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章朱埃勒的來信,叙述了昂梯菲爾為主角的種種奇遇
昂梯菲爾師傅出發後,高房街的那所宅子顯得格外凄涼,十分冷落!母女二人度日如年。
卧室空閑着,整個住宅都顯得空空蕩蕩。
至少愛諾卡特的感覺是如此。
再者,舅舅不在家特雷哥曼也來不了! 這天是4月29日。
自“斯特爾斯曼”号把三個聖馬洛人送上冒險的征途以來,已足足兩個月了。
他們旅行進展怎樣?……此刻又在哪裡?……到達目的地了嗎? “媽媽……媽媽,他們不會回來了!”少女說道。
“哪裡……我的孩子……要有信心……會回來的!” 年老的布列塔尼女人還是那千篇一律的回答,“不管怎麼說,他們還是離不開我們的……” “是呀!就在我将要和朱埃勒結婚的時候!”愛諾卡特自言自語說着。
不難想象,昂梯菲爾師傅的遠征在這裡的反響是多麼異乎尋常。
他常常叼着煙鬥,在大街上,沿着錫隆河,或在城牆上邊悠閑漫步。
在他身旁略後一點,還總是走着一位名叫吉爾達-特雷哥曼的老人。
隻見他鷹鈎鼻子,兩腿略彎,穿一件每個衣角都打皺的短外衣,一副端正的面孔顯得溫和、善良! 年輕的朱埃勒則是全城為之驕傲的人物。
人們像愛諾卡特一樣喜歡他,确切地說,多數人像母親愛兒子那樣愛他。
然而,眼看他要被任命為巴伊夫公司的一艘漂亮的三桅船大副時,卻遠走高飛了! 他們三人現在哪裡?誰也不知曉。
誰會想到“斯特爾斯曼”号已把他們帶往塞得港;隻有愛諾卡特和納侬知道,他們還将順流而下,駛進紅海,或許要漂流到印度洋的北端。
昂梯菲爾是很有心計的,一直嚴守秘密。
有關那神秘小島的方位,他對勃-奧馬爾守口如瓶。
而那計劃因談論太多,又那麼顯眼,鬧得滿城風雨,街談巷議。
無論在聖馬洛,還是在聖塞爾旺以及迪納爾,到處都流傳着卡米爾克總督的故事:托馬-昂梯菲爾收到的那封信,那位遺産執行人的來臨;什麼小島的經緯度呀,上億法郎财寶呀,等等,等等。
甚至還有人說,不是上億法郎,而是上百億!因此,人們急不可待地打聽發掘财寶的消息。
似乎,那位船長變成的億萬富翁已經滿載鑽石,珠寶歸來了。
愛諾卡特卻無此奢望。
她隻要她的未婚夫,她的舅舅一行人安全返回家園,即使衣袋空空,她也會感到心滿意足,感謝上帝的。
她那無窮的憂慮将變成無限的歡樂。
實際上,少女也曾收到過朱埃勒的來信。
第一封信是從蘇伊士寄出的,信中詳細地向她叙述了他們旅途的見聞,她舅舅的精神狀态:越來越神經質。
信中也提到勃-奧馬爾和他的見習生,說他們都按時赴約,受到了應有的接待。
第二封信是寄自馬斯喀特,講述橫渡印度洋去伊斯蘭王國時,海上的種種遭遇,并告之他們還去蘇喀爾。
關于昂梯菲爾師傅,朱埃勒說,他完全處于近乎癫狂的興奮狀态。
她貪婪地讀着朱埃勒的來信。
信中涉及的又豈止旅途見聞,豈止是她舅舅的精神狀态,這是未婚夫的少女傾吐别後的憂傷。
就在結婚前一天,他離開了她,如今,真是天各一方啊!他渴望見到少女,即使叔叔滿載百萬财寶而歸,也不能叫他拆散鴛鴦。
愛諾卡特和納侬一遍又一遍地讀着來信,卻無法回複,說上幾句安慰話。
她們對那些見聞和遭遇作着各種評論,扳着手指頭算着背井離鄉的親人在天涯海角還将漂流幾時。
她們在年曆上,日複一日地作上記号。
終于又收到來信。
于是,她們又沉浸在幻想之中,也許已進行了一半征途,也可能正在歸途中? 第三封信是4月29日收到的,距朱埃勒離家大約兩個月。
看到郵戳是突尼斯王國打上的,愛諾卡特高興得心都要跳出來了。
啊!親人們已經離開馬斯喀特,回到了歐洲海域!……他們正駛向法國……那何時能到馬賽呢?——最多3天!乘西部特快,抵達聖馬洛最多也隻要26小時! 她們母女二人送走了厚道的郵差,關上門,坐在一層的一個房間裡,無人打擾,她們的内心世界之潮可以放縱奔流了。
