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龍駒鳳雛
關燈
小
中
大
了一點心。
” 趙鶴聽了大悅,原來他并非無情無義,全是為了報答師恩甘願去侍候和尚。
秦玉雄更是欣喜非常,有師弟頂缸,自己就算免了災。
你聽和尚自己都說教不成功夫,跟了去定然一事無成,想自己公子身份,怎能去侍候這不起眼的和尚?東野焜師弟出身貧寒,又成了孤兒,侍候老和尚也并不委屈。
但老和尚卻不聽那一套,道:“東野焜,你嘴上說得好聽,沒準才走三五日就後悔,提起腳來溜之大吉,老和尚哪兒找你去?” 東野焜道:“大師,弟子句句出自肺腑,決不敢棄大師而去!” 趙鶴怕老和尚要秦玉雄,趕忙道:“焜兒,既是你自願跟随如澄大師,從此不能反悔,如背棄大師就是背棄為師,你記住了麼?” 東野焜毅然答道:“弟子決不反悔,跟随大師一輩子,隻是師傅的大恩,弟子……” 趙鶴道:“你隻要對如澄大師盡心盡力,也就是報答了為師,現在就行拜師大禮吧!” 東野焜連忙跪下,口稱:“師傅在上,請受徒兒一拜!”說着恭恭敬敬叩下頭去。
老和尚道:“咦,你忙什麼?我和尚還沒答應要你呢!趙施主要老衲從你們中任挑其一,你怎知老衲會挑上你?” 這話使東野焜等人一愣,這和尚要旁生枝節,大概看不上東野煜,秦玉雄和趙鶴不禁有些着急,若真挑了秦玉雄去,又該如何? 趙鶴念頭一轉,道:“和尚,焜兒願代師報恩,至誠至孝,何不成全于他?當然,老夫說過,兩個徒弟任你挑一,這話仍算數。
” 老和尚道:“這小子嘴甜,難保不是口是心非?他明知跟我和尚去學不成功夫,誤了前程,可偏要跟和尚去,你說這小子是癡還是傻?” 趙鶴道:“和尚,他代師報恩,怎會是癡是傻?反正挑中誰誰就得去,又何必……” 老和尚對東野焜道:“你當真要去?” “是,弟子當真要去!” “你不反悔?” “決不反悔!” “誤了前程你休來怪我!” “弟子決無半句怨言。
” “好,這可是你自己說的,一個年青人,竟這般沒出息!” 老和尚直搖頭,“走吧走吧!” 東野焜連忙向趙鶴跪下,流下淚來:“師傅,弟子跟随你老人家五載,蒙師傅諄諄教導,慈心撫育,大恩大德,永生不忘!他日定重返雁湖,叩謝師恩!”言畢三叩,起立後又對秦玉雄道:“師兄,愚弟走後,望師兄盡心侍候師傅,愚弟的一份責任,也隻好由師兄代勞了。
” 秦玉雄滿心歡喜,總算過了這一關,答道:“師弟隻管放心去,愚兄自會小心侍候師傅,你這一路去,也要多多保重。
” 趙鶴十分感慨,雖說收東野焜為徒時就作了這般打算,但臨分手時卻又于心不忍。
師兄弟都是俊朗豐神,有奪人英風,要是都在身邊,将來光大門戶豈不更好? 此時,老和尚說走就走,再不肯多耽擱。
東野焜又再次叩謝師傅,灑淚而别。
東野焜邊走邊回頭,戀戀不舍。
老和尚大惱,道:“怎麼?一步三回頭,不想走就回去,老衲又不強你跟來!” 東野焜止住淚,道:“徒兒跟定了師傅,豈能出爾反爾? 隻是在雁湖蒙受五年養育授藝之恩,不能一時忘懷!” “你回雁湖,再過三年五載藝成,到時下山行道,揚名天下,受萬人敬仰。
你若跟了和尚去,哪裡成得了氣候?我說你還是回去吧!” “弟子報師恩跟随師傅,縱使不能學得絕技,那也是沒法兒的事。
” 老和尚不再說話,隻顧低頭走路。
還未下到半山,他就走不動了。
東野焜道:“師傅,弟子背你老走吧。
” 老和尚歎口氣:“失去功力,連路都走不動了,善哉善哉,隻好如此啦,好在你身子骨還健壯,就當個驢來騎也不妨。
” 東野焜把師傅背起,就像背個嬰兒般,沒有幾斤份量,心想師傅原來本領跟趙師傅一樣大,失去功力竟骨瘦如柴,真可憐啊! 他小跑着下山,盡量不讓師傅颠簸。
