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馬振倫避嫌疑急脫遁,肖守備探掌門揭謎底
關燈
小
中
大
跟着忙,他的母親也把各房的燈都點着了,将全宅照了個通明。
人們若來偷看,可以不必費事。
黃烈文與石璞從鄰舍上房,本來聲音很輕,但可以瞞外行,不能瞞内家;可以瞞不留神的人,不能瞞正注意的人。
這兩人逼近馬宅,剛一探頭,犬吠聲便起;原來馬振倫家将兩條大狗全放出來了,項上都拖着長鍊。
馬氏兄妹正在中庭,一刀一槍打得欲罷不能,十分膩煩;忽然聽後院狗吠,登時精神一振。
兩個孩子住了手,互相告訴道:“你聽後院狗又鬧了。
”上房中的母親朱氏也聽見了,和尋常人家夜聞犬吠一樣,重重咳了數聲,跟着當門叫道:“元良、元芳,怎麼你倆還玩哪?你們聽聽,後院狗叫了。
你爹爹沒在家,門戶得小心點,後門上鎖沒有?你們看看去。
” 馬元良提着花槍,馬元芳抱着雙刀,答應了一聲,往後院走;好像小孩膽怯,隻到角門,探頭看了一眼,把狗吆喝了數聲,就大聲對母親說:“媽,這兩隻狗準是長工沒給它放食水,餓得亂叫。
”朱氏道:“放了半盆剩飯呢,你們看看街門吧。
”朱氏一勁地催這兄妹,這兩個孩子說什麼也不肯去。
朱氏罵道:“這麼大的小子,那麼點的膽子。
”氣忿忿地從上房出來,順手提一盞燈,直奔後院。
兩個小孩吐舌縮頭的笑,也跟随過來。
朱氏到了後門,忽然大喊了一聲道:“哎喲,不好,誰出去了,怎麼沒上闩?”登時嘩噪起來,把長工也喊出,催着驗看各處。
驗到前門,前門已加闩上鎖,朱氏放下心;忙又率家衆,重到後院;後門洞開,門扇半掩,實在有點懸虛。
朱氏力逼長工出去查看。
元良、元芳一看人多,似又膽大起來,催長工提燈;這小兄妹綽槍的綽槍,提刀的提刀,一直往後巷搜去了。
家中隻留朱氏和元彤。
元彤害怕,直說:“媽媽,他們全走了,隻剩咱倆了,咱倆進屋吧。
”朱氏怒斥道:“這後門大開着,害怕又怎麼樣呢?”拉住無彤的手腕,提燈守着後門,等候長兒、次女及長工。
但是迷迷糊糊的一個長工和稚氣未除的兩個兒女,竟像煞有介事地鬧騰起來;又像真追賊似的,三人順後巷往前追,竟一去沒影了。
元彤仍鬧着要回屋,朱氏似乎又害怕、又生氣,申斥罵道:“難道真追着賊不成?你哥你姐是小渾蛋,怎麼長工也這麼糊塗?把個空宅子丢下,光顧追賊,把家倒不要了。
”朱氏一面罵,一面領着膽小的馬元彤,站在後門外,喊叫元良、元芳的名字。
夜靜了,連喊數次,不聞應聲,朱氏連連頓足說:“不好!你爹沒在家,這兩個孩子别是真遇上賊了吧?不好,不好,賊要是追急了,就要拼命的!”朱氏越發沉不住氣,領着小兒子,往後巷一步一步尋叫過去。
當此之時,馬宅前庭中院已成了“空城”。
潛伏房頭的黃烈文早已看清一切,不禁搖頭。
俞門五弟子石璞低聲說:“黃老師,我下去看看,你老替我着點。
”黃烈文道:“用不着看,這都明擺在眼前了。
”話聲中,石璞忍耐不得,早如饑鷹攫兔,一側身,掠空下跳,落到前庭牆隅,一挺身,張目四瞥,急奔正房。
正房無人;抽身外竄,撲向兩廂,破窗一窺,明燈輝煌,一目了然,各廂房并無一人。
石璞就風馳電掣般,改撲他舍,或穴窗側目,或昂然入室。
急搜急尋,片刻之間,把全宅三進院落,火速勘完兩進;連跨院、内廁、廚房、柴棚以至囤米貯物的空舍全都勘完;又鼓勇搜到後院,後院更是空空。
石璞抽身重到中院,細搜卧堂。
卧室也搜完了,在桌上抓了一把。
蹑足進了耳房,卻有一個奶母正乳着小孩盹睡;此外再沒人了。
“六師叔原來真出了門,真是沒在家?”石璞琢磨着,仍自不甘心,這邊亂探,那邊亂翻,以為還有許多細微處沒有搜完,高的黃烈文已然口發胡哨催他速走;石璞仍不管不顧,又進了廂房。
外面已聞履聲,黃烈文很着急,忙飛身下竄,把石璞捉胳膊揪出來,上房走去。
正是這一揪,也好也不好。
馬元良兄妹已經回來,再遲一步,就要碰上。
可是廂房有一道夾壁牆,再遲一會就被石璞尋出破綻。
朱氏和元彤、元良、元芳跟那個長工,施施然一聲不響,走進後門。
