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密謀

關燈
“阿山,跟我們一塊幹吧。

    就算不成功,也能落個痛快。

    ”杜明強适時地勸了兩句。

    他很清楚,現在的局勢必須先把阿山拉過來再說。

     阿山點點頭,算是同意上船了。

     杜明強便道:“平哥,就看你了。

    ” “看我?”平哥嘿嘿一笑,把話扔了回來,“我得看你們。

    ” 杜明強皺起眉頭,不知道對方還在耍什麼心機。

     卻聽平哥又接着說道:“先說說你們的計劃吧。

    ” 杜明強略一沉吟:“等熄燈了之後再說。

    ” 平哥擡頭看了眼屋頂的監控攝像頭,道:“也好。

    ”一屋子聚在一塊議事,被管教看見了恐怕要引起疑慮。

     話說到這份上便告一段落。

    衆人先散去,擺出一副熄燈前正常的監舍狀态。

    在看似平靜的氣氛中,每個人的心中卻都不平靜。

     杭文治最為忐忑,他趁着杜明強在衛生間洗漱,假借上廁所湊到對方身邊,低聲道:“這麼急就把計劃告訴他們,合适嗎?”畢竟平哥還沒表态,如果他是存心要套倆人的話,那可不壞了? 杜明強一邊刷牙一邊苦笑着回答:“不光要說,而且說得越詳細越好。

    你還不明白嗎?你的計劃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平哥的決定。

    ” 杭文治恍然領悟:這個老狐狸行事真是謹慎圓滑。

    他還沒有把話說死是對自己的計劃并不放心。

    所以他要先聽完自己的描述再做決定。

    如果這計劃可行性不高,他轉頭就會向管教舉報。

    如此看來,自己隻能将已有的謀劃和盤托出,别無他法。

     終于耗到了熄燈時刻,監舍内四人重新湊到了一塊。

    他們在黑暗中輕聲低語,讨論着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熄燈之前,平哥仔細研究了那份圖紙,但看來看去卻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所以他一上來就問杭文治:“你那張紙上亂七八遭的,真的是地圖?” 杭文治點頭說:“是地圖。

    ” 平哥把那紙攤平在桌上:“你給我講講看。

    ” 杭文治借着月光,用手在紙上指點着說:“這紙上每個圓圈都代表了一個管道維修井蓋。

    不同類型的管道我用不同的數字标記在旁邊作為區分。

    有了這張圖我就能推導出整個監獄地下管道的分布情況,如果我們有機會進入地下就不會迷路了。

    ” 平哥又仔細看了看,終于琢磨出了味兒:“哦,你們想從地下出去?” “從地下不可能直接跑到監獄外面,因為管道内會有阻隔的鐵栅欄。

    ”杭文治解釋說,“不過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管道進入辦公樓,然後再想别的辦法出去。

    ” “别的什麼辦法?”平哥追問。

     一旁的杜明強也凝神關注——傍晚吃飯的時候杭文治自稱已經有了一整套的方案,包括怎麼從辦公樓跑出監獄——他對此當然很感興趣。

     杭文治卻忽然反問:“你們誰知道監獄外是什麼樣子?”見平哥等人面面相觑,他又補充道:“我是說監獄外面的地形地貌。

    ” “這他媽的誰知道?到這兒的人都是被關在大牆裡面的。

    ”平哥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催促道,“你丫别賣關子,趕緊說。

    ” “監獄的東邊是一片大湖。

    ”杭文治在地圖上比劃着,他所指的位置畫着幾條波浪線,原來是表示湖水的意思。

     “是嗎?”平哥顯得非常謹慎,他将信将疑的問道,“你怎麼搞到的這個圖?” “我自己畫的。

    ”杭文治把自制望遠鏡和登上煙囪繪制地圖的經過又講了一遍。

     平哥聽完之後信了:“我就知道你小子那麼積極去掃煙囪,中間肯定有名堂。

    嗯,繼續說吧。

    ”其實杭文治的備用眼鏡有鬼他也早知道了,因為每個人從外面捎進來的東西他都翻查過一遍。

    老花眼鏡和近視眼鏡的區别他懂,不過對制作望遠鏡什麼的就一竅不通了。

    為了避短,他就沒提這茬。

     省城本來就水網密布,監獄圍牆外有個大湖也不算稀奇,不過這個湖對杭文治的計劃能有什麼幫助?在杭文治講述繪圖過程的當兒,杜明強一直盯着紙面上的那些波浪,試圖破解對方的思路,但他想來想去卻沒什麼突破。

