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 回
關燈
小
中
大
這裡所以看見中央圓門洞開,那隻是由于那攜帶千年蛇珠的人,當年走到這裡,用秘傳化石弩和随身寶劍,将石門先削開,然後用盡了二十四技化石弩,強将填門巨石震破。
他當時已然誤中奇毒,自己尚不知道;仗着蛇珠照路,進入中央圓門,想再尋門戶;那知不久體内毒發,身死室中;因受毒過深,屍首血肉全枯,倒反而未曾腐臭。
那蛇珠多年來還留在掌中。
他垂死時在室中縱躍亂撞,無意間碰了長石後面的機紐,将移宮陷地機關一齊複原,那曲徑出口處的鐵闆自也退出原處,後來吳璞李揚等人入洞探視時,隻依着老苗人留下的中路七門圖訣,一直走過,沿路又未敢觸動埋伏,不知右邊銅人曾被人毀去;更不知銅人毀後第三層門戶上有何變化,至于石室圓門等等,自然更是毫不知情了。
适才方氏姊弟引動石屏後銅人埋伏時,隻有一個銅人出現,便因右邊銅人早毀。
其實若非室中死屍生前誤觸室内機紐,則移宮陷地機關便不能複原;連當年吳璞李揚走到這裡也無法入内。
更不說方氏姊弟了。
适才方氏姊弟看見死屍,隻留意到珠光,未再在死屍身側搜尋;其實死者的寶刀和鹿皮囊,都丢在室中亂石之中;囊中尚有四枚化石努,是用異派秘方靈藥制練的奇物;弩鋒所至,石頭立刻軟散;所以有開山神努之稱。
昆侖雙劍竟将這奇物當面錯過。
等到龍竹二次入室,則隻是留神找尋門戶機組,更未想到亂石中尚有寶物遺留了。
這室内死人的來曆,後文另有交代。
且說方氏姊弟當時一在曲徑出口外面搜尋出路,一在室中摸索,轉眼過了一個時辰左右。
靈潔見龍竹往石室去久久不回來,不由有些擔心;自己在這裡又未找出頭緒,也異常沮喪;一面手撫壁上鐵闆,正想去喚龍竹出來,卻不料突然鐵闆軋軋連響,洞頂一片轟隆之聲,靈潔一驚,身形縱退,未及再轉念,隻覺眼前一花,鐵闆忽向左方移去,啼啼幾聲,竟然将通往圓門石室的曲徑封斷;靈潔手中握着蛇珠,将四圍照得十分明亮,一見曲徑被鐵闆隔斷,石室中龍竹尚未退出,不由大驚失色,一縱身落到鐵闆前面,拔出天龍寶劍便向鐵闆斬去;天龍劍削鐵如泥,靈潔内力深厚,一劍下去,便将鐵闆刺了個對穿劍孔,無奈鐵闆厚達尺許,靈潔連擁幾個劍孔,仍不能輕易将它砍破,“又怕龍竹在内另有險遇,又不知是否敵人已來發動機關;心慌意亂,汗透衣衫;正要加急破門,忽然又聽見軋軋一陣響,鐵闆竟又退往中央,那邊龍竹遠遠喊道:“姊姊快來,我找着門戶了。
” 原來龍竹入了石室,先隻是向壁上鐵闆動手試探;費了許多工夫,一無所得。
那些鐵闆原是鳴玉子封閉洞西門戶所用,也幸而龍竹未曾将它們劈開,若是劈開了透出通往洞西絕地門戶,也許兩人由此走去,性命難保。
龍竹在四壁敲打遍了,毫無頭緒,一肚子悶氣,又向死人身邊走去;無意中一瞥限忽然看見死人腳後數步,離地尺許處有一個小小鋼輪嵌在壁中;俯身下去伸手試試,鋼輪似乎可以轉動。
龍竹料這鋼輪必有道理,便試着由左向右用力一旋,突然巨震連聲,眼前陡暗;龍竹征一怔,猛悟到室中光亮,全憑那顆珠子;此時珠子在姊姊靈潔手中,鋼輪一轉,亮光隔斷,分明是曲徑通路有了變化;他尚弄不明白洞中鐵闆是移宮機紐;匆匆中忙反撥鋼輪由右向左,果然轉眼間又回到先前明亮;這才跑出石室,高喚靈潔。
靈潔急步走來,問明情形,也十分高興,到室中看了看鋼輪,略一凝思,卻頹然搖頭道:“無用,無用,這還是不能讓我們找着門戶脫身。
