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驚天
關燈
小
中
大
始至終都沒有從房間裡走出來過!甚至李桐也從未踏出過房門一步!”“什麼?吳先生沒有走出過房間?”
我有些懵懂,“這……這怎麼可能?杜科長,我可是瞧得清清楚楚,那房間裡确實隻有一具沒有頭顱的屍體,難道吳先生會隐身術不成?”“這便是紙人割頭顱這個陰謀中最令人費解的部分!”杜少謙正言道,“現在,就讓我一點一點地揭開它的秘密:首先,我們先說說房間的問題,按照事先制訂好的計劃,張樹海在吊腳樓上備了三個房間,可是現在多了你和老崔,那麼怎麼辦?——無論怎麼辦,都絕不允許再出現另外兩個房間,甚至哪怕是一個,這是吳先生計劃裡的硬性規定,否則所有的準備将會毫無意義。
這時候換作李光明出場了,他巧言令色以房屋年久失修為借口,不費吹灰之力便解決了這個問題,于是在接下來的房間分配上,按照慣例我隻能與你和老崔同住。
再接下來,我問了李光明兩個問題——就是關于這座吊腳樓為什麼同别的建築方式不同以及為何沒有安裝電燈,李光明在面對我提出的問題時對答如流,巧妙地避過了我的這些質疑。
但是,這些還不夠,這份缜密的計劃裡還要解決的就是,如何不讓我們三人在設定的時間内由房間裡走出來。
因為,這也是紙人割頭顱中較為重要的部分,而李光明也在悄無聲息的安排下将其化解了,那便是他推脫茅房離吊腳樓太過于遙遠,雨天道路濕滑,解手不方便,所以才弄了隻尿盆擺在門後——不知情的你和老崔當然會感激李光明想得周到,難道還會思量其他嗎?”我突然覺得異常窒息:就連這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小細節,居然都是經過吳先生事先安排過的,這個人簡直是機關算盡,還有多少秘密是我們未曾發現的? 杜少謙突然面向吳先生,歎然道:“當這些并不起眼兒卻至關重要的細節都被處理得完美無缺之後,紙人割頭顱的把戲終于開始上演了!而且,我想,吳先生你在那段時間裡一定暗自慶幸,那天所發生的一切實在要比你想象的還要完美太多,若不是獠牙剃刀端錫圭的突然出現,你幾乎真的可以将我騙倒!”吳先生冷笑:“杜科長,我想問的是,是什麼讓你開始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杜少謙脫口而出:“夜光木!裝着夜光木的素瓷罐子!你的這番計劃匪夷所思,加之又有天助,如果不是那個素瓷罐子,我想我真的會被你天馬行空的布置所騙倒。
”我聽着他們二人之間這些似懂非懂的隻言片語,恨不得馬上知曉答案,于是連忙插嘴道:“杜科長,我怎麼越聽越糊塗!你能否說得再明白些?” 杜少謙有條不紊:“想要完成紙人割頭顱的把戲,有些先決條件是不可或缺的,除去我以上所述,它還必須要在特定的場景、特定的時間以及運用特定的人才能夠實施;倘若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樣,那麼,它都絕對不可能完成。
我們這就來說說這特定的場景,它其實就是那座吊腳樓……而實際上,那并非一座普普通通、在南方各地随處可見的吊腳樓——當然喽,建造這座吊腳樓的人,也并非普通之人。
邱明,還記得我在剛才的叙述中提到過,端望齡供職于大清内務府營造司這件事嗎?事實上,端錫圭在營造之學上所展露的才華要遠遠超過他的父親,而且,你還應該記起另外一個細節:端錫圭為此曾遠赴海外求學以求精進。
而實際上,我們在調查案件的整個過程中,端錫圭通過對我們的多番提點,已然在不知不覺中暴露了他的所學,這些我們可以在下述諸例裡找到答案:那雙足以越過‘狗咬牙’磚牆的彈簧器物;那枚暗藏于安春香叢就近幾乎以假亂真的詭雷;那台被動了手腳發出信号提醒陳連長的無線電發報機;經過改造後打在吳先生後心上的那顆子彈——它們赫然揭示了端錫圭的學以緻用,這便是:機械制造!而隻有擁有如此專業的知識,再加之他對營造之學的熟谙于胸,才最終讓他建造出了這樣一座鬼斧神工的吊腳樓!”“可是,這座吊腳樓看起來并沒有什麼特别之處呀!”我辯解道:“再說,端錫圭建造它做啥用處呢?”“不!這座吊腳樓太過特别了!” 杜少謙的語氣充斥着不可違逆,“而我之所以懷疑起它的非同尋常,是始于那天清晨吃過