可老和尚仍然抱怨道:“慢些慢些,你這不是存心要把師傅幾根老骨頭颠得散了架麼?” 東野焜趕緊放慢了腳步。
“你師傅這五年教了些什麼功夫與你?” “回禀師傅,趙師傅教了徒兒金剛混元功、幾套拳腳和一套刀法。
” “噢,你已習了風火刀法,還有什麼?” “徒兒并未習得風火刀法,别的沒有了。
” “沒有了?這不太少了麼?你師傅為何不教你風火刀法?是不是你小子笨得像驢,不堪造就,無法學會這上乘刀法?” “弟子雖愚魯,但師傅教的功夫還是學會了,隻因弟子功力不夠,故師傅未授風火刀法。
” “停下停下,把師傅放下來歇歇氣。
” 東野焜找了棵大樹,輕輕把老和尚放下。
老和尚背靠樹身,又道:“沒學暗器?” “回禀師傅,沒學,趙師傅說,用暗器勝人不武,大丈夫明刀明槍取勝……” “胡說八道,偏見偏見!” “這……” “五年光陰,你才學了這麼點玩藝兒,真叫老衲心寒。
啊,對了,你的内功如何?” “弟子天天坐息吐納,也不知内力如何?” “自然是好不到哪裡去,不然你師傅怎不教你風火刀法?唉,此去路程不近,要是路上遇到強人,靠你隻怕靠不住。
若是碰到斷魂手、夜行魔,這條命保得住麼?” “弟子愚鈍,學藝不精,但這一路去,見到老魔就趕緊避開,不與之朝相……” “哼!說得容易,好了好了,上路上路!” 東野焜把和尚背起,小心翼翼下山。
漸漸,老和尚身軀重了起來,不到半個時辰,就像背着尊大石像,把東野焜累得直喘粗氣,渾身直冒汗,但他咬緊牙關繼續走。
老和尚在他背上不吭不哈,任由他走。
東野焜心想,師傅體雖輕,但路走長了自然就會覺得重,隻要歇口氣就能恢複體能,似這般勉強舉步,要是站立不穩,摔了師傅怎麼辦?于是喘着氣道:“師傅,徒兒……徒兒力乏……讓徒兒……歇口氣再、再走……” “咦,剛走了不到一個時辰,你怎麼就累了?再走半個時辰歇氣……” “師、師傅,徒兒、力盡、怕、怕站不穩,摔、摔痛了、師、師師傅……” “啊喲,這倒是的,你摔了不要緊,師傅這把老骨頭可經不起摔,那就停下歇息吧。
” 東野焜把老和尚放到一棵樹下,迫不及待仰睡在草叢裡,張大着嘴直喘粗氣。
老和尚道:“你瞧你這模樣,背老衲這般瘦的人竟累得不堪,真是沒用!足見你功夫太差,真叫老衲失望!” 東野焜哪有力氣應答,隻顧呼呼喘氣。
老和尚也閉上了嘴,閉目打坐。
頓飯功夫,東野焜才緩過氣來,背起師傅,又覺輕若無物,便放心邁開了大步。
哪知才走了盞茶功夫,老和尚那枯瘦的身軀又重了起來,而且越來越重,仿佛老和尚變成了一尊鐵羅漢似的,叫他吃不消。
他連連提起真氣,功貫雙臂,才勉強沒讓老和尚從背上滑下來。
他咬緊牙關,勉力支撐又走了一會,内力已消耗去了九成,不得不求師傅下來,讓他喘口氣。
“咦,你怎麼又叫累?怎會如此不中用,半個時辰不到就走不動了,似這般走法,何年何月才下得了山?唉,放下、放下!” 東野焜十分羞愧,自己也不明白怎會如此無用,把師傅放下後,四仰八叉躺在地上,如風箱般呼哧呼哧直喘氣。
老和尚把眼一閉,隻當沒瞧見。
東野焜喘了一陣,渾身骨頭像散了架,一點力氣也沒有,若不趕快運功調息,往下的路又該怎麼走?便使勁坐了起來,運功提氣。
哪知老和尚道:“你既然已喘過氣來,那就上路,為師也不要你背了,自己走吧。
” 東野焜見師傅說走就走,隻好跟着站起來,拖着兩條軟綿綿直發飄的腿,走在後面。
可是,盞茶時分不到,他離師傅越來越遠,便拼命加快步伐,可就是怎麼趕也趕不上。
師傅佝偻着枯瘦的身軀,蹒跚在曲曲彎彎的山道上,走得一點也不快,可為何卻趕不上呢?隻有請師傅慢行等等他了。
正欲呼叫,轉念又一想,這樣說沒有道理,師傅走得還不夠慢麼?這該怎麼辦才好。
他急得一時沒了主意,眼睜睜瞧着師傅拐了兩個彎兒就沒了影子,慌得他提起腳就跑,冷不防被草根絆了一下,一跤摔了個跟頭,沿坡往下滾去。
