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放的,故而門前有專人把守,閑雜人等男客皆不準入内。
一并連酒席果點、瓜子核桃地全都擺在那裡,還請了兩位說大鼓書、玩雜耍的女先兒湊熱鬧。
鼓聲咚咚,檀闆玎玎,和着女客和孩子的笑聲,不時從後園傳向前庭來。
城裡的劉家老弟兄三人,均被安排在了上席。
七品官職的劉舉人,和山城知縣胡老爺坐一席,由吳子霈親自坐陪。
坐這個首席的,還有城裡付舉人付老爺、從七品學官杜鴻達杜老爺、山城大财主郜老爺和書院的兩位山長。
子霖的兩個姐夫也在這席作陪。
子霖因要接待一群布衣同窗,不便着公服,事先就在貼子上交待了"家宴小聚,蠲免一應繁文缛節"的話。
所以,今兒身上幾位有公職的官人和夫人,都沒有穿官蟒補服,一色明綢閃緞的便服。
故而,在這紅火熱鬧之中,又多了一番的鄉間親情和随意。
午時開宴以後,子霖先在同窗這堆兒裡應酬了一番,接着便來到兩桌首席上,輪流給各位大人和長輩們敬酒。
子霖敬酒時,劉舉人格外留心觀察了一番子霖的行事和做派——隻見這位二十歲出頭兒便成為七品州官的吳家二公子,今兒穿着一件八成新的紫緞團花綿袍,九成新的黑緞坎肩,一副敦敦厚厚的書生面相。
雖說少年得意,神色顧盼之間卻并無半點的得意和張揚,且舉止沉穩緩綿,談吐也讱讷不俗的。
劉舉人便暗暗贊歎:面前這位年輕的富家公子,絕非一介庸才呵!他原以為,像吳家這樣的豪門大富,子弟們或多或少總要沾染一些纨绔流浮之氣的。
孰知,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隻不知,女兒私下聽人說了什麼話?從未見過人家,為何竟執意不從這門親事? 酒過三巡之後,見衆人正在各自勸酒說笑,與劉舉人相鄰而坐的山城知縣胡老爺,對劉舉人附耳道:"劉大人!酒宴過後,本縣還有一事相求。
請劉大人和本縣同乘一車,直接到敝衙小坐片刻如何?" 劉舉人微微點頭道:"有什麼事,大人盡管吩咐,劉某理當盡力效勞。
" 胡知縣點頭一笑:"好!先喝酒!先喝酒!" 酒宴結束之後,除了子霖的一幫子同窗不拘禮數,仍舊留在子霖的書房天南海北地繼續說笑之外,其它的客人已紛紛相繼告辭而去了。
劉舉人和衆位客人一起告辭離座時,胡知縣走過來,一手攙着劉舉人的胳膊,指着自己的車馬笑道:"劉大人!來來,請和下官同乘一車。
" 劉舉人見胡老爺讓得如此實在,謙讓了一會兒,便請大哥二哥乘車先回。
說自己随胡老爺到縣衙小叙一番。
爾後一并上了胡老爺的車,徑直來到嵩陽樓胡知縣後衙的小客廳裡坐下。
衙皂上過茶後,兩人在屋内閑叙了稍頃,胡知縣便笑嘻嘻道:"劉大人,今天将大人邀進敝衙,原是受人之托。
請問:大人膝下的女公子可曾定下親否?" 劉舉人微微一笑:"小女愚頑,待字閨中十八年,至今尚未定下人家。
" 胡知縣笑了笑:"嗳!這倒正好!本縣這裡有一門好親事,願為令媛做個紅媒。
不知劉大人意下如何?" "呵呵。
承情!承情!隻不知大人為小女保的是哪家公子?"劉舉人端起茶盅啜了一口,放下茶盅微微一笑地問道。
胡知縣笑道:"本縣早聽人說:劉大人膝下的女公子,琴棋書畫、詩詞文章不讓須眉,山城遠近慕名求親者接踵而至。
今天提的這門親麼,劉大人剛剛見過他本人了!" "哦?是哪家公子?"劉舉人故作不知地問。
胡知縣撫了撫胡子道:"年前,吳家坪的吳大爺來到下官衙中,專意委托本縣,想為他的二弟保個媒。
欲聘劉大人膝下的劉如茵小姐,與他家二弟吳子霖結為秦晉之好。
今天,大人也見到吳家二爺本人了。
