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遍,多都是這般既愁思濃濃卻用詞清淡的風格。
如今方才知悉:當初,子霖也不過是在書院匆匆一見而已,從此,他竟對自己就恁般地癡情思慕如此…… 漸漸地,如茵便覺得自己那一顆冷如堅冰的心,竟開始被子霖那頑強的溫柔和深情融化了少許…… 光緒二十七年夏,因了如茵舅舅的幫忙,子霖被調任到了離山城不遠的河南知府衙門,升遷文六品的知府佐官,署理同知衙門官印。
這幾年裡,雖說如茵從未說出過口,卻一直都在盤算着:若能為子霖做些什麼,也算報答他的一份深情之義和庇護之情。
前年,姑姥娘病故,舅舅和大表哥等扶柩歸裡時,子霖專門告了幾天的假,陪如茵和娘一齊回到項城,為姑姥娘披麻戴孝、守靈送終。
在項城的十多天的相處中,舅舅和大表哥對子霖為人處事的綿穩厚道都很贊賞。
大表哥私下曾對如茵說:“妹夫那人,人品忠厚而内秀,我聽見恁幾個舅暗裡都直誇他呢!” 在項城老家的日子裡,如茵親眼目曆了官至大清巡撫的舅舅,為了能在老家大墳給姑姥娘争得一席葬身之地,曾怎樣地作難求人。
到了,竟落得個忍辱含羞也不能如願!如茵想,此事,舅舅肯定沒有料及!否則,憑舅舅的性子,決不會自取其辱,千裡迢迢把生母的屍首從天津運回去,再被晾在那! 舅舅的親娘,是因當年家中貧窮,不得已才嫁給了舅公做妾。
雖說舅公的大老婆早就死了,然因姑姥娘出身卑微,雖說連為袁家生了四個兒子,末了也未能夠被扶了正。
在項城老家,做妾是極被人看不上眼的。
按規矩,一是活着不能走娘家,二是死後不能入老墳。
當然,凡事沒有打不破的——就算妾生的兒子,長大之後,若是成了人物,也有把自己親娘埋在老墳,沒有人敢說二話的。
這裡面其實另有一些原故:舅舅這個人,雖說官已做到了二品大員,成了大人物兒。
可是,宦海仕途二十多年來,除了認準子弟後人當中,人品本事值得提攜的之外,很少輕易提攜老家的近親子弟。
這些年,有好些老家跑到京津的袁氏子弟,舅舅一看不是塊材料時,便送些盤纏銀子,好言好語地仍舊打發回去的也不少。
因此,頗是得罪了幾個親戚。
特别是執掌家政、又系正出的二舅,自被朝廷革職後,這兩年一直想要舅舅為其做主,重回任上。
舅舅卻因避嫌同胞兄弟之故,一直沒有答應幫他。
因而,這位二舅便乘機挾私,帶頭鼓動衆位親友和他生母的娘家人,極力阻撓姑姥娘埋入袁家老墳! 在老家的兩個多月裡,舅舅除了自己好話說盡之外,也曾先後派人去說和,始終都沒有結果。
如茵眼見着舅舅又氣又痛,每天隻是嗳聲歎氣地,人也瘦多了。
自己娘呢,因自小失去親娘,後娘又不待見,便被舅公特許,跟着這個姑媽一直長到了十幾歲。
從此,打心裡把姑媽當成自家親娘了。
如今,見哥已做到了朝廷二品,末了竟依舊沒有逃脫一個“庶出”的名份!又是心痛哥哥,又是為亡故的姑姑傷心,幾番哭得昏死過去。
舅舅因已經過繼給另一個舅公,故而朝廷隻給了他三個月的丁憂。
眼看期滿,舅舅隻得和衆人商量:另選一塊風水好的地,造一座大大的墓安葬老娘罷!又囑托一奶同胞的兄弟三舅、五舅和六舅并大表哥等人,在老家置買墳地,建造墓穴。
自己則凄凄慘慘、一腔悲怆地帶着親兵回直隸任上去了。
臨走時,四舅對幾個同胞兄弟說:“你們記住:我将來死了,就是喂了外鄉的野狗,也不能埋到袁家老墳!” 去年秋天,老家的三舅他們幾個,在家鄉為姑姥娘另選了一處墓地。
墓建成後,舅舅攜妗子和大表哥又從直隸總督任上回來了一趟,為停柩一年多的姑姥娘落了葬。
如茵和子霖又陪娘回到項城,終算發送了姑姥娘。
去年在項城臨分手時,大表哥對如茵道:“恁舅這次來河南,在巡撫衙門向他在山東做巡撫時的同僚、河南巡撫張大人提起,他有一個在光州做官的甥婿,名叫吳子霖,不知為官和為人如何?巡撫大人很是誇贊了妹夫的官品和人品一番。
還抱怨恁舅為何不早說有這層關系?否則早就為其前程圖謀一番了!巡撫大人還誇俺妹夫不僅為官清正,而且對上司和同僚,也頗知敬讓敦睦。
恁舅當時就給我交待,以後有機會可以舉薦舉薦恁這個妹夫的話。
” 如茵聽了,當即就表示了謝意,又格外囑托大表哥:“大表哥,子霖他确實是個好人!也是一個好官。
恁妹子欠他的情份太大了。
故而,在他的前程上,還請大表哥當成一件事放在心上!别一忙起來,就丢腦後去了。
好歹幫妹子報答一些人家的情義罷。
” 見表妹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大表哥心下便已揣知子霖的寬厚了。
安慰如茵道:“妹子放心罷!我一定會記着随時提醒大爺的。
另外,隻要遇上機會,我能幫上忙時,也會幫俺妹夫的。
” 果然,第二年夏天,河南巡撫張大人便奏請朝廷,将子霖從離家較遠的光州升任到河南知府了。
