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獲良骥萬裡尋仇
關燈
小
中
大
了馬奶酒同酸奶酪。
這是新疆人待客的禮貌,按說關内人要是初到新疆,對這兩樣佳肴,可以說是實在難以下咽,可是這爺倆是老新疆了,當然适應當地的飲食習慣了,全都喝得津津有味。
二人讓了馬奶同酸奶酪,主人老玉匠才問道:“兩位漢客,來和阗找在下,不知有何貴事?”他說的倒是漢話,可是聽起來卻别别扭扭的。
匡廣義以流利的新疆維吾爾話道:“我們爺倆想來貴寶地發财,可是不懂門路,特别前來請求指點!” “啊!你會維吾爾話?” “老新疆了嘛?” “二位不是從關内來的?” “是内地來的,不過在新疆住了快二十年啦!” “怪不得你們會維族語言,你們二位住在哪兒啊?” “高昌古國!” “噢!你們是從吐魯番來呀!那兒是北絲路,這兒是南絲路,這趟路可夠遠哪!”石中玉接着道:“老爹,沒啥啦!我們是翻山,從樓蘭廢墟岔過來的!” “乖乖!穿越沙漠,你們可冒了大險哪!” “您沒聽說過麼,‘人為财死,鳥為食亡’,為了發财冒點險,值得啦!” 他說完,三個人都笑了,最後老玉匠道:“你們想發财,來找我有啥辦法啊!” 匡廣義道:“老哥,是這麼回事,我聽說和阗産玉,玉這玩藝,在關内挺值錢的,我們想在這兒采玉,帶到中原去,可是又不懂玉質的好環,哪種值錢,哪種不值錢,什麼地方産的最多,所以特來請教高明!” 一提到玉,老玉匠的精神來了。
他道:“書上說,玉出昆侖,玉本産在昆侖山的山腰,常年被雪蓋着,沒法子去采,可是雪一融成水,就把它們沖了玉龍喀什河,流到了我們和阗。
而這條河進入我們和阗後,又分成兩支河流,一條産白玉,一條産黑玉,所以我們就叫它們白玉河與黑玉河,我們的玉,可以說全是從這兩條河撈上來的!” “老哥,那玉又怎麼分它的好與環呢?” “好!你們跟着我來看!” 他帶他們爺倆,到案了上已琢好了的玉器之前,指着一個雪白而晶瑩的鼻煙壺道:“你們看,這個鼻煙的玉質滑潤,叫作‘羊質白玉’,它可算是玉中的極品,但這種玉卻極少見,而且也沒見過大的,就這個小鼻煙壺要在北京啊!足值千兩紋銀!” 石中玉聽了一伸舌頭道:“乖乖,它還沒個雞蛋大,值一幹兩銀子啊!” 老玉匠道:“當然啦!貨賣識家嘛!如果這玉要再大點,琢成白玉镯子,最少值五千兩呢!” 匡廣義道:“老哥哥,你再介紹别的吧!” 老玉匠又指着一座有半尺多高的白玉觀音道:“這種是硬白玉,别看它有半尺高,比那鼻煙壺大上好多倍,可是價錢卻比那鼻煙壺差不了多少!” “那這座要是在内地,值多少錢哪?” “要遇到行家,最多一幹兩,當然碰上外行的呆子。
那就沒辦法說啦!” “老哥哥,那再次等的呢?” 老玉匠指着案上的酒器與瓶瓶罐罐道:“這些個全屬黑玉,也叫墨玉。
” 石中玉問道:“老爹,它們并不黑呀!有的紅,有的綠,有的黃,有的紫,沒一件黑的,怎麼叫黑玉呢?” “這是玉石的分法,它們通通叫黑玉或墨玉!” 這爺倆仔細的鑒賞了各種玉的質量,懂得了怎麼區分了。
