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霈一時愣住了:昨晚他過來時,已經對娘說了,劉家那門親事,劉家三老爺回的話是緩一緩再重議此事。
還說了郜老爺新提一門親的話。
娘當時也沒有說什麼,怎麼過了一夜,突然又提起了要劉家那頭準信的話頭來? 他沉吟了一會兒,答道:"哦,娘問的這門親事,我聽說劉家大老爺和二老爺都很熱心。
隻是……三老爺那裡一時還有些猶豫。
回的話是閨女小,想緩一緩再說。
看樣子,一時還定不下來……" 繼母攔住他的話:"老大,你給我打聽一下:劉家三老爺那兒,究竟為什麼犯猶豫?我想了一夜:咱老吳家的子弟,再沒有配不上他劉家閨女的道理。
若是無緣無故地就被人回絕了,也不說個究竟來,咱老吳家嫌得窩囊事小;不知道的,還不知會說下什麼不中聽的話呢!還有,這事兒,我私下問過你二弟了,看他的意思,好像很在意劉家這門親事。
如今,他一直病病恹恹的,劉家那門親事若能這會兒說成,他興許就好利索了。
你也算替我分憂解愁了!" 見娘突然發出這樣的話來,天寒地凍的大冷天裡,吳子霈覺着額頭上一下子就汗浸浸地起來。
嘴裡卻說:"娘請放心,我再讓付老爺去城裡催一催。
" 待他出門時,繼母又叫住交待:"老大,這事兒可不是單單催催的事兒。
恁爹不在了,家裡的大事,恁兄弟的事,我可是全指望你了。
生法子能辦成最好;真不行的話,你就派人出去,把你五妹子五妹夫和你六妹子六妹夫他們全都叫回來!咱大家一起商議着辦!" 吳子霈唯唯謹恭道:"娘,此事兒子先想想法子。
這會兒呢,也先不用勞動妹妹、妹夫們回來,兒子盡力試試。
不成的話,再叫妹妹、妹夫們回來幫忙出主意也不晚。
" 話雖這般說,出了門,吳子霈一時急得兩眼發昏起來!此事原是自己引下的頭兒,娘今兒明說了,兄弟隻對這一門親事上心!看來,他隻有生法子辦成,才能交這個差了! 靜下來,他揣度了一番:在山城,劉、吳兩家的門第不相上下,若論财勢和根基,吳家倒遠在劉家之上呢。
此事,劉家三老爺猶豫的原由,再不會是其它——劉家對錢财家勢也不會太放在眼裡的。
否則,決無不願的理由。
隻怕,事情仍舊礙在"功名"二字上面! 想來,那劉家三小姐既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劉家三老爺也是個正經科甲出身的七品文官。
吳家呢,祖上的風光早已是過眼煙雲。
眼前雖有兩門子當官的姻親,畢竟是嫁出去的閨女!子霖目下的功名僅是增生,隻怕,這才是劉家三老爺猶豫的真正原故罷! 回到自己的院落,吳子霈輾轉反側了整整一天一夜,終于得了一計。
這天天一大亮,吳子霈先到娘的院子裡問了安,又說了自己的盤算,見娘還算滿意,這才來到二弟的屋子。
待他掀了棉簾子進屋時,見二弟正歪在床上看書呢! 子霈擡眼觀看,見二弟的氣色比昨日略顯好了些。
聽說清早已用過半碗銀耳糯米粥時,心下便松了口氣。
一時,撩了袍子端端正正地坐下,做出準備說長話的模樣。
吳子霖見此,忙令小僮上茶來。
又吩咐把火盆子再攏得旺一些。
自己則起身來到火旁的太師椅上,和大哥面對面坐下。
天交二九時分,是山城最寒冷的一段日子了。
隔着玻璃窗棂子,可以看得見外面院落裡,重檐疊瓦上積着厚厚的雪,各處檐下俱都挂着一尺多長、水晶似的冰淩。
院裡的幾棵銀桂樹上,蒼青的葉叢間也挂滿了梨花似的白雪。
花圃裡,一株紅梅苞蕾乍放,嬌豔如胭脂散點,襯着滿地白雪,煞是好看。
屋裡,一個大炭火盆子燒得暖暖烘烘地溫暖如春。
吳家冬天烤火所用的煤,皆是山城東金店所産的上等煤,素有火力經久且無煙灰的長處。
子霖屋裡的這個火盆子,比别個屋裡格外大,足有一圍大小。
烈烈紅焰中,不時傳出一兩聲煤核的哔剝炸裂聲。
