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子霖見如茵幾天勞累,加上小宗岩的突病,憔悴、困乏和憂慮,幾乎把她颠累得神志昏迷起來。

    他看在眼裡,心内痛得不知怎麼着才好了。

    清知自己正是因為這個兒子,才終于獲得了如茵,認定兒子是自己命運中的福星。

    當然,這裡面,另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隐情:雖說逸之暴瘐與吳家無直接關礙,可梁逸之遭遇囹獄之災,畢竟是吳家買通官府所為!梁逸之之死,一直都令他的靈魂深處感到一種不安。

    因而,他對宗岩的關愛,似乎另帶有某種贖罪的心态。

    故而,平時倒比如茵更溺愛兒子。

     如此,每日裡除了延請郎中煎藥、針灸外,兒子重病之日,一個大老爺兒們,每晚子時,必要獨自長跪于天井,淨手焚香,對天祈禱:“上蒼!上蒼!若我吳子霖的兒子吳宗岩陽壽當盡,就請上蒼垂憐子霖一片舐犢之情,把子霖所餘之陽壽與吾兒平分共享。

    若上蒼答應,子霖有生之年,将一心修善、扶濟困厄。

    為人做德人,為官做清官……” 之後,他還悄悄跑到法王寺、少林寺和中嶽廟寺,又是燒香又是許願地,請求神佛保佑兒子快些好起來! 如茵這裡呢,更是憂心如焚了:設若這個兒子有了什麼三長兩短,自己如何對得起逸之?而且,自打來到吳家後,不知為什麼,好幾年了,自己竟然一直沒有再懷第二個孩子。

    眼見宗岩一天天大了,如茵也每每催促子霖再納一個小妾來,為子霖再生一個親生的。

    否則,自己這一生一世欠子霖的情分,可就就幾生幾世也還不清的了!可是,癡情的子霖哪裡聽得進這話?如今,兩人守着這一個宗岩,若是一旦再出什麼意外,自己還有什麼理由再繼續苟活于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自己不能再生,子霖又執意不納妾,此生自己欠子霖的不是更多了麼? 十多天後,當兒子終于漸漸脫離險境、開始好轉時,子霖和如茵兩人才長長松了口氣。

    隻是,兩人都如同脫了一層皮般疲憊不堪…… 諸事利索,正好逢上山城中嶽廟三月廟會起會。

    子霖有心陪如茵母子散散心,便令管家到任上又延請了幾天的假。

     中嶽廟會是中原這一帶極負盛名的大集會。

    在山城的城裡鄉下,也算得上民間百姓最熱鬧的一樁盛事了。

     子霖軟磨硬纏地,鼓叨了好一番後,如茵才答應帶着孩子,一家人到廟會上散散心。

     一家三口打扮停當,子霖令家人套好新換了頂篷的馬車,親自扶如茵上了馬車。

    幾個家人騎着馬跟在馬車左右,一路趕到中嶽廟來。

     遠遠地,衆人便就已覺出了廟會的那番熱鬧。

    随着人群的漸漸稠密,馬車的速度也明顯緩慢下來。

    越往廟會中間走,人也越擠,而一排兩行的各式商貨也更加琳琅滿目起來。

     陽光明豔豔地照在頭頂。

    此時,人在其中,隻聽四下裡叫賣聲、說話聲、開場的銅器和鑼鼓鬧得人心發慌。

    空氣中到處飄滿着油馍、胡辣湯、水煎包子和各色食物的香氣。

    各色的雜耍、猴戲、武把子、大鼓書也圈地為場,圍着裡三層外三層的看衆。

     蓦然之間,如茵覺得有一股濃濃的生活氣息朝自己撲面而來。

     此時,兒時的她女扮男妝,和堂兄弟們一起逛廟會的一些情景一時盡現面前。

    蓦然之間,她覺得自己有一種冬眠複蘇的感覺,有一種春回大地、遍野新綠的感覺。

    而逸之死後的這些年裡,她似乎總是在有意無意地,排斥所有這些來自生活的樂趣。

    似乎自己的軀殼雖還活在世上,可靈魂卻早已遠遠地遊弋于另一個世界了。

    她的軀殼很對得起子霖,她的精神卻已經随風飄然而去。

     今天,似乎是這些芸芸衆生,是這濃濃的生命氣息,濃濃的人間氣息,喚回了她的感覺。

    她扒開轎簾,仰着臉兒,望着熱鬧的廟會情景,盡情地感受着來自中嶽太室的勁風,感受着溫暖得有些發燙的陽光撫慰。

     這天,就連跟随的下人也明顯覺出了:二爺和二奶奶兩口子,今兒比往常格外地面露喜色,也格外地有興緻!随從的年輕管事,時不時地從路旁的小貨攤上,買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讓丫頭拿給坐在車上的小宗岩玩兒。

    宗岩在車裡又是叫又是笑地,實在是開心極了。

     行至中嶽廟前,車馬無法再往裡走了。

    子霖令家人把車馬停在廟外,大家徒步穿過人流,一直往廟裡走去。

    雖有同行的三四個家人和一個丫頭跟着,子霖卻仍舊要親自馱着小宗岩。

    人多擁擠的時候,還要騰出一隻手來扯着如茵的手兒朝前擠去。

     兒子生病時,如茵曾在家中默默地向中嶽王許過大願。

    所以,今兒她第一件事就是要到中嶽大殿中嶽王前親自還願。

     下人買了香火拿着,緊跟主人進了廟門。

     廟裡的人也很多,熙熙攘攘的,各色人等流水一般出出進進。

    子霖馱着兒子,邊走邊看,不時和如茵說笑幾句。

    他們雖說身穿便服,可趕會的百姓依舊能從他們夫妻的氣度上,看出他們身份的非同一般,都自動地讓開了一些路。

    他們前後,不遠不近地跟着三四個身着一色短打的家人和一位小胖丫頭。

     這座中嶽廟,原是一座依山勢而建的皇家行宮,後來才成了一座道廟。

    因而,它的氣勢絕非一般寺廟可比。

    過中華門便是長長的一段路,漫上坡,很是耐走。

    馬道和甬道兩旁,有數不清的古老而高大的松樹。

    林地上長滿了野草野花。

    成群的鹧鸪、燕子盤旋其間。

     直到過了峻極門,才略顯得寂靜了一些。

     然而,這一天,如茵再也沒有料想到:她竟然會和她認為早已成了隔世之人的逸之擦肩而過! 逸之也萬沒有料到,自己竟會在這裡撞見如茵—— 回鄉後,逸之就聽說了新婚後的子霖攜夫人一直在外就任的情形。

    故而再也料想想不到竟會在中嶽廟見到他們—— 他和兩位南面的朋友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