據下官看來,倒也舉
一并連酒席果點、瓜子核桃地全都擺在那裡,還請了兩位說大鼓書、玩雜耍的女先兒湊熱鬧。
鼓聲咚咚,檀闆玎玎,和着女客和孩子的笑聲,不時從後園傳向前庭來。
城裡的劉家老弟兄三人,均被安排在了上席。
七品官職的劉舉人,和山城知縣胡老爺坐一席,由吳子霈親自坐陪。
坐這個首席的,還有城裡付舉人付老爺、從七品學官杜鴻達杜老爺、山城大财主郜老爺和書院的兩位山長。
子霖的兩個姐夫也在這席作陪。
子霖因要接待一群布衣同窗,不便着公服,事先就在貼子上交待了"家宴小聚,蠲免一應繁文缛節"的話。
所以,今兒身上幾位有公職的官人和夫人,都沒有穿官蟒補服,一色明綢閃緞的便服。
故而,在這紅火熱鬧之中,又多了一番的鄉間親情和随意。
午時開宴以後,子霖先在同窗這堆兒裡應酬了一番,接着便來到兩桌首席上,輪流給各位大人和長輩們敬酒。
子霖敬酒時,劉舉人格外留心觀察了一番子霖的行事和做派——隻見這位二十歲出頭兒便成為七品州官的吳家二公子,今兒穿着一件八成新的紫緞團花綿袍,九成新的黑緞坎肩,一副敦敦厚厚的書生面相。
雖說少年得意,神色顧盼之間卻并無半點的得意和張揚,且舉止沉穩緩綿,談吐也讱讷不俗的。
劉舉人便暗暗贊歎:面前這位年輕的富家公子,絕非一介庸才呵!他原以為,像吳家這樣的豪門大富,子弟們或多或少總要沾染一些纨绔流浮之氣的。
孰知,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隻不知,女兒私下聽人說了什麼話?從未見過人家,為何竟執意不從這門親事? 酒過三巡之後,見衆人正在各自勸酒說笑,與劉舉人相鄰而坐的山城知縣胡老爺,對劉舉人附耳道:"劉大人!酒宴過後,本縣還有一事相求。
請劉大人和本縣同乘一車,直接到敝衙小坐片刻如何?" 劉舉人微微點頭道:"有什麼事,大人盡管吩咐,劉某理當盡力效勞。
" 胡知縣點頭一笑:"好!先喝酒!先喝酒!" 酒宴結束之後,除了子霖的一幫子同窗不拘禮數,仍舊留在子霖的書房天南海北地繼續說笑之外,其它的客人已紛紛相繼告辭而去了。
劉舉人和衆位客人一起告辭離座時,胡知縣走過來,一手攙着劉舉人的胳膊,指着自己的車馬笑道:"劉大人!來來,請和下官同乘一車。
" 劉舉人見胡老爺讓得如此實在,謙讓了一會兒,便請大哥二哥乘車先回。
說自己随胡老爺到縣衙小叙一番。
爾後一并上了胡老爺的車,徑直來到嵩陽樓胡知縣後衙的小客廳裡坐下。
衙皂上過茶後,兩人在屋内閑叙了稍頃,胡知縣便笑嘻嘻道:"劉大人,今天将大人邀進敝衙,原是受人之托。
請問:大人膝下的女公子可曾定下親否?" 劉舉人微微一笑:"小女愚頑,待字閨中十八年,至今尚未定下人家。
" 胡知縣笑了笑:"嗳!這倒正好!本縣這裡有一門好親事,願為令媛做個紅媒。
不知劉大人意下如何?" "呵呵。
承情!承情!隻不知大人為小女保的是哪家公子?"劉舉人端起茶盅啜了一口,放下茶盅微微一笑地問道。
胡知縣笑道:"本縣早聽人說:劉大人膝下的女公子,琴棋書畫、詩詞文章不讓須眉,山城遠近慕名求親者接踵而至。
今天提的這門親麼,劉大人剛剛見過他本人了!" "哦?是哪家公子?"劉舉人故作不知地問。
胡知縣撫了撫胡子道:"年前,吳家坪的吳大爺來到下官衙中,專意委托本縣,想為他的二弟保個媒。
欲聘劉大人膝下的劉如茵小姐,與他家二弟吳子霖結為秦晉之好。
今天,大人也見到吳家二爺本人了。
據下官看來,倒也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