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回

關燈
一燕遠歸來再傳驚耗 群雄争問訊急起風波 吳璧吳璞望着老婦人,也隻覺得千頭萬緒,無從說起。

     老婦人适才跪拜時,将筝放在地上,這時又慢慢将古筝拾起,抱在懷中;擡頭對二人道:“夫人得着穆三報信,知道島主竟然被你們兄弟所傷,毒發而死;當時問情由,穆三也說不明白。

    夫人已經懷了七八個月的身孕,可是她一聽見慘變非常,顧不了許多,當天就托莫老爺子照料島上的事,帶着我和靈潔小姑娘離島。

    我們到了江南,夫人讓我陪着小姑娘住在金山,自己去訪尋,要擒你們回島。

    并且要找島主遺骸安葬。

    我自知本領不濟,随夫人去也無用,而且島主的骨血隻有靈潔小姑娘,我在那裡護着,也是重責。

    所以夫人就獨自走了。

    夫人臨走曾說:‘我如果兩月不回,又無音信,就一定也遭了叛逆毒手。

    你就快送姑娘到仙霞嶺,找我叔父撫養姑娘長大複仇。

    ’我那時候抱着靈潔姑娘,說不出一句話,真算得是生離死别! “靈潔姑娘雖然隻三歲,已經懂得些事了;先哭了幾聲,後來夫人走到門口,又回頭來摸摸她說:‘孩子,媽媽要是不回來,你要聽彩鳳的話,以後無論到那兒,要記得聽話用功;記得給爹媽報仇。

    ’她聽了反而不再哭,卻抓着夫人的手說:‘我記得,我記得,我要報仇。

    ’夫人笑了笑又哭了。

    我是頭一次看見夫人哭。

    ”老婦人說到這兒,臉上上片夢意;吳氏兄弟卻低下頭,微微抖顫。

    老婦人又說到: “誰知道夫人真的不回來了;那時候是二月裡,過了不到一個月,忽然來了一位道長,抱着一個嬰兒,帶着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到金山找我。

    一見面,他就給我血書看……” 吳璞啞聲問道:“什麼血書?” 老婦人眼光死死地望着空中道:“血書,那是夫人從衣衫上撕下來的一塊白絹;上面還零零落落寫了幾行血字;有你們弟兄的名姓,有我的地址!下面有五個字是:‘問彩鳳索女’;還有個大‘仇’字。

    寫在你們名姓下面,缺了半筆。

    那是夫人的遺書! “我看見嬰兒,知道夫人臨終以前産子;又問明那位道長的來曆,知道是昆侖掌教,我就遵命将靈潔姑娘交給他;盼着兩位幼主給父母複仇。

    是的,夫人也喪命在你們手裡,你們真毒!現在該殺我了吧。

    ”老婦人臉上反有慘慘的笑容,看上去十分可怖。

    吳璞顫聲道: “彩鳳姐,不要如此說。

    我們當時的事,你不知道。

    讓我說給你聽。

    夫人在杭州遇見我們,晚上在山上和我們動手;我們弟兄說實話,不敢傷她;可是她連下毒手,我們兩個人隻是退避;我臂上受了劍傷,又中了一掌,堕下崖已經昏過去。

    大哥原先被島主所傷,剛剛痊愈;他被夫人擒住,他便動手也不是夫人的敵手,他就束手就縛了。

    夫人捉了他又下崖來捉我: 我剛好醒過來,看見夫人挾着大哥過來,我再顧不了什麼,我就抓着金環亂打。

    我本知道夫人武功蓋世,又是立意要置我們于死地;不比島主當時酒後大意,讓我在背後偷襲;我估量打不傷夫人,那知道夫人用力久了,胎氣上沖,跳下岩就站不住腳,我四枚金環全打上,而且都是喂毒的……” 老婦木然接口道:“四枚金環,都是喂毒的?” 吳璞語音低得幾乎使人聽不清楚:“是的,四枚,都是喂毒的。

    夫人倒下去了;大哥在地上摔出老遠;大聲喊我罵我,我還是糊糊塗塗,大哥來拉我過去看夫人;夫人已經暈厥了,渾身冒黑血;我知道糟了,打的又是喂毒金環你要知道,我那次傷了島主以後,自己本來立誓不再用喂毒金環的這次糊糊塗塗又用它;我趕快掏解藥,可是解藥沒有了;我先前堕下崖來,跌在溪水旁邊,衣服破碎了,解藥藥盒早讓溪水沖走了;我們兄弟仍不死心,還在星光下繞着那片地找來找去;等到我們實在找不着,再回去看夫人,夫人不知道什麼時候醒過來,大約自己知道受了重傷,掙紮着走了。

