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聖—埃諾克”号
關燈
小
中
大
鐵匠托馬斯,箍桶匠卡比杜林,木匠菲呂,廚師和膳食總管。
除了箍桶匠,其他所有人都在三年前入了班組,業務很熟。
順便加一句,水手長奧立維與卡比杜林師傅是老相識,曾經一起出過海。
因此,前者十分了解後者的怪癖,于是迎上前去,說道: “嗨!老夥計……你來啦……?”“我來了。
”另一位回答。
“你想重操舊業……?”“你看見了。
”“還一直想着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嗎… …?”“結果好不了。
”箍桶匠一本正經地回答。
“好吧,”馬蒂蘭·奧立維接着說,“你可别把那些故事講給我們聽……” “你休想!”“随你的便吧,可如果我們出事兒的話……”“那我可就沒說錯!” 讓—瑪麗·卡比杜林回了一句。
可誰又知道箍桶匠是不是已經後悔接受了布卡爾船長的提議呢。
“聖—埃諾克”号一轉過海堤,風力漸強,于是下令解開第二層帆,水手長命人在上面打上兩個縮帆帶。
随後“埃居爾”号一松開牽引,二層帆、小三角帆和後桅帆就挂了起來,同時,布卡爾船長已令人拉緊前桅帆前下角索。
這樣,三桅帆船就可以朝着東北方向逆風換搶行駛,繞過巴爾弗爾角。
海風中,“聖—埃諾克”号不得不一直搶風行駛。
向着這一方向船行很穩,甚至在4~5的風力下,也能以十節的航速疾行。
在拉馬格登陸以前,舵手還要在甲闆上奔忙三天。
這時,海船行至英吉利海峽,開始進入正常狀态。
風勢開始轉好,吹起了習習微風。
布卡爾船長已經叫人升起第三層帆、頂帆、支索帆,看得出“聖—埃諾克”号海上雄威絲毫未減。
并且,為了此番遠洋捕鲸,幾乎所有的帆纜索具都通通換過,因為海船得熬過極端勞頓之苦。
“天氣晴好,水勢利于航行,順風,”布卡爾先生對與他一起漫步艉樓的菲約爾醫生說道,“這次渡峽開頭開得很好,在這時節要駛出英吉利海峽,如此順利是十分罕見的。
“祝賀您,船長,”醫生答道,“可我們的旅行才剛剛開始。
”“啊!我知道,菲約爾先生,好的開端還不夠,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結尾!……别擔心,我們的腳下是性能良好的海船,雖然它不是昨天第一次出海,可它的船殼和索具一點都不差……甚至我可以斷言,它比一艘新船還可靠,請相信我很了解它的性能。
”“我要加一句,船長,問題不僅僅是一次出色的航海。
航海得要帶來真正的收益才行,可這卻不取決于海船,也不取決于船員……”“正像您說的那樣,”布卡爾船長回答說,“鲸魚要麼來,要麼不來,這,這是運氣,萬事都一樣,運氣不由人……或者我們滿載而歸,或者我們兩手空空,這是一準兒的事情!……不過,自打‘聖—埃諾克’号從洪弗勒爾船廠出廠,到現在已經是第五次遠洋捕鲸了,前幾次一直都有賺頭。
”“這是好兆頭,船長。
您打算一到太平洋就動手……?”“我是這樣打算的,菲約爾先生,抓住一切時機,如果繞過好望角之前,在大西洋就遇上鲸魚的話,我們的獨木舟也絕不會手軟……重要的是,要在近距離發現它,并且搶時間靠過去出手。
”從勒阿弗爾動身幾天後,布卡爾先生組織船員了望:兩人在桅杆上晝夜守望,一人在前桅,一人在主桅。
這項任務由魚叉手及水手來完成,見習水手們則負責把舵。
此外,為做好準備工作,每隻獨木舟都分到一桶吊貨杆,連同捕鲸必需的裝備。
這樣,近船處發現鲸魚時,隻需出動獨木舟即可——片刻之間即可完成。
不過,在“聖—埃諾克”号深入大西洋之前,尚無行動的可能。
布卡爾船長測畢英吉利海峽盡頭的方位,就取道西行,以從外海繞過馬維桑。
法國的土地即将消失在視野中時,他指給菲約爾醫生看。
“再見!”他們說。
在最後一刻向他們的國度緻敬時,倆人也許在想要過多少月,也可能是多少年才能重見了。
東北方向明顯風緊,“聖—埃諾克”号隻需松開下後角索就可以朝西班牙西北角的奧爾特嘎爾角行進。