匡廣義問道:“老哥哥,還有更好的麼?” “玉是有,可是我這兒沒有。
” “哪是什麼玉?” “溫玉和軟玉,本來羊脂也算軟玉的一種,但它并不是最好的,你們沒聽人形容美女麼叫軟玉溫香。
” “老哥哥,那怎麼區分呢?” “好區分,隻要跟這鼻煙壺差不多的質料,入手微溫那就是溫玉。
如果跟這鼻煙壺質料一樣,大而無暇疵,那就是上好的軟玉,不過這兩樣東西,都是可遇不可求啊!” “老哥哥,玉還有再好的麼?” “有!我隻是聽古老相傳,我可沒見過。
” “那是什麼玉?” “寶玉!” “寶玉?怎麼寶法?什麼樣子?” “我隻是聽說,寶玉是自然生成的各種動物形象,根本不用雕琢,天然生成的。
” “有人見過麼?” “古老相傳說我們這和阗地方,幾千年前,有個老漁翁,他每天打漁自我設限,每日隻打三網,這三網不管打多少,全換成酒食,與窮人們一同共享,要是三網打下來一條魚也沒有時,他甯願捱餓,也不打第四網。
“有一天,他打了兩網,一條魚也沒打着,第三網也隻打了三條小魚,他拿起一看,三條中居然有一條是跟真魚一玉魚,他想,這玉魚一賣,就夠吃幾天的了,就把另外兩條小魚放回水中,誰知玉魚還沒賣,碰上了個惡霸,硬要他的玉魚,他沒法子,隻好認黴氣,把那條玉魚給了惡霸。
“誰知道玉魚一入惡霸手中,竟成了活魚,從惡霸手中滑落地面,三跳兩跳,就跳入河中啦!惡霸叫人打撈,差點沒把這條河翻過來,也沒找着那條玉魚,隻好垂頭喪氣的回去了,誰知那老漁翁,翌日打魚,頭一網就網上了一條比昨天那條更大的玉魚,所以說,要想得到好玉,還得靠緣份!” “老哥哥,這兩條河,哪條産玉多呀?” “全不多喽!這幾千年來天天有人采,再多也采光啦!不過昆侖山的雪山,每年都會沖個下來,不過上等玉不多。
” “老哥哥,這裡沒有玉多的地方了麼?” “有!離這兒往下走,不過白裡,河中有一深潭,叫黑龍潭,水非常渾濁,而且到處全是水漩,沒人敢下去。
這麼多年,當然一定會有很多的璞玉,沖在潭底,可就是沒有人敢冒生命之險下去撈,就是有膽大的,水中全是漩,也沉不下去呀!” 匡廣義一抱拳道:“多謝指教,我們撈了玉來,還請老哥哥給鑒定!” “你們上哪兒去撈!” “黑龍潭!” 這爺倆離開老玉匠的家之後,石中玉問道:“爹!咱們真要到黑龍潭去撈玉麼?” “當然!” “老玉匠不是說,那兒沒人敢下去麼?咱們怎麼撈哇?” “你小子渾蛋哪!他們沒人敢下去,難道咱們就下能下去麼?” “爹!咱們爺倆又都沒下過水,我怕……” “說你小子渾蛋,你還不樂意,沒下過水怕什麼?我教你的那身功夫,全練到狗身上去了麼?” “爹……” “我問你,胎息同千斤墜,你還會不會?” “會呀!是基本功嘛」我怎麼會忘?嘻嘻!” “小兔崽子,到時候用胎息和幹斤墜,先下到潭底,再拿夜明珠照着,在潭底下揀好的挑,憑你目前的功刀,三天三夜不上來,有啥關系?哦!” “嘻嘻!還是爹老謀深算!” 這爺倆來到黑龍潭,石中玉接過夜明珠後,一個猛子,就沉入潭底,睜眼一看哪!哇!乖乖隆的咚!全是兩尺見方的亞璞玉!因為這玩藝太多啦!無從取舍,又漂了起來。