這時候換作李光明出場了,他巧言令色以房屋年久失修為借口,不費吹灰之力便解決了這個問題,于是在接下來的房間分配上,按照慣例我隻能與你和老崔同住。
再接下來,我問了李光明兩個問題——就是關于這座吊腳樓為什麼同别的建築方式不同以及為何沒有安裝電燈,李光明在面對我提出的問題時對答如流,巧妙地避過了我的這些質疑。
但是,這些還不夠,這份缜密的計劃裡還要解決的就是,如何不讓我們三人在設定的時間内由房間裡走出來。
因為,這也是紙人割頭顱中較為重要的部分,而李光明也在悄無聲息的安排下将其化解了,那便是他推脫茅房離吊腳樓太過于遙遠,雨天道路濕滑,解手不方便,所以才弄了隻尿盆擺在門後——不知情的你和老崔當然會感激李光明想得周到,難道還會思量其他嗎?”我突然覺得異常窒息:就連這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小細節,居然都是經過吳先生事先安排過的,這個人簡直是機關算盡,還有多少秘密是我們未曾發現的? 杜少謙突然面向吳先生,歎然道:“當這些并不起眼兒卻至關重要的細節都被處理得完美無缺之後,紙人割頭顱的把戲終于開始上演了!而且,我想,吳先生你在那段時間裡一定暗自慶幸,那天所發生的一切實在要比你想象的還要完美太多,若不是獠牙剃刀端錫圭的突然出現,你幾乎真的可以将我騙倒!”吳先生冷笑:“杜科長,我想問的是,是什麼讓你開始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杜少謙脫口而出:“夜光木!裝着夜光木的素瓷罐子!你的這番計劃匪夷所思,加之又有天助,如果不是那個素瓷罐子,我想我真的會被你天馬行空的布置所騙倒。
”我聽着他們二人之間這些似懂非懂的隻言片語,恨不得馬上知曉答案,于是連忙插嘴道:“杜科長,我怎麼越聽越糊塗!你能否說得再明白些?” 杜少謙有條不紊:“想要完成紙人割頭顱的把戲,有些先決條件是不可或缺的,除去我以上所述,它還必須要在特定的場景、特定的時間以及運用特定的人才能夠實施;倘若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樣,那麼,它都絕對不可能完成。
我們這就來說說這特定的場景,它其實就是那座吊腳樓……而實際上,那并非一座普普通通、在南方各地随處可見的吊腳樓——當然喽,建造這座吊腳樓的人,也并非普通之人。
邱明,還記得我在剛才的叙述中提到過,端望齡供職于大清内務府營造司這件事嗎?事實上,端錫圭在營造之學上所展露的才華要遠遠超過他的父親,而且,你還應該記起另外一個細節:端錫圭為此曾遠赴海外求學以求精進。
而實際上,我們在調查案件的整個過程中,端錫圭通過對我們的多番提點,已然在不知不覺中暴露了他的所學,這些我們可以在下述諸例裡找到答案:那雙足以越過‘狗咬牙’磚牆的彈簧器物;那枚暗藏于安春香叢就近幾乎以假亂真的詭雷;那台被動了手腳發出信号提醒陳連長的無線電發報機;經過改造後打在吳先生後心上的那顆子彈——它們赫然揭示了端錫圭的學以緻用,這便是:機械制造!而隻有擁有如此專業的知識,再加之他對營造之學的熟谙于胸,才最終讓他建造出了這樣一座鬼斧神工的吊腳樓!”“可是,這座吊腳樓看起來并沒有什麼特别之處呀!”我辯解道:“再說,端錫圭建造它做啥用處呢?”“不!這座吊腳樓太過特别了!” 杜少謙的語氣充斥着不可違逆,“而我之所以懷疑起它的非同尋常,是始于那天清晨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