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夜裡,輪船沿岸航行,可見到加的斯的燈火,穿過了特拉法爾加海灣。

    黎明,斯帕特爾角的燈塔在南方顯現。

    “斯特爾斯曼”号正在直布羅陀海峽中航行,看到右方是丹吉爾的雄偉壯觀的山丘,在郁郁蔥蔥的林木間,有一排排白色漂亮的别墅在點綴着;而左方,在塔裡法後面,卻是層層疊疊的丘陵地。

     西坡船長憑借那地中海的風勢,從這兒開始,加速行駛,接近了摩洛哥海岸。

    休達已經在望,這座城市和西班牙的直布羅陀,一樣,是建造在岩石上的。

    船掉頭轉向東南,24小時以後,阿爾沃蘭島便被抛在後邊。

     這段航程,令人心曠神怡,如醉如癡。

    當船經過非洲海岸時,江山如畫,旅客們深感難以言傳的情趣。

     這是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美景,以群山為背景構成和諧的側影,鋸齒海岸,千姿百态,濱海城市突然出現在兩岸峭壁的拐彎處。

    地中海的氣候得天獨厚,使這一帶四季常青,滿目蔥綠。

     駁船長竟收這大自然的美景,贊賞不已。

    在他的腦海裡,從迪納爾到迪南那一段,比起心愛的朗斯河風光,後者是否有些遜色呢?外觀奧蘭①城好似一圓錐體,阿爾及爾一層高一層地鋪在山坡上,斯托拉灣舉目皆是壯觀的岩石,布日伊、菲利普維爾、波尼,這些半古老、半現代化的城市藏在海灣的深處。

    總之,面對展現在眼前的秀麗無比的海岸,吉爾達-特雷哥曼感觸如何?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将來也不會有結果。

     ①奧蘭又叫瓦赫蘭,是阿爾及利亞第二大港口。

     “斯特爾斯曼”号穿過了卡勒,便離開了突尼斯海岸,向邦角方向駛去。

    3月5日傍晚,太陽隐沒在薄霧中,迦太基高地曾有片刻呈現在潔白的天幕上。

    在夜裡,輪船駛過邦角後,便一直航行在延伸到近東的地中海的東方部分。

     天氣分外宜人,有時刮起飓風,但大風之後,則陽光明媚,天晴氣爽。

    處于這等氛圍下,班泰雷利亞島露出了它的頂端——這座沉睡的火山,總有一天會蘇醒的。

    況且這一帶,從邦角直到遙遠的希臘群島,都是火山地區。

    一些島嶼在這片海域出現,如桑托林島以及其它許多島嶼,可能也會形成一個新的群島。

    此時,朱埃勒對他叔叔說: “幸虧卡米爾克總督沒有選擇這一帶的小島來埋藏他的财寶。

    ” “真是不幸……萬幸啊!”昂梯菲爾師傅回答道。

     想到他那小島可能也是由于海底的力量不停的作用,從海底冒出來的,他的臉一下子變得刷白。

    幸虧在阿曼灣那兒沒有這種可能性。

     駛過了戈估島和馬耳特島,“斯特爾斯曼”号直抵埃及海岸。

     西坡船長認出了亞曆山大。

    尼羅河的出海口在羅塞塔和達米埃塔之間,形成一個扇形。

    繞過出海口,于3月7日清晨輪船到達塞得港。

     蘇伊士運河正當開鑿中,它正式通航是在1869年。

    因此,輪船隻能停在塞得港。

    受法國的影響,塞得港也全是歐式建築:尖頂教堂,離奇古怪的别墅,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

    在大海、運河和曼紮拉湖之間的沙質狹長在帶,用其挖出的土填平了一些沼澤,墊成平台,作為城基。

    在那兒,教堂、醫院、工廠樣樣-全。

    一座座如畫的建築物面對地中海,湖中的島嶼星羅棋布,一片翠綠。

    小島之間,漁舟往來穿梭。

    這是一個面積為230公傾的避風海灣,有兩道大堤,一條全長為3500米的西式海堤,裝有燈塔照明,另一條則是東方式的,比前者短700米。

     昂梯菲爾師傅和他的夥伴們告别了西坡船長,對他所給予的熱情接待深表謝意。

    第二天,他們就搭上了來往于塞得港與蘇伊士之間的火車。

     真令人遺憾,若不是運河還尚未竣工,朱埃勒是多麼想橫渡這聞名遐迩的運河呢!盡管提姆薩湖和伊斯梅利亞湖不象迪南那樣具有布列塔尼風光,卻比迪納爾更具東方特色,吉爾達-特雷哥曼仍會以為還是航行在朗斯河兩岸! 可憐的昂梯菲爾呢?說真的,他從未想過要領略那美麗的風光,也沒想過要飽覽那人工美景。

    對他而言,世界上隻有在阿曼灣的小島,他那個小島,就像一枚閃閃發光的金屬扣,深深地吸引着他,他全身心地傾注在這一點上。

     當今,蘇伊士是一座占有何等重要的地理位置的聞名城市,然而,他經過那裡卻什麼也沒看到。

    但在車站出口處,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兩個冤家,一個在頻頻招手緻敬,另一個則保持東方人的嚴肅表情。

     他倆便是勃-奧馬爾和納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