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從未見過這樣大的樹!”朱埃勒高聲說道,他的騾子在大樹的枝葉下自動停下來。
“我恐怕也不會有機會看見這樣的樹!”駁船長答道,并從剛剛卧下去的駱駝雙峰中站起身來。
“您說呢,叔叔?”朱埃勒問。
叔叔一言不發,因為,他對這裡根本沒有留意。
“在我看來,”特雷哥曼說,“我們好象在聖波德萊昂,在我們的布列塔尼,在一座奇異的頗有名氣的葡萄園裡。
……” 是的,不管聖波德萊昂的葡萄園是多麼了不起,但在這株巨大的植物面前,也隻不過是一片是的,不管聖波德萊昂的葡萄園是多麼了不起,但在這株巨大的植物面前,也隻不過是一片普通的灌木林面已。
這是一棵榕樹,或說成無花果樹,樹幹粗大無比,若您有興趣,不妨仔細量一下,樹圍足有100尺。
樹幹猶如一座塔,有10多個細枝的樹叉,枝葉交織,盤根錯節,舒展開來,半公頃的範圍内可以納涼。
這就像一把巨大的遮陽傘,也是一把能避開暴風雨的大雨傘。
總之,無論是陽光還是雨水都别想透過它。
駁船長如果是時間允許,他會精心地去欣賞這棵參天大樹的,他肯定是有這份耐心的。
這種好奇心真的得到了滿足:當他觀察大樹低矮的枝葉,轉來轉去,伸着手、翹起指頭的時候,聽到身後有人說出這樣幾個字: “一萬。
” 這是兩個英文字,用很重的東方口音迸出來的。
他對此語言一竅不通,不知是什麼意思。
而朱埃勒會說英文,他和土著人交談幾句,那人說了下述情況: “看來有上萬個枝叉!”他對駁船長說。
“上萬?” 這位阿拉伯人剛才是這樣說的,他不是别人,正是那個盯住他們的警察。
找到了和他們拉關系的好機會,他是會利用的。
朱埃勒和這位阿拉伯人用英語交談了幾句。
他自我介紹說,他是馬斯喀特英國軍團的翻譯,很樂意為他們效勞。
朱埃勒謝過土著人之後,把此情況告知他的叔叔,他認為這是一次幸運的機遇,對到達蘇哈爾後的活動有利。
“好吧,——好吧!”昂梯菲爾師傅答道,“盡可能跟這個人搞好關系。
告訴他,我們會重謝他的——” “至少要有酬金!”不開竅的吉爾達老頭嘟哝着。
朱埃勒覺得這一相遇值得慶幸;而薩伍克可能并不滿意。
看到警察和三個聖馬洛人打交道,他很擔心。
他準備仔細監視這位本地人的行蹤。
還有,奧馬爾可否知道人們的去向,旅行看似接近尾聲,還會再延長嗎?——小島到底是卧在阿曼的海面上,霍爾木茲海峽裡,還是在波斯灣?——今後如何行動,要多少時間……他們打算在蘇哈爾重新搭船嗎?既然在馬斯喀特并未乘船,這是否說明小島的方位遠在霍爾木茲海峽之外呢?——除非還跟着商隊還繼續向查迪亞、埃爾卡利夫方向進發,可能直至古蘭和波斯灣海底? 捉摸不定,令人不安的假設,殘酷、不停地刺激着薩伍克的神經,最後,隻有拿奧馬爾這個可憐蟲出氣。
“這是我的錯嗎?”他重複着,“昂梯菲爾師傅那麼頑固,完全把我當局外人!” 不,比這個還壞。
因為,公證人參與此事不過是遺囑制定人強加于他的罷了!啊!倘若不是那百分之一的酬金——現在卻得經受一番考驗!……隻是,何時考驗才能結束呢!…… 第二天,商隊穿行那一望無垠的大平原,一片看不到綠洲的曠野。
這幾天,由于炎熱,令人感到極度疲勞。
駁船長以為他将要融化了,就像北冰洋冰川的一個冰塊,流向赤道地區一樣。
可以斷言,他那超重級的體重減少了十分之一。
被他壓在身下的雙峰駝總算松了一口氣。
行程的最後,沒有什麼意外。
需要強調的是,那位自稱翻譯的阿拉伯人和朱埃勒,因語言相通,彼此更為熟悉了。
但是,請别耽心,年輕的船長始終謹慎、談吐适當,絲毫沒有洩露他們此行的真正目的。
在沿海,尋找建立子公司的城市,也就是在馬斯喀特騙法國代理人而杜撰的故事,同樣得到那位塞利克翻譯官的贊賞。
他果真相信嗎?朱埃勒也隻能這樣認為。
這狡猾的家夥弄這套把戲,不過是為了搞得更多的實情罷了。