匡老爺子見他下去之後,馬上又漂上來,不知他遇上什麼危險,吓了一跳,忙問道:“出了什麼事?” “爹!大璞玉太多啦!我不知如何是好?” “小兔崽子!你這可是養孩子不叫養孩子吓人哪!” “嘻嘻!爹!您的膽子也太小了耶!哈哈!” “小渾球!揀好的先弄上兩塊來,讓我瞧瞧!” 石中玉又沉下了,他一塊塊地挑,居然發現了一尺多高的“羊脂白玉”和一塊深綠色璞玉,一個腋下挾一塊,雙腿一登,又漂了上來,送到岸上道:“爹!您看兩塊如何?咱們可以回家啦!” 石中玉又潛了下去,這回找得更仔細,翻來翻去,又找到一塊二寸見方的白玉璞,他想把這塊好弄上去,誰知把它一搬開,發現下面有一隻兩寸見方大小的綠玉贍蜍,旁邊還塊綠色天然玉,不過有一半埋在泥沙之中。
他扒開泥沙,下面好像有東西燙手,挖出一看,這塊璞玉竟是熱的,莫非就是老玉匠說的“溫玉”不成?有了這兩樣,那塊大白玉也不要了,剛用腳一蹬,想漂起來,誰知他的右腳好像被紮了一下子。
什麼東西搞拐?他用夜明珠一照,哇,乖乖!竟是一匹完完整整足有五寸大不小的玉馬。
這小子當時欣喜若狂,把玉馬、玉蟾蜍,揣入懷中,手拿着溫玉璞,浮出了水面,張口大喊道:“爹!咱們這下子可發啦!” “小兔崽子!鬼叫什麼!快上岸來!” 他踩水,踩到岸邊,把璞玉給匡老爺子道:“爹!您看溫玉啦!” 匡廣義接在手中,可不是滾燙麼!笑道:“小子福緣不淺,有這此足夠咱們爺倆回關内花的啦!” “爹!老鼠拉木鍁,大頭還在後頭呢?” “你還揀了啥?” 他掏出綠玉蟾蜍道:“爹!您看這是啥?” “啊!老玉匠說的‘寶玉’,渾然大成啊!” “嘻嘻!這兒還有更好的呢!”他掏出了玉馬。
匡老爺子一看,眼都直了,喃喃道:“怪不得你爹給你取的名叫石中玉,你真跟玉有緣哪!” “咱們現在去哪裡?” “回和阗,去找老玉匠。
” 二人又是一馬雙跨,帶着玉與寶玉,回到和阗老玉匠家出。
老玉匠一見,忙問道:“二位這麼快就回來了,到過黑龍潭麼?” 匡廣義道:“老哥哥,我們豈止到過黑龍潭,還旗開得勝,大有收獲呢!咱們屋裡說去吧。
” 三人進屋之後,老玉匠問道:“黑龍潭漩渦那麼多,水那麼深,你們竟然能上下自如,真是好水量!” 石中王笑道:“哪裡唷!我們爺倆都不會遊水。
” “那你們怎麼……” “老爹,是這樣的,我們爺倆雖不會遊水,可是我們會龜息閉氣之法,爹叫我閉着氣,用幹斤墜沉入潭底,找璞玉的。
” “噢!你們會龜息閉氣,原來是中原武林高人,失敬、大敬!” 匡廣義道:“老哥哥,别高不高啦!你替我們鑒定、鑒定吧!”他首先遞過那尺高的“羊脂白玉”。
老玉匠一接手,就哇了一聲,道:“我老玉匠琢了一輩子的玉,也沒見過這麼大的‘羊脂白玉’,就這麼一塊,已價值連城,可惜,沒人買得起!” 匡廣義再遞過塊墨綠的璞玉。
老玉匠道:“這塊雖比那羊脂白玉差遠了,但也價值不凡,可以琢很多樣物件。
” 匡廣義一連又遞給了他那塊滾燙的玉珍。
老玉匠一接到手就傻了,捧在手裡半天沒動。
匡廣義一連叫了三聲“老哥哥”,他才醒了過來,歎了口氣道:“你們二位真是福緣深厚,天底下竟真有萬年溫玉!” 匡廣義道:“老哥哥,這塊溫玉能琢麼?” “能琢、能琢,不過看樣子這塊玉石大,隻能琢個玉佩!” “行!那就請老哥哥得閑把這塊溫玉給小兒琢塊玉佩吧!” “老漢客,這溫玉還有一個最大的功能。