他
” 趙鶴聽了大悅,原來他并非無情無義,全是為了報答師恩甘願去侍候和尚。
秦玉雄更是欣喜非常,有師弟頂缸,自己就算免了災。
你聽和尚自己都說教不成功夫,跟了去定然一事無成,想自己公子身份,怎能去侍候這不起眼的和尚?東野焜師弟出身貧寒,又成了孤兒,侍候老和尚也并不委屈。
但老和尚卻不聽那一套,道:“東野焜,你嘴上說得好聽,沒準才走三五日就後悔,提起腳來溜之大吉,老和尚哪兒找你去?” 東野焜道:“大師,弟子句句出自肺腑,決不敢棄大師而去!” 趙鶴怕老和尚要秦玉雄,趕忙道:“焜兒,既是你自願跟随如澄大師,從此不能反悔,如背棄大師就是背棄為師,你記住了麼?” 東野焜毅然答道:“弟子決不反悔,跟随大師一輩子,隻是師傅的大恩,弟子……” 趙鶴道:“你隻要對如澄大師盡心盡力,也就是報答了為師,現在就行拜師大禮吧!” 東野焜連忙跪下,口稱:“師傅在上,請受徒兒一拜!”說着恭恭敬敬叩下頭去。
老和尚道:“咦,你忙什麼?我和尚還沒答應要你呢!趙施主要老衲從你們中任挑其一,你怎知老衲會挑上你?” 這話使東野焜等人一愣,這和尚要旁生枝節,大概看不上東野煜,秦玉雄和趙鶴不禁有些着急,若真挑了秦玉雄去,又該如何? 趙鶴念頭一轉,道:“和尚,焜兒願代師報恩,至誠至孝,何不成全于他?當然,老夫說過,兩個徒弟任你挑一,這話仍算數。
” 老和尚道:“這小子嘴甜,難保不是口是心非?他明知跟我和尚去學不成功夫,誤了前程,可偏要跟和尚去,你說這小子是癡還是傻?” 趙鶴道:“和尚,他代師報恩,怎會是癡是傻?反正挑中誰誰就得去,又何必……” 老和尚對東野焜道:“你當真要去?” “是,弟子當真要去!” “你不反悔?” “決不反悔!” “誤了前程你休來怪我!” “弟子決無半句怨言。
” “好,這可是你自己說的,一個年青人,竟這般沒出息!” 老和尚直搖頭,“走吧走吧!” 東野焜連忙向趙鶴跪下,流下淚來:“師傅,弟子跟随你老人家五載,蒙師傅諄諄教導,慈心撫育,大恩大德,永生不忘!他日定重返雁湖,叩謝師恩!”言畢三叩,起立後又對秦玉雄道:“師兄,愚弟走後,望師兄盡心侍候師傅,愚弟的一份責任,也隻好由師兄代勞了。
” 秦玉雄滿心歡喜,總算過了這一關,答道:“師弟隻管放心去,愚兄自會小心侍候師傅,你這一路去,也要多多保重。
” 趙鶴十分感慨,雖說收東野焜為徒時就作了這般打算,但臨分手時卻又于心不忍。
師兄弟都是俊朗豐神,有奪人英風,要是都在身邊,将來光大門戶豈不更好? 此時,老和尚說走就走,再不肯多耽擱。
東野焜又再次叩謝師傅,灑淚而别。
東野焜邊走邊回頭,戀戀不舍。
老和尚大惱,道:“怎麼?一步三回頭,不想走就回去,老衲又不強你跟來!” 東野焜止住淚,道:“徒兒跟定了師傅,豈能出爾反爾? 隻是在雁湖蒙受五年養育授藝之恩,不能一時忘懷!” “你回雁湖,再過三年五載藝成,到時下山行道,揚名天下,受萬人敬仰。
你若跟了和尚去,哪裡成得了氣候?我說你還是回去吧!” “弟子報師恩跟随師傅,縱使不能學得絕技,那也是沒法兒的事。
” 老和尚不再說話,隻顧低頭走路。
還未下到半山,他就走不動了。
東野焜道:“師傅,弟子背你老走吧。
” 老和尚歎口氣:“失去功力,連路都走不動了,善哉善哉,隻好如此啦,好在你身子骨還健壯,就當個驢來騎也不妨。
” 東野焜把師傅背起,就像背個嬰兒般,沒有幾斤份量,心想師傅原來本領跟趙師傅一樣大,失去功力竟骨瘦如柴,真可憐啊! 他小跑着下山,盡量不讓師傅颠簸。
可老和尚仍然抱怨道:“慢些慢些,你這不是存心要把師傅幾根老骨頭颠得散了架麼?” 東野焜趕緊放慢了腳步。
“你師傅這五年教了些什麼功夫與你?” “回禀師傅,趙師傅教了徒兒金剛混元功、幾套拳腳和一套刀法。