” 龍竹一轉念,也明白這鋼輪要人在室中方能撥動,鐵闆移過來,洞中或許有門戶可尋,但室中人卻走不出去。
要走出去,似得使鐵闆回到正方,那樣一來,正面門戶又将被隔斷。
兩人商議一陣,想不出主意。
他們在這裡進退兩難,外面的裴敬亭和孫天夷坐在樹頂,等他們出洞,也等得十分心急。
孫天夷仰望天色,估量已近寅正;暗想這兩個昆侖弟子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從洞中機關闖出來。
倘若他們已在洞中喪命,自己和裴敬亭在這裡呆等,豈非可笑。
隻好等到天明看有無動靜。
如果天明後李揚等人到來,還是商議一下,看如何探知洞内情形;終不能老是如此等待。
孫天夷想到這裡,正有一陣狂風吹過,驚得宿鳥亂飛;遠遠石洞一面卻隐隐有隆隆之聲,孫天夷一提神,側耳谛聽,那聲音又漸漸隐去。
孫天夷估是洞中人正觸動洞中埋伏,心中暗暗留意;但洞中聲音一停,便又寂然良久。
那邊裴敬亭忽然飄身縱過來向孫天夷招手道:“孫公可聽見洞中聲音嗎?” 孫天夷在樹枝上立起來,笑道:“我隻聽見一片隆隆之聲,正在猜想是什麼聲音呢。
” 裴敬亭身形退到另一樹枝,微微笑道:“我雖不知道這洞内機關的底細,但就地勢看,石洞裡面總有鐵門鋼閘之類;我聽适才的震聲,好像是鐵石崩裂;不知道是不是那兩個入伏的人要想破困而出。
” 裴敬亭耳目靈警異常,先前又一直在靜坐攝神,所以聽得分外清楚。
孫天夷聽裴敬亭如此說了,便道:“聽适才聲音似在石洞中部,離出口尚遠,敵人縱使破去那邊的機關,要出來大約尚早。
” 裴敬亭又側耳聽聽,緩緩搖頭道:“那也難說。
我聽這聲音相隔雖遠,但不甚發悶;似乎離洞頂頗近,我隻怕他們要從洞頂下手,穿洞而出。
” 孫天夷聽了也微微一驚,接着那邊又是一陣隆隆之聲;兩人這次十分留意,果然聽着聲音不像深藏山腹之中。
裴敬亭剛一皺眉,瞥視間忽見一個人影在山坡上連連竄動。
裴敬亭咦了一聲,不暇說話,便縱身向那人影迎去。
那人影也正往這面來,兩下身形都是快如閃電,一轉眼裴敬亭離那人影隻有十來丈遠,便高聲喝道:“什麼人?” 那人影微微一停,卻遙遙喚道:“是裴大俠嗎?” 裴敬亭松了一口氣,停步站在山坡上,那人影一起一落,已到面前,原來是泰山八龍中的馮卧龍。
先前吳璞與李揚同到莊上,馮卧龍早将陳雲龍送回來,在莊中客室歇息。
柳複也由鐵木僧先送回來。
吳璞到柳陳榻前,連聲緻歉。
陳雲龍和柳複都受傷甚重,不願開口出聲,聽吳璞說些自責的套語,隻含笑搖頭。
李揚陪着在柳複榻前停留了一舍兒,出來時忽悄悄向吳璞道:“吳二哥,我看青萍劍客傷勢甚重,服了傷藥,隻怕難定吉兇。
是不是要設法給點蒼送個信去?或者他們本門另有治傷丹藥,也未可定。
” 吳璞微歎了一聲答道:“我也看出來柳二哥傷重;但要送信到點蒼,卻不知該請誰去。
” 李揚未及答言,鐵木僧卻走過來接口道:“李二哥想得也對,但是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阿彌陀佛,我看柳大俠内髒怕是受了傷;治得稍晚一點,于他的功夫可是大有防害。
”鐵木僧所說本不錯。
柳複受傷之後,自己就力聚真氣,不敢說話,原因便是知道腰背間被靈潔掌力震傷,隻一吐出血來,性命能否保住固不可知,多年武功定要付之流水。
衆人正在商議,馮卧龍卻又急步走來,滿面憂憤,向衆人道:“我們老七的傷可是很重。
我給他吞了藥下去,還是汗出不止。
我想隻有找神手華陀,或許他有辦法;再不然就得回泰山向家師求救。