子霖隻穿了件半舊月白雲綢的薄綿袍,腳上趿了一雙青緞子棉拖鞋。
此時,他神色慵怠地靠在鋪着厚厚羔絨墊子的紅木椅上,和大哥說了幾句的天氣和過節的事。
說話時,不時用綢絹捂着嘴微微咳上一兩聲。
吳子霈端過小僮遞上來的燙金纏枝小蓋碗,小心啜了兩口,放下茶碗時誇贊道:"這還是五妹夏天帶回的鐵觀音吧?我的那一罐,平時總不大舍得喝。
" 子霖笑道:"值什麼!過了年三四月間,立馬又有新茶下來了。
這東西不比其它,放久了,走了味,反而可惜了。
大哥什麼時候也學得吝惜東西起來?" 子霈笑了笑:"倒不是吝惜。
不過是五妹大老遠地從南面帶回來的,想着逢有親朋好友來聚時,大夥一同來品,總比獨自一人享用更有趣兒。
" 子霖一笑:"你既這般喜歡,明兒我給五姐夫寫封信,讓他明春給你多帶回一些就是了。
" 子霈笑了:"說歸說!我是當大哥的,不比你做小弟的,總沒那麼厚的臉皮。
你要寫,隻别說是我想要的。
等得了東西,我承你的情就是了。
" 子霖笑了起來,卻又帶動得咳了一串。
子霈端起茶碗又品了一番,仍舊蓋上,望着子霖的臉,斟酌了片刻道:"二弟,今兒大哥過來,是想專意和你商議商議你的婚姻大事的。
前番,我曾對娘和你二人提起劉家那門親事……" 一聽大哥說起"劉家"二字,吳子霖這裡便覺得臉上一熱,心内一時疾跳起來。
不由地就坐直了身子,卻有意端起放在幾上的茶碗,慢慢地啜了兩口,捧在手中,不動聲色地望着大哥:"哦,結果怎麼樣了?" 吳子霈沉吟了一下:"二弟,我有個想法,今兒咱弟兒倆在一起好好商榷商榷——說起劉家那門親事,嗯……不妨直說吧,憑我的感覺,好像有些不大容易。
" 吳子霖隻覺得自己的頭一時便嗡嗡作響起來。
臉上卻是若無其事地,兩眼依舊望着大哥,等待着他的下文。
"二弟,前幾天,付二叔說了一頭兒親事,東金店的盧财主的二小姐。
還有,郜老爺說了個城裡李秀才的妹妹。
盧家的二小姐,見
還說了郜老爺新提一門親的話。
娘當時也沒有說什麼,怎麼過了一夜,突然又提起了要劉家那頭準信的話頭來? 他沉吟了一會兒,答道:"哦,娘問的這門親事,我聽說劉家大老爺和二老爺都很熱心。
隻是……三老爺那裡一時還有些猶豫。
回的話是閨女小,想緩一緩再說。
看樣子,一時還定不下來……" 繼母攔住他的話:"老大,你給我打聽一下:劉家三老爺那兒,究竟為什麼犯猶豫?我想了一夜:咱老吳家的子弟,再沒有配不上他劉家閨女的道理。
若是無緣無故地就被人回絕了,也不說個究竟來,咱老吳家嫌得窩囊事小;不知道的,還不知會說下什麼不中聽的話呢!還有,這事兒,我私下問過你二弟了,看他的意思,好像很在意劉家這門親事。
如今,他一直病病恹恹的,劉家那門親事若能這會兒說成,他興許就好利索了。
你也算替我分憂解愁了!" 見娘突然發出這樣的話來,天寒地凍的大冷天裡,吳子霈覺着額頭上一下子就汗浸浸地起來。
嘴裡卻說:"娘請放心,我再讓付老爺去城裡催一催。
" 待他出門時,繼母又叫住交待:"老大,這事兒可不是單單催催的事兒。
恁爹不在了,家裡的大事,恁兄弟的事,我可是全指望你了。
生法子能辦成最好;真不行的話,你就派人出去,把你五妹子五妹夫和你六妹子六妹夫他們全都叫回來!咱大家一起商議着辦!" 吳子霈唯唯謹恭道:"娘,此事兒子先想想法子。
這會兒呢,也先不用勞動妹妹、妹夫們回來,兒子盡力試試。
不成的話,再叫妹妹、妹夫們回來幫忙出主意也不晚。
" 話雖這般說,出了門,吳子霈一時急得兩眼發昏起來!此事原是自己引下的頭兒,娘今兒明說了,兄弟隻對這一門親事上心!看來,他隻有生法子辦成,才能交這個差了! 靜下來,他揣度了一番:在山城,劉、吳兩家的門第不相上下,若論财勢和根基,吳家倒遠在劉家之上呢。
