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回
關燈
小
中
大
珍重舊交婉詞親逐客
思量惡業老淚忍聽筝
且說甘明被那長虹似的飛橋帶進水閣之中,當時事出意外,不從思索,等到飛橋縮入水閣,甘明才心神稍定。
那飛橋退回水閘的機紐本在橋沿一個小小的銅柱上,先前甘明順了一抓,恰抓住這個銅柱,因此長橋立即退回。
到了閣中,那飛橋便自動拆疊起來,甘明急忙将手一松,輕輕落到地上,且喜沒碰傷身上,自己定了定神,四下打量,方看清閣裡情景。
這水閣的上層地方倒并不大,布置古雅清爽,四壁懸着字畫,當中擺着一張八仙桌。
屋頂上懸着一盞八角宮燈,四面長窗中對水池的一面,在飛橋放出時自開,現在飛橋一退回來,使自行閉合。
甘明四顧無路可出,知道自己誤入這水閣,不易脫身,心頭一陣陣發急,先隻以為必有人在此看守,不料過了一會兒,四下寂然,自己反而心定下來,暗想:“這閣裡倒沒有什麼詭異之處,何必設了這飛橋出入?”想着,一面走到一扇窗戶前用手一推,那窗戶關得甚緊。
再仔細一看,原來窗上的雕花格子都是鐵鑄的。
這時他十分懊悔不聽金葉丐之言,果然弄出這麼一場尴尬事。
這裡既設機關,必是重地,自己誤入雖是無心,後果難知。
先還想爽性破窗而出,但自忖以本身功力,要折斷窗上的鐵鑄穿花格子雖不甚難,但那窗戶當中的粗鐵格子,卻不易折斷。
而且縱使能破窗而出,外面四圍皆水,離岸數十丈,荷花上既有機關,不敢輕踏,此外又别無落足之處,也是無法飛渡。
而且在窗隙遙窺,岸側假山上已有點點燈火,估量莊上當值的人必已在池畔巡視,自己入閣多時,似乎還未驚動莊上人,但若是運力折窗,衆人必定驚覺,更難對付。
弄得不好,出個大笑話,不但自己臉上下不來,就連天合派的威望也要受損。
因此,甘明想來想去,還是不敢硬闖出去,隻悄悄走來走去,想在閣中找尋出路。
甘明終究是小孩心性,既不敢硬闖,找出路又找不着,驚惶一過,又有些好奇之意。
轉念一想:“管它呢,這場禍不闖也闖了,我倒要看看這閣子裡有些什麼古怪。
” 于是甘明一面提防有人突然現身,一面東一望,西一瞧。
甘明人本聰明,雖然生平沒見過這種機關,但他平時聽盧吟楓談起江湖上的事,對機關布置的竅要,也略知一二。
再加以這水閣面積本來不大,陳設又極簡單,不消片時,已被他在一張字畫後面發現一處機扭。
甘明試着用手一按,登時軋軋聲響,那張八仙桌已自己移到屋角裡去,下面露出一個地道洞口來。
甘明暗喜道:平時常聽師父談起,什麼機關、地道之類,機紐多半在牆上隐蔽之處,果然不錯,隻不知下面是什麼地方?他好奇心一起,不再思量,便順着洞口軟梯走下去。
這地下乃是一裡一外兩間靜室,外面一間布置得像個佛堂一樣,靠壁放着一張供桌,桌上供着香花水果,壁上卻挂着一幅畫像。
甘明走近一看,畫中人儒生打扮,但劍眉虎目,英氣逼人。
這幅畫似是名手之筆,畫中人神态如生。
像上一列小字,寫的是:“南海島主方公繼祖遺像”,像前古銅小香爐内焚起了一爐檀香,似乎主人就在近處的樣子。
甘明看這裡除畫像不是仙佛以外,意味俨如寺觀,暗暗尋思道:“聽說這碧雲莊的兩位莊主都在閉關,莫非我闖進他們閉關的所在來了?倘若如此,可是大大失禮。
”甘明一動此念,便想循原路退回去,可是,掉頭對那畫像再看了一眼,又疑惑起來,心想這裡主人明明姓吳,卻供着一位姓方的人做甚?這畫中人是什麼“南海島主”,和這兩位莊主又有什麼淵源呢? 忽然一個念頭閃過,甘明暗向自己道:“對了!這畫中人八成是這裡兩位莊主的師父,或者是他們這一派的開山祖師也說不定,我們天台山上不是也供過開山祖師爺的聖像嗎?但不知道這是那一派?” 甘明把這名字念了兩遍,牢牢在心裡記着,準備日後好問師父。