泰山離這兒太遠;看光景老七仗着服了護元散,十天半月,傷勢或許不至于轉重,太拖久了就怕要成殘廢。
” 原來陳雲龍的傷在右肩上;肩骨已碎。
雖然不像柳複那樣危險,可是若不能有續骨靈藥,使肩骨重新長好,則一定終身殘廢。
李揚聽了馮卧龍的話,屈指算算,說道:“神手華陀的莊子從這兒去,約莫有一千裡出頭。
馮四爺去,不知要走多久?” 馮卧龍道:“好在這一帶是荒山居多,白天也可以趕路,我想來回走不過四天,到那兒耽擱上一半天,總共也不過五天。
”武林名手擅輕功的常能日行數百裡;隻是若在城鎮或者通衢大道上,白天就不便施展功夫趕路。
隻能夜行;那就差得多了。
馮卧龍在泰山俠隐門下,也得過上乘傳授,論輕功則他日行千裡也非難事,隻是他擔心道路不熟,所以算得寬些。
鐵木僧插口道:“馮四爺如果能親自去找神手華陀,我想那老頭兒雖懶也總得出點兒力。
柳大俠的傷藥,豈不也可以一齊找來了?” 李楊舉手在自己額上連擊幾下,笑道:“我真是糊塗了。
剛才談柳大俠的傷,我就沒想起侯老來。
鐵木大師的話有理。
就請馮四爺辛苦一趟,向侯老讨點藥來好了。
”又皺眉道: “隻是他那莊上不知道馮四爺熟不熟?” 馮卧龍道:“我在二十年前曾跟我大師兄一路去過一趟,路雖然記不得了,大緻方向還摸得着。
紅葉山莊名氣甚大,到附近總能打聽着。
” 吳璞半晌默默不語,這時苦笑着說道:“如今也隻有這樣一條路能走了。
我們弟兄們的冤債,累了各位成名人物,受傷的受傷,讨藥的讨藥,真讓我慚愧死了。
馮四爺要是路不熟,我陪你去一趟怎樣。
” 衆人同聲道:“那不好,吳二哥,你是碧雲莊的主人。
吳大哥現在又不願意出面,你再走開,誰來作主?”馮卧龍又向吳璞懇懇切切說道:“吳二莊主别多提誰為誰受傷的事,我們弟兄在江湖上好歹有個名字,決不會連這點兒江湖道義都不知道。
我們老七受了傷,說句江湖上的例語,那是怪他功夫不到;我等到他的傷治好了,我們怕然會回泰山禀明家師,看這事怎樣了斷。
撇開碧雲莊不說,泰山和昆侖也得講講算算。
現在大家救人要緊,你就别再客套。
隻要我去後各位照應我們老七,我們弟兄就感激不盡了。
” 鐵木大僧一伸拇指道:“啊,泰山八龍真不含糊。
我看事不宜遲,你就收拾先動身;陳七爺這兒我和尚給他坐夜就是了。
” 吳璞李揚也連說道:“陳七爺的事盡管放心,我們一定小心照料,尋常傷藥我門莊上也有的是,一定不讓他傷勢加重。
馮四爺不必擔心。
” 馮卧龍供拱手道:“我先道謝。
現在我去和老七說一聲就走。
”他說罷轉身向房裡去。
吳璞忽又想起一事,忙跟過來叫道:“馮四爺,慢着。
”馮卧龍回頭望望,吳璞道:“剛才你不是說許多年沒上紅葉莊去過嗎?而且現在從這邊走去,路道比從外邊來更難找。
我想你不如找裴大俠畫張草圖給你。
他向來長于圖訣,又博通山川形勢;而且紅葉山莊他來往過許多次,苗疆地形也知道得多。
現在他在莊後那個山坡背面,和火雷王一起防着昆侖門下從洞裡沖出來。
你出去就先煩他畫張草圖給你帶去好了。
” 馮卧龍想了想,點頭道:“那樣當然更好,隻是不知道裴大俠是不是要嫌我們羅嗦。
” 鐵木僧笑道:“阿彌陀佛!這是救人大事,他那能推辭,隻要他不是正在和人動手,包他提筆就畫。
” 他一說到“筆”,馮卧龍也想去起畫圖還要筆墨,便道:“吳二哥還得借一份筆墨給我,要不怎麼請他畫法?” 吳璞聽鐵木僧說到“動手”,心裡本又猛觸起一念,聞言征了一下忙即笑道:“這有的是,我送你一套。
