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下了船。
這是一艘葡萄牙航船,叫“辛特拉”号,專門向熱帶非洲葡萄牙殖民地安哥拉的聖保羅運載貨物及旅客。
明早天一亮,它就要啟航,所以我們的旅行家趕忙去訂座位。
船的航速平均每小時9~10海裡。
整個航程要一周時間。
這期間,勃-奧馬爾又得忍受暈船的痛苦了。
第二天,天氣晴朗,“辛特拉”号迎着陸地上吹來的清風駛出港口。
昂梯菲爾師傅和銀行家滿意地舒了一口長氣,他們的肺髒恐怕有一星期不活動了。
這是踏上2号小島并從它的髒腑中掏出财寶之前的最後一程了。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和它的反定理,他們越接近小島,吸引力就越大。
“辛特拉”号的機槳每轉動一次,這段距離就縮短一點…… 唉!對朱埃勒來講,正相反,此距離越增加,他就越遠離法國,遠離他一籌莫展的未婚妻居住的家園——布列塔尼。
他一到達喀爾就給她寫了一封信,可憐的少女很快就會知道他的未婚夫要奔赴離她更遠的地方去……他說不準何時可以歸來! 然而,薩伍克首先想了解一下“辛特拉”号的乘客中是否有在盧安戈下船的。
想去這遙遠的地方發财的冒險家們往往都是喪盡天良,又不知内疚的家夥,他們當中有的人,或許會成為他的同謀。
結果大失所望,他本應在盧安戈搜羅無賴之徒。
不幸,他不會講葡萄牙語,奧馬爾也一宿不通。
他的處境相當困難。
談這種事很棘手,語言要絕對過硬。
還有,昂梯菲爾、贊布哥、吉爾達以及朱埃勒隻是在他們之間彼此交談,船上的人沒人懂法語。
應該承認,也隻有勃-奧馬爾的法語講得讓人感到吃驚,又讓人感到滿意。
此次旅行,他聲稱沒有什麼不舒服,從前遭受的巨大痛苦,這次乘“辛特拉”總算全幸免了。
因為,“辛特拉”憑借陸上吹來的清風,始終保持離岸2~3海裡的距離航行,海面顯得十分平靜,似乎感覺不到有什麼波浪的沖擊,自然航行就一帆風順了。
當郵輪越過幾内亞灣頂端的帕爾馬斯角時,仍然是好天氣。
通常情況下,風總是順着海灣移動。
因此,來到海岸像在大洋上一樣,亦未受到大風的襲擊。
不過向盧安戈方向行進時,“辛特拉”号看不見大陸的高地。
無論是加納、達荷美的大地,還是海拔3960米,矗立在費爾南多波島①的後邊和幾内亞上邊界線上面的喀麥隆山峰,都從未看到。
①在赤道幾内亞。
5月19日下午,吉爾達-特雷哥曼心情十分激動。
朱埃勒告訴他就要穿過赤道線了。
“可愛的阿美麗”号的前船長是第一次,無疑也是最後一次,進入南半球。
對他這個航行在朗斯河上的老水手來說,真是了不起的一次探險呀!因此,為祝賀這次航行,像其它乘客一樣,他把一塊銀元送給了“辛特拉”号的水手。
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辛特拉”号已經進入馬永巴海灣所在的緯度帶,距離港口100海裡左右。
如果郵輪船長同意向那個方向駛去,并在盧安戈管轄的這個海港抛錨的話,昂梯菲爾和他的同伴會避開多少危險,減少多少疲勞啊!在那兒停泊一下,他們就少走一段艱難的路程。
在叔叔的鼓動下,朱埃勒試圖讓“辛特拉”号船長明白他們的意圖。
這位葡萄牙人能懂得幾個法文字母?不過,就我們所知,朱埃勒英語講得十分流利,在和馬斯喀特那位“翻譯官”打交道時,他就曾大顯身手了。
又哪有海員不熟悉英語的呢?于是,他向船長講了希望在馬永巴停泊的想法。
繞這段路大概需要多花48小時……耽誤的時間,額外的開銷——燃料,海員的夥食,船舶的耗費等都照價補償。
船長會采納朱埃勒的建議嗎?無疑,會同意的,尤其是這個建議的提出是有根據的,看看幾内亞灣的海圖就知道了。
海員之間談話,一開口彼此就心領神會了。
實際上,再簡單不過了,航道隻須往東偏一點,就把這半打旅客送到馬永巴港;何況,他們還肯出一筆好價錢。
然而,船長還是拒絕了。
他是盧安戈港口的雇傭人員,是航海規章的奴隸,他隻能把船開往盧安戈。
從盧安戈再駛向安哥拉的聖保羅,這絕對不能——即使用黃金買下他的船,他也不會奔赴别處。
船長的答複,朱埃勒如實地轉達給了他叔叔。
昂梯菲爾師傅聽後大發雷霆,連吐髒話,大罵船長一通,也無濟于事。
如果吉爾達-特雷哥曼和朱埃勒不勸解,他很可能一氣之下鑽進艙底不出來了。
這就是為什麼第三天,也就是5月21日的夜裡,“辛特拉”号最終還是在環繞盧安戈港的長長的沙灘前抛了錨,用小船送走了6位旅客。
9小時後,船又繼續向葡屬殖民地的首府聖保羅駛去。