一面側耳谛聽,暗間裡也毫無聲息,似乎沒人,膽又大了些。
他再走近供桌,看桌上似乎另有個什麼東西在香爐背後,仔細一瞧,原來是一個方匣子,和一紙卷,似是一幅畫。
旁邊這一個匣子,匣蓋似乎并未鎖。
甘明看着古怪,不禁伸手将匣蓋試一抽動,不料匣蓋應手而起,甘明心裡一喜,可是一看匣内,卻不禁愕然失色。
原來匣内竟是幾塊骨頭和一個人頭骷髅。
那幾塊骨頭作烏紫色,看起來愈使人覺得陰森可畏。
甘明雖然分辨不出這是不是人骨,但既和那個人頭骷髅放在一起,八成兒也是人的骨頭了。
甘明慌忙将匣蓋複原,四下一看,仍然沒有别的動靜,自己趕快退後幾步,暗想道:“這個地方供着人骨頭,多半與畫像有關,看起來這不像是供祖師的地方。
說不定另有什麼隐秘,自己闖來,真是不妙了。
” 甘明初被飛橋載入閣中的時候,還隻有人種模糊不清的驚惶之感,這時看見這些古怪東西,自知窺人隐秘是江湖大忌,又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人的地方,暗暗憂急,好奇之念頓消,又想找路出去,但明知上面四無出路,自己先前就向找了好久,因此剛動步走向軟梯,又停下去,躊躇着走近供桌,想看看桌後是否有門戶機紐。
那知道他剛走到桌旁,忽然背後似有微風,未及回顧,耳邊有人冷冷說道:“誰教你進來的?” 甘明這一驚較之方才水上飛虹時更甚,忙一回顧,自己身後已悄沒聲息地站着兩個老人。
左邊這人是個瘦長老者,白須飄然,面上冷冷的罩着一層怒氣。
右邊這人較為年輕,花白胡須,兩人身材相貌都極為相似。
甘明目光一閃,略為轉念便已猜到這兩人定是碧雲莊的兩位主人無疑,當下施禮道: “兩位想必便是本莊的二位莊主,吳老前輩了,晚輩甘明初到貴莊,誤入禁地,還望二位老前輩恕罪。
” 說着又深深施禮。
那胡須花白的老者微微哼了一聲,沒有言語,白須老者神色似較和善,也拱一拱手,問道:“訪問小哥是何人門下,到敝莊做甚?” 甘明括身道:“晚輩恩師姓盧,上吟下楓,此番晚輩奉師命冒造寶莊,一來敬賀二莊主生辰,二來代家師送一封急信,不想誤踏鐵蓮機關,被長橋帶入禁地,實在汗顔無地。
” 兩人聽甘明說出盧吟楓名頭,臉上神色和緩了許多,白須老者道:“老漢正是吳璧,這是舍弟吳璞,承令師不棄,還記着愚弟兄,真是難得,不知道令師近況怎樣?” 甘明道:“家師托庇,倒很康健。
”說着便向吳璧拜下去,吳璧伸手相扶,隻說了一句:“不敢當,尊師盧老爺子沒來麼?”臉上卻一絲笑容也沒有。
甘明适才跪下,吳璧一伸手時,便覺得面前有股勁風一擋,身軀竟不自主的被帶起來,再一擡頭,見吳璧依然寒着一張臉孔,也不禁有氣。
心想:我師父為了你們的事,那麼熱心,叫我連夜趕來送信,縱使我無心闖進你們的機關裡來,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那有這樣小器,給人下不了台。
這樣一想,索性也不拜了,從懷裡掏出盧吟楓的信來,交給吳璧道:“這是家師再三叮囑,命晚輩面交兩位老前輩的。
據說信中有要事,所關甚大呢。
” 吳璧接過信來,看了看信封上的字,随口道:“有勞甘小哥費神。
”便順手揣入懷裡。
甘明見他并不即時開拆,似乎并不十分重視此信,原本隻有三分怒氣,這一來又加上了五分。