” “什麼功能?” “無論人受了多麼重的傷,隻要不斷氣,它能護住心脈,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斷不了氣!” “這對練武的人太有用了,傷再重,能拖四十九天,也可以找藥醫啦!玉兒,你可要好好保管哪!” 這時石中玉從懷中掏出那隻蟾蜍和玉馬,交給了匡老爺子。
匡老爺子問道:“老哥哥你看,這兩個是不是傳說中的‘寶玉’?” 老玉匠一看,眼睜得跟雞蛋大,要沒有眼眶子擋着,眼珠子能鑽到兩件器裡去,半天後才道:“果然是傳說中的寶玉,不過這馬不叫玉馬,該叫‘翡翠馬’!” 匡廣義道:“老哥哥,這樣吧!你把那塊羊脂玉、墨綠玉、溫玉,幫我們琢成器物,這翡馬就當着工錢吧!” “不行!” “老哥哥的意思……”他以為老玉匠嫌代價太低。
老玉匠道:“除了幫你琢玉之外,再加上我所有的東西全給你,也值不了這匹翡馬的一條腿。
” “哈哈哈哈!老哥你太謙啦!君子一言既出,驷馬難追,就這麼辦啦!” 老玉匠欣喜若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全琢好啦! 他們父子臨走的時候,老玉匠又送了十件上好的玉器,他父子本待拒絕,但老玉匠非送不可,他爺倆也隻好道謝收下啦! 誰知後來老玉匠發現,每年春分、秋分,子午之交時,這翡翠馬會在案子上來回走動。
這是新疆人待客的禮貌,按說關内人要是初到新疆,對這兩樣佳肴,可以說是實在難以下咽,可是這爺倆是老新疆了,當然适應當地的飲食習慣了,全都喝得津津有味。
二人讓了馬奶同酸奶酪,主人老玉匠才問道:“兩位漢客,來和阗找在下,不知有何貴事?”他說的倒是漢話,可是聽起來卻别别扭扭的。
匡廣義以流利的新疆維吾爾話道:“我們爺倆想來貴寶地發财,可是不懂門路,特别前來請求指點!” “啊!你會維吾爾話?” “老新疆了嘛?” “二位不是從關内來的?” “是内地來的,不過在新疆住了快二十年啦!” “怪不得你們會維族語言,你們二位住在哪兒啊?” “高昌古國!” “噢!你們是從吐魯番來呀!那兒是北絲路,這兒是南絲路,這趟路可夠遠哪!”石中玉接着道:“老爹,沒啥啦!我們是翻山,從樓蘭廢墟岔過來的!” “乖乖!穿越沙漠,你們可冒了大險哪!” “您沒聽說過麼,‘人為财死,鳥為食亡’,為了發财冒點險,值得啦!” 他說完,三個人都笑了,最後老玉匠道:“你們想發财,來找我有啥辦法啊!” 匡廣義道:“老哥,是這麼回事,我聽說和阗産玉,玉這玩藝,在關内挺值錢的,我們想在這兒采玉,帶到中原去,可是又不懂玉質的好環,哪種值錢,哪種不值錢,什麼地方産的最多,所以特來請教高明!” 一提到玉,老玉匠的精神來了。
他道:“書上說,玉出昆侖,玉本産在昆侖山的山腰,常年被雪蓋着,沒法子去采,可是雪一融成水,就把它們沖了玉龍喀什河,流到了我們和阗。
