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巧得神功

關燈
又聽了塵師太繼續說:“淩小俠雖為庵主俗家師門弟子,确曾犯有不聽尊長制止之罪,但卻不适合本庵清規條例,如照武林各大門派而言,據貧尼所知,派規最嚴者莫過于武當、少林、峨嵋、昆侖等派,其違犯上述條例者,輕者逐出門牆,重者收回所授武功,當不緻取其性命。

    ” 說此一頓,慈眉看了一眼全殿數百尼姑,繼續說:“至于玷污佛門靜地一事,淩小俠乃基于義忿挺身而出,拔劍相助,為本庵解危除害,理應視為本庵救星,怎可再加諸其罪?貧尼不願,諸監院、執事和數百弟子亦不願也。

    ” 白發道姑微合雙目,緩緩颔首,似覺言中有可取之處。

     了空師太性情較急,未待白發道姑許可,便起身直接口說道:“庵主因在庵後清修,不知近日情形,這三個孽障,每晨必來糾纏,胡言亂語,肆無忌憚,如此狂徒,正該及時超度,免得今後害人,吾佛有靈,才冥冥中招來淩小俠代佛降魔,怎可再加罪代天行道之人?” 白發道姑神色逐漸緩和,不停地微微颔首。

     了凡師太也合什恭聲說:“兩位師姐之言,恭請庵主三思。

    ” 白發道姑神色凝重,緩緩睜開眼睛,肅容看了一眼左右數百尼姑。

     所有尼姑立即欠身合什,齊聲高呼:“恭請庵主三思。

    ” 白發道姑霜眉一蹙,面現難色,目注三位師太,和聲地問道:“以三位師太之見……” 三位老師太同時恭聲說:“略施薄懲,予以忏侮之機。

    ” 白發道姑贊同地微一颔首,接着目注伏跪在地的淩壯志,怒聲斥責:“本應将你重責,念及你年輕無知,三位師太講情,特給你一個悔悟之機,今後如有再犯,兩罪加并處分,還不謝過三位師太。

    ” 淩壯志跪了幾乎半個時辰,雖然雙膝有些酸痛,但想到因此獲得一套威力無比的絕世掌法,這些委屈,已毫不覺得了。

     這時聽白發道姑最後一聲沉喝,立即叩首恭聲說:“多謝三位師太!” 三位老師太的紅潤面龐上,俱都綻着慈祥的微笑,同時合什還禮。

     白發道姑繼續沉聲說:“将淩壯志押至禁院監禁,随時聽命庵後石廬聽道。

    ” 肅立兩側的四個年輕尼姑,立即恭聲應是,抱劍向淩壯志走去。

     淩壯志立即向白發道姑叩頭恭聲說:“謝前輩寬恕之恩。

    ” 說罷立起,垂首躬身,随着四個抱劍的年輕尼姑,直向殿外走去。

     來至殿外,淩壯志特意細心觀察十數級下四大天将的背後身形掌式,并慎重的一一默記心中。

     繞過殿角,穿過一片精舍,即到一座獨院門前。

     淩壯志定睛細看,隻見牆高門大,粗笨簡陋,一望而知即是專為監禁庵中弟子專用的禁院。

     其中一個年輕尼姑急步登上台階,伸手在門上拍了兩下,門内立即傳出一陣急急奔跑的雜亂腳步聲。

     呀然一聲,院門開了,開門的竟是兩個年約十三四歲的光頭小沙尼。

     兩個小沙尼一身黑衣,胖胖的小臉,像一對熟透的大蘋果,一雙烏黑大眼睛,望着門外的淩壯志發愣。

     叩門的年輕尼姑,立即催促說:“快去打開執事監院級的禁房。

    ” 一個較高一些小沙尼,立即轉身奔了回去。

     淩壯志舉步走進院門,遊目一看,院落寬大,青石鋪地,除了正中一大間,左右各一小間石屋外,院中冷冷清清,既無花草也無樹木。

     這時小沙尼已将正中一間房門推開了,淩壯志也不言語,迳自走進門内。

     門内粗桌木椅,右間一張大床,上有整潔的被褥,前窗一張書桌,上置筆硯經書,除此再沒有什麼了。

     淩壯志知道這就是監禁他的所在,看罷,立即坐在木椅上。

     四個年輕尼姑,進屋同時收劍入鞘,其中一個年輕尼姑立即對兩個一臉迷惑,充滿了驚異神色的小沙尼,沉聲說:“還不快些上前叩見師叔祖。

    ” 淩壯志一聽,頓時一愣,轉瞬之間,又升了一級師叔祖,這令他真有些疑惑,自己是否已經是個白胡子老頭。

     心念間,兩個小沙尼,早已趴在地上叩頭,同時恭聲輕呼:“光明、飛明,給師叔祖叩頭。

    ” 淩壯志内心尴尬,表面沉着,也學着老人的動作,哈哈一笑,作出親切慈祥的表情,同時笑着說:“起來,起來,不必多禮。

    ” 說着,欠身伸手,作着欲扶之勢,兩個小沙尼遵命立起身來。

     四個貌美的年輕尼姑一見淩壯志小人學着老頭樣,不由相互看了一眼,閉着小嘴笑了。

     淩壯志頓時發覺,不由俊面通紅。

     蓦然,人影閃處,四個美貌年輕尼姑同時齊聲低呼:“慧安、慧焚、慧音、慧律叩見淩師叔。

    ” 淩壯志心中一驚,頗覺不安,但想到方才四人的動嘴輕笑,立即依樣老大自恃地笑着說: “不必多禮,你四人也起來吧!” 說話之間,依然端坐,并無欲扶之意。

     四位年輕貌美的尼姑,俱都較淩壯志大二三歲,這時見淩壯志大剌剌地端坐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