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臣罪當誅
關燈
小
中
大
子裡,又喝道:“廉将軍,孤馬上就要走,你的百人隊點齊了跟上來吧。
” 他沒辦法不讓廉百策不派百人隊,故意就走這麼急,好讓他措手不及吧。
廉百策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道:“殿下不必擔心,末将已将百人隊點齊,馬上便可出發。
” 二太子怔了怔,臉上已沉了下來。
廉百策算無遺籌,事事都已料定,他實在不是廉百策的對手。
我生怕他會惱羞成怒,萬一死活不要百人隊護送,那又如何?廉百策畢竟隻不過是個軍官。
但是二太子臉色隻是沉了一沉,低低喝道:“走吧!”他的轎子已然出發了。
我有點納悶,卻見廉百策嘴角抽了抽,似乎有點不懷好意的微笑,不由恍然大悟。
如果二太子拒絕了廉百策的“好意”,那到時路上出什麼意外就可想而知了。
就算他在回帝都的路上遇襲,也怪不得别人,二太子一定想到了這一點,縱然他心中惱怒異常,這時也不敢和廉百策撕破臉。
他抓住赦書中的漏洞赢了一招,但随後卻堕入了邵風觀的算計,到現在為止,他已是被邵風觀牽着鼻子在走。
盡管二太子的地位比邵風觀高得多,名義上邵風觀對他絕對服從,實際上,二太子幾乎是他手中的木偶,如果邵風觀真要取他的性命,以二太子這樣的剛愎自用,十條性命也該斷送了。
看來,《行軍七要》中“上兵伐謀”的話,實在是至理名言。
我被兩個士兵帶到廉百策跟前。
現在換成了東陽城守軍押着我,他們雖不敢大意,但對我很恭敬。
廉百策看着我,微笑道:“楚将軍,自此一别,不知相見何期。
” 他說得很溫和。
我淡淡道:“見不見,都不是重要的事了,今番我都不知自己的性命還能有多長。
” “楚将軍,世事如棋,今日安知明日之事,有些話不該說的,便還是忘了吧。
” 他的目光裡有些深意,但我也實在不敢深信他們這些城府深不可測的人,隻是點了點頭道:“要忘的事,我早就忘了。
” “那就好。
”他轉過身,叫道:“将給楚将軍備好的大車帶來。
” 邊上有兩個士兵趕着一輛大車過來。
這車的車廂是個很大的木籠,不過四周用篷布包裹着,關十來個人都夠了。
廉百策向我一讓道:“楚将軍,請你委屈在這囚車裡呆上幾天,到帝都諸事,邵将軍已吩咐我安排妥當了。
” 他有意把“邵将軍”幾個字咬得很較重,我自是知道他話中之意,沒有再說什麼。
這邵風觀似乎确有救我之意。
先前聽二太子說要将我弄到坐籠裡,我已墜入絕望的深淵,但此時卻又重新燃起求生的欲望。
隻要有文侯在背後撐腰,二太子縱然再想對我不利,我也未必不能夠化險為夷。
我走進那囚車時,不禁吃了一驚。
裡面備了一套嶄新的被褥,哪裡象是囚車,簡直是公子外出遊玩時的大車。
我轉頭看了看,廉百策站在車尾對我笑了笑,道:“邵将軍命我備好這輛囚車,倉促之下,草草不恭,楚将軍海涵。
” 我不由得有些想笑。
如果這是囚車,那做囚犯幾乎是種享受。
我突然想到,這囚車要準備好,也不是太倉促能辦整齊的,看來邵風觀真的有救我之心。
想起邵風觀那張不苟言笑,時常愁容滿面的臉,我不由有些感歎。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邵風觀看面上不見得如何,但此人實在了不起。
二太子雖有文武雙全的風評,實在一多半是溢美之辭,而畢炜好用計卻不善用計,不能算是帥才,邵風觀在“地、火、水、風”四将中名列末尾,卻實在還超過畢炜許多。
帝國并不是沒有将才啊。
二太子其實也不算太差,如果他沒有宗室身份,很可能會是個不錯的中級将官,畢炜和邵風觀更是難得的将才,這廉百策也是個非常出色的智将。
隻是這些人各有各的用心,互相掣肘,實在難以發揮應有的實力。
