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召見隻怕福禍難料。
袁大人與徐大人整整商議了半日,才動身進京。
做為大人的貼身親兵之一,逸之得以從小站一路護送進京。
在法華寺海棠院,逸之見到了多日不見的如茵。
如茵乍一見到逸之的臉,竟忍不住笑了起來——才多久沒見?逸之白白淨淨的一張臉,此時眉毛、鼻子、臉龐全都黝黑黝黑地成一個色啦!倒是身上那直挺挺的洋式戎裝和齊膝深的馬靴,并腰間挂的左輪手槍、腰刀等,看上去比往日更顯威武了! "我隻當闖進來個夜叉呢!"如茵俏笑道。
逸之摸着自己的臉也笑了。
這一笑,一口整齊的牙齒更顯得白亮閃閃的:"哪天如松、如桦都回來時,就是三個夜叉了!" 逸之低頭打量如茵:看她今兒穿了件洋紗撒花鑲邊的散口襖褲,青緞子軟底繡鞋套着半大的腳,頭上松松地斜挽着個丫頭髻。
望着她此時嬌笑俏麗、令人心動的模樣兒,幾個月的軍營訓練,繃得鐵似的神經一時竟柔軟如綿起來。
兩人一路說笑着,一路順着青磚小徑信步來到後園的海棠林。
滿園的海棠樹上,果兒結得甚是稠密。
如茵仰起頭,遙想幾個月前,自己還曾在此悲春悼花!如今,身邊卻已實實在在地站着那曾惹得自己傷春泣紅的人兒!精精壯壯的身段,威威武武的氣勢,一切仿佛夢一般不真實,卻又是恁地分明。
每擡眼望他,一雙含笑的眸子總在深情地凝注着自己…… 滿園銀桂正值乍放時分,一陣陣芳香沁人心脾。
逸之一直笑而不語,定定望着她,聽她數叨着一些瑣事兒:如舅舅的生日快到了,她想到瑞蚨祥去買些上等的綢緞衣料,親手做一件絲棉袍子和靴子,給大表哥做一雙靴子,給逸之做兩件衫衣等等家常話。
逸之因一個多月都沒有和康公等人見面了,聽說這陣子局勢不大有利,早想過去問問。
可袁大人專意交待過自己,說那幾個新黨行事操切,當任不久,在朝廷中便得罪了諸多大臣。
告誡他不要和那幾個人拉開些距離的。
所以,他不敢公然告假去見康公等人。
一時也沒有理由單獨出門,正焦灼不安時,聽如茵提起到瑞蚨祥買衣料,心想何不乘機出門一趟?一是可以順勢打聽一下幾人的情況,二是看看自己此時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想到這裡,逸之立馬撺掇如茵:"在小站幾個月,成日悶在軍營,我早想和你一起逛逛京城了。
平時也沒有機會,明兒,我陪你到街上買料子如何?" 如茵一聽,立馬高興得什麼似的!當晚就拉着逸之來到妗子的庭院,和妗子商議明兒想讓逸之陪着到街上買東西的事兒。
有逸之陪着,妗子也沒有不放心的理由。
第二天一早,就讓丫頭叫管家過來,吩咐管家安排車馬,又派了一個侍候的丫頭跟着。
逸之也沒有讓親兵跟從,隻把左輪手槍掖在衣服下面,他專門換下軍服,穿了一件月白绉綢的夾衫,牽着馬和如茵一齊出了府門。
待來到大栅欄時,如茵剛一跳下馬車,逸之便突然記起什麼似地,對如茵說:"嗳!有件事,我倒忘得淨光!我得幫軍中一位同僚往家裡送一封信。
他就住在崇文門一帶。
你看這樣吧:你先到店裡挑着衣料,我去去馬上就回。
"一邊就從衣袋裡掏出二百兩銀票塞到如茵手裡:"慢慢挑!給姑姥娘、妗子和幾個小表弟、小表妹也分别買些什麼。
别擔心錢,新軍的薪俸,一個普通士兵比一個七品縣太爺還高呢。
除了薪水,這個月,上司又格外獎了我們幾個每人二百兩。