暗道:聽師父語氣,那傷了鐵金剛淩兆揆的兩少年男女,好像便是你這兩個老頭的仇家,我師父白替你們操心着急,誰知你們兩人反而不把這事放在心上,倒來計較我誤入禁地這類小事,如今我好歹總算将信送到了,别的事我也犯不着多理會。
他正在這裡胡思亂想,吳璧卻先說道:“十餘年來,愚兄弟便立了這個例,每逢舍弟生辰前兩日便閉戶謝客,以緻甘小哥到敝莊,老朽兄弟有失迎迓,還望甘小哥擔待一二。
” 甘明明知他是敷衍的話,也假意客套了幾句,吳璧又道:“本來老朽兄弟應于今夜子時開禁,這次且提早一個時辰,甘小哥請随我來吧。
” 說着便轉身跨出門去,吳璞向甘明一舉手,也相繼走出,甘明無奈隻得随在後面。
這次走的卻不是甘明進來的舊路,他心裡想道:“怪道呢,我說那水閣孤零零的修造在池子中間,一無舟楫,二無橋梁,雖然有一座飛橋,但總不好進出都這樣飛來飛去的,原來卻另有道路進出。
看來這條路是從池底穿出去的。
” 甘明這一次卻猜對了。
如今所走的這條路,方是進出這池底靜室的正道。
那條水上飛橋,隻是備在緊急時所用的一條秘道而已,平時一直備而未用,這次甘明誤打誤撞動了池中鐵蓮機關,才被那飛橋接入秘閣裡來。
甘明腳下随吳氏雙老走着,眼睛卻不住東張西望,他發現這條路上至少有三條秘道,暗想道:昨日金葉丐告訴我的話果然不錯,單是這地底通道好像就不少,其他的機關也就更可想而知了,看來這碧雲莊定然不是什麼好去處,以後我倒得處處留心。
少時前面現出石級,甘明便知這已到地道出口處了。
吳璧伸手取下壁上最後一盞油燈吹熄,然後再向壁上一摸,上面鐵闆便移開來,甘明随着兩人上去,這裡卻是一間布置雅潔的書房。
吳璧舉手道:“甘小哥請坐。
” 甘明隻得默默的在一張椅上坐下,心裡正盤算該交代幾句什麼場面活,好乘機告退。
吳璞已走過去拍開門闩,随手拿起一個小木錘向案頭的小鋼鈴上一敲,随着鈴響處,門外一陣腳步聲響,進來了兩人,一個正是劍奴,後面那人也是書童打扮,卻不認得。
兩人進來一齊垂
那飛橋退回水閘的機紐本在橋沿一個小小的銅柱上,先前甘明順了一抓,恰抓住這個銅柱,因此長橋立即退回。
到了閣中,那飛橋便自動拆疊起來,甘明急忙将手一松,輕輕落到地上,且喜沒碰傷身上,自己定了定神,四下打量,方看清閣裡情景。
這水閣的上層地方倒并不大,布置古雅清爽,四壁懸着字畫,當中擺着一張八仙桌。
屋頂上懸着一盞八角宮燈,四面長窗中對水池的一面,在飛橋放出時自開,現在飛橋一退回來,使自行閉合。
甘明四顧無路可出,知道自己誤入這水閣,不易脫身,心頭一陣陣發急,先隻以為必有人在此看守,不料過了一會兒,四下寂然,自己反而心定下來,暗想:“這閣裡倒沒有什麼詭異之處,何必設了這飛橋出入?”想着,一面走到一扇窗戶前用手一推,那窗戶關得甚緊。
再仔細一看,原來窗上的雕花格子都是鐵鑄的。
這時他十分懊悔不聽金葉丐之言,果然弄出這麼一場尴尬事。
這裡既設機關,必是重地,自己誤入雖是無心,後果難知。
先還想爽性破窗而出,但自忖以本身功力,要折斷窗上的鐵鑄穿花格子雖不甚難,但那窗戶當中的粗鐵格子,卻不易折斷。
而且縱使能破窗而出,外面四圍皆水,離岸數十丈,荷花上既有機關,不敢輕踏,此外又别無落足之處,也是無法飛渡。
而且在窗隙遙窺,岸側假山上已有點點燈火,估量莊上當值的人必已在池畔巡視,自己入閣多時,似乎還未驚動莊上人,但若是運力折窗,衆人必定驚覺,更難對付。
弄得不好,出個大笑話,不但自己臉上下不來,就連天合派的威望也要受損。
因此,甘明想來想去,還是不敢硬闖出去,隻悄悄走來走去,想在閣中找尋出路。
甘明終究是小孩心性,既不敢硬闖,找出路又找不着,驚惶一過,又有些好奇之意。