而這條河進入我們和阗後,又分成兩支河流,一條産白玉,一條産黑玉,所以我們就叫它們白玉河與黑玉河,我們的玉,可以說全是從這兩條河撈上來的!” “老哥,那玉又怎麼分它的好與環呢?” “好!你們跟着我來看!” 他帶他們爺倆,到案了上已琢好了的玉器之前,指着一個雪白而晶瑩的鼻煙壺道:“你們看,這個鼻煙的玉質滑潤,叫作‘羊質白玉’,它可算是玉中的極品,但這種玉卻極少見,而且也沒見過大的,就這個小鼻煙壺要在北京啊!足值千兩紋銀!” 石中玉聽了一伸舌頭道:“乖乖,它還沒個雞蛋大,值一幹兩銀子啊!” 老玉匠道:“當然啦!貨賣識家嘛!如果這玉要再大點,琢成白玉镯子,最少值五千兩呢!” 匡廣義道:“老哥哥,你再介紹别的吧!” 老玉匠又指着一座有半尺多高的白玉觀音道:“這種是硬白玉,别看它有半尺高,比那鼻煙壺大上好多倍,可是價錢卻比那鼻煙壺差不了多少!” “那這座要是在内地,值多少錢哪?” “要遇到行家,最多一幹兩,當然碰上外行的呆子。
那就沒辦法說啦!” “老哥哥,那再次等的呢?” 老玉匠指着案上的酒器與瓶瓶罐罐道:“這些個全屬黑玉,也叫墨玉。
” 石中玉問道:“老爹,它們并不黑呀!有的紅,有的綠,有的黃,有的紫,沒一件黑的,怎麼叫黑玉呢?” “這是玉石的分法,它們通通叫黑玉或墨玉!” 這爺倆仔細的鑒賞了各種玉的質量,懂得了怎麼區分了。
匡廣義問道:“老哥哥,還有更好的麼?” “玉是有,可是我這兒沒有。
” “哪是什麼玉?” “溫玉和軟玉,本來羊脂也算軟玉的一種,但它并不是最好的,你們沒聽人形容美女麼叫軟玉溫香。
” “老哥哥,那怎麼區分呢?” “好區分,隻要跟這鼻煙壺差不多的質料,入手微溫那就是溫玉。
如果跟這鼻煙壺質料一樣,大而無暇疵,那就是上好的軟玉,不過這兩樣東西,都是可遇不可求啊!” “老哥哥,玉還有再好的麼?” “有!我隻是聽古老相傳,我可沒見過。
” “那是什麼玉?” “寶玉!” “寶玉?怎麼寶法?什麼樣子?” “我隻是聽說,寶玉是自然生成的各種動物形象,根本不用雕琢,天然生成的。
” “有人見過麼?” “古老相傳說我們這和阗地方,幾千年前,有個老漁翁,他每天打漁自我設限,每日隻打三網,這三網不管打多少,全換成酒食,與窮人們一同共享,要是三網打下來一條魚也沒有時,他甯願捱餓,也不打第四網。
“有一天,他打了兩網,一條魚也沒打着,第三網也隻打了三條小魚,他拿起一看,三條中居然有一條是跟真魚一玉魚,他想,這玉魚一賣,就夠吃幾天的了,就把另外兩條小魚放回水中,誰知玉魚還沒賣,碰上了個惡霸,硬要他的玉魚,他沒法子,隻好認黴氣,把那條玉魚給了惡霸。
“誰知道玉魚一入惡霸手中,竟成了活魚,從惡霸手中滑落地面,三跳兩跳,就跳入河中啦!惡霸叫人打撈,差點沒把這條河翻過來,也沒找着那條玉魚,隻好垂頭喪氣的回去了,誰知那老漁翁,翌日打魚,頭一網就網上了一條比昨天那條更大的玉魚,所以說,要想得到好玉,還得靠緣份!” “老哥哥,這兩條河,哪條産玉多呀?” “全不多喽!這幾千年來天天有人采,再多也采光啦!不過昆侖山的雪山,每年都會沖個下來,不過上等玉不多。
