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左右夾攻
關燈
小
中
大
三。
假使在這一帶已經捕到很多鲸魚的話, 會趕上好行市在維多利亞市場上将存貨全部脫手的。
不幸的是,不論是在鄂霍次克海還是從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出發以後,捕鲸的收 獲都很不盡人意。
水手們一次都沒有點燃艙面廚房的爐火,三分之二的貨桶仍然是 空的。
于是對運氣隻能安之若素、恬退隐忍,滿心憧憬着能在幾個月以後的新西蘭之 獵獲得補償。
所以,奧立維師傅對缺乏經驗的見習水手們反複說: “你們要知道,小夥子們,幹這行,就是這個樣!……一年好,一年壞,既不 能大驚小怪,也不能灰心喪氣!……可不是鲸魚跟着海船跑,是海船在追着鲸魚跑, 如果鲸魚溜了,聰明點就得知道在哪兒去把它們找回來!…… 所以你們得有耐心……仔細想想看,是不是這個理兒!”真是至理明言,聽奧 立維師傅說話總比聽卡比杜林師傅說話好,奧立維師傅和箍桶匠說話時,總是這樣 來結尾: “塔菲亞灑還一直算數嗎……?”“一直算數!……”箍桶匠回答。
實際上,事情似乎愈來愈證明讓—瑪麗·卡比杜林有道理了。
“聖—埃諾克” 号雖然沒再遇見鲸魚,可有時還會在海面上發現殘骸、獨木舟殘骸、漂流的船殼。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船隻像是發生碰撞後失事的……船員所以棄船而去是因為海船 已經不再禁水了。
10月20日白天,航行的單調乏味被打破了。
“聖—埃諾克”号終于有機會 裝滿一部分貨桶了。
從前一天起,風勢漸弱,布卡爾先生不得不令人扯起支索帆和補助帆。
一輪麗日照耀着萬裡無雲的天空,水天一線之處碧空如洗。
三點左右時分,布卡爾先生、菲約爾醫生以及高級船員們正在艉樓的帳篷底下 交談時,突然傳來一陣喊聲: “鲸魚!……鲸魚!”原來是魚叉手迪克萊斯特在主桅的橫桁上高聲叫喊。
“在哪兒……?”水手長趕緊問。
“下風向三海裡。
”這一次,确是無疑,那一方向的海面果然揚起一道水柱。
那鲸鑽進水裡又浮上水面,正是在噴出一道水柱時,迪克萊斯特發現了它。
接着又 是一道水柱噴了起來。
衆人并不驚詫于二副阿羅特此時此刻說出這樣的話來:“總算……這條不是死 的!”“不是,”厄爾托先生說,“甚至還不曾受傷,因為水柱是白色的!……” “三條獨木舟下海!”布卡爾先生一聲令下。
捕鲸從來沒遇上過這樣的天時、地利,海面平坦,微風輕拂鼓起小船的風帆, 離天黑還有幾個小時,足夠打持久戰了。
隻消幾分鐘,大副以及兩二副的獨木舟就帶着常用的器具下了海。
厄爾托、科 克貝爾、阿羅特各自的船上一名水手把帆,四名水手操槳,魚叉手卡爾戴克、杜律 和迪克萊斯特立于船首各就各位。
小船朝東北方向疾駛而去。
厄爾托先生叮囑兩二副要小心謹慎。
千萬不能打草驚蛇,要出其不意,攻其不 備。
那鲸身形看起來十分偉岸,尾巴間或一甩,水會濺得老高。
“聖—埃諾克”号張開小帆,使第三層帆、前桅支索帆緩緩靠近前來。
三條獨木舟齊頭并進,遵厄爾托先生的特别勸告,不敢争先搶進。
最好能在進 攻獵物的時候聯手行動為妙。
二副阿羅特隻得強迫自己按捺急切的心情。
厄爾托先生不得不費神朝他時不時 地喊上一句: “别那麼快……别那麼快,阿羅特,别出列!”鲸魚被發現時,距離海船約有 三海裡——小船隻消半個小時就駛到了近前。
小船于是放帆,桅杆也橫放在長凳底下,以免礙手礙腳。
每個魚叉手備兩支魚 叉,一支作為備用叉。
有鋒利的長矛、雪亮的魚鏟,放在手邊。
盤繞在大木桶上的 纜線順船首墜鉛的滑輪滑動時,能夠保證不緻攪亂,順暢地繞上船闆後面安裝的支 柱滑動。
獵物一經刺中,在海面上縱竄亦或是潛入水底時,就火速放纜。
這條不下二十八九米長的鳁鲸,屬“古拉瑪科斯”類。
胸鳍長達三米,一條巨 尾呈三角形狀,有六七米長,體重估計有百十餘噸。
獵物渾然未覺,正随着長長的波浪逐波漂遊,碩大的鲸頭轉向小船的旁側。
讓 —瑪麗·卡比杜林宣稱這鲸魚至少能出兩百桶油。
三條小船,兩條從側翼出動,一條從後面抄過來,準備見機行事,向左或向右 出手,三條小船悄無聲息地欺到近旁。
杜律和迪克萊斯特站在船上,晃着魚叉,等待時機出手,刺中鲸魚鳍下,傷其 要害。
如果鲸魚腹背受敵,就更有把握捕到它。
即使其中一條纜線斷了,至少還可 以靠另一條來連住它,不必擔心獵物入水時,消失了影蹤。
可是,正當二副阿羅特的獨木舟正欲上前時,沒等魚叉手出叉,那鲸卻蓦地轉 身,險些撞壞小船,緊接着鲸尾一記重掃,水起之處足有二十米高。