” 馮卧龍笑道:“送我我也用不着,你别給我好硯台,好墨錠,我拿去給裴大俠用過了,八成兒是一丢。
”
他當時已然誤中奇毒,自己尚不知道;仗着蛇珠照路,進入中央圓門,想再尋門戶;那知不久體内毒發,身死室中;因受毒過深,屍首血肉全枯,倒反而未曾腐臭。
那蛇珠多年來還留在掌中。
他垂死時在室中縱躍亂撞,無意間碰了長石後面的機紐,将移宮陷地機關一齊複原,那曲徑出口處的鐵闆自也退出原處,後來吳璞李揚等人入洞探視時,隻依着老苗人留下的中路七門圖訣,一直走過,沿路又未敢觸動埋伏,不知右邊銅人曾被人毀去;更不知銅人毀後第三層門戶上有何變化,至于石室圓門等等,自然更是毫不知情了。
适才方氏姊弟引動石屏後銅人埋伏時,隻有一個銅人出現,便因右邊銅人早毀。
其實若非室中死屍生前誤觸室内機紐,則移宮陷地機關便不能複原;連當年吳璞李揚走到這裡也無法入内。
更不說方氏姊弟了。
适才方氏姊弟看見死屍,隻留意到珠光,未再在死屍身側搜尋;其實死者的寶刀和鹿皮囊,都丢在室中亂石之中;囊中尚有四枚化石努,是用異派秘方靈藥制練的奇物;弩鋒所至,石頭立刻軟散;所以有開山神努之稱。
昆侖雙劍竟将這奇物當面錯過。
等到龍竹二次入室,則隻是留神找尋門戶機組,更未想到亂石中尚有寶物遺留了。
這室内死人的來曆,後文另有交代。
且說方氏姊弟當時一在曲徑出口外面搜尋出路,一在室中摸索,轉眼過了一個時辰左右。
靈潔見龍竹往石室去久久不回來,不由有些擔心;自己在這裡又未找出頭緒,也異常沮喪;一面手撫壁上鐵闆,正想去喚龍竹出來,卻不料突然鐵闆軋軋連響,洞頂一片轟隆之聲,靈潔一驚,身形縱退,未及再轉念,隻覺眼前一花,鐵闆忽向左方移去,啼啼幾聲,竟然将通往圓門石室的曲徑封斷;靈潔手中握着蛇珠,将四圍照得十分明亮,一見曲徑被鐵闆隔斷,石室中龍竹尚未退出,不由大驚失色,一縱身落到鐵闆前面,拔出天龍寶劍便向鐵闆斬去;天龍劍削鐵如泥,靈潔内力深厚,一劍下去,便将鐵闆刺了個對穿劍孔,無奈鐵闆厚達尺許,靈潔連擁幾個劍孔,仍不能輕易将它砍破,“又怕龍竹在内另有險遇,又不知是否敵人已來發動機關;心慌意亂,汗透衣衫;正要加急破門,忽然又聽見軋軋一陣響,鐵闆竟又退往中央,那邊龍竹遠遠喊道:“姊姊快來,我找着門戶了。
” 原來龍竹入了石室,先隻是向壁上鐵闆動手試探;費了許多工夫,一無所得。
那些鐵闆原是鳴玉子封閉洞西門戶所用,也幸而龍竹未曾将它們劈開,若是劈開了透出通往洞西絕地門戶,也許兩人由此走去,性命難保。
龍竹在四壁敲打遍了,毫無頭緒,一肚子悶氣,又向死人身邊走去;無意中一瞥限忽然看見死人腳後數步,離地尺許處有一個小小鋼輪嵌在壁中;俯身下去伸手試試,鋼輪似乎可以轉動。
龍竹料這鋼輪必有道理,便試着由左向右用力一旋,突然巨震連聲,眼前陡暗;龍竹征一怔,猛悟到室中光亮,全憑那顆珠子;此時珠子在姊姊靈潔手中,鋼輪一轉,亮光隔斷,分明是曲徑通路有了變化;他尚弄不明白洞中鐵闆是移宮機紐;匆匆中忙反撥鋼輪由右向左,果然轉眼間又回到先前明亮;這才跑出石室,高喚靈潔。
靈潔急步走來,問明情形,也十分高興,到室中看了看鋼輪,略一凝思,卻頹然搖頭道:“無用,無用,這還是不能讓我們找着門戶脫身。
” 龍竹一轉念,也明白這鋼輪要人在室中方能撥動,鐵闆移過來,洞中或許有門戶可尋,但室中人卻走不出去。
要走出去,似得使鐵闆回到正方,那樣一來,正面門戶又将被隔斷。
兩人商議一陣,想不出主意。