” “老哥哥,這裡沒有玉多的地方了麼?” “有!離這兒往下走,不過白裡,河中有一深潭,叫黑龍潭,水非常渾濁,而且到處全是水漩,沒人敢下去。
這麼多年,當然一定會有很多的璞玉,沖在潭底,可就是沒有人敢冒生命之險下去撈,就是有膽大的,水中全是漩,也沉不下去呀!” 匡廣義一抱拳道:“多謝指教,我們撈了玉來,還請老哥哥給鑒定!” “你們上哪兒去撈!” “黑龍潭!” 這爺倆離開老玉匠的家之後,石中玉問道:“爹!咱們真要到黑龍潭去撈玉麼?” “當然!” “老玉匠不是說,那兒沒人敢下去麼?咱們怎麼撈哇?” “你小子渾蛋哪!他們沒人敢下去,難道咱們就下能下去麼?” “爹!咱們爺倆又都沒下過水,我怕……” “說你小子渾蛋,你還不樂意,沒下過水怕什麼?我教你的那身功夫,全練到狗身上去了麼?” “爹……” “我問你,胎息同千斤墜,你還會不會?” “會呀!是基本功嘛」我怎麼會忘?嘻嘻!” “小兔崽子,到時候用胎息和幹斤墜,先下到潭底,再拿夜明珠照着,在潭底下揀好的挑,憑你目前的功刀,三天三夜不上來,有啥關系?哦!” “嘻嘻!還是爹老謀深算!” 這爺倆來到黑龍潭,石中玉接過夜明珠後,一個猛子,就沉入潭底,睜眼一看哪!哇!乖乖隆的咚!全是兩尺見方的亞璞玉!因為這玩藝太多啦!無從取舍,又漂了起來。
匡老爺子見他下去之後,馬上又漂上來,不知他遇上什麼危險,吓了一跳,忙問道:“出了什麼事?” “爹!大璞玉太多啦!我不知如何是好?” “小兔崽子!你這可是養孩子不叫養孩子吓人哪!” “嘻嘻!爹!您的膽子也太小了耶!哈哈!” “小渾球!揀好的先弄上兩塊來,讓我瞧瞧!” 石中玉又沉下了,他一塊塊地挑,居然發現了一尺多高的“羊脂白玉”和一塊深綠色璞玉,一個腋下挾一塊,雙腿一登,又漂了上來,送到岸上道:“爹!您看兩塊如何?咱們可以回家啦!” 石中玉又潛了下去,這回找得更仔細,翻來翻去,又找到一塊二寸見方的白玉璞,他想把這塊好弄上去,誰知把它一搬開,發現下面有一隻兩寸見方大小的綠玉贍蜍,旁邊還塊綠色天然玉,不過有一半埋在泥沙之中。
他扒開泥沙,下面好像有東西燙手,挖出一看,這塊璞玉竟是熱的,莫非就是老玉匠說的“溫玉”不成?有了這兩樣,那塊大白玉也不要了,剛用腳一蹬,想漂起來,誰知他的右腳好像被紮了一下子。
什麼東西搞拐?他用夜明珠一照,哇,乖乖!竟是一匹完完整整足有五寸大不小的玉馬。
這小子當時欣喜若狂,把玉馬、玉蟾蜍,揣入懷中,手拿着溫玉璞,浮出了水面,張口大喊道:“爹!咱們這下子可發啦!” “小兔崽子!鬼叫什麼!快上岸來!” 他踩水,踩到岸邊,把璞玉給匡老爺子道:“爹!您看溫玉啦!” 匡廣義接在手中,可不是滾燙麼!笑道:“小子福緣不淺,有這此足夠咱們爺倆回關内花的啦!” “爹!老鼠拉木鍁,大頭還在後頭呢?” “你還揀了啥?” 他掏出綠玉蟾蜍道:“爹!您看這是啥?” “啊!老玉匠說的‘寶玉’,渾然大成啊!” “嘻嘻!這兒還有更好的呢!”他掏出了玉馬。
匡老爺子一看,眼都直了,喃喃道:“怪不得你爹給你取的名叫石中玉,你真跟玉有緣哪!” “咱們現在去哪裡?” “回和阗,去找老玉匠。