    我們真沒想到……” 吳璧半天不出聲,這時忽然接口向老婦人道:“彩鳳姐,這真是我們弟兄命該犯此大罪;我倘若和夫人多支持一會兒,夫人要是在和我動手的時候胎氣上沖,事情也不會壞到這樣;我們當時要是不滿地摸索找解藥,夫人醒來我們也可以當面請罪;咳!死在夫人劍下也比這樣負罪抱恨強些。

    ” 吳璞忽然神色微變,吳璧也未留意,又道:“當時我們料夫人一定在近處落店,商量好天明沿着這大路一帶到旅店挨次尋問;找着夫人以後,我們再去找解藥回來醫傷。

    誰知道我們找着夫人已經晚了。

    ” 老婦人突然轉過頭,面現驚異之色,問道,“什麼?你們還見着夫人?” 吳璧搖頭慘笑道:“見是沒見着。

    我們找到西湖附近的吉安店,知道夫人落腳在那兒,還已經産子;我就給了店夥一些銀子,讓他請名醫先用藥;我們就趕去找神手華陀,因為隻有他能解各種毒藥……” 老婦人聽到這裡,連連揮手道:“不用說了,赤陽子親臨金山,帶走了靈潔姑娘,告訴我夫人在西湖吉安店裡身亡。

    我趕到杭州,店夥告訴我這位夫人早經安葬了。

    事情是一位什麼镖頭經手料理的,連葬的地方店夥也鬧不明白;我連夫人遺骸都見不着,墓也找不着。

    ” 吳璧道:“那位镖頭是我的好友,我本來托他照顧夫人,不想倒讓他安葬了遺骸。

    他怕惹事,所以在碑上隻刻了‘方夫人墓’四字。

    你要谒墓,日後我們陪你去一趟。

    我們弟兄趕回來,陶镖頭帶我們去看過。

    ” 老婦人先前雖神色慘淡,卻似乎心神絲毫不亂;這時神色反而不安起來,眼望着吳氏兄弟,手指有意無意地微撥筝弦,那一聲铮铮之音,聽起來越發蒼涼凄厲;半晌忽然長笑一聲道:“我此際何必谒墓,夫人子女不久自會去訪求遺骨。

    我問你,你們如今作何打算?” 吳璧慘然笑道:“我也知道,兩位幼主在昆侖苦練多年,目下已經來到黔滇一帶。

    我們尚能有何打算?兩位幼主到此,我自當将往事說明,任憑處置。

    ” 吳璧望望老婦人,方想再說,老婦人卻冷笑一聲道:“你這可是真話嗎?” 吳璧苦笑半聲,輕輕擺頭道:“彩鳳姐,我們弟兄罪孽深重,不敢說什麼是非曲直;可是當日并非有心叛弑,十八年來也無一日不在自責;幼主到此,我們斷斷不敢再無禮。

    彩鳳姐,你是随待夫人朝夕不離的,我向來不合作僞,你難道不知道?” 老婦人臉色漸轉溫和,輕喟一聲,低低說道:“我知道,你一向誠厚。

    ” 吳璧回顧吳璞,吳璞卻一指案上道:“彩鳳姐該明白,我們倘若有心弑主,那能供着島主遺像和遺骨。

    ” 老婦人一聽“遺骨”二字,猛然立起道:“怎麼島主遺骨在這裡?”說着便往香案前走。

    吳璞跟過來道:“島主傷後,引劍自刎;我們将遺體就地埋葬;頭骨和傷處落下來的幾片碎骨就一并供在這裡,以示不忘舊恩。

    ” 老婦人到案前輪開木匣匣蓋,望着匣内遺骨,又淚下如雨,良久,才徐徐轉身拭淚向吳璞道:“不瞞你們說,我當日聽見兇耗,還不深信,因為你們兩人都是我所深知,不是負義之徒。

    後來夫人身亡,事迹昭昭,我不能不信,可是總不明原委。

    這次我知道兩位幼主要來你們這兒複仇,估量或在你壽辰來此,當着在場江湖人物問罪,所以我改扮了趕來。

    我實在不知道你們心意,隻是我多年來心如死灰,生死早已不顧,隻想能見着兩位動主,所以舍命闖進莊來。

    适才你們這一番話,倒使我深感意外。

    你們倘若當年真是事出無心,或許兩位幼主也能原宥。

    隻是你們今日既不忘恩負義,當日為何傷了島主?我還不明白。

    ” 吳璧剛要答言,吳璞卻搶口道:“這事說來益發話長,我先問你,你可是見着兩位幼主了?” 老婦人偏過頭,凝視着吳璞,忽然又冷冷一笑道:“你們問這個作什麼?你如想從我口裡套出什麼,再去對付兩位幼主,那是妄想。

