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巧得神功

關燈
來至室門,方才和飛胡子判官三人交手的三個身披淡黃色袈裟的年輕尼姑,俱都抱劍立于門外。

     三個年輕尼姑一見淩壯志從容的走出來,俱都扣劍躬身,齊聲低呼道:“淩師叔!” 淩壯志年紀輕輕的被這些比自己大好幾歲的年輕尼姑稱師叔,乍然聽來,總覺得有些不自然,在心理上,似乎突然老了二三十歲。

     對方既然如此稱呼,隻得肅穆謙和地颔首還禮。

     其中兩個年輕尼姑,立即抱劍頭前帶路,其餘兩人和明慧則跟在淩壯志身後,直向大雄寶殿方向走去。

     繞過寬廣巍峨的大雄寶殿,地勢逐漸上升,俱是寬大青石台階,左右共有六座紅磚朱漆院門。

     進入正中另一座高大門樓,七八丈外,即是第二座大佛殿,殿的形式較小,雄偉氣勢遠不如大雄寶殿。

     淩壯志前進中,一直低頭沉思,他無心去看這座工程浩大的庵院,腳下隻是跟着前面兩個尼姑的身影,一步一趨地登着寬大石階。

     匡然一聲,第三擊巨鐘又響了。

     再向前看,雙目倏然一亮,隻見數百級台階之上,雄峙一座金瓦朱牆,形如龐大客廳的大佛殿,殿前正面的門,全部敞開了。

     令淩壯志驚異的不是第三座大殿,而是距大殿二十餘階的平台處,有四尊金光閃閃的高大神像。

     這時,日近正午豔陽直射,四尊高大金神,金光刺目,加之距離又遠,無法看清是神是佛。

     再前進數十級,淩壯志心中一動,他已能凝目看清那四尊金神,竟是戍守南天門,驅妖降魔的四大天将。

     四大天将威武懾人,有的托塔,有的持戟,四人有四個不同姿勢,俱都飛眉怒目,做着攻擊之勢。

     淩壯志天姿絕頂,悟性超人,他遠遠一見這四座金神,便立即悟出這是四招曠古淩今的絕學。

     前進中,他細心參研,依序推演,去掉四大天将手中的兵刃,發現這四個姿勢循環相連,可掌可拳,是四招威力無比的絕世掌法。

     一經參透,恍然大悟,白發前輩後殿公審的目的,原是要借此讓他獲得一套威勢奇猛的掌法。

     他斷定這四招掌法,即使是淩霄庵的三位師太也未必已經悟出來,當然,白發道姑如此做的原因,也在試探他是否有這份機緣。

     來至近前一看,四尊金神有一丈二尺多高,頭如巴鬥,手似蒲扇,口如血盆,眼似銅鈴,十分吓人。

     登上三殿台階,四個年輕尼姑同時轉身,齊向大殿前檐走去。

     淩壯志舉目一看,殿内正中一張高約五尺的檀木大床,白發道姑神情肅穆,盤膝坐在一張厚厚的黃绫大蒲團上面。

     三位師太,四大監院,和五位執事,分别在床前的十數大椅上,其中一張大椅無人,想必是身後明慧大師的座位。

     在分列大椅的盡頭,有兩個方桌,上放筆墨紙硯,桌後,分别坐着一個擔任筆記的尼姑。

     在左右大椅的後面,整齊地盤坐着三百餘名尼姑,俱都神情凝重地望着殿外的淩壯志。

     打量間,蓦聞四個年輕尼姑同時恭謹朗聲說:“啟禀師祖,淩師叔帶到。

    ” 四人報告完畢,恭身靜立,聽候指示 這時,整個大殿雖有數百人,但靜得無一絲聲音,空氣低壓得令人感到有些窒息,相互能聽到彼此的心跳。

     白發道姑緩緩睜開眼睛,看也不看淩壯志一眼,接着深沉地說:“帶上來。

    ” 說罷,再度合上鳳目。

     四個年輕尼姑扣劍恭聲應是,立即退至淩壯志身側,四人擁着淩壯志即向殿内走去。

     這時,明慧早已歸座,大殿内靜得落針可聞,數百尼姑驚急的目光閃爍不停。

     淩壯志被擁至距檀床七尺處,四個年輕尼姑立即退至左右筆記書桌的外邊,抱劍恭立。

     三位師太霜眉微蹙,神色凝重,四大監院,五位執事,在肅穆的神态間,尚含有一絲迷惑。

     淩壯志恭身下跪,俯伏在地,恭聲說:“弟子淩壯志,叩見前輩。

    ” 白發道姑倏睜雙目,冷電閃爍,神色深沉地怒聲問:“淩壯志,你可知罪?” 淩壯志不敢說不知,隻得恭聲說:“弟子知罪。

    ” 白發道姑立即轉首對了塵師太問:“請師太查查看,違抗師門尊長命令,玷污佛門靜地者,如何處置?” 了塵師太恭身立起,合什恭聲說:“貧尼有下情恭禀庵主。

    ” 白發道姑怒容略展,颔首說:“師太請講。

    ” 了塵師太叙述說:“根據本庵清規律罪,違背庵主命令,不聽制止者,視同叛徒,應即處死。

    ” 淩壯志聽得心頭一震,他确沒想到,一個尼姑庵,居然有如此嚴厲的刑章。

     又聽了塵師太繼續說:“至于侮藐佛祖,污穢聖地,應處死刑或監禁終生,一經觸犯,不必公審,當即執行。

    ” 淩壯志一聽,再度吓了一跳,他覺得淩霄庵的清規律條,較之武林各大門派,尤要嚴厲幾分。

     當然,他不會知道這條清規細則中,包括有庵中弟子與人通奸調情或同性相戀等情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