按理,東平城聚集了這麼多精兵強将,山都帶的那些蛇人就算再厲害也不會是我們的對手的。
這也是天要滅我們吧。
盡管知道自己不會有性命之憂了,可是我心裡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廉百策大概見我憂形于色,道:“楚将軍,你放心,此番護送你回帝都,邵将軍特意命你前鋒營的屬下率隊,楚将軍也不必擔心殿下會對你不利。
” 我前鋒營的屬下?我倒是一下想起了曹聞道來。
難道會是曹聞道護送我麼?前鋒營現在在錢文義手裡,他雖然背叛了我,但他的才能足以擔當此任,曹聞道卻未必會服他,倒是說不定會是他。
我正要問,廉百策已經對外面道:“陳将軍,過來見過楚将軍。
” 陳将軍?我一時還不知道哪個前鋒營裡的将領姓陳,一個人已走了過來,在車門口躬身一禮道:“統領,末将陳忠,見過統領。
” 是陳忠!我倒是小小地吃了一驚。
這個力大無窮的勇将是當初十二名将中陳開道的子孫,這個人雖然缺乏應變之才,但他一旦受命便是不折不扣地執行,更為出衆的是他的力量大得足以與蛇人匹敵,做事也一往無前。
他原是邢鐵風營中的一個小軍官,我與他并不熟,他的神力卻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
一見是他,我心頭卻不由自主地一凜。
邢鐵風與我相處并不好,夜襲回來後,就是邢鐵風在畢炜跟前告了我一狀,最後來會惹出這麼多事來,二太子也會一口咬定我是叛逆。
邵風觀不叫旁人,偏偏叫了他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他的手下卻不是我前鋒營的人,大概邵風觀特意派他一個人來率領全隊的。
我看着陳忠,陳忠卻隻是畢恭畢敬地行了一禮,又退了下去。
這時廉百策向我招了招手道:“楚将軍,祝你一路順風。
” 他将門放下來,我聽得那門上有大鎖的響動。
方才我已忘了自己還是囚徒的身份,此時聽得這鎖的響動,才猛地驚醒過來。
盡管這木籠布置得舒适異常,但畢竟還是個囚籠啊。
我坐在椅子上,摸着當成車廂壁的篷布。
篷布下面是粗大的木頭,一旦把篷布撤去,這木籠就原形畢露了。
隻是有這篷布蒙着,總讓人覺得這裡總是個舒适的所在。
因為蛇人在大江上突襲過一次,二太子這次回帝都不敢走水路,而是從大路上走了。
平常的速度走來,從帝都到東平城約摸有兩千裡,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能日行五百餘裡,那麼三四天便可到了。
二太子身上帶傷,當然不能這麼趕法,走走停停,抓得緊些大概十天上下才能回到帝都,要是路上拖一拖,就至少要十二三天了。
十二三天,這十二三天裡東平城會不會有什麼變故?二太子走後,他那兩萬人的嫡系就由路恭行統領。
以路恭行之能,總不會和二太子一樣與畢炜格格不入,說不定反而會打開一個更好的局面。
我躺在床上,抱着頭想着。
陽光透過篷布映進來,暖洋洋的有些熱。
夏天快來了吧。
我坐了起來。
今天是三月二十八了。
距高鹫城破,正好兩個月。
兩個月前,我還在高鹫城裡與蛇人拼命厮殺,兩個月後,成為謀刺二太子的嫌犯押解回京,送交三法司審理。
從東平城到帝都,要途經之江、建徐、方陽三省地界。
建除雖然人口較少,但地方卻大,建徐境内這一段路非常荒涼。
而從東平城一直到屠方鎮守的北甯城,這一路都沒有駐軍,如果邵風觀要對二太子做點什麼手腳,多半會是在建徐境内。
我們是第三天進入建徐境内的。
之江省與建徐省交界處,已是荒涼不堪,路上偶爾碰到的幾個村子也極是破敗,村民們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地看着我們經過。
記得跟着天水省的貢使團去帝都時,那時路上也見過一些村落。
盡管一東一西,但這些村落倒是相差無幾的。