" 如茵心裡一熱:聽他話音、這行事,分明是丈夫對妻子說話的口氣麼!逸之轉臉又交待丫頭:"你陪小姐在店裡挑衣料,衣料挑好之後不要遠去,就在瑞蚨祥隔壁的茶館等着我回來。
" 如茵見他行色匆匆地,隻得交待了一句:"快去快回啊!"逸之一面答應着,一面早已躍上了馬背,打馬而去了。
南海會館裡,康有為等人正焦慮萬分。
雖說皇上已經下了密诏,着令他和梁啟超迅速離京,不可遲延。
可他一心憂慮的是,隻怕這一走,變法大計亦将付之東流矣! 康公穿了一件半舊的直羅長衫,滿臉胡子拉碴地,人顯得又憔悴、又消瘦。
見逸之突然到來,一臉的喜出望外!不及細說,急忙詢問逸之:天津閱兵陰謀的傳聞,梁教官聽說沒有?還有,前日他托徐大人說服侍郎大人出兵之事,不知結果如何? 逸之把自己剛剛在海棠院獲悉的消息告知了康公:自八月初一大人奉旨觐見皇上并被特賞侍郎,立即引起了直隸總督榮祿的警覺!據軍機處朋友透露:榮祿借口英俄在海參威開戰,已緊急調動甘軍董福祥進駐了長辛店;接着又調動聶士成軍駐紮在了天津。
這裡面,雖有榮祿利用三家兵力,達到互相肘掣之作用。
同時,也足以證明了後黨對皇上突然恩拔軍隊将帥已引起惶亂和警覺,随即做好了防範應對! 康公聽了,沉吟了好一陣後,依舊還是忍不住把想借助小站新軍,以武力推行變法的計策,很是含蓄向逸之談了。
逸之勸道:"康公,學生以為,兵事不可輕舉!一旦事敗,不僅會徹底毀了變法大計,更會引起兩宮交惡,直接累及皇上!應慎之再慎才是!" 康公沉默了一會兒又問:"自侍郎被皇上诏見之後,侍郎那裡究竟怎麼想的?梁教官是否知悉一二?" 逸之說:"自皇上召見大人之後,各方頓生異常。
這兩天,大人正和他的幕僚商議應對之計。
因未有定策,學生尚不知其詳。
"—— 其實,有關皇上這次召見袁大人,君臣二人談了些什麼,逸之從如茵的大表哥那裡還是聽說了三言兩語的:近日,因守舊人士的阻撓,變法屢屢受阻。
皇上希望袁大人出兵武力推助變法。
袁大人卻就當下局勢險惡,向皇上開誠布公地勸谏:當今之中國,變法不宜操之過急!更不宜武力助舉。
又說,康、梁等君因施行新政心切,故行事鋒芒過露了些。
眼下隻恐得罪朝中大臣甚深。
聽說一些人恨不能得其肉食之而快。
新舊兩派已呈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勢。
康、梁勢單力薄,莫如令之暫避一時之風,積蓄實力,靜待對手氣焰稍緩時,再回京重議變法之事,方為上策。
皇上思慮了一番,雖态度頗為猶豫,卻還是聽從了大人提議:立即下旨,着令康、梁即日離京。
變法大計,可待風頭稍緩之後再議。
還有諸多細節,做為一介軍人,也因牽涉到的袁大人的緣故,逸之不好悉數告知康公。
其實,處事機敏老道的袁大人,早在這之前,就已感到了朝中局勢的危機,并已分析康梁之流持政幼稚,行事操切,故而不足倚之。
朝中許多曾支持變法的大臣,也因對其失望而紛紛敬而遠之了。
記得那天晚上,如茵的舅舅曾專一把自己叫到了他的督辦處,語重心長地說:"逸之,時下正值非常之時期,凡事要三思而後行。
懂不懂啊?嗯,許多事情,操之過急,不僅于事無補,反會連累了當今皇上。
那些人,太書生意氣,又太鋒芒畢露,不知藏行!這時,憑誰的話都已聽不進勸說了。
你看,變法才搞了兩三個月,就已經弄得到處樹敵、怨聲載道的。
連皇上都跟着受了連累!你不要再和他們接觸了!一旦卷進去就難退身的。
平時,除了跟我一起回去,你不要再單獨進京了!嗯,懂不懂啊?" 逸之知道袁大