這是一艘葡萄牙航船,叫“辛特拉”号,專門向熱帶非洲葡萄牙殖民地安哥拉的聖保羅運載貨物及旅客。
明早天一亮,它就要啟航,所以我們的旅行家趕忙去訂座位。
船的航速平均每小時9~10海裡。
整個航程要一周時間。
這期間,勃-奧馬爾又得忍受暈船的痛苦了。
第二天,天氣晴朗,“辛特拉”号迎着陸地上吹來的清風駛出港口。
昂梯菲爾師傅和銀行家滿意地舒了一口長氣,他們的肺髒恐怕有一星期不活動了。
這是踏上2号小島并從它的髒腑中掏出财寶之前的最後一程了。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和它的反定理,他們越接近小島,吸引力就越大。
“辛特拉”号的機槳每轉動一次,這段距離就縮短一點…… 唉!對朱埃勒來講,正相反,此距離越增加,他就越遠離法國,遠離他一籌莫展的未婚妻居住的家園——布列塔尼。
他一到達喀爾就給她寫了一封信,可憐的少女很快就會知道他的未婚夫要奔赴離她更遠的地方去……他說不準何時可以歸來! 然而,薩伍克首先想了解一下“辛特拉”号的乘客中是否有在盧安戈下船的。
想去這遙遠的地方發财的冒險家們往往都是喪盡天良,又不知内疚的家夥,他們當中有的人,或許會成為他的同謀。
結果大失所望,他本應在盧安戈搜羅無賴之徒。
不幸,他不會講葡萄牙語,奧馬爾也一宿不通。
他的處境相當困難。
談這種事很棘手,語言要絕對過硬。
還有,昂梯菲爾、贊布哥、吉爾達以及朱埃勒隻是在他們之間彼此交談,船上的人沒人懂法語。
應該承認,也隻有勃-奧馬爾的法語講得讓人感到吃驚,又讓人感到滿意。
此次旅行,他聲稱沒有什麼不舒服,從前遭受的巨大痛苦,這次乘“辛特拉”總算全幸免了。
因為,“辛特拉”憑借陸上吹來的清風,始終保持離岸2~3海裡的距離航行,海面顯得十分平靜,似乎感覺不到有什麼波浪的沖擊,自然航行就一帆風順了。
當郵輪越過幾内亞灣頂端的帕爾馬斯角時,仍然是好天氣。
通常情況下,風總是順着海灣移動。
因此,來到海岸像在大洋上一樣,亦未受到大風的襲擊。
不過向盧安戈方向行進時,“辛特拉”号看不見大陸的高地。
無論是加納、達荷美的大地,還是海拔3960米,矗立在費爾南多波島①的後邊和幾内亞上邊界線上面的喀麥隆山峰,都從未看到。
①在赤道幾内亞。
5月19日下午,吉爾達-特雷哥曼心情十分激動。
朱埃勒告訴他就要穿過赤道線了。
“可愛的阿美麗”号的前船長是第一次,無疑也是最後一次,進入南半球。
對他這個航行在朗斯河上的老水手來說,真是了不起的一次探險呀!因此,為祝賀這次航行,像其它乘客一樣,他把一塊銀元送給了“辛特拉”号的水手。
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辛特拉”号已經進入馬永巴海灣所在的緯度帶,距離港口100海裡左右。
如果郵輪船長同意向那個方向駛去,并在盧安戈管轄的這個海港抛錨的話,昂梯菲爾和他的同伴會避開多少危險,減少多少疲勞啊!在那兒停泊一下,他們就少走一段艱難的路程。
在叔叔的鼓動下,朱埃勒試圖讓“辛特拉”号船長明白他們的意圖。
這位葡萄牙人能懂得幾個法文字母?不過,就我們所知,朱埃勒英語講得十分流利,在和馬斯喀特那位“翻譯官”打交道時,他就曾大顯身手了。
又哪有海員不熟悉英語的呢?于是,他向船長講了希望在馬永巴停泊的想法。
繞這段路大概需要多花48小時……耽誤的時間,額外的開銷——燃料,海員的夥食,船舶的耗費等都照價補償。
船長會采納朱埃勒的建議嗎?無疑,會同意的,尤其是這個建議的提出是有根據的,看看幾内亞灣的海圖就知道了。
海員之間談話,一開口彼此就心領神會了。
實際上,再簡單不過了,航道隻須往東偏一點,就把這半打旅客送到馬永巴港;何況,他們還肯出一筆好價錢。
然而,船長還是拒絕了。
他是盧安戈港口的雇傭人員,是航海規章的奴隸,他隻能把船開往盧安戈。
從盧安戈再駛向安哥拉的聖保羅,這絕對不能——即使用黃金買下他的船,他也不會奔赴别處。
船長的答複,朱埃勒如實地轉達給了他叔叔。
昂梯菲爾師傅聽後大發雷霆,連吐髒話,大罵船長一通,也無濟于事。
如果吉爾達-特雷哥曼和朱埃勒不勸解,他很可能一氣之下鑽進艙底不出來了。
這就是為什麼第三天,也就是5月21日的夜裡,“辛特拉”号最終還是在環繞盧安戈港的長長的沙灘前抛了錨,用小船送走了6位旅客。
9小時後,船又繼續向葡屬殖民地的首府聖保羅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