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如茵終于明白自己這場病的起因了—— 也許是因為那晚見過了逸之,這幾天裡,如茵倒覺得自己身子有些輕松了。

    隻是,整個胸腹還會突如其來的痛上一陣巨痛。

    每次發作之後,總是通身的大汗淋漓,半天都喘不過氣來…… 不知逸之他這會兒怎樣了?自己還能不能等到他回來的那一天啊? 這天,城裡奶娘的男人王管事帶着車馬來了。

    言說是如茵的老爹身子不爽,如茵娘想把閨女接回城裡住兩天,幫助照看照看。

     如茵心想,自己也不知究竟得了什麼病?大哥找人開的藥方子,天天熬、天天吃的,身子雖不見重卻不見輕松。

    看樣子,也是熬日子的份兒了。

    倒不如乘這會兒還能動彈動彈,回城裡住上幾天,和娘最後說說話的好。

     吳家大哥勸了好一番,說是弟妹身子這般虛弱,怎麼耽得住再受車馬颠宕之苦?因見如茵執意要回,而且奶娘和王管事說老爺和太太想閨女了,立等在那裡,執意要接小姐回城去。

    吳子霈隻得令管家匆匆打點了一些帶給親家老爺和太太的禮物,一直送到大門外。

     一待如茵回到娘家,娘和爹見她下了馬車,扶着奶娘的肩膀走路,虛得竟是又喘又汗的,俱都吃了一驚——天哪!才幾天不見?女兒怎麼一下子成了這個樣兒? 爹娘也不及說其它,張口便打聽女兒:這段日子過得怎麼樣?身子到底哪裡不舒适?是不是在吳家受了大姑子、小姑子的氣?誰欺負你們孤兒寡母了不成?平素吃的什麼藥?請了哪裡的先生等等。

     雖說如茵一一都回答過了,娘卻依舊不放心。

     這天下午,正好城西關有名的杜郎中來家裡給爹号脈開藥,娘便囑杜郎中先為老爺診治之後,然後再到後面來,順帶給如茵也把把脈,看看究竟得了什麼病?人怎麼會這麼虛弱、這般消瘦? 說起這位杜郎中,他正是杜鴻飛的侄孫杜鳳音。

    按輩份,這位郎中該叫如茵一聲姑的。

    杜郎中從如茵父親屋裡出來,為如茵把了一會兒脈,兩個眉頭漸漸地皺在了一起。

    他又看了看如茵的舌頭和牙齒,臉上一時竟露出不小的惶恐來:“奇怪!看這脈象,怎麼三姑這病,倒有點像是積毒侵脈之象?” 一邊把脈,一邊繼續詢問起如茵平時吃誰的方子?配的什麼藥?身子有哪些不舒服等等。

     如茵說:“藥方子也不大注意。

    平時都是家裡的郎中開了藥,家人照着方子去抓的。

    倒也沒太大的疼痛,不過總是腿軟心慌,不能走路和久立,眼睛發蒙,不記得事情。

    夜裡老做惡夢。

    ” 杜郎中聽了,臉上更顯得吃驚起來:“三姑,你這症候……這症候,怎麼像是……像是時常吃什麼相克的食物,或者毒性過大的藥方了?你平時吃藥方子裡,你能記得一兩樣藥名麼?” 如茵回憶着:“也不大記得,郎中隻說是畏寒畏冷,宿食不化,用的什麼甘草、莨菪、乳香、茯苓和附子等十幾樣子的草藥。

    我這陣子,正事尚且記不得,這些草啊子的,更難記住了。

    ” 杜郎中道:“若說三姑月子落下的畏寒病,倒也可以用些附子、莨菪之類,隻不知,是不是藥量大了些?這幾樣,用藥略大一些兒,就會傷及血脈的!還有,吃這樣的藥,郎中交待沒有什麼禁忌?” 如茵道:“好像也沒有特别交待什麼。

    ” “你們家吃不吃豆豉之類?” 如茵道:“這倒是常吃。

    炸醬面、豆豉肉,我平時倒喜歡吃。

    ” 杜郎中失口道:“這如何能成?附子的大忌正是豆豉!” 如茵笑道:“鳳音!你是個念過書的,又是個郎中,那些土方流言以訛傳訛的據多!如何信得?哪裡個有吃炸醬面就吃出禁忌的道理來?你說的那是本草上的禁忌罷?若以本草,連懶婆娘的裹腳布、棺材裡的蟲子都能入藥呢!我卻從來不信這些邪!” 嘴裡這樣說着,一邊卻給杜郎中使了個眼色,阻止他說下去。

     其實,如茵是何等機敏之人?她早就從杜郎中那分外詫異的表情并反複不停的詢問中,覺出什麼反常來了!一邊就轉過臉去,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娘說:“娘,原有過一個土方子,我記得是夾在康熙字典裡了。

    你過去看一看,還能不能幫我找來?你看着,别讓那些下人亂翻我的東西!找出來,讓鳳音看看,那個方子能不能用?我記得我當閨女時,有一段日子,和這會兒的症候一樣,也是身虛心慌、渾身酸痛的。

    後來,在中嶽廟裡,求道士給了個方子,攏共吃了三五付,就好利索了。

    你記不記得?” 娘搖遙頭:“多少年了!誰知還在不在?”一邊說着,一邊起身到如茵舊日住的西廂房去找。

     如茵見娘去後,又望着身邊的丫頭說:“你去交待竈房給我燒一碗甜湯來。

    ” 那丫頭見說,一時也離開屋子去竈房了。

     如茵一時覺得冷從心底生:打從逸之回來的日子,許是自己做事忘了忌諱?那吳子霈偶爾也曾有疑惑的神情和冷熱之言流露。

    莫非……?她不敢往下想了!待緩過神來,細想想時,反倒覺得,這樣的結果,畢竟也算是一種解脫了! 于是,一時反倒有了一種輕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