    ” 吳璞連連搖頭苦笑道:“彩鳳姐,你還是昔年一樣多疑。

    我們弟兄倘有惡意,豈能如此對待你?幼主蹤迹我們也有所知,适才不過關心他們姊弟,随便問問。

    彩鳳姐,你難道忘記了?當年島上夕曛亭你我對坐談心,你原抱着靈潔姑娘,我還幫你抱了許久。

    現在他們姊弟雖當我們是仇家,我可還記得當年往事。

    ” 老婦人似乎猛觸心事,突然掩面走向牆邊坐下,一陣微微抽噎。

    吳璧吳璞又随過來。

    老婦人衣袖一撤,兩人卻微微一驚,原來扭老婦人的彩鳳臉上顔色和皺紋本是用了秘制藥汁易容;連哭幾次本已有點點淚珠,這時又用衣袖滿面一擦,臉上皺紋未除,顔色卻變得一塊黃一塊白;吳氏兄弟在憂惶感悔之中,但看了她的古怪面色,也不禁苦笑,彩鳳卻未留意,泣聲一止,便立起來道:“我得走了;兩位幼主不出數日必來;我也暫不遠去,隻是不能在你們莊上逗留,以免被幼主認作一丘之貉……” 吳璞臉上一紅,插口道:“彩鳳姐,你還是不能相信我們兄弟的話不成?” 彩鳳凄然道:“我自己也不知道。

    我十八年隻抱着夫人遺下的心愛古筝懷想故主,别的事早已忘去。

    你不要再說往事來擾我。

    能否原宥你們在兩位幼主,我無話可說。

    我要走了,要走了。

    ” 彩鳳舉步向内室就走,吳璞趕上幾步,低聲道:“今日一談,多少表明我兄弟心迹,是非自待幼主裁斷。

    我來引你走另一條秘道出莊。

    ” 彩鳳微一皺眉,吳璞在後道:“你臉上藥汁染了淚痕,不可讓莊中人看見。

    ” 彩鳳微怔了一下,不再言語,側身讓吳璞先走。

    吳璞在内室一張茶幾旁邊,伸手按着牆上一個圓闆左右旋轉幾次,牆角忽然嘎嘎連聲,現出一個小門。

    三人便從小門走去。

     這一條秘徑直通莊後,出口是在一個山坡上,叢林四散外面決看不見。

    這是碧雲莊最隐秘的一條出路,一向未用過;彩鳳此次卻用着了。

     三人走到出口,吳璧向彩鳳一拱手道:“倘若幼主到此,我們定不一誤再誤。

    隻怕無緣再見了。

    ” 彩鳳眼光與吳璞一碰,低聲道:“但望我能再來這裡谒見幼主。

    ”說了轉身穿林而去。

     吳璧目送她背景,呆呆不動。

    吳璞先也望着彩鳳背影,等彩鳳去遠,方喚聲:“大哥!”吳璧不答,吳璞大為詫異,回頭一看,吳璧原來正眼望天空出神。

    兩行清淚從面頰上直淌下來,吳璞素知乃兄為人最重情義,此際所感實深,隻得低聲道:“大哥也不必太傷感,還是回去吧。

    ” 吳璧仍不言不動,仿佛不曾聽見一般,似乎那朵朵白雲中就藏着逝去的往事。

     良久良久,吳璧才深深吐出一口氣,黯然道:“人生如夢,真是一點不錯。

    這也該是我回去的時候了。

    ” 說着慢慢轉過身來,一步一歎的仍從原路回到靜室裡。

    垂頭坐在椅上,一言不發。

     吳璞見他精神十分頹喪,知道适才與彩鳳一席話,已将往事勾起,便道:“大哥不回廳上陪客嗎?” 吳璧擺手道:“我此刻心情很亂,得靜靜休息一下,你先去吧。

    ” 吳璞呆了一呆,又陪笑道:“今日之事已經落在衆人眼裡,大家難免心中狐疑,如果大哥不出去,豈不更讓衆人猜疑?” 吳璧歎息道:“你我弟兄眼前死期已近,那裡還顧得人家犯疑不犯疑?” 吳璞臉色微變,吳璧又道:“二弟暫且先出去,少時我自會出來。

    ” 吳璞滿腹的話無法說出,隻得慢慢退了出去。

    這裡吳璧擡起頭來,默默看着南海島主遺像,似覺萬念皆灰。

    腦海裡現出當年一幕幕往事:如何與衆人泛舟出海,如何在島上與島主夫婦計議大事,後來又如何随島主三次回到中土,如何力拒錦衣衛士和東西兩廠的高手,自己在最後一次惡鬥中被毒镖所傷,險些喪命,島主如何細心照料,如何求得神手華陀侯仲永醫治,在那天夜裡,吳璞與侯仲永煮茶夜話,暢談通宵,不料竟因這一席話便種下了今日惡孽。