他們在這裡進退兩難,外面的裴敬亭和孫天夷坐在樹頂,等他們出洞,也等得十分心急。
孫天夷仰望天色,估量已近寅正;暗想這兩個昆侖弟子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從洞中機關闖出來。
倘若他們已在洞中喪命,自己和裴敬亭在這裡呆等,豈非可笑。
隻好等到天明看有無動靜。
如果天明後李揚等人到來,還是商議一下,看如何探知洞内情形;終不能老是如此等待。
孫天夷想到這裡,正有一陣狂風吹過,驚得宿鳥亂飛;遠遠石洞一面卻隐隐有隆隆之聲,孫天夷一提神,側耳谛聽,那聲音又漸漸隐去。
孫天夷估是洞中人正觸動洞中埋伏,心中暗暗留意;但洞中聲音一停,便又寂然良久。
那邊裴敬亭忽然飄身縱過來向孫天夷招手道:“孫公可聽見洞中聲音嗎?” 孫天夷在樹枝上立起來,笑道:“我隻聽見一片隆隆之聲,正在猜想是什麼聲音呢。
” 裴敬亭身形退到另一樹枝,微微笑道:“我雖不知道這洞内機關的底細,但就地勢看,石洞裡面總有鐵門鋼閘之類;我聽适才的震聲,好像是鐵石崩裂;不知道是不是那兩個入伏的人要想破困而出。
” 裴敬亭耳目靈警異常,先前又一直在靜坐攝神,所以聽得分外清楚。
孫天夷聽裴敬亭如此說了,便道:“聽适才聲音似在石洞中部,離出口尚遠,敵人縱使破去那邊的機關,要出來大約尚早。
” 裴敬亭又側耳聽聽,緩緩搖頭道:“那也難說。
我聽這聲音相隔雖遠,但不甚發悶;似乎離洞頂頗近,我隻怕他們要從洞頂下手,穿洞而出。
” 孫天夷聽了也微微一驚,接着那邊又是一陣隆隆之聲;兩人這次十分留意,果然聽着聲音不像深藏山腹之中。
裴敬亭剛一皺眉,瞥視間忽見一個人影在山坡上連連竄動。
裴敬亭咦了一聲,不暇說話,便縱身向那人影迎去。
那人影也正往這面來,兩下身形都是快如閃電,一轉眼裴敬亭離那人影隻有十來丈遠,便高聲喝道:“什麼人?” 那人影微微一停,卻遙遙喚道:“是裴大俠嗎?” 裴敬亭松了一口氣,停步站在山坡上,那人影一起一落,已到面前,原來是泰山八龍中的馮卧龍。
先前吳璞與李揚同到莊上,馮卧龍早将陳雲龍送回來,在莊中客室歇息。
柳複也由鐵木僧先送回來。
吳璞到柳陳榻前,連聲緻歉。
陳雲龍和柳複都受傷甚重,不願開口出聲,聽吳璞說些自責的套語,隻含笑搖頭。
李揚陪着在柳複榻前停留了一舍兒,出來時忽悄悄向吳璞道:“吳二哥,我看青萍劍客傷勢甚重,服了傷藥,隻怕難定吉兇。
是不是要設法給點蒼送個信去?或者他們本門另有治傷丹藥,也未可定。
” 吳璞微歎了一聲答道:“我也看出來柳二哥傷重;但要送信到點蒼,卻不知該請誰去。
” 李揚未及答言,鐵木僧卻走過來接口道:“李二哥想得也對,但是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阿彌陀佛,我看柳大俠内髒怕是受了傷;治得稍晚一點,于他的功夫可是大有防害。
”鐵木僧所說本不錯。
柳複受傷之後,自己就力聚真氣,不敢說話,原因便是知道腰背間被靈潔掌力震傷,隻一吐出血來,性命能否保住固不可知,多年武功定要付之流水。
衆人正在商議,馮卧龍卻又急步走來,滿面憂憤,向衆人道:“我們老七的傷可是很重。
我給他吞了藥下去,還是汗出不止。
我想隻有找神手華陀,或許他有辦法;再不然就得回泰山向家師求救。
泰山離這兒太遠;看光景老七仗着服了護元散,十天半月,傷勢或許不至于轉重,太拖久了就怕要成殘廢。
” 原來陳雲龍的傷在右肩上;肩骨已碎。
