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個半小時

關燈
的空氣裡;灑滿了銀色的亮光。

    蒼穹黑色的幛幔益發襯托出月亮的皎潔,在光線無法擴散的以太空間裡,月亮再也遮不住它周圍的星星了。

    從這裡望出去的天空,蔚為奇觀,這是人類的眼睛永遠無法看到的。

     我們能夠想象到,這三位勇敢的人懷着多麼愉快的心情凝視着他們這次旅行的最後目的地一黑夜的天體。

    地球的衛星沿着自己的軌道運行,正在不知不覺地接近天頂,也就是說根據數學計算,它應該在大約九十六小時以後達到的地方,盡管在他們眼裡,月球的山脈、平原和整個輪廓也并不比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看得更清楚,但是透過真空,它的光線顯得無比強烈,圓圓的月盤好象一面白金鏡子那樣光芒四射。

    至于在三位旅行家腳卞朝棺反的方向飛遁的地球,他們早已忘在腦後了。

    還是尼卻爾船長第一個提到已經消失了的地球。

     “是呀:”米歇爾·阿當回答,“我們不應該忘恩負義。

    既然我們離開了家鄉,就應該最後再看它一眼,我要在地球完全消失以前再看看它!” 為了實現這位同伴的願望,巴比康動手拆卸抛射體底部舷窗上的障礙物,在這裡可以直接觀察地球。

    被發射時的反沖力推到抛射體底部的金屬圓闆,毫光困難地被拆除了。

    一個個零件都仔細地堆在牆腳下,遇到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重新使用。

    底部露出一個直徑五十厘米的圓形窗洞,窗洞裡鑲着一塊十五厘米厚的圓玻璃,外面裝着一個黃銅護架,底下還有由螺栓固定的鋁闆。

    旋下螺帽,放松螺栓,放下護窗闆,内部和外部的視力聯系就建立起來了。

     米歇爾·阿當跪在窗口上。

    窗口漆黑,仿佛是一塊不透光玻璃。

     “喂!地球在哪裡?”他大聲問。

     “諾!這就是地球,”巴比康說。

     “什麼!”阿當說,“就是這個細得象一條線似的新月形的白東西嗎?” “用不着懷疑,米歇爾。

    再過四天月圓,也就是說在我們到達月球的時候,地球就完全看不見了。

    它現在好象一個細長的‘月牙兒’,可是不久就會完全消失,一連幾天都要躲在深不可測的黑暗裡。

    ” “啊!這就是地球!”米歇爾·阿當眼睜睜地望着他的故鄉——地球的“月牙兒”,不住口他說。

     巴比康主席的解釋是正确的。

    從抛射體上看,地球已經進入“下弦”。

    現在能夠看到的隻是一個八分之一的弧面,在天空黑色的背景上,仿佛一彎狹長的新月。

    它的光線透過厚厚的大氣層,顯得藍盈盈的,比上弦月的月光還要蒼白。

    但是地球的“新月”碩大無朋。

    幾乎可以說是一張懸在蒼穹上的巨大的弓背。

    凹面上幾個特别明亮的點子說明了高山的存在:它們往往被一個黑色的陰影遮蔽起來,在月球上看不到這種陰影。

    這是環繞地球的雲層。

    然而由于一種自然現象,正象月球八分之一弧面受光時那樣,可以分辨出整個地球的輪廓。

    地球好象一個灰朦朦的盤子,比月盤還要昏暗。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月球上的灰色亮光是地球承受的日光反射出來的。

    在這裡恰恰相反,地球上的灰色亮光則是由月球反射出來的。

    由于兩個天體體積大小不同,地球的亮光比月球的亮十二倍。

    因此,地球輪廓比月球昏暗,這也是很自然的。

    我們還應該補充一句,地球的下弦期的弧面仿佛比球面還要長,這純粹是光滲作用。

     在三位旅行家努力透過空間的黑暗進行觀測的時候,一陣流星雨好象在他們面前開放的一束束鮮花,光芒四溢。

    幾百個流星一接觸大氣層就燃燒起來,化為一條條火掃帚,仿佛在灰朦朦的地球上撒下一串串火花。

    現在正是地球接近近日點的時候,十二月裡流星特别多,根據天文學家的計算,每小時甚至有八萬顆。

    但是米歇爾·阿當不喜愛科學理論,他甯願相信,大地正在拿它最明亮的煙火,歡送它的三個孩子呢。

     總而言之,關于這個隐在黑暗中的天體,他們所能看到的隻有這些東西了。

    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個小天體,對那些大行星來說,它不過是一個從這一邊升起另一邊落下的普通的晨星或者晚星罷了。

    雖然它不過是空間幾乎看不見的一顆小星星,一個隐約難辨的新月形星體,但是那裡卻寄托着他們所有的感情啊! 三個朋友懷着同樣的心情,默默地眺望了很長時間,這時候,抛射體正在以平均遞減速度飛速前進。

    過了一會兒,他們突然感覺到一陣無法抵抗的睡意。

    這是肉體的疲乏,還是精神的萎靡?毫無疑問,在經受了地球上最後幾小時的過度刺激以後,這原是必然要發生的反應。

     “很好,”米歇爾·阿當說,“既然應該睡覺,”咱們就睡覺吧。

    ” 接着,三個人在他們的床墊上躺下,過了不久就沉入了睡鄉。

     但是,他們剛睡了一刻鐘,巴比康突然爬起來,用可怕的聲音喚醒他的同伴們: “我找到啦!”他嚷道。

     “找到什麼啦?”米歇爾·阿當跳下床墊問。

     “我們為什麼沒有聽到哥倫比亞炮炮聲的答案!” “為什麼?……”尼卻爾說。

     “因為抛射體的速度比聲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