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松松、透透澈澈的感覺!
如茵拿定了一個主意:“鳳音,乘這會兒沒人,你告訴我,我還有多久的日子?”
風音紅着眼圈、抖着嘴唇,什麼也說不出來。
如茵明白了。
她沉吟了一會兒說:“鳳音,我隻囑托你一句話,我這病的實情,你千萬不能告訴任何二人知道……” “這、這是為何?”鳳音不解地問。
如茵攔住他的話:“鳳音!事已至此,我隻想對你說明一點,這些年裡,自你姑父死後,吳家上下對我是再好不過了,其它人更沒有要害我的理由。
我把你留下,就是專一向你交待此事的!今兒的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到此為止!過一會兒,你爺和你奶或是其他家人問起來,你随便說個什麼病症都行,隻不要對人說出真情就是了!” 鳳音兩眼含淚道:“三姑,這,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呵!” 如茵厲聲道:“你兄弟宗岩才多大一點兒?話說錯了,禍事就更大了!這裡面有着天大的幹系!全是因我自己所起。
你得記住了,禍從口出啊!” 鳳音見說,淚汪汪地說:“……咳!事已至此,我按姑吩咐的去做就是了!” 這時,如茵娘恰好走了過來,嘴裡說着:“什麼方子?究竟放在哪裡?怎麼兩三個人在屋裡找了半晌,也沒有找到?” 如茵笑道:“找到找不到,又有什麼打緊?這裡現成的又有郎中!” 如茵娘聽了,有些疑惑地看了如茵一眼,那裡張口又問鳳音:“你姑的病,究竟要不要緊?吃錯什麼藥了?有什麼好方子沒有?” 鳳音看了看如茵的臉,口齒有些打倔地說:“……三奶,你、你也不用操心。
其實,三姑這病……不過是月、月子裡落的病,加上,肝陰不舒……再加上,平時用的方子熱性大了些,吃的東西又少了些。
我……我這裡先給她開個方子,着人照着抓幾副,先吃吃看罷!” 如茵娘聽了,忙令丫頭磨墨。
如茵想,實在是太為難杜郎中了!一張方子,竟不知如何寫才是了。
見他握筆的一隻手和扶紙的另一隻手,竟有些發顫!斟酌沉吟了好一番,剛要下筆時,一不留神,竟把一灘子濃墨滴到了方子上。
丫頭忙找了棉花蘸幹了,杜郎中這才重新哆嗦着寫起來,隻有他自己清楚,他寫的其實是一副解毒的方子。
但是,那字寫得煞是費力,歪歪扭扭地…… 如茵突然之間有一種解脫的輕松。
她決定在娘家再住幾天,最後感受一番親情的溫暖。
可是,她在娘家突然又遇到了一樁奇事:大哥劉如松突然回到了山城家中。
隻見他一身破衣,滿面土塵。
踏進劉家大院,木着一張臉,誰也不理會。
待徑直走到正房堂屋,見到大伯和大娘後,伏在地上,端端正正地磕了三個頭之後,什麼也沒說一句,爾後默默轉身,揚長出門而去。
大伯大娘一下子如墜雲霧之中! 待他出了二門,正好碰見在丫頭的攙扶下慌慌張張過來探看的如茵。
不知何故,如松見了如茵,竟然“撲通”一下給如茵跪了下來,也端端正正地磕了三個頭! 如茵大驚失色! 家人也俱都吃了一驚:“大爺這不是瘋了麼?不然,為何見了二叔、三叔都不磕頭,竟然給三小姐磕起頭來?” 又見大爺磕了頭,站起身來,徑直就要出門而去。
家人拽住,問大爺剛剛到家,這是又要到哪裡去啊? 他點點頭道:“從來處來,到去處去……” 人群後面的如茵,突然捂着嘴,失聲痛哭起來! 這分明是一句禅語! 慧心機敏的如茵,已經明顯知覺了。
她清楚,大哥一定是曆經了什麼天大的事,頓悟了玄機禅理。
隻是,一家人都還蒙在鼓裡罷了! 不管大哥曆經了何等促令他頓悟生死的大事,他們兄妹二人皆已是勘破世事幻相之人了。
第二天,聽一路追他而去的人回來報說:攔他不住!大爺已經在城西的少林寺剃度出家了!拜恒林大和尚為師!恒林大和尚賜了個法名妙醒…… 大娘擂胸頓足地号哭:“老天爺呀!這到底是咋回事啊?” 這真是一場大雷雨! 這是山城春上從未有過的豪雨。
伴着雷聲,伴着風聲,轟轟隆隆地整整響了大半夜、下了大半夜。
黎明時分,雨停了。
月亮重新放出了清銀似的光,斜映在劉家大院裡如茵閨房的窗棂子上。
天亮時分,豔陽高照。
陽春三月的日光穿透新萌的樹蔭,灑落在庭院的地上。
房頂、磚坪和花圃裡,到處都是萦徊着濕漉漉的水氣。
如茵突然想到城北嵩陽書院去看一看。
她換了一身湖青的夾襖,讓家人套好車後,扶着奶娘的肩膀上了車。
也不讓别的人跟,隻讓奶娘兩口子和車把式三人和自己一起出城。
出北城門,車馬徑直朝城北嵩陽書院馳去。
山城的路,泥濘倒也不多,卻布滿了碎砂石頭。
剛剛下了雨的路,濕潤濕潤,偶爾也有深淺不一的水窪,車輪輾上去颠個不停。