轉念一想:“管它呢,這場禍不闖也闖了,我倒要看看這閣子裡有些什麼古怪。
” 于是甘明一面提防有人突然現身,一面東一望,西一瞧。
甘明人本聰明,雖然生平沒見過這種機關,但他平時聽盧吟楓談起江湖上的事,對機關布置的竅要,也略知一二。
再加以這水閣面積本來不大,陳設又極簡單,不消片時,已被他在一張字畫後面發現一處機扭。
甘明試着用手一按,登時軋軋聲響,那張八仙桌已自己移到屋角裡去,下面露出一個地道洞口來。
甘明暗喜道:平時常聽師父談起,什麼機關、地道之類,機紐多半在牆上隐蔽之處,果然不錯,隻不知下面是什麼地方?他好奇心一起,不再思量,便順着洞口軟梯走下去。
這地下乃是一裡一外兩間靜室,外面一間布置得像個佛堂一樣,靠壁放着一張供桌,桌上供着香花水果,壁上卻挂着一幅畫像。
甘明走近一看,畫中人儒生打扮,但劍眉虎目,英氣逼人。
這幅畫似是名手之筆,畫中人神态如生。
像上一列小字,寫的是:“南海島主方公繼祖遺像”,像前古銅小香爐内焚起了一爐檀香,似乎主人就在近處的樣子。
甘明看這裡除畫像不是仙佛以外,意味俨如寺觀,暗暗尋思道:“聽說這碧雲莊的兩位莊主都在閉關,莫非我闖進他們閉關的所在來了?倘若如此,可是大大失禮。
”甘明一動此念,便想循原路退回去,可是,掉頭對那畫像再看了一眼,又疑惑起來,心想這裡主人明明姓吳,卻供着一位姓方的人做甚?這畫中人是什麼“南海島主”,和這兩位莊主又有什麼淵源呢? 忽然一個念頭閃過,甘明暗向自己道:“對了!這畫中人八成是這裡兩位莊主的師父,或者是他們這一派的開山祖師也說不定,我們天台山上不是也供過開山祖師爺的聖像嗎?但不知道這是那一派?” 甘明把這名字念了兩遍,牢牢在心裡記着,準備日後好問師父。
一面側耳谛聽,暗間裡也毫無聲息,似乎沒人,膽又大了些。
他再走近供桌,看桌上似乎另有個什麼東西在香爐背後,仔細一瞧,原來是一個方匣子,和一紙卷,似是一幅畫。
旁邊這一個匣子,匣蓋似乎并未鎖。
甘明看着古怪,不禁伸手将匣蓋試一抽動,不料匣蓋應手而起,甘明心裡一喜,可是一看匣内,卻不禁愕然失色。
原來匣内竟是幾塊骨頭和一個人頭骷髅。
那幾塊骨頭作烏紫色,看起來愈使人覺得陰森可畏。
甘明雖然分辨不出這是不是人骨,但既和那個人頭骷髅放在一起,八成兒也是人的骨頭了。
甘明慌忙将匣蓋複原,四下一看,仍然沒有别的動靜,自己趕快退後幾步,暗想道:“這個地方供着人骨頭,多半與畫像有關,看起來這不像是供祖師的地方。
說不定另有什麼隐秘,自己闖來,真是不妙了。
” 甘明初被飛橋載入閣中的時候,還隻有人種模糊不清的驚惶之感,這時看見這些古怪東西,自知窺人隐秘是江湖大忌,又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人的地方,暗暗憂急,好奇之念頓消,又想找路出去,但明知上面四無出路,自己先前就向找了好久,因此剛動步走向軟梯,又停下去,躊躇着走近供桌,想看看桌後是否有門戶機紐。
那知道他剛走到桌旁,忽然背後似有微風,未及回顧,耳邊有人冷冷說道:“誰教你進來的?” 甘明這一驚較之方才水上飛虹時更甚,忙一回顧,自己身後已悄沒聲息地站着兩個老人。
左邊這人是個瘦長老者,白須飄然,面上冷冷的罩着一層怒氣。
右邊這人較為年輕,花白胡須,兩人身材相貌都極為相似。
甘明目光一閃,略為轉念便已猜到這兩人定是碧雲莊的兩位主人無疑,當下施禮道: “兩位想必便是本莊的二位莊主,吳老前輩了,晚輩甘明初到貴莊,誤入禁地,還望二位老前輩恕罪。
” 說着又深深施禮。
