歲,黑頭發,黑胡須,表情冷酷,面孔令人生疑。
他聽得懂教士的語言嗎?不能肯定。
但他一直站在那兒聽着,在半明半暗處凝視着教士。
他眼裡閃着光,緊盯教士不放。
一直到布道結束,此人都是這副神态。
最後在聽衆一片熱烈的掌聲中,他穿過人群,向教士走過去。
他想和教士在一起,陪他出教堂,一直送他到住所嗎?看,他已登上台階,用雙肘盡全力擠開别人,不用說,他是打算當一個追随者。
那天晚上,神甫是由成千上萬人擁着他,像歡呼一位英雄那樣,把他高高舉起來。
前面提到的那個人無聲無息地緊随其身後。
當這位頗得民心的演說家走到家門前時,登上了一層台階,向他的信徒又講了幾句話,再次引起一陣新的歡呼!然後,他進了黑暗的通道,并沒有發現一位不速之客剛剛尾随着他走了進來。
街上的人群慢慢地散去,可仍然人聲鼎沸。
當梯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