    隻好繼續聽對方解釋。

     “你們看——”杭文治的指尖在地圖上挪了個位置,那裡畫着幾個方框,像是研究幾何問題留下的草稿,“——這一片是辦公樓群。

    一共有十五幢樓組成,布局非常複雜,一般人進去之後就轉不出來。

    不過我們不用擔心這個,因為我們會從地下的管道過去。

    現在我想說的是最南邊的這幢主樓,它面向監獄大門,橫跨東西,是整個樓群中最大的一幢。

    ” 平哥等人各自點頭。

    事實上每個犯人都對主樓印象深刻,因為那正是他們踏入監獄之後見到的第一幢建築。

    那樓高大宏偉,令初入監獄的犯人不由會産生一種森嚴的壓迫感。

    而在這主樓的背後,則是一片由鱗次栉比的小樓組成的複雜迷宮。

     杭文治輕輕地咳了一下,目的是引起衆人的注意,因為他接下來要說到重點了:“我們可以從主樓頂上往東跳出圍牆。

    ” 衆人一愣,平哥更是搖着頭道:“你開玩笑吧?” 杭文治的表情卻認真得很:“圍牆高六七米的樣子,加上牆頭的電網,總共也不超過十米。

    而主樓一共是九層,高度接近三十米。

    我們從樓頂往東邊跳,隻要能越過圍牆,就可以落進牆外的大湖裡——大家遊泳都沒什麼問題吧?” 在水鄉長大的男人很少有不會遊泳的。

    不過平哥“哼”了一聲,根本不願搭理對方這個話題,隻道:“我問你,主樓距離東邊的圍牆有多遠?” “根據我的目測,大概是二十五米左右,誤差不會超過兩米。

    ”杭文治很有把握地說道。

    他是做市政設計的,對距離和長度、高度等等有着職業性的敏感。

     平哥立刻瞪着眼睛責問:“一下子跳出二十五米?你以為我們都是超人?” 杭文治用手指在地圖上劃了兩下,說:“主樓樓頂到圍牆電網間的高度落差在二十米左右,要想在這個落差上水平跳過二十五米的距離當然不可能,監獄當初在設計的時候也不會留下這麼明顯的安全隐患——不過我們可以利用工具。

    ” 看着對方胸有成竹的樣子,平哥又重拾信心,問:“用什麼工具?” 杭文治吐出兩個字來:“旗杆。

    ” “什麼?”衆人臉露困惑,好像都沒太聽清。

     杭文治詳細地說:“主樓樓頂用來挂國旗的旗杆。

    ” 衆人這回聽明白了。

    主樓樓頂确實杵着那麼一根杆子,杆子頂上常年飄着國旗。

    遇到節日活動什麼的,有時還把犯人們都組織到室外搞個升旗儀式。

    那主樓本來就高,再加上旗杆的高度,國旗升起來全監獄的人都能看到。

    利用這旗杆就能從樓頂跳出圍牆了?大家一時間還是難覓思路。

     “那旗杆大約有十米高——”杭文治又列了一個數字,然後說道,“我們可以把它卸下來,擡到樓頂的最西側。

    那旗杆有個四方的底座,正好可以卡在樓頂邊緣的圍欄縫隙裡。

    這樣把旗杆的主體部分從圍欄裡抻出去,想當于把樓體向東邊延伸了十米。

    ” 平哥的腦子跟着轉了兩下,能想象出杭文治描述的情形,然後他狐疑地問道:“你要讓我們走到旗杆的頂部,然後再往圍牆那邊跳?” 杭文治啞然失笑:“這當然不行,我們又不是雜技演員。

    要是一失足掉下去了,這不直接就執行了死刑?” 平哥便追問:“那你什麼意思?” 杭文治道:“我們可以準備一根十米長的繩子,一頭紮在旗杆的頂部抻到樓外,然後我們抓緊繩子的另一頭,從樓頂往下跳。

    ” 平哥若有所悟地眯起眼睛:“像蕩秋千那樣蕩出去?” 杭文治的手指在地圖上輕輕一敲,說:“沒錯。

    ”然後他又詳細解說:“旗杆長十米,我們抻着繩子往下跳,這就形成了一個鐘擺運動。

    按照理論計算的話,當我們蕩到杆頂正下方——也就是鐘擺運動的最低點的時候,我們會獲得一個水平向東的運動速度,這個速度的大小在十四米每秒左右。

    這時我們如果把手松開,緊接着就會做一個平抛運動。

    而我們松手的位置距離圍牆電網還有十米的高度落差,這個落差會消耗一點四秒的下墜時間。

    在這一點四秒内,我們在水平方向上會獲得一個二十五米的位移,加上此前鐘擺運動的時候向東已經移動了十米,這樣我們已經遠離主樓邊緣總共有三十五米,足夠跨越到圍牆之外了。