3月27日下午,商隊經過4天半的路程,終于越過了蘇哈爾的城牆。
“我恐怕也不會有機會看見這樣的樹!”駁船長答道,并從剛剛卧下去的駱駝雙峰中站起身來。
“您說呢,叔叔?”朱埃勒問。
叔叔一言不發,因為,他對這裡根本沒有留意。
“在我看來,”特雷哥曼說,“我們好象在聖波德萊昂,在我們的布列塔尼,在一座奇異的頗有名氣的葡萄園裡。
……” 是的,不管聖波德萊昂的葡萄園是多麼了不起,但在這株巨大的植物面前,也隻不過是一片是的,不管聖波德萊昂的葡萄園是多麼了不起,但在這株巨大的植物面前,也隻不過是一片普通的灌木林面已。
這是一棵榕樹,或說成無花果樹,樹幹粗大無比,若您有興趣,不妨仔細量一下,樹圍足有100尺。
樹幹猶如一座塔,有10多個細枝的樹叉,枝葉交織,盤根錯節,舒展開來,半公頃的範圍内可以納涼。
這就像一把巨大的遮陽傘,也是一把能避開暴風雨的大雨傘。
總之,無論是陽光還是雨水都别想透過它。
駁船長如果是時間允許,他會精心地去欣賞這棵參天大樹的,他肯定是有這份耐心的。
這種好奇心真的得到了滿足:當他觀察大樹低矮的枝葉,轉來轉去,伸着手、翹起指頭的時候,聽到身後有人說出這樣幾個字: “一萬。
” 這是兩個英文字,用很重的東方口音迸出來的。
他對此語言一竅不通,不知是什麼意思。
而朱埃勒會說英文,他和土著人交談幾句,那人說了下述情況: “看來有上萬個枝叉!”他對駁船長說。
“上萬?” 這位阿拉伯人剛才是這樣說的,他不是别人,正是那個盯住他們的警察。
找到了和他們拉關系的好機會,他是會利用的。
朱埃勒和這位阿拉伯人用英語交談了幾句。
他自我介紹說,他是馬斯喀特英國軍團的翻譯,很樂意為他們效勞。
朱埃勒謝過土著人之後,把此情況告知他的叔叔,他認為這是一次幸運的機遇,對到達蘇哈爾後的活動有利。
“好吧,——好吧!”昂梯菲爾師傅答道,“盡可能跟這個人搞好關系。
告訴他,我們會重謝他的——” “至少要有酬金!”不開竅的吉爾達老頭嘟哝着。
朱埃勒覺得這一相遇值得慶幸;而薩伍克可能并不滿意。
看到警察和三個聖馬洛人打交道,他很擔心。
他準備仔細監視這位本地人的行蹤。
還有,奧馬爾可否知道人們的去向,旅行看似接近尾聲,還會再延長嗎?——小島到底是卧在阿曼的海面上,霍爾木茲海峽裡,還是在波斯灣?——今後如何行動,要多少時間……他們打算在蘇哈爾重新搭船嗎?既然在馬斯喀特并未乘船,這是否說明小島的方位遠在霍爾木茲海峽之外呢?——除非還跟着商隊還繼續向查迪亞、埃爾卡利夫方向進發,可能直至古蘭和波斯灣海底? 捉摸不定,令人不安的假設,殘酷、不停地刺激着薩伍克的神經,最後,隻有拿奧馬爾這個可憐蟲出氣。
“這是我的錯嗎?”他重複着,“昂梯菲爾師傅那麼頑固,完全把我當局外人!” 不,比這個還壞。
因為,公證人參與此事不過是遺囑制定人強加于他的罷了!啊!倘若不是那百分之一的酬金——現在卻得經受一番考驗!……隻是,何時考驗才能結束呢!…… 第二天,商隊穿行那一望無垠的大平原,一片看不到綠洲的曠野。
這幾天,由于炎熱,令人感到極度疲勞。
駁船長以為他将要融化了,就像北冰洋冰川的一個冰塊,流向赤道地區一樣。
可以斷言,他那超重級的體重減少了十分之一。
被他壓在身下的雙峰駝總算松了一口氣。
行程的最後,沒有什麼意外。
需要強調的是,那位自稱翻譯的阿拉伯人和朱埃勒,因語言相通,彼此更為熟悉了。
但是,請别耽心,年輕的船長始終謹慎、談吐适當,絲毫沒有洩露他們此行的真正目的。
在沿海,尋找建立子公司的城市,也就是在馬斯喀特騙法國代理人而杜撰的故事,同樣得到那位塞利克翻譯官的贊賞。
他果真相信嗎?朱埃勒也隻能這樣認為。
這狡猾的家夥弄這套把戲,不過是為了搞得更多的實情罷了。
3月27日下午,商隊經過4天半的路程,終于越過了蘇哈爾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