水手們哇哇大叫: “該死
假使在這一帶已經捕到很多鲸魚的話, 會趕上好行市在維多利亞市場上将存貨全部脫手的。
不幸的是,不論是在鄂霍次克海還是從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出發以後,捕鲸的收 獲都很不盡人意。
水手們一次都沒有點燃艙面廚房的爐火,三分之二的貨桶仍然是 空的。
于是對運氣隻能安之若素、恬退隐忍,滿心憧憬着能在幾個月以後的新西蘭之 獵獲得補償。
所以,奧立維師傅對缺乏經驗的見習水手們反複說: “你們要知道,小夥子們,幹這行,就是這個樣!……一年好,一年壞,既不 能大驚小怪,也不能灰心喪氣!……可不是鲸魚跟着海船跑,是海船在追着鲸魚跑, 如果鲸魚溜了,聰明點就得知道在哪兒去把它們找回來!…… 所以你們得有耐心……仔細想想看,是不是這個理兒!”真是至理明言,聽奧 立維師傅說話總比聽卡比杜林師傅說話好,奧立維師傅和箍桶匠說話時,總是這樣 來結尾: “塔菲亞灑還一直算數嗎……?”“一直算數!……”箍桶匠回答。
實際上,事情似乎愈來愈證明讓—瑪麗·卡比杜林有道理了。
“聖—埃諾克” 号雖然沒再遇見鲸魚,可有時還會在海面上發現殘骸、獨木舟殘骸、漂流的船殼。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船隻像是發生碰撞後失事的……船員所以棄船而去是因為海船 已經不再禁水了。
10月20日白天,航行的單調乏味被打破了。
“聖—埃諾克”号終于有機會 裝滿一部分貨桶了。
從前一天起,風勢漸弱,布卡爾先生不得不令人扯起支索帆和補助帆。
一輪麗日照耀着萬裡無雲的天空,水天一線之處碧空如洗。
三點左右時分,布卡爾先生、菲約爾醫生以及高級船員們正在艉樓的帳篷底下 交談時,突然傳來一陣喊聲: “鲸魚!……鲸魚!”原來是魚叉手迪克萊斯特在主桅的橫桁上高聲叫喊。
“在哪兒……?”水手長趕緊問。
“下風向三海裡。
”這一次,确是無疑,那一方向的海面果然揚起一道水柱。
那鲸鑽進水裡又浮上水面,正是在噴出一道水柱時,迪克萊斯特發現了它。
接着又 是一道水柱噴了起來。
衆人并不驚詫于二副阿羅特此時此刻說出這樣的話來:“總算……這條不是死 的!”“不是,”厄爾托先生說,“甚至還不曾受傷,因為水柱是白色的!……” “三條獨木舟下海!”布卡爾先生一聲令下。
捕鲸從來沒遇上過這樣的天時、地利,海面平坦,微風輕拂鼓起小船的風帆, 離天黑還有幾個小時,足夠打持久戰了。
隻消幾分鐘,大副以及兩二副的獨木舟就帶着常用的器具下了海。
厄爾托、科 克貝爾、阿羅特各自的船上一名水手把帆,四名水手操槳,魚叉手卡爾戴克、杜律 和迪克萊斯特立于船首各就各位。
小船朝東北方向疾駛而去。
厄爾托先生叮囑兩二副要小心謹慎。
千萬不能打草驚蛇,要出其不意,攻其不 備。
那鲸身形看起來十分偉岸,尾巴間或一甩,水會濺得老高。
“聖—埃諾克”号張開小帆,使第三層帆、前桅支索帆緩緩靠近前來。
三條獨木舟齊頭并進,遵厄爾托先生的特别勸告,不敢争先搶進。
最好能在進 攻獵物的時候聯手行動為妙。
二副阿羅特隻得強迫自己按捺急切的心情。
厄爾托先生不得不費神朝他時不時 地喊上一句: “别那麼快……别那麼快,阿羅特,别出列!”鲸魚被發現時,距離海船約有 三海裡——小船隻消半個小時就駛到了近前。
小船于是放帆,桅杆也橫放在長凳底下,以免礙手礙腳。
每個魚叉手備兩支魚 叉,一支作為備用叉。
有鋒利的長矛、雪亮的魚鏟,放在手邊。
盤繞在大木桶上的 纜線順船首墜鉛的滑輪滑動時,能夠保證不緻攪亂,順暢地繞上船闆後面安裝的支 柱滑動。
獵物一經刺中,在海面上縱竄亦或是潛入水底時,就火速放纜。
這條不下二十八九米長的鳁鲸,屬“古拉瑪科斯”類。
胸鳍長達三米,一條巨 尾呈三角形狀,有六七米長,體重估計有百十餘噸。
獵物渾然未覺,正随着長長的波浪逐波漂遊,碩大的鲸頭轉向小船的旁側。
讓 —瑪麗·卡比杜林宣稱這鲸魚至少能出兩百桶油。
三條小船,兩條從側翼出動,一條從後面抄過來,準備見機行事,向左或向右 出手,三條小船悄無聲息地欺到近旁。
杜律和迪克萊斯特站在船上,晃着魚叉,等待時機出手,刺中鲸魚鳍下,傷其 要害。
如果鲸魚腹背受敵,就更有把握捕到它。
即使其中一條纜線斷了,至少還可 以靠另一條來連住它,不必擔心獵物入水時,消失了影蹤。
可是,正當二副阿羅特的獨木舟正欲上前時,沒等魚叉手出叉,那鲸卻蓦地轉 身,險些撞壞小船,緊接着鲸尾一記重掃,水起之處足有二十米高。
水手們哇哇大叫: “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