那胡須花白的老者微微哼了一聲,沒有言語,白須老者神色似較和善,也拱一拱手,問道:“訪問小哥是何人門下,到敝莊做甚?” 甘明括身道:“晚輩恩師姓盧,上吟下楓,此番晚輩奉師命冒造寶莊,一來敬賀二莊主生辰,二來代家師送一封急信,不想誤踏鐵蓮機關,被長橋帶入禁地,實在汗顔無地。
” 兩人聽甘明說出盧吟楓名頭,臉上神色和緩了許多,白須老者道:“老漢正是吳璧,這是舍弟吳璞,承令師不棄,還記着愚弟兄,真是難得,不知道令師近況怎樣?” 甘明道:“家師托庇,倒很康健。
”說着便向吳璧拜下去,吳璧伸手相扶,隻說了一句:“不敢當,尊師盧老爺子沒來麼?”臉上卻一絲笑容也沒有。
甘明适才跪下,吳璧一伸手時,便覺得面前有股勁風一擋,身軀竟不自主的被帶起來,再一擡頭,見吳璧依然寒着一張臉孔,也不禁有氣。
心想:我師父為了你們的事,那麼熱心,叫我連夜趕來送信,縱使我無心闖進你們的機關裡來,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那有這樣小器,給人下不了台。
這樣一想,索性也不拜了,從懷裡掏出盧吟楓的信來,交給吳璧道:“這是家師再三叮囑,命晚輩面交兩位老前輩的。
據說信中有要事,所關甚大呢。
” 吳璧接過信來,看了看信封上的字,随口道:“有勞甘小哥費神。
”便順手揣入懷裡。
甘明見他并不即時開拆,似乎并不十分重視此信,原本隻有三分怒氣,這一來又加上了五分。
暗道:聽師父語氣,那傷了鐵金剛淩兆揆的兩少年男女,好像便是你這兩個老頭的仇家,我師父白替你們操心着急,誰知你們兩人反而不把這事放在心上,倒來計較我誤入禁地這類小事,如今我好歹總算将信送到了,别的事我也犯不着多理會。
他正在這裡胡思亂想,吳璧卻先說道:“十餘年來,愚兄弟便立了這個例,每逢舍弟生辰前兩日便閉戶謝客,以緻甘小哥到敝莊,老朽兄弟有失迎迓,還望甘小哥擔待一二。
” 甘明明知他是敷衍的話,也假意客套了幾句,吳璧又道:“本來老朽兄弟應于今夜子時開禁,這次且提早一個時辰,甘小哥請随我來吧。
” 說着便轉身跨出門去,吳璞向甘明一舉手,也相繼走出,甘明無奈隻得随在後面。
這次走的卻不是甘明進來的舊路,他心裡想道:“怪道呢,我說那水閣孤零零的修造在池子中間,一無舟楫,二無橋梁,雖然有一座飛橋,但總不好進出都這樣飛來飛去的,原來卻另有道路進出。
看來這條路是從池底穿出去的。
” 甘明這一次卻猜對了。
如今所走的這條路,方是進出這池底靜室的正道。
那條水上飛橋,隻是備在緊急時所用的一條秘道而已,平時一直備而未用,這次甘明誤打誤撞動了池中鐵蓮機關,才被那飛橋接入秘閣裡來。
甘明腳下随吳氏雙老走着,眼睛卻不住東張西望,他發現這條路上至少有三條秘道,暗想道:昨日金葉丐告訴我的話果然不錯,單是這地底通道好像就不少,其他的機關也就更可想而知了,看來這碧雲莊定然不是什麼好去處,以後我倒得處處留心。
少時前面現出石級,甘明便知這已到地道出口處了。
吳璧伸手取下壁上最後一盞油燈吹熄,然後再向壁上一摸,上面鐵闆便移開來,甘明随着兩人上去,這裡卻是一間布置雅潔的書房。
吳璧舉手道:“甘小哥請坐。
” 甘明隻得默默的在一張椅上坐下,心裡正盤算該交代幾句什麼場面活,好乘機告退。
吳璞已走過去拍開門闩,随手拿起一個小木錘向案頭的小鋼鈴上一敲,随着鈴響處,門外一陣腳步聲響,進來了兩人,一個正是劍奴,後面那人也是書童打扮,卻不認得。
兩人進來一齊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