袁大人與徐大人整整商議了半日,才動身進京。
做為大人的貼身親兵之一,逸之得以從小站一路護送進京。
在法華寺海棠院,逸之見到了多日不見的如茵。
如茵乍一見到逸之的臉,竟忍不住笑了起來——才多久沒見?逸之白白淨淨的一張臉,此時眉毛、鼻子、臉龐全都黝黑黝黑地成一個色啦!倒是身上那直挺挺的洋式戎裝和齊膝深的馬靴,并腰間挂的左輪手槍、腰刀等,看上去比往日更顯威武了! "我隻當闖進來個夜叉呢!"如茵俏笑道。
逸之摸着自己的臉也笑了。
這一笑,一口整齊的牙齒更顯得白亮閃閃的:"哪天如松、如桦都回來時,就是三個夜叉了!" 逸之低頭打量如茵:看她今兒穿了件洋紗撒花鑲邊的散口襖褲,青緞子軟底繡鞋套着半大的腳,頭上松松地斜挽着個丫頭髻。
望着她此時嬌笑俏麗、令人心動的模樣兒,幾個月的軍營訓練,繃得鐵似的神經一時竟柔軟如綿起來。
兩人一路說笑着,一路順着青磚小徑信步來到後園的海棠林。
滿園的海棠樹上,果兒結得甚是稠密。
如茵仰起頭,遙想幾個月前,自己還曾在此悲春悼花!如今,身邊卻已實實在在地站着那曾惹得自己傷春泣紅的人兒!精精壯壯的身段,威威武武的氣勢,一切仿佛夢一般不真實,卻又是恁地分明。
每擡眼望他,一雙含笑的眸子總在深情地凝注着自己…… 滿園銀桂正值乍放時分,一陣陣芳香沁人心脾。
逸之一直笑而不語,定定望着她,聽她數叨着一些瑣事兒:如舅舅的生日快到了,她想到瑞蚨祥去買些上等的綢緞衣料,親手做一件絲棉袍子和靴子,給大表哥做一雙靴子,給逸之做兩件衫衣等等家常話。
逸之因一個多月都沒有和康公等人見面了,聽說這陣子局勢不大有利,早想過去問問。
可袁大人專意交待過自己,說那幾個新黨行事操切,當任不久,在朝廷中便得罪了諸多大臣。
告誡他不要和那幾個人拉開些距離的。
所以,他不敢公然告假去見康公等人。
一時也沒有理由單獨出門,正焦灼不安時,聽如茵提起到瑞蚨祥買衣料,心想何不乘機出門一趟?一是可以順勢打聽一下幾人的情況,二是看看自己此時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想到這裡,逸之立馬撺掇如茵:"在小站幾個月,成日悶在軍營,我早想和你一起逛逛京城了。
平時也沒有機會,明兒,我陪你到街上買料子如何?" 如茵一聽,立馬高興得什麼似的!當晚就拉着逸之來到妗子的庭院,和妗子商議明兒想讓逸之陪着到街上買東西的事兒。
有逸之陪着,妗子也沒有不放心的理由。
第二天一早,就讓丫頭叫管家過來,吩咐管家安排車馬,又派了一個侍候的丫頭跟着。
逸之也沒有讓親兵跟從,隻把左輪手槍掖在衣服下面,他專門換下軍服,穿了一件月白绉綢的夾衫,牽着馬和如茵一齊出了府門。
待來到大栅欄時,如茵剛一跳下馬車,逸之便突然記起什麼似地,對如茵說:"嗳!有件事,我倒忘得淨光!我得幫軍中一位同僚往家裡送一封信。
他就住在崇文門一帶。
你看這樣吧:你先到店裡挑着衣料,我去去馬上就回。
"一邊就從衣袋裡掏出二百兩銀票塞到如茵手裡:"慢慢挑!給姑姥娘、妗子和幾個小表弟、小表妹也分别買些什麼。
别擔心錢,新軍的薪俸,一個普通士兵比一個七品縣太爺還高呢。
除了薪水,這個月,上司又格外獎了我們幾個每人二百兩。
" 如茵心裡一熱:聽他話音、這行事,分明是丈夫對妻子說話的口氣麼!逸之轉臉又交待丫頭:"你陪小姐在店裡挑衣料,衣料挑好之後不要遠去,就在瑞蚨祥隔壁的茶館等着我回來。