     想到這裡,吳璧不禁珠淚泣然,放在桌上的右掌不知不覺用力朝下按去,待他手掌移開時,桌面上已現出一個淺淺的掌印,指痕宛然。

     再一想到那一日庭中惡鬥,更是驚心動魄,自己有生以來所經的任何一次惡鬥,也比不上那一次驚險。

    島主大罵着:“奸賊!”一柄長劍神出鬼沒,自己和吳璞也竭力抵禦。

    那時自己雖然再三懇求島主暫時停手,聽自己解說。

    但島主性如烈火,一步也不肯放機一會兒,自己身上受了兩處劍傷,要倒下去,自己在拼力紮掙,島主沖到面前,伸手扣住自己左手脈門。

    眼看自己完了,可是暗影中有人悄悄打出了在命金環……想到這裡,他不敢再往下想了。

    嘴裡哺哺說道:“該死,該死!”一面不知不覺向南海島主的遺像跪了下去。

     他跪着,心裡渾渾茫茫,也不知過了多久,忽覺背後微風飒然,似乎有人立在背後,心中大驚,猛一掉頭,他身後原來立着一個绮年玉貌的妙齡女子。

     且說吳璞離了靜室,順着花園矮牆朝前廳走去,一路低頭沉思,想起鬧天宮盧吟楓書信上的話,真使人不寒而栗,以鐵金剛淩兆揆受傷一事看來,仇家子女分明已練成上乘功夫,單以自己兄弟二人武功而論,萬非敵手,雖說這碧雲莊内外經自己苦心設計,遍布機關,但也未必能保無事,偏生自己這位大哥,卻一味隻知自怨自艾,全然不想如何應敵防禦,難道就這麼束手待斃不成? 吳璞默默想着,心下好生愁悶,忽然眼前人影一幌,一個清脆的聲音在身旁笑道:“今天是二哥的好日子,怎麼卻獨個兒在這裡散步呢?” 吳璞擡頭一看,見來人正是九妹吳玉燕,不禁大喜道:“九妹回來了。

    真好,這一下我們就有了救了。

    ” 吳玉燕微笑道:“二哥說什麼有救了?” 吳璞道:“這事說來話長,你先歇息一會,少時再來詳叙。

    ” 吳玉燕笑道:“歇息倒不必,我要找大哥。

    大哥在那裡?” 吳璞道:“他刻下仍在靜室裡,你這時就要見他麼?” 吳玉燕道:“是的,我師父他老人家要我告訴他一件事,我此刻便去找他,回頭再來向二哥拜壽吧,我也有話要向你說哩。

    ” 吳璞歎氣道:“這樣也好,你先到靜室和大哥叙話,我到前廳周旋一下便來。

    ” 兩人分手,吳玉燕徑來靜室找吳璧,吳璞卻向前廳走去。

     吳玉燕從地下秘徑走到靜室,一掀門簾,看見吳璧正跪在方繼祖像前低頭祝告,不覺一陣凄傷,自己也不驚動他,便悄悄立在他身後,直到吳璧陡然發覺,才向吳璧施禮道:“大哥怎的一人在此?”吳璧本不知何人潛來身後,看清是玉燕,不覺苦笑了一下;立起身來,也不答她的話,隻說:“九妹剛回來嗎?” 吳玉燕和吳璧對面坐下,看出吳璧面色陰慘,尚未說話,吳璧已問道:“靜因師太她老人家康健嗎?” 吳玉燕道:“師父近來愈發喜靜,她老人家也叫我問候兩位哥哥。

    ” 吳璧忙站起道:“這那裡敢當。

    ”又道:“愚兄隻盼妹妹昨日回來,怎的今日才到?” 吳玉燕笑道:“原本是應該昨日到的,隻因路上有事耽誤了。

    ” 吳璧對她上下打量一陣,歎息道:“妹妹雖得靜因師太垂愛,常年侍奉她老人家,論理也是好事,但我們骨肉之間竟大是疏隔了,數月不見,你似乎功力又高了好些。

    ” 吳玉燕心裡一陣難過,停了一下才道:“是麼,我自己倒不大覺得,我那戒惡侄兒呢?” 吳璧道:“他現在前廳陪客,待我派人去喚他來叩見你。

    ” 吳玉燕忙搖手道:“不必喚他,少時再見也是一樣,我正有要事和大哥說,他是小孩子,聽了去也不大好。

    大哥可知你們昔年的仇家之子已經尋來嗎?” 吳玉燕本意吳璧一聽這話,必然十分驚惶,誰知他卻隻淡淡的反問了一句:“怎麼你倒先知道了?是誰告訴你的呢?” 吳玉燕暗暗詫異,便道:“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