在木籠裡呆着,左右無事,我又按照那部《道德心
” 他沒辦法不讓廉百策不派百人隊,故意就走這麼急,好讓他措手不及吧。
廉百策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道:“殿下不必擔心,末将已将百人隊點齊,馬上便可出發。
” 二太子怔了怔,臉上已沉了下來。
廉百策算無遺籌,事事都已料定,他實在不是廉百策的對手。
我生怕他會惱羞成怒,萬一死活不要百人隊護送,那又如何?廉百策畢竟隻不過是個軍官。
但是二太子臉色隻是沉了一沉,低低喝道:“走吧!”他的轎子已然出發了。
我有點納悶,卻見廉百策嘴角抽了抽,似乎有點不懷好意的微笑,不由恍然大悟。
如果二太子拒絕了廉百策的“好意”,那到時路上出什麼意外就可想而知了。
就算他在回帝都的路上遇襲,也怪不得别人,二太子一定想到了這一點,縱然他心中惱怒異常,這時也不敢和廉百策撕破臉。
他抓住赦書中的漏洞赢了一招,但随後卻堕入了邵風觀的算計,到現在為止,他已是被邵風觀牽着鼻子在走。
盡管二太子的地位比邵風觀高得多,名義上邵風觀對他絕對服從,實際上,二太子幾乎是他手中的木偶,如果邵風觀真要取他的性命,以二太子這樣的剛愎自用,十條性命也該斷送了。
看來,《行軍七要》中“上兵伐謀”的話,實在是至理名言。
我被兩個士兵帶到廉百策跟前。
現在換成了東陽城守軍押着我,他們雖不敢大意,但對我很恭敬。
廉百策看着我,微笑道:“楚将軍,自此一别,不知相見何期。
” 他說得很溫和。
我淡淡道:“見不見,都不是重要的事了,今番我都不知自己的性命還能有多長。
” “楚将軍,世事如棋,今日安知明日之事,有些話不該說的,便還是忘了吧。
” 他的目光裡有些深意,但我也實在不敢深信他們這些城府深不可測的人,隻是點了點頭道:“要忘的事,我早就忘了。
” “那就好。
”他轉過身,叫道:“将給楚将軍備好的大車帶來。
” 邊上有兩個士兵趕着一輛大車過來。
這車的車廂是個很大的木籠,不過四周用篷布包裹着,關十來個人都夠了。
廉百策向我一讓道:“楚将軍,請你委屈在這囚車裡呆上幾天,到帝都諸事,邵将軍已吩咐我安排妥當了。
” 他有意把“邵将軍”幾個字咬得很較重,我自是知道他話中之意,沒有再說什麼。
這邵風觀似乎确有救我之意。
先前聽二太子說要将我弄到坐籠裡,我已墜入絕望的深淵,但此時卻又重新燃起求生的欲望。
隻要有文侯在背後撐腰,二太子縱然再想對我不利,我也未必不能夠化險為夷。
我走進那囚車時,不禁吃了一驚。
裡面備了一套嶄新的被褥,哪裡象是囚車,簡直是公子外出遊玩時的大車。
我轉頭看了看,廉百策站在車尾對我笑了笑,道:“邵将軍命我備好這輛囚車,倉促之下,草草不恭,楚将軍海涵。
” 我不由得有些想笑。
如果這是囚車,那做囚犯幾乎是種享受。
我突然想到,這囚車要準備好,也不是太倉促能辦整齊的,看來邵風觀真的有救我之心。
想起邵風觀那張不苟言笑,時常愁容滿面的臉,我不由有些感歎。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邵風觀看面上不見得如何,但此人實在了不起。
二太子雖有文武雙全的風評,實在一多半是溢美之辭,而畢炜好用計卻不善用計,不能算是帥才,邵風觀在“地、火、水、風”四将中名列末尾,卻實在還超過畢炜許多。
帝國并不是沒有将才啊。
二太子其實也不算太差,如果他沒有宗室身份,很可能會是個不錯的中級将官,畢炜和邵風觀更是難得的将才,這廉百策也是個非常出色的智将。
隻是這些人各有各的用心,互相掣肘,實在難以發揮應有的實力。
按理,東平城聚集了這麼多精兵強将,山都帶的那些蛇人就算再厲害也不會是我們的對手的。
這也是天要滅我們吧。