雖然不像柳複那樣危險,可是若不能有續骨靈藥,使肩骨重新長好,則一定終身殘廢。
李揚聽了馮卧龍的話,屈指算算,說道:“神手華陀的莊子從這兒去,約莫有一千裡出頭。
馮四爺去,不知要走多久?” 馮卧龍道:“好在這一帶是荒山居多,白天也可以趕路,我想來回走不過四天,到那兒耽擱上一半天,總共也不過五天。
”武林名手擅輕功的常能日行數百裡;隻是若在城鎮或者通衢大道上,白天就不便施展功夫趕路。
隻能夜行;那就差得多了。
馮卧龍在泰山俠隐門下,也得過上乘傳授,論輕功則他日行千裡也非難事,隻是他擔心道路不熟,所以算得寬些。
鐵木僧插口道:“馮四爺如果能親自去找神手華陀,我想那老頭兒雖懶也總得出點兒力。
柳大俠的傷藥,豈不也可以一齊找來了?” 李楊舉手在自己額上連擊幾下,笑道:“我真是糊塗了。
剛才談柳大俠的傷,我就沒想起侯老來。
鐵木大師的話有理。
就請馮四爺辛苦一趟,向侯老讨點藥來好了。
”又皺眉道: “隻是他那莊上不知道馮四爺熟不熟?” 馮卧龍道:“我在二十年前曾跟我大師兄一路去過一趟,路雖然記不得了,大緻方向還摸得着。
紅葉山莊名氣甚大,到附近總能打聽着。
” 吳璞半晌默默不語,這時苦笑着說道:“如今也隻有這樣一條路能走了。
我們弟兄們的冤債,累了各位成名人物,受傷的受傷,讨藥的讨藥,真讓我慚愧死了。
馮四爺要是路不熟,我陪你去一趟怎樣。
” 衆人同聲道:“那不好,吳二哥,你是碧雲莊的主人。
吳大哥現在又不願意出面,你再走開,誰來作主?”馮卧龍又向吳璞懇懇切切說道:“吳二莊主别多提誰為誰受傷的事,我們弟兄在江湖上好歹有個名字,決不會連這點兒江湖道義都不知道。
我們老七受了傷,說句江湖上的例語,那是怪他功夫不到;我等到他的傷治好了,我們怕然會回泰山禀明家師,看這事怎樣了斷。
撇開碧雲莊不說,泰山和昆侖也得講講算算。
現在大家救人要緊,你就别再客套。
隻要我去後各位照應我們老七,我們弟兄就感激不盡了。
” 鐵木大僧一伸拇指道:“啊,泰山八龍真不含糊。
我看事不宜遲,你就收拾先動身;陳七爺這兒我和尚給他坐夜就是了。
” 吳璞李揚也連說道:“陳七爺的事盡管放心,我們一定小心照料,尋常傷藥我門莊上也有的是,一定不讓他傷勢加重。
馮四爺不必擔心。
” 馮卧龍供拱手道:“我先道謝。
現在我去和老七說一聲就走。
”他說罷轉身向房裡去。
吳璞忽又想起一事,忙跟過來叫道:“馮四爺,慢着。
”馮卧龍回頭望望,吳璞道:“剛才你不是說許多年沒上紅葉莊去過嗎?而且現在從這邊走去,路道比從外邊來更難找。
我想你不如找裴大俠畫張草圖給你。
他向來長于圖訣,又博通山川形勢;而且紅葉山莊他來往過許多次,苗疆地形也知道得多。
現在他在莊後那個山坡背面,和火雷王一起防着昆侖門下從洞裡沖出來。
你出去就先煩他畫張草圖給你帶去好了。
” 馮卧龍想了想,點頭道:“那樣當然更好,隻是不知道裴大俠是不是要嫌我們羅嗦。
” 鐵木僧笑道:“阿彌陀佛!這是救人大事,他那能推辭,隻要他不是正在和人動手,包他提筆就畫。
” 他一說到“筆”,馮卧龍也想去起畫圖還要筆墨,便道:“吳二哥還得借一份筆墨給我,要不怎麼請他畫法?” 吳璞聽鐵木僧說到“動手”,心裡本又猛觸起一念,聞言征了一下忙即笑道:“這有的是,我送你一套。
” 馮卧龍笑道:“送我我也用不着,你别給我好硯台,好墨錠,我拿去給裴大俠用過了,八成兒是一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