愛諾卡特擦了擦略有濕潤的眼睛,撕開信封,取出信,高聲朗讀起來,句句抑揚頓挫,繪聲繪色,聽者字字入心。
卧室空閑着,整個住宅都顯得空空蕩蕩。
至少愛諾卡特的感覺是如此。
再者,舅舅不在家特雷哥曼也來不了! 這天是4月29日。
自“斯特爾斯曼”号把三個聖馬洛人送上冒險的征途以來,已足足兩個月了。
他們旅行進展怎樣?……此刻又在哪裡?……到達目的地了嗎? “媽媽……媽媽,他們不會回來了!”少女說道。
“哪裡……我的孩子……要有信心……會回來的!” 年老的布列塔尼女人還是那千篇一律的回答,“不管怎麼說,他們還是離不開我們的……” “是呀!就在我将要和朱埃勒結婚的時候!”愛諾卡特自言自語說着。
不難想象,昂梯菲爾師傅的遠征在這裡的反響是多麼異乎尋常。
他常常叼着煙鬥,在大街上,沿着錫隆河,或在城牆上邊悠閑漫步。
在他身旁略後一點,還總是走着一位名叫吉爾達-特雷哥曼的老人。
隻見他鷹鈎鼻子,兩腿略彎,穿一件每個衣角都打皺的短外衣,一副端正的面孔顯得溫和、善良! 年輕的朱埃勒則是全城為之驕傲的人物。
人們像愛諾卡特一樣喜歡他,确切地說,多數人像母親愛兒子那樣愛他。
然而,眼看他要被任命為巴伊夫公司的一艘漂亮的三桅船大副時,卻遠走高飛了! 他們三人現在哪裡?誰也不知曉。
誰會想到“斯特爾斯曼”号已把他們帶往塞得港;隻有愛諾卡特和納侬知道,他們還将順流而下,駛進紅海,或許要漂流到印度洋的北端。
昂梯菲爾是很有心計的,一直嚴守秘密。
有關那神秘小島的方位,他對勃-奧馬爾守口如瓶。
而那計劃因談論太多,又那麼顯眼,鬧得滿城風雨,街談巷議。
無論在聖馬洛,還是在聖塞爾旺以及迪納爾,到處都流傳着卡米爾克總督的故事:托馬-昂梯菲爾收到的那封信,那位遺産執行人的來臨;什麼小島的經緯度呀,上億法郎财寶呀,等等,等等。
甚至還有人說,不是上億法郎,而是上百億!因此,人們急不可待地打聽發掘财寶的消息。
似乎,那位船長變成的億萬富翁已經滿載鑽石,珠寶歸來了。
愛諾卡特卻無此奢望。
她隻要她的未婚夫,她的舅舅一行人安全返回家園,即使衣袋空空,她也會感到心滿意足,感謝上帝的。
她那無窮的憂慮将變成無限的歡樂。
實際上,少女也曾收到過朱埃勒的來信。
第一封信是從蘇伊士寄出的,信中詳細地向她叙述了他們旅途的見聞,她舅舅的精神狀态:越來越神經質。
信中也提到勃-奧馬爾和他的見習生,說他們都按時赴約,受到了應有的接待。
第二封信是寄自馬斯喀特,講述橫渡印度洋去伊斯蘭王國時,海上的種種遭遇,并告之他們還去蘇喀爾。
關于昂梯菲爾師傅,朱埃勒說,他完全處于近乎癫狂的興奮狀态。
她貪婪地讀着朱埃勒的來信。
信中涉及的又豈止旅途見聞,豈止是她舅舅的精神狀态,這是未婚夫的少女傾吐别後的憂傷。
就在結婚前一天,他離開了她,如今,真是天各一方啊!他渴望見到少女,即使叔叔滿載百萬财寶而歸,也不能叫他拆散鴛鴦。
愛諾卡特和納侬一遍又一遍地讀着來信,卻無法回複,說上幾句安慰話。
她們對那些見聞和遭遇作着各種評論,扳着手指頭算着背井離鄉的親人在天涯海角還将漂流幾時。
她們在年曆上,日複一日地作上記号。
終于又收到來信。
于是,她們又沉浸在幻想之中,也許已進行了一半征途,也可能正在歸途中? 第三封信是4月29日收到的,距朱埃勒離家大約兩個月。
看到郵戳是突尼斯王國打上的,愛諾卡特高興得心都要跳出來了。
啊!親人們已經離開馬斯喀特,回到了歐洲海域!……他們正駛向法國……那何時能到馬賽呢?——最多3天!乘西部特快,抵達聖馬洛最多也隻要26小時! 她們母女二人送走了厚道的郵差,關上門,坐在一層的一個房間裡,無人打擾,她們的内心世界之潮可以放縱奔流了。
愛諾卡特擦了擦略有濕潤的眼睛,撕開信封,取出信,高聲朗讀起來,句句抑揚頓挫,繪聲繪色,聽者字字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