盡管知道自己不會有性命之憂了,可是我心裡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廉百策大概見我憂形于色,道:“楚将軍,你放心,此番護送你回帝都,邵将軍特意命你前鋒營的屬下率隊,楚将軍也不必擔心殿下會對你不利。
” 我前鋒營的屬下?我倒是一下想起了曹聞道來。
難道會是曹聞道護送我麼?前鋒營現在在錢文義手裡,他雖然背叛了我,但他的才能足以擔當此任,曹聞道卻未必會服他,倒是說不定會是他。
我正要問,廉百策已經對外面道:“陳将軍,過來見過楚将軍。
” 陳将軍?我一時還不知道哪個前鋒營裡的将領姓陳,一個人已走了過來,在車門口躬身一禮道:“統領,末将陳忠,見過統領。
” 是陳忠!我倒是小小地吃了一驚。
這個力大無窮的勇将是當初十二名将中陳開道的子孫,這個人雖然缺乏應變之才,但他一旦受命便是不折不扣地執行,更為出衆的是他的力量大得足以與蛇人匹敵,做事也一往無前。
他原是邢鐵風營中的一個小軍官,我與他并不熟,他的神力卻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
一見是他,我心頭卻不由自主地一凜。
邢鐵風與我相處并不好,夜襲回來後,就是邢鐵風在畢炜跟前告了我一狀,最後來會惹出這麼多事來,二太子也會一口咬定我是叛逆。
邵風觀不叫旁人,偏偏叫了他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他的手下卻不是我前鋒營的人,大概邵風觀特意派他一個人來率領全隊的。
我看着陳忠,陳忠卻隻是畢恭畢敬地行了一禮,又退了下去。
這時廉百策向我招了招手道:“楚将軍,祝你一路順風。
” 他将門放下來,我聽得那門上有大鎖的響動。
方才我已忘了自己還是囚徒的身份,此時聽得這鎖的響動,才猛地驚醒過來。
盡管這木籠布置得舒适異常,但畢竟還是個囚籠啊。
我坐在椅子上,摸着當成車廂壁的篷布。
篷布下面是粗大的木頭,一旦把篷布撤去,這木籠就原形畢露了。
隻是有這篷布蒙着,總讓人覺得這裡總是個舒适的所在。
因為蛇人在大江上突襲過一次,二太子這次回帝都不敢走水路,而是從大路上走了。
平常的速度走來,從帝都到東平城約摸有兩千裡,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能日行五百餘裡,那麼三四天便可到了。
二太子身上帶傷,當然不能這麼趕法,走走停停,抓得緊些大概十天上下才能回到帝都,要是路上拖一拖,就至少要十二三天了。
十二三天,這十二三天裡東平城會不會有什麼變故?二太子走後,他那兩萬人的嫡系就由路恭行統領。
以路恭行之能,總不會和二太子一樣與畢炜格格不入,說不定反而會打開一個更好的局面。
我躺在床上,抱着頭想着。
陽光透過篷布映進來,暖洋洋的有些熱。
夏天快來了吧。
我坐了起來。
今天是三月二十八了。
距高鹫城破,正好兩個月。
兩個月前,我還在高鹫城裡與蛇人拼命厮殺,兩個月後,成為謀刺二太子的嫌犯押解回京,送交三法司審理。
從東平城到帝都,要途經之江、建徐、方陽三省地界。
建除雖然人口較少,但地方卻大,建徐境内這一段路非常荒涼。
而從東平城一直到屠方鎮守的北甯城,這一路都沒有駐軍,如果邵風觀要對二太子做點什麼手腳,多半會是在建徐境内。
我們是第三天進入建徐境内的。
之江省與建徐省交界處,已是荒涼不堪,路上偶爾碰到的幾個村子也極是破敗,村民們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地看着我們經過。
記得跟着天水省的貢使團去帝都時,那時路上也見過一些村落。
盡管一東一西,但這些村落倒是相差無幾的。
在木籠裡呆着,左右無事,我又按照那部《道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