雨後的遠山,更加清晰、也更加透澈了。
到處可見突凸的山石和
如茵明白了。
她沉吟了一會兒說:“鳳音,我隻囑托你一句話,我這病的實情,你千萬不能告訴任何二人知道……” “這、這是為何?”鳳音不解地問。
如茵攔住他的話:“鳳音!事已至此,我隻想對你說明一點,這些年裡,自你姑父死後,吳家上下對我是再好不過了,其它人更沒有要害我的理由。
我把你留下,就是專一向你交待此事的!今兒的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到此為止!過一會兒,你爺和你奶或是其他家人問起來,你随便說個什麼病症都行,隻不要對人說出真情就是了!” 鳳音兩眼含淚道:“三姑,這,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呵!” 如茵厲聲道:“你兄弟宗岩才多大一點兒?話說錯了,禍事就更大了!這裡面有着天大的幹系!全是因我自己所起。
你得記住了,禍從口出啊!” 鳳音見說,淚汪汪地說:“……咳!事已至此,我按姑吩咐的去做就是了!” 這時,如茵娘恰好走了過來,嘴裡說着:“什麼方子?究竟放在哪裡?怎麼兩三個人在屋裡找了半晌,也沒有找到?” 如茵笑道:“找到找不到,又有什麼打緊?這裡現成的又有郎中!” 如茵娘聽了,有些疑惑地看了如茵一眼,那裡張口又問鳳音:“你姑的病,究竟要不要緊?吃錯什麼藥了?有什麼好方子沒有?” 鳳音看了看如茵的臉,口齒有些打倔地說:“……三奶,你、你也不用操心。
其實,三姑這病……不過是月、月子裡落的病,加上,肝陰不舒……再加上,平時用的方子熱性大了些,吃的東西又少了些。
我……我這裡先給她開個方子,着人照着抓幾副,先吃吃看罷!” 如茵娘聽了,忙令丫頭磨墨。
如茵想,實在是太為難杜郎中了!一張方子,竟不知如何寫才是了。
見他握筆的一隻手和扶紙的另一隻手,竟有些發顫!斟酌沉吟了好一番,剛要下筆時,一不留神,竟把一灘子濃墨滴到了方子上。
丫頭忙找了棉花蘸幹了,杜郎中這才重新哆嗦着寫起來,隻有他自己清楚,他寫的其實是一副解毒的方子。
但是,那字寫得煞是費力,歪歪扭扭地…… 如茵突然之間有一種解脫的輕松。
她決定在娘家再住幾天,最後感受一番親情的溫暖。
可是,她在娘家突然又遇到了一樁奇事:大哥劉如松突然回到了山城家中。
隻見他一身破衣,滿面土塵。
踏進劉家大院,木着一張臉,誰也不理會。
待徑直走到正房堂屋,見到大伯和大娘後,伏在地上,端端正正地磕了三個頭之後,什麼也沒說一句,爾後默默轉身,揚長出門而去。
大伯大娘一下子如墜雲霧之中! 待他出了二門,正好碰見在丫頭的攙扶下慌慌張張過來探看的如茵。
不知何故,如松見了如茵,竟然“撲通”一下給如茵跪了下來,也端端正正地磕了三個頭! 如茵大驚失色! 家人也俱都吃了一驚:“大爺這不是瘋了麼?不然,為何見了二叔、三叔都不磕頭,竟然給三小姐磕起頭來?” 又見大爺磕了頭,站起身來,徑直就要出門而去。
家人拽住,問大爺剛剛到家,這是又要到哪裡去啊? 他點點頭道:“從來處來,到去處去……” 人群後面的如茵,突然捂着嘴,失聲痛哭起來! 這分明是一句禅語! 慧心機敏的如茵,已經明顯知覺了。
她清楚,大哥一定是曆經了什麼天大的事,頓悟了玄機禅理。
隻是,一家人都還蒙在鼓裡罷了! 不管大哥曆經了何等促令他頓悟生死的大事,他們兄妹二人皆已是勘破世事幻相之人了。
第二天,聽一路追他而去的人回來報說:攔他不住!大爺已經在城西的少林寺剃度出家了!拜恒林大和尚為師!恒林大和尚賜了個法名妙醒…… 大娘擂胸頓足地号哭:“老天爺呀!這到底是咋回事啊?” 這真是一場大雷雨! 這是山城春上從未有過的豪雨。
伴着雷聲,伴着風聲,轟轟隆隆地整整響了大半夜、下了大半夜。
黎明時分,雨停了。
月亮重新放出了清銀似的光,斜映在劉家大院裡如茵閨房的窗棂子上。
天亮時分,豔陽高照。
陽春三月的日光穿透新萌的樹蔭,灑落在庭院的地上。
房頂、磚坪和花圃裡,到處都是萦徊着濕漉漉的水氣。
如茵突然想到城北嵩陽書院去看一看。
她換了一身湖青的夾襖,讓家人套好車後,扶着奶娘的肩膀上了車。
也不讓别的人跟,隻讓奶娘兩口子和車把式三人和自己一起出城。
出北城門,車馬徑直朝城北嵩陽書院馳去。
山城的路,泥濘倒也不多,卻布滿了碎砂石頭。
剛剛下了雨的路,濕潤濕潤,偶爾也有深淺不一的水窪,車輪輾上去颠個不停。
雨後的遠山,更加清晰、也更加透澈了。
到處可見突凸的山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