” “噢,你已習了風火刀法,還有什麼?” “徒兒并未習得風火刀法,别的沒有了。
” “沒有了?這不太少了麼?你師傅為何不教你風火刀法?是不是你小子笨得像驢,不堪造就,無法學會這上乘刀法?” “弟子雖愚魯,但師傅教的功夫還是學會了,隻因弟子功力不夠,故師傅未授風火刀法。
” “停下停下,把師傅放下來歇歇氣。
” 東野焜找了棵大樹,輕輕把老和尚放下。
老和尚背靠樹身,又道:“沒學暗器?” “回禀師傅,沒學,趙師傅說,用暗器勝人不武,大丈夫明刀明槍取勝……” “胡說八道,偏見偏見!” “這……” “五年光陰,你才學了這麼點玩藝兒,真叫老衲心寒。
啊,對了,你的内功如何?” “弟子天天坐息吐納,也不知内力如何?” “自然是好不到哪裡去,不然你師傅怎不教你風火刀法?唉,此去路程不近,要是路上遇到強人,靠你隻怕靠不住。
若是碰到斷魂手、夜行魔,這條命保得住麼?” “弟子愚鈍,學藝不精,但這一路去,見到老魔就趕緊避開,不與之朝相……” “哼!說得容易,好了好了,上路上路!” 東野焜把和尚背起,小心翼翼下山。
漸漸,老和尚身軀重了起來,不到半個時辰,就像背着尊大石像,把東野焜累得直喘粗氣,渾身直冒汗,但他咬緊牙關繼續走。
老和尚在他背上不吭不哈,任由他走。
東野焜心想,師傅體雖輕,但路走長了自然就會覺得重,隻要歇口氣就能恢複體能,似這般勉強舉步,要是站立不穩,摔了師傅怎麼辦?于是喘着氣道:“師傅,徒兒……徒兒力乏……讓徒兒……歇口氣再、再走……” “咦,剛走了不到一個時辰,你怎麼就累了?再走半個時辰歇氣……” “師、師傅,徒兒、力盡、怕、怕站不穩,摔、摔痛了、師、師師傅……” “啊喲,這倒是的,你摔了不要緊,師傅這把老骨頭可經不起摔,那就停下歇息吧。
” 東野焜把老和尚放到一棵樹下,迫不及待仰睡在草叢裡,張大着嘴直喘粗氣。
老和尚道:“你瞧你這模樣,背老衲這般瘦的人竟累得不堪,真是沒用!足見你功夫太差,真叫老衲失望!” 東野焜哪有力氣應答,隻顧呼呼喘氣。
老和尚也閉上了嘴,閉目打坐。
頓飯功夫,東野焜才緩過氣來,背起師傅,又覺輕若無物,便放心邁開了大步。
哪知才走了盞茶功夫,老和尚那枯瘦的身軀又重了起來,而且越來越重,仿佛老和尚變成了一尊鐵羅漢似的,叫他吃不消。
他連連提起真氣,功貫雙臂,才勉強沒讓老和尚從背上滑下來。
他咬緊牙關,勉力支撐又走了一會,内力已消耗去了九成,不得不求師傅下來,讓他喘口氣。
“咦,你怎麼又叫累?怎會如此不中用,半個時辰不到就走不動了,似這般走法,何年何月才下得了山?唉,放下、放下!” 東野焜十分羞愧,自己也不明白怎會如此無用,把師傅放下後,四仰八叉躺在地上,如風箱般呼哧呼哧直喘氣。
老和尚把眼一閉,隻當沒瞧見。
東野焜喘了一陣,渾身骨頭像散了架,一點力氣也沒有,若不趕快運功調息,往下的路又該怎麼走?便使勁坐了起來,運功提氣。
哪知老和尚道:“你既然已喘過氣來,那就上路,為師也不要你背了,自己走吧。
” 東野焜見師傅說走就走,隻好跟着站起來,拖着兩條軟綿綿直發飄的腿,走在後面。
可是,盞茶時分不到,他離師傅越來越遠,便拼命加快步伐,可就是怎麼趕也趕不上。
師傅佝偻着枯瘦的身軀,蹒跚在曲曲彎彎的山道上,走得一點也不快,可為何卻趕不上呢?隻有請師傅慢行等等他了。
正欲呼叫,轉念又一想,這樣說沒有道理,師傅走得還不夠慢麼?這該怎麼辦才好。
他急得一時沒了主意,眼睜睜瞧着師傅拐了兩個彎兒就沒了影子,慌得他提起腳就跑,冷不防被草根絆了一下,一跤摔了個跟頭,沿坡往下滾去。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