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石片的周邊情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接下來兩天時間裡,我雖然沒有再進入展廳,但一直都悄悄的呆在附近。
第二天的時候,李富生又來過一次,還是匆匆看了幾眼就離開了,沒有久留。
第三天,他沒有出現,這天正好也是展覽結束的時間,所有藏品都被搬出了展廳,可能過上幾天,還會在别的地方繼續進行展出。
我不能确定在這個時間段中,藏品會被放在什麼地方,不過很多後來的情況都表明,藏主的确失去了這兩塊石片。
在展出結束的那天下午,我給那個名叫李海石的藏主打了電話,通話一開始,我就直接言明了來意,因為我必須要引起他足夠的興趣,然後才可能有機會見到他,以及那兩塊石片,所以我故意隐藏了自己慣有的語氣,開門見山的對他說,想和他探讨一下兩塊石片的問題。
一直到這時候,兩塊石片的真正來曆和用處無人可知,雖然李海石找人看過,而且展廳裡的毛稀中年人也得瑟了很多,但是那可能都不是事實。
李海石是個很熱衷收藏的人,盡管我對他來說完全是陌生的,不過一提起兩塊石片,他的興趣立即就提了上來。
我跟李海石侃了幾句,賣弄的都是金瓶梅有意無意時說的一些關于古物的事,他做的生意跟文物以及盜墓賊都有很大關系,一個好的盜墓賊的曆史以及文物知識,絕對不會比專業研究人員差,所以金瓶梅的經驗都是結晶,我不敢說的太多,唯恐露餡,但就是這種若隐若現的意境,更讓李海石跟我相談甚歡。
事情非常順利,李海石邀我吃飯,當然,我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讓我品鑒一下那兩塊石片的來曆。
談好見面的時間和地點之後,我挂掉了電話。
心裡有點說不出的為難和愧疚。
雖然隻是交談,但是能聽得出李海石是個比較好打交道而且很溫和的人,在當地的口碑不錯,據說在合肥附近的鄉下捐款蓋了兩所小學。
我知道這個人的命運,雖然知道,卻無力改變什麼。
我根本不想傷害他,但是人生總是這樣,尤其像我,金瓶梅,李富生,甚至包括文哥那樣的人,必須要面臨一些自己不想承受的抉擇。
對于這個世界來說,任何一個人都是渺小的,所以,一些犧牲必不可免。
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很多很多可能會發生的細節,然後努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緒,不能在事情還沒有結束之前讓李海石産生什麼懷疑。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如約來到跟李海石說好的地點。
他派了車子過來接我,看起來李海石對這兩塊石片也非常的重視,專門把别的事情推掉,打算在家裡請我吃飯,然後好好的談談這些。
在李海石的家裡見到他,寒暄了兩句後,我感覺這的确是個溫和,幽默,看起來又很樂觀的人,大概四十歲左右年紀,他在當時絕對算的上是個有錢人,有錢人能保持這樣的一種态度,很難得。
我的衣着非常普通,但是李海石沒有因為外表和年齡的問題而對我有任何輕視,跟我很友好的交談。
現在還不是說正事的時候,所以他說的是一點閑話。
他在合肥有一個規模很大的制衣廠,老婆和孩子至今還留在國外,所以家裡面除了一些負責生活的人,就沒有其他人了。
在和他交談期間,我暗中把這裡的大緻布局都努力的觀察清楚。
畢竟,我是從十幾年以後的世界裡而來的,我思想中的意識要比當時的人超前的多,可能正是這種優勢,再加上我很普通的衣着,讓李海石對我愈發刮目相看,印象很好。
李海石自幼生活的環境是國外,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很有效率,晚飯比較簡單,他說吃飯隻是為了填飽肚子,所以不能把吃飯當做一種禮節。
等吃完飯之後,他把别的人打發走,然後泡了茶,開始跟我正式談那兩塊石片的事。
“是這樣。
”我道:“在展廳的時候,東西是在展櫃中的,我雖然能看到它,但是不能觸碰,這對鑒定有很大影響,如果可以把玩實物,那麼準确率将會更高一些。
” “我已經有了準備。
”李海石拿出了一口小箱子,兩塊石片就放在裡面:“過幾天還有展覽,我提前把它拿了回來。
我的一個朋友說,這可能是和良渚文化同時期的西北地區文明發源地的東西,這個說法,可信嗎?” “不會。