    ” 平哥對這番計算并不甚解,但他的腦子裡卻出現了一幅圖畫,形象地演示出鐘擺運動和平抛運動這兩個緊密銜接的過程。

    在他的想象中,以十米的旗杆為支點悠蕩起來,主樓和東側圍牆之間二十五米的距離還真不是什麼難以逾越的鴻溝。

     杜明強這時提出一些質疑:“你沒有考慮阻力嗎?到時候水平運動的速度應該達不到十四米每秒。

    ” 杭文治微微一笑:“這個問題我考慮過了,實際情況肯定比你想象得要樂觀。

    在這個季節,本市盛行的風向一貫都是由西往東的。

    所以風越大對我們的計劃就越有利。

    而且我保留了十米的富裕量,即便行動當天風很小也不會讓計算結果發生本質性的變化。

     杜明強點點頭。

    隻要沒有逆風,這個思路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了。

     阿山在一旁聽了半天了,思維漸漸如戲。

    他也湊進來問道:“那個旗杆好卸嗎?” 杭文治道:“旗杆底座是通過螺母固定在樓頂的,隻要有扳手就能卸開。

    ” 平哥立刻皺起眉頭:“你怎麼知道的?”就算杭文治自制了一個望遠鏡,也不可能在煙囪上面看到主樓樓頂的螺母吧? “我上樓頂實地考察過——趁着給張天揚輔導的機會。

    ”杭文治解釋說,“那天張頭去監區巡視,我布置張天揚做一個測驗,自己則借口上廁所,從衛生間的通風管道爬到了樓頂。

    正是那天我看到了東側圍牆外的大湖,也初步有了利用旗杆跳躍圍牆的計劃。

    ” 既然是實地考察過,那應該是比較靠譜了!平哥相信杭文治沒有瞎說,因為此事合情合理:後者連續幾周去給張天揚輔導功課,他既有越獄之心,自然會利用這個有利條件進行勘察。

     “扳手從哪裡搞?”平哥接着又問。

     杭文治說:“主樓樓頂有個設備間,裡面會有工具。

    ” 不錯。

    高層建築的樓頂一般都有設備間,裡面必然會存有一些常用的維修工具。

    平哥自琢磨了一會,覺得此事還真是可行。

    不過他城府極深,臉上一點不顯,隻陰沉沉地對杭文治說道:“你把你的整個計劃,從前到後,再給我詳細地捋一遍。

    ” 杭文治知道平哥要做最終的決斷了,他認真地理了理思路,然後說道:“我們事先要準備三根長繩子,兩根十米多一點的,一根二十米長的……” 阿山插話問:“要這麼多?” 杭文治很确切地說“要——這倒不是什麼難題,我們可以在行動之前把監舍裡的床單被褥撕破,系成一長串就行了。

    ” 平哥不滿地瞪了阿山一眼:“你别打岔,先聽眼鏡說完。

    ”阿山便不敢多言。

     杭文治接着往下說:“準備工作完成之後,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合适的夜晚展開行動。

    首先從衛生間的通風管道上去,經由通風井到達樓頂。

    這個過程一定要非常小心,因為整個樓的通風管道都是相通的,我們在管道内發出一點點聲響都有可能驚動其他監舍的犯人,甚至是樓内值班的管教。

    到達樓頂之後就要用到第一根長繩子了。

    監舍樓的西北角是監控的盲區,我們趁着探照燈掃過的間隙,從那裡順着繩子溜到樓下——四層樓,十二三米的繩子足夠了。

    我選擇這個角落下樓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不遠處就有一個雨水井蓋。

    我們要用最快的速度進入地下雨水管道,因為在地面多停留一秒種,就多一分被崗樓哨兵發現的危險。

    ” 平哥在心裡盤算了一下,探照燈掃過一次的間隔大概在一分鐘左右,四個人魚貫而下,時間應該是夠的,不過這事情會留個尾巴:“那根繩子怎麼辦?完事了就這麼挂在牆角?” “隻能這樣了。