” 二人又是一馬雙跨,帶着玉與寶玉,回到和阗老玉匠家出。
老玉匠一見,忙問道:“二位這麼快就回來了,到過黑龍潭麼?” 匡廣義道:“老哥哥,我們豈止到過黑龍潭,還旗開得勝,大有收獲呢!咱們屋裡說去吧。
” 三人進屋之後,老玉匠問道:“黑龍潭漩渦那麼多,水那麼深,你們竟然能上下自如,真是好水量!” 石中王笑道:“哪裡唷!我們爺倆都不會遊水。
” “那你們怎麼……” “老爹,是這樣的,我們爺倆雖不會遊水,可是我們會龜息閉氣之法,爹叫我閉着氣,用幹斤墜沉入潭底,找璞玉的。
” “噢!你們會龜息閉氣,原來是中原武林高人,失敬、大敬!” 匡廣義道:“老哥哥,别高不高啦!你替我們鑒定、鑒定吧!”他首先遞過那尺高的“羊脂白玉”。
老玉匠一接手,就哇了一聲,道:“我老玉匠琢了一輩子的玉,也沒見過這麼大的‘羊脂白玉’,就這麼一塊,已價值連城,可惜,沒人買得起!” 匡廣義再遞過塊墨綠的璞玉。
老玉匠道:“這塊雖比那羊脂白玉差遠了,但也價值不凡,可以琢很多樣物件。
” 匡廣義一連又遞給了他那塊滾燙的玉珍。
老玉匠一接到手就傻了,捧在手裡半天沒動。
匡廣義一連叫了三聲“老哥哥”,他才醒了過來,歎了口氣道:“你們二位真是福緣深厚,天底下竟真有萬年溫玉!” 匡廣義道:“老哥哥,這塊溫玉能琢麼?” “能琢、能琢,不過看樣子這塊玉石大,隻能琢個玉佩!” “行!那就請老哥哥得閑把這塊溫玉給小兒琢塊玉佩吧!” “老漢客,這溫玉還有一個最大的功能。
” “什麼功能?” “無論人受了多麼重的傷,隻要不斷氣,它能護住心脈,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斷不了氣!” “這對練武的人太有用了,傷再重,能拖四十九天,也可以找藥醫啦!玉兒,你可要好好保管哪!” 這時石中玉從懷中掏出那隻蟾蜍和玉馬,交給了匡老爺子。
匡老爺子問道:“老哥哥你看,這兩個是不是傳說中的‘寶玉’?” 老玉匠一看,眼睜得跟雞蛋大,要沒有眼眶子擋着,眼珠子能鑽到兩件器裡去,半天後才道:“果然是傳說中的寶玉,不過這馬不叫玉馬,該叫‘翡翠馬’!” 匡廣義道:“老哥哥,這樣吧!你把那塊羊脂玉、墨綠玉、溫玉,幫我們琢成器物,這翡馬就當着工錢吧!” “不行!” “老哥哥的意思……”他以為老玉匠嫌代價太低。
老玉匠道:“除了幫你琢玉之外,再加上我所有的東西全給你,也值不了這匹翡馬的一條腿。
” “哈哈哈哈!老哥你太謙啦!君子一言既出,驷馬難追,就這麼辦啦!” 老玉匠欣喜若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全琢好啦! 他們父子臨走的時候,老玉匠又送了十件上好的玉器,他父子本待拒絕,但老玉匠非送不可,他爺倆也隻好道謝收下啦! 誰知後來老玉匠發現,每年春分、秋分,子午之交時,這翡翠馬會在案子上來回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