”我一下子就想起來那個毛稀中年人侃侃而談的樣子,同時又想到了李富生不屑的說他在放屁:“如果有機會,而且你有相關的朋友的話,可以先把東西拿到像地質部門那樣的地
第二天的時候,李富生又來過一次,還是匆匆看了幾眼就離開了,沒有久留。
第三天,他沒有出現,這天正好也是展覽結束的時間,所有藏品都被搬出了展廳,可能過上幾天,還會在别的地方繼續進行展出。
我不能确定在這個時間段中,藏品會被放在什麼地方,不過很多後來的情況都表明,藏主的确失去了這兩塊石片。
在展出結束的那天下午,我給那個名叫李海石的藏主打了電話,通話一開始,我就直接言明了來意,因為我必須要引起他足夠的興趣,然後才可能有機會見到他,以及那兩塊石片,所以我故意隐藏了自己慣有的語氣,開門見山的對他說,想和他探讨一下兩塊石片的問題。
一直到這時候,兩塊石片的真正來曆和用處無人可知,雖然李海石找人看過,而且展廳裡的毛稀中年人也得瑟了很多,但是那可能都不是事實。
李海石是個很熱衷收藏的人,盡管我對他來說完全是陌生的,不過一提起兩塊石片,他的興趣立即就提了上來。
我跟李海石侃了幾句,賣弄的都是金瓶梅有意無意時說的一些關于古物的事,他做的生意跟文物以及盜墓賊都有很大關系,一個好的盜墓賊的曆史以及文物知識,絕對不會比專業研究人員差,所以金瓶梅的經驗都是結晶,我不敢說的太多,唯恐露餡,但就是這種若隐若現的意境,更讓李海石跟我相談甚歡。
事情非常順利,李海石邀我吃飯,當然,我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讓我品鑒一下那兩塊石片的來曆。
談好見面的時間和地點之後,我挂掉了電話。
心裡有點說不出的為難和愧疚。
雖然隻是交談,但是能聽得出李海石是個比較好打交道而且很溫和的人,在當地的口碑不錯,據說在合肥附近的鄉下捐款蓋了兩所小學。
我知道這個人的命運,雖然知道,卻無力改變什麼。
我根本不想傷害他,但是人生總是這樣,尤其像我,金瓶梅,李富生,甚至包括文哥那樣的人,必須要面臨一些自己不想承受的抉擇。
對于這個世界來說,任何一個人都是渺小的,所以,一些犧牲必不可免。
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很多很多可能會發生的細節,然後努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緒,不能在事情還沒有結束之前讓李海石産生什麼懷疑。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如約來到跟李海石說好的地點。
他派了車子過來接我,看起來李海石對這兩塊石片也非常的重視,專門把别的事情推掉,打算在家裡請我吃飯,然後好好的談談這些。
在李海石的家裡見到他,寒暄了兩句後,我感覺這的确是個溫和,幽默,看起來又很樂觀的人,大概四十歲左右年紀,他在當時絕對算的上是個有錢人,有錢人能保持這樣的一種态度,很難得。
我的衣着非常普通,但是李海石沒有因為外表和年齡的問題而對我有任何輕視,跟我很友好的交談。
現在還不是說正事的時候,所以他說的是一點閑話。
他在合肥有一個規模很大的制衣廠,老婆和孩子至今還留在國外,所以家裡面除了一些負責生活的人,就沒有其他人了。
在和他交談期間,我暗中把這裡的大緻布局都努力的觀察清楚。
畢竟,我是從十幾年以後的世界裡而來的,我思想中的意識要比當時的人超前的多,可能正是這種優勢,再加上我很普通的衣着,讓李海石對我愈發刮目相看,印象很好。
李海石自幼生活的環境是國外,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很有效率,晚飯比較簡單,他說吃飯隻是為了填飽肚子,所以不能把吃飯當做一種禮節。
等吃完飯之後,他把别的人打發走,然後泡了茶,開始跟我正式談那兩塊石片的事。
“是這樣。
”我道:“在展廳的時候,東西是在展櫃中的,我雖然能看到它,但是不能觸碰,這對鑒定有很大影響,如果可以把玩實物,那麼準确率将會更高一些。
” “我已經有了準備。
”李海石拿出了一口小箱子,兩塊石片就放在裡面:“過幾天還有展覽,我提前把它拿了回來。
我的一個朋友說,這可能是和良渚文化同時期的西北地區文明發源地的東西,這個說法,可信嗎?” “不會。
”我一下子就想起來那個毛稀中年人侃侃而談的樣子,同時又想到了李富生不屑的說他在放屁:“如果有機會,而且你有相關的朋友的話,可以先把東西拿到像地質部門那樣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