    ”杭文治說,“我們離開之前可以在繩子底部拴個磚頭,這樣繩子不會被風刮得飄起來,哨兵離那麼遠,多半注意不到。

    ” 平哥皺起眉頭,顯然是覺得不妥。

    一旁的杜明強也搖着頭說:“繩子不能留下,這個風險太大了。

    ” “不能留下怎麼辦?”杭文治無奈地把手一攤,“我們都下來了,上面的繩子沒法解開啊。

    ” 杜明強略想了一會說:“有辦法的——我們用二十米長的那根繩子圍成一個圈,套在樓頂陽台鋼筋上,大家把着繩圈溜到樓底,然後解開圈子上的一個結扣就可以把繩子抽出來了。

    ” 阿山贊道:“這個方法好。

    ”杭文治更是心悅誠服地感慨:“的确是好方法……我怎麼沒想到呢?這樣的話二十米的那根繩子可以做得再長一點,而十米多的繩子就沒必要準備兩根了。

    ” 唯有平哥不露喜色,他沖杭文治揮了揮手:“繼續吧。

    假設我們已經順利進入了雨水管道。

    ” 平哥沖杭文治揮了揮手:“繼續吧。

    假設我們已經順利進入了雨水管道。

    ” “根據這張管道路線圖,我們可以地下雨水管道穿過整個農場,直達辦公主樓的東北角。

    這裡有兩個相隔不足五米的雨水和污水井蓋。

    ”杭文治一邊說,一邊用手指點着地圖上相應的位置,“我們從雨水管道出來,立刻就可以鑽入污水井中,而污水井和辦公主樓的地下管道層是相通的——這就意味着我們已經能順利地進入辦公主樓了。

    ” “然後呢?怎麼到達樓頂?還是從通風井上去?” “九層樓,爬通風井難度太大了。

    我們就從步梯上去。

    雖然樓道裡肯定有監控,但隻要我們别觸發了聲控電燈,監控就拍不到什麼東西。

    況且辦公樓并不是值班管教盯防的重點。

    ”杭文治略略一頓,又道,“不過這裡可能會有一個問題,就是管道層和主體樓層之間的門應該是鎖着的。

    我們得想辦法把這扇門撬開。

    ” 杜明強立刻為他寬心:“這個不成問題的。

    ”旁邊的阿山也道:“這點活誰都幹得了,一根牙簽就解決了。

    ” 杭文治露出苦笑——他倒忘了自己身處何地,這種溜門撬鎖的事還能難得住這幫大爺?自己尴尬了一番,又接着往下說:“到了樓頂之後就是我講過的情況了。

    把旗杆卸下來,那根十米多的繩子一頭拴在旗杆的頂部,另一頭連上另一根二十多米的繩子,然後把旗杆卡在樓頂東側的欄杆上,大家依次用蕩秋千的方法跳到圍牆外面的大湖裡。

    前一個人抓住兩根繩子的連接處跳,後一個人則要攥緊二十多米長的繩子尾部,這樣前一個人跳完了,後一個人可以把繩子牽拉回來。

    ”說到這裡,杭文治轉頭看着杜明強,調侃道:“你不會又不需要繩子吧?” 杜明強自嘲地一笑:“我難道會飛?” 杭文治便又轉過來看着平哥,用眼神告訴對方:我說完了。

     平哥琢磨了一會,慢悠悠地說道:“你講了這麼多,看起來路子都通。

    我倒想問問你,你這一整套的計劃裡已經沒有缺陷了嗎?” 杭文治聽出平哥言外之意,不過他自己倒真不覺得話中還有什麼漏洞。

    便直截了當地說:“請平哥指教。

    ” “我們出去之後怎麼辦?一個個渾身上下濕漉漉的,穿着号服,剃着光頭,從湖裡遊到岸邊已經筋疲力盡。

    而哨兵很快就會發現我們留下的旗杆和繩子,随之而來的就是一場大搜捕,這荒山野嶺的,你覺得我們該往哪裡逃?能逃多遠?” “這個……”杭文治語塞了,他還真沒想過這些問題。

     “必須有人來接應我們。

    ”阿山也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他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平哥,“平哥,你想想辦法,你外面那麼多兄弟……” 平哥哼了一聲:“外面兄弟多有什麼用?我能把越獄的事情告訴他們嗎?平時探訪都有管教盯着,來往書信也要接受檢查,這事根本沒法弄。

    ” 确實是沒法弄——阿山失望地搖搖頭。

    杭文治也不說話了,這盆冷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