如今方才知悉:當初,子霖也不過是在書院匆匆一見而已,從此,他竟對自己就恁般地癡情思慕如此…… 漸漸地,如茵便覺得自己那一顆冷如堅冰的心,竟開始被子霖那頑強的溫柔和深情融化了少許…… 光緒二十七年夏,因了如茵舅舅的幫忙,子霖被調任到了離山城不遠的河南知府衙門,升遷文六品的知府佐官,署理同知衙門官印。
這幾年裡,雖說如茵從未說出過口,卻一直都在盤算着:若能為子霖做些什麼,也算報答他的一份深情之義和庇護之情。
前年,姑姥娘病故,舅舅和大表哥等扶柩歸裡時,子霖專門告了幾天的假,陪如茵和娘一齊回到項城,為姑姥娘披麻戴孝、守靈送終。
在項城的十多天的相處中,舅舅和大表哥對子霖為人處事的綿穩厚道都很贊賞。
大表哥私下曾對如茵說:“妹夫那人,人品忠厚而内秀,我聽見恁幾個舅暗裡都直誇他呢!” 在項城老家的日子裡,如茵親眼目曆了官至大清巡撫的舅舅,為了能在老家大墳給姑姥娘争得一席葬身之地,曾怎樣地作難求人。
到了,竟落得個忍辱含羞也不能如願!如茵想,此事,舅舅肯定沒有料及!否則,憑舅舅的性子,決不會自取其辱,千裡迢迢把生母的屍首從天津運回去,再被晾在那! 舅舅的親娘,是因當年家中貧窮,不得已才嫁給了舅公做妾。
雖說舅公的大老婆早就死了,然因姑姥娘出身卑微,雖說連為袁家生了四個兒子,末了也未能夠被扶了正。
在項城老家,做妾是極被人看不上眼的。
按規矩,一是活着不能走娘家,二是死後不能入老墳。
當然,凡事沒有打不破的——就算妾生的兒子,長大之後,若是成了人物,也有把自己親娘埋在老墳,沒有人敢說二話的。
這裡面其實另有一些原故:舅舅這個人,雖說官已做到了二品大員,成了大人物兒。
可是,宦海仕途二十多年來,除了認準子弟後人當中,人品本事值得提攜的之外,很少輕易提攜老家的近親子弟。
這些年,有好些老家跑到京津的袁氏子弟,舅舅一看不是塊材料時,便送些盤纏銀子,好言好語地仍舊打發回去的也不少。
因此,頗是得罪了幾個親戚。
特别是執掌家政、又系正出的二舅,自被朝廷革職後,這兩年一直想要舅舅為其做主,重回任上。
舅舅卻因避嫌同胞兄弟之故,一直沒有答應幫他。
因而,這位二舅便乘機挾私,帶頭鼓動衆位親友和他生母的娘家人,極力阻撓姑姥娘埋入袁家老墳! 在老家的兩個多月裡,舅舅除了自己好話說盡之外,也曾先後派人去說和,始終都沒有結果。
如茵眼見着舅舅又氣又痛,每天隻是嗳聲歎氣地,人也瘦多了。
自己娘呢,因自小失去親娘,後娘又不待見,便被舅公特許,跟着這個姑媽一直長到了十幾歲。
從此,打心裡把姑媽當成自家親娘了。
如今,見哥已做到了朝廷二品,末了竟依舊沒有逃脫一個“庶出”的名份!又是心痛哥哥,又是為亡故的姑姑傷心,幾番哭得昏死過去。
舅舅因已經過繼給另一個舅公,故而朝廷隻給了他三個月的丁憂。
眼看期滿,舅舅隻得和衆人商量:另選一塊風水好的地,造一座大大的墓安葬老娘罷!又囑托一奶同胞的兄弟三舅、五舅和六舅并大表哥等人,在老家置買墳地,建造墓穴。
自己則凄凄慘慘、一腔悲怆地帶着親兵回直隸任上去了。
臨走時,四舅對幾個同胞兄弟說:“你們記住:我将來死了,就是喂了外鄉的野狗,也不能埋到袁家老墳!” 去年秋天,老家的三舅他們幾個,在家鄉為姑姥娘另選了一處墓地。
墓建成後,舅舅攜妗子和大表哥又從直隸總督任上回來了一趟,為停柩一年多的姑姥娘落了葬。
如茵和子霖又陪娘回到項城,終算發送了姑姥娘。
去年在項城臨分手時,大表哥對如茵道:“恁舅這次來河南,在巡撫衙門向他在山東做巡撫時的同僚、河南巡撫張大人提起,他有一個在光州做官的甥婿,名叫吳子霖,不知為官和為人如何?巡撫大人很是誇贊了妹夫的官品和人品一番。
還抱怨恁舅為何不早說有這層關系?否則早就為其前程圖謀一番了!巡撫大人還誇俺妹夫不僅為官清正,而且對上司和同僚,也頗知敬讓敦睦。
恁舅當時就給我交待,以後有機會可以舉薦舉薦恁這個妹夫的話。
” 如茵聽了,當即就表示了謝意,又格外囑托大表哥:“大表哥,子霖他确實是個好人!也是一個好官。
恁妹子欠他的情份太大了。
故而,在他的前程上,還請大表哥當成一件事放在心上!别一忙起來,就丢腦後去了。
好歹幫妹子報答一些人家的情義罷。
” 見表妹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大表哥心下便已揣知子霖的寬厚了。
安慰如茵道:“妹子放心罷!我一定會記着随時提醒大爺的。
另外,隻要遇上機會,我能幫上忙時,也會幫俺妹夫的。
” 果然,第二年夏天,河南巡撫張大人便奏請朝廷,将子霖從離家較遠的光州升任到河南知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