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和不可能搏鬥

關燈
這個偉大的事業的結局嗎?…· 然而,一天過去了,沒有發生什麼意外。

    地球上的半夜來到了。

    十二月八日就要開始了。

    還有一個小時,就要到達兩種引力相等的死寂點了。

    抛射體現在的速度如何?我們還不能估計。

    但是巴比康計算出來的數字是決不會錯的,淩晨一點鐘,抛射體的速度應當是零,而且必然是零。

     此外,另外一個現象也能夠作為抛射體到達死寂點的标志。

    在這裡,地球和月球的吸引力完全抵銷。

    物體不再有“重量”了。

    這個罕有的事實,在來的時候曾經使巴比康和他的同伴們感到那樣驚訝,應當在回去的時候相同的條件下再現。

    他們應當在這個時刻采取行動。

     抛射體的圓錐頂已經明顯地轉向月球。

    炮彈的方位1須使它能夠利用火箭的全部反坐力,現在可以說,我們這三位旅行家交了好運。

    如果抛射體的速度在死寂點上絕對等于零的話,一個不論多麼小的力量都能夠推動它向月球運動,最後降落在月球上。

     “十二點五十五分,”尼卻爾說。

     “全部準備好了,”米歇爾·、阿當一面回答,一面把一個準備好了的引火線伸向煤氣燈的火焰。

     “等一等,”已比康手裡拿着他的表說。

     恰恰在這個時候,重力突然不再發生任何作用了。

    旅行家們也意識到自己的重力完全消失了。

    即使他們還沒有到達死寂點,至少也離死寂點不遠了!…… “一點鐘!”巴比康說。

     米歇爾·阿當把點燃着的引火線湊近一根和火箭相連的火線。

    由于缺少空氣,室内沒有聽到任何爆炸聲。

    巴比康從舷窗裡看到了一團煙霧,但燃燒立即熄滅了。

     抛射體内部明顯地感到震動了一下。

     三個朋友互相瞧着,屏注呼吸,一聲不響地在谛聽。

    在這絕對的寂靜裡,我們幾乎可以聽到他們心髒跳動的聲音。

     “我們已經在降落了嗎?”米歇爾·阿當最後終于問。

     “沒有,”尼卻爾回答,“既然抛射體底部還沒有轉向月球!" 這當兒,巴比康突然離開窗口,向他的兩個同伴轉過身米,他的臉色白得可伯,他皺緊了眉頭,緊閉着嘴唇。

     “我們降落啦!”他說。

     “啊!向月球降落嗎?”米歇爾·阿當叫道。

     “向地球降落!”巴比康回答說。

     “真見鬼!"米歇爾,阿當大聲說,接着,他又象哲學家似的補充了一句:“很好!我們當初進入炮彈的時候,就非常懷疑,要想從這裡出去,恐怕就不容易了!” 事實上,可怕的降落已經開始了。

    抛射體本身的速度把它帶到死寂點另外一邊去了,火箭的爆炸也不能減低它的速度。

    這個速度,在來的時候曾經把抛射體帶過死寂線,在回去的時候也要把它帶過去。

    物理學要求抛射體在它的橢園形軌道上重新經過它已經經過的每一個點。

     這是從七萬八千法裡的高空的可怕的降落,任何力量都不能緩和它的速度。

    根據彈道學的規律,抛射體必然要以相等于它離開哥倫比亞炮時的速度,即“最後每秒一萬六千米”的速度擊中地球。

     為了作一個比較,有人曾經計算過,一個從隻有二百英尺高的巴黎聖母院的鐘樓抛下的物體,以每小時一百二十法裡的速度到達路面。

    在這裡,抛射體也應當以每小時五萬七千六百法裡的速度擊中地球。

     “我們完了,”尼卻爾冷靜地說。

     “很好,如果我們死了,”巴比康以一種類似宗教熱情的口氣回答說,“我們的旅行成績就更大了!上帝将要直接把他的秘密告訴我們。

    在另外那個世界裡,靈魂不需要機器或者儀器就能知道一切!它已經和永恒的智慧融成一體了!” “說得好!”米歇爾·阿當回答,“整整一個另外的世界自然能夠給我們極大的安慰,這樣我們也就不會再為這個叫做月球的微小的天體感到惋惜了!" 巴比康兩條胳膊交叉在胸前,做了一個崇高的聽天由命的姿勢。

     “讓我們順從上天的安排吧!”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