可能沒必要
除了箍桶匠,其他所有人都在三年前入了班組,業務很熟。
順便加一句,水手長奧立維與卡比杜林師傅是老相識,曾經一起出過海。
因此,前者十分了解後者的怪癖,于是迎上前去,說道: “嗨!老夥計……你來啦……?”“我來了。
”另一位回答。
“你想重操舊業……?”“你看見了。
”“還一直想着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嗎… …?”“結果好不了。
”箍桶匠一本正經地回答。
“好吧,”馬蒂蘭·奧立維接着說,“你可别把那些故事講給我們聽……” “你休想!”“随你的便吧,可如果我們出事兒的話……”“那我可就沒說錯!” 讓—瑪麗·卡比杜林回了一句。
可誰又知道箍桶匠是不是已經後悔接受了布卡爾船長的提議呢。
“聖—埃諾克”号一轉過海堤,風力漸強,于是下令解開第二層帆,水手長命人在上面打上兩個縮帆帶。
随後“埃居爾”号一松開牽引,二層帆、小三角帆和後桅帆就挂了起來,同時,布卡爾船長已令人拉緊前桅帆前下角索。
這樣,三桅帆船就可以朝着東北方向逆風換搶行駛,繞過巴爾弗爾角。
海風中,“聖—埃諾克”号不得不一直搶風行駛。
向着這一方向船行很穩,甚至在4~5的風力下,也能以十節的航速疾行。
在拉馬格登陸以前,舵手還要在甲闆上奔忙三天。
這時,海船行至英吉利海峽,開始進入正常狀态。
風勢開始轉好,吹起了習習微風。
布卡爾船長已經叫人升起第三層帆、頂帆、支索帆,看得出“聖—埃諾克”号海上雄威絲毫未減。
并且,為了此番遠洋捕鲸,幾乎所有的帆纜索具都通通換過,因為海船得熬過極端勞頓之苦。
“天氣晴好,水勢利于航行,順風,”布卡爾先生對與他一起漫步艉樓的菲約爾醫生說道,“這次渡峽開頭開得很好,在這時節要駛出英吉利海峽,如此順利是十分罕見的。
“祝賀您,船長,”醫生答道,“可我們的旅行才剛剛開始。
”“啊!我知道,菲約爾先生,好的開端還不夠,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結尾!……别擔心,我們的腳下是性能良好的海船,雖然它不是昨天第一次出海,可它的船殼和索具一點都不差……甚至我可以斷言,它比一艘新船還可靠,請相信我很了解它的性能。
”“我要加一句,船長,問題不僅僅是一次出色的航海。
航海得要帶來真正的收益才行,可這卻不取決于海船,也不取決于船員……”“正像您說的那樣,”布卡爾船長回答說,“鲸魚要麼來,要麼不來,這,這是運氣,萬事都一樣,運氣不由人……或者我們滿載而歸,或者我們兩手空空,這是一準兒的事情!……不過,自打‘聖—埃諾克’号從洪弗勒爾船廠出廠,到現在已經是第五次遠洋捕鲸了,前幾次一直都有賺頭。
”“這是好兆頭,船長。
您打算一到太平洋就動手……?”“我是這樣打算的,菲約爾先生,抓住一切時機,如果繞過好望角之前,在大西洋就遇上鲸魚的話,我們的獨木舟也絕不會手軟……重要的是,要在近距離發現它,并且搶時間靠過去出手。
”從勒阿弗爾動身幾天後,布卡爾先生組織船員了望:兩人在桅杆上晝夜守望,一人在前桅,一人在主桅。
這項任務由魚叉手及水手來完成,見習水手們則負責把舵。
此外,為做好準備工作,每隻獨木舟都分到一桶吊貨杆,連同捕鲸必需的裝備。
這樣,近船處發現鲸魚時,隻需出動獨木舟即可——片刻之間即可完成。
不過,在“聖—埃諾克”号深入大西洋之前,尚無行動的可能。
布卡爾船長測畢英吉利海峽盡頭的方位,就取道西行,以從外海繞過馬維桑。
法國的土地即将消失在視野中時,他指給菲約爾醫生看。
“再見!”他們說。
在最後一刻向他們的國度緻敬時,倆人也許在想要過多少月,也可能是多少年才能重見了。
東北方向明顯風緊,“聖—埃諾克”号隻需松開下後角索就可以朝西班牙西北角的奧爾特嘎爾角行進。
可能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