此事,劉家三老爺猶豫的原由,再不會是其它——劉家對錢财家勢也不會太放在眼裡的。
否則,決無不願的理由。
隻怕,事情仍舊礙在"功名"二字上面! 想來,那劉家三小姐既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劉家三老爺也是個正經科甲出身的七品文官。
吳家呢,祖上的風光早已是過眼煙雲。
眼前雖有兩門子當官的姻親,畢竟是嫁出去的閨女!子霖目下的功名僅是增生,隻怕,這才是劉家三老爺猶豫的真正原故罷! 回到自己的院落,吳子霈輾轉反側了整整一天一夜,終于得了一計。
這天天一大亮,吳子霈先到娘的院子裡問了安,又說了自己的盤算,見娘還算滿意,這才來到二弟的屋子。
待他掀了棉簾子進屋時,見二弟正歪在床上看書呢! 子霈擡眼觀看,見二弟的氣色比昨日略顯好了些。
聽說清早已用過半碗銀耳糯米粥時,心下便松了口氣。
一時,撩了袍子端端正正地坐下,做出準備說長話的模樣。
吳子霖見此,忙令小僮上茶來。
又吩咐把火盆子再攏得旺一些。
自己則起身來到火旁的太師椅上,和大哥面對面坐下。
天交二九時分,是山城最寒冷的一段日子了。
隔着玻璃窗棂子,可以看得見外面院落裡,重檐疊瓦上積着厚厚的雪,各處檐下俱都挂着一尺多長、水晶似的冰淩。
院裡的幾棵銀桂樹上,蒼青的葉叢間也挂滿了梨花似的白雪。
花圃裡,一株紅梅苞蕾乍放,嬌豔如胭脂散點,襯着滿地白雪,煞是好看。
屋裡,一個大炭火盆子燒得暖暖烘烘地溫暖如春。
吳家冬天烤火所用的煤,皆是山城東金店所産的上等煤,素有火力經久且無煙灰的長處。
子霖屋裡的這個火盆子,比别個屋裡格外大,足有一圍大小。
烈烈紅焰中,不時傳出一兩聲煤核的哔剝炸裂聲。
子霖隻穿了件半舊月白雲綢的薄綿袍,腳上趿了一雙青緞子棉拖鞋。
此時,他神色慵怠地靠在鋪着厚厚羔絨墊子的紅木椅上,和大哥說了幾句的天氣和過節的事。
說話時,不時用綢絹捂着嘴微微咳上一兩聲。
吳子霈端過小僮遞上來的燙金纏枝小蓋碗,小心啜了兩口,放下茶碗時誇贊道:"這還是五妹夏天帶回的鐵觀音吧?我的那一罐,平時總不大舍得喝。
" 子霖笑道:"值什麼!過了年三四月間,立馬又有新茶下來了。
這東西不比其它,放久了,走了味,反而可惜了。
大哥什麼時候也學得吝惜東西起來?" 子霈笑了笑:"倒不是吝惜。
不過是五妹大老遠地從南面帶回來的,想着逢有親朋好友來聚時,大夥一同來品,總比獨自一人享用更有趣兒。
" 子霖一笑:"你既這般喜歡,明兒我給五姐夫寫封信,讓他明春給你多帶回一些就是了。
" 子霈笑了:"說歸說!我是當大哥的,不比你做小弟的,總沒那麼厚的臉皮。
你要寫,隻别說是我想要的。
等得了東西,我承你的情就是了。
" 子霖笑了起來,卻又帶動得咳了一串。
子霈端起茶碗又品了一番,仍舊蓋上,望着子霖的臉,斟酌了片刻道:"二弟,今兒大哥過來,是想專意和你商議商議你的婚姻大事的。
前番,我曾對娘和你二人提起劉家那門親事……" 一聽大哥說起"劉家"二字,吳子霖這裡便覺得臉上一熱,心内一時疾跳起來。
不由地就坐直了身子,卻有意端起放在幾上的茶碗,慢慢地啜了兩口,捧在手中,不動聲色地望着大哥:"哦,結果怎麼樣了?" 吳子霈沉吟了一下:"二弟,我有個想法,今兒咱弟兒倆在一起好好商榷商榷——說起劉家那門親事,嗯……不妨直說吧,憑我的感覺,好像有些不大容易。
" 吳子霖隻覺得自己的頭一時便嗡嗡作響起來。
臉上卻是若無其事地,兩眼依舊望着大哥,等待着他的下文。
"二弟,前幾天,付二叔說了一頭兒親事,東金店的盧财主的二小姐。
還有,郜老爺說了個城裡李秀才的妹妹。
盧家的二小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