" 如茵見他行色匆匆地,隻得交待了一句:"快去快回啊!"逸之一面答應着,一面早已躍上了馬背,打馬而去了。
南海會館裡,康有為等人正焦慮萬分。
雖說皇上已經下了密诏,着令他和梁啟超迅速離京,不可遲延。
可他一心憂慮的是,隻怕這一走,變法大計亦将付之東流矣! 康公穿了一件半舊的直羅長衫,滿臉胡子拉碴地,人顯得又憔悴、又消瘦。
見逸之突然到來,一臉的喜出望外!不及細說,急忙詢問逸之:天津閱兵陰謀的傳聞,梁教官聽說沒有?還有,前日他托徐大人說服侍郎大人出兵之事,不知結果如何? 逸之把自己剛剛在海棠院獲悉的消息告知了康公:自八月初一大人奉旨觐見皇上并被特賞侍郎,立即引起了直隸總督榮祿的警覺!據軍機處朋友透露:榮祿借口英俄在海參威開戰,已緊急調動甘軍董福祥進駐了長辛店;接着又調動聶士成軍駐紮在了天津。
這裡面,雖有榮祿利用三家兵力,達到互相肘掣之作用。
同時,也足以證明了後黨對皇上突然恩拔軍隊将帥已引起惶亂和警覺,随即做好了防範應對! 康公聽了,沉吟了好一陣後,依舊還是忍不住把想借助小站新軍,以武力推行變法的計策,很是含蓄向逸之談了。
逸之勸道:"康公,學生以為,兵事不可輕舉!一旦事敗,不僅會徹底毀了變法大計,更會引起兩宮交惡,直接累及皇上!應慎之再慎才是!" 康公沉默了一會兒又問:"自侍郎被皇上诏見之後,侍郎那裡究竟怎麼想的?梁教官是否知悉一二?" 逸之說:"自皇上召見大人之後,各方頓生異常。
這兩天,大人正和他的幕僚商議應對之計。
因未有定策,學生尚不知其詳。
"—— 其實,有關皇上這次召見袁大人,君臣二人談了些什麼,逸之從如茵的大表哥那裡還是聽說了三言兩語的:近日,因守舊人士的阻撓,變法屢屢受阻。
皇上希望袁大人出兵武力推助變法。
袁大人卻就當下局勢險惡,向皇上開誠布公地勸谏:當今之中國,變法不宜操之過急!更不宜武力助舉。
又說,康、梁等君因施行新政心切,故行事鋒芒過露了些。
眼下隻恐得罪朝中大臣甚深。
聽說一些人恨不能得其肉食之而快。
新舊兩派已呈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勢。
康、梁勢單力薄,莫如令之暫避一時之風,積蓄實力,靜待對手氣焰稍緩時,再回京重議變法之事,方為上策。
皇上思慮了一番,雖态度頗為猶豫,卻還是聽從了大人提議:立即下旨,着令康、梁即日離京。
變法大計,可待風頭稍緩之後再議。
還有諸多細節,做為一介軍人,也因牽涉到的袁大人的緣故,逸之不好悉數告知康公。
其實,處事機敏老道的袁大人,早在這之前,就已感到了朝中局勢的危機,并已分析康梁之流持政幼稚,行事操切,故而不足倚之。
朝中許多曾支持變法的大臣,也因對其失望而紛紛敬而遠之了。
記得那天晚上,如茵的舅舅曾專一把自己叫到了他的督辦處,語重心長地說:"逸之,時下正值非常之時期,凡事要三思而後行。
懂不懂啊?嗯,許多事情,操之過急,不僅于事無補,反會連累了當今皇上。
那些人,太書生意氣,又太鋒芒畢露,不知藏行!這時,憑誰的話都已聽不進勸說了。
你看,變法才搞了兩三個月,就已經弄得到處樹敵、怨聲載道的。
連皇上都跟着受了連累!你不要再和他們接觸了!一旦卷進去就難退身的。
平時,除了跟我一起回去,你不要再單獨進京了!嗯,懂不懂啊?" 逸之知道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