一入内院,話聲始縱;朱氏不住抱怨元良,元良不肯認錯。
黃、石二人剛退到鄰房,忙又蹭過來聽;影影綽綽聽那口氣,似有一個人影險被元良追上,元良還險些挨了一暗器。
朱氏母子唠叨着,把後門上闩加鎖,提燈将各處照看了一遍,全都進了屋。
黃烈文饒有心計,竟沒看出真僞。
元良母子早在各處門檻過道,人通行處,一一留下暗記,旁人摸黑一走,立刻改樣留痕。
馬元良急入上房,往桌上一看,悄對母親說:“睡吧,媽媽。
”朱氏往桌上一看,也點頭會意;女人膽怯,竟不敢睡,馬元彤才十三歲,膽子并不小,竟要出來看看。
被哥哥攔住,強按着上了床。
那長工也回轉門房,就枕大睡。
馬宅一家子全睡下了,黃烈文和石璞窺望良久,抽身回走,出了小巷,石璞把黃烈文扯了一把,從衣囊内掏出一物,說道:“黃師傅,我們這趟沒白來。
”黃烈文低頭看道:“是什麼?”街頭黑暗無光,看不出字來,用手摸索,知道是一封信,兩張信箋。
石璞道:“這東西就在正房桌上放着。
” 兩人亟欲一觀内容,忙找一僻靜處,掏出火折子一晃。
俯身借光,還沒等看明;那邊“啪哒”響了一聲,有兩個人影一閃。
石璞忙将火折子收起,與黃烈文奔尋過去。
前面人影低哨了一聲,原來是跛子胡振業和武官肖國英在店中等得不耐煩,也溜出來了。
石璞道:“我一猜就知道是師叔。
”胡振業一晃一晃地湊過來,問道:“你們搗什麼鬼?到底馬老六在家藏着沒有?”石璞道:“大概沒在家。
”肖國英道:“你們看準了麼?
人們若來偷看,可以不必費事。
黃烈文與石璞從鄰舍上房,本來聲音很輕,但可以瞞外行,不能瞞内家;可以瞞不留神的人,不能瞞正注意的人。
這兩人逼近馬宅,剛一探頭,犬吠聲便起;原來馬振倫家将兩條大狗全放出來了,項上都拖着長鍊。
馬氏兄妹正在中庭,一刀一槍打得欲罷不能,十分膩煩;忽然聽後院狗吠,登時精神一振。
兩個孩子住了手,互相告訴道:“你聽後院狗又鬧了。
”上房中的母親朱氏也聽見了,和尋常人家夜聞犬吠一樣,重重咳了數聲,跟着當門叫道:“元良、元芳,怎麼你倆還玩哪?你們聽聽,後院狗叫了。
你爹爹沒在家,門戶得小心點,後門上鎖沒有?你們看看去。
” 馬元良提着花槍,馬元芳抱着雙刀,答應了一聲,往後院走;好像小孩膽怯,隻到角門,探頭看了一眼,把狗吆喝了數聲,就大聲對母親說:“媽,這兩隻狗準是長工沒給它放食水,餓得亂叫。
”朱氏道:“放了半盆剩飯呢,你們看看街門吧。
”朱氏一勁地催這兄妹,這兩個孩子說什麼也不肯去。
朱氏罵道:“這麼大的小子,那麼點的膽子。
”氣忿忿地從上房出來,順手提一盞燈,直奔後院。
兩個小孩吐舌縮頭的笑,也跟随過來。
朱氏到了後門,忽然大喊了一聲道:“哎喲,不好,誰出去了,怎麼沒上闩?”登時嘩噪起來,把長工也喊出,催着驗看各處。
驗到前門,前門已加闩上鎖,朱氏放下心;忙又率家衆,重到後院;後門洞開,門扇半掩,實在有點懸虛。
朱氏力逼長工出去查看。
元良、元芳一看人多,似又膽大起來,催長工提燈;這小兄妹綽槍的綽槍,提刀的提刀,一直往後巷搜去了。
家中隻留朱氏和元彤。
元彤害怕,直說:“媽媽,他們全走了,隻剩咱倆了,咱倆進屋吧。
”朱氏怒斥道:“這後門大開着,害怕又怎麼樣呢?”拉住無彤的手腕,提燈守着後門,等候長兒、次女及長工。
但是迷迷糊糊的一個長工和稚氣未除的兩個兒女,竟像煞有介事地鬧騰起來;又像真追賊似的,三人順後巷往前追,竟一去沒影了。
元彤仍鬧着要回屋,朱氏似乎又害怕、又生氣,申斥罵道:“難道真追着賊不成?你哥你姐是小渾蛋,怎麼長工也這麼糊塗?把個空宅子丢下,光顧追賊,把家倒不要了。
”朱氏一面罵,一面領着膽小的馬元彤,站在後門外,喊叫元良、元芳的名字。
夜靜了,連喊數次,不聞應聲,朱氏連連頓足說:“不好!你爹沒在家,這兩個孩子别是真遇上賊了吧?不好,不好,賊要是追急了,就要拼命的!”朱氏越發沉不住氣,領着小兒子,往後巷一步一步尋叫過去。
當此之時,馬宅前庭中院已成了“空城”。
潛伏房頭的黃烈文早已看清一切,不禁搖頭。
俞門五弟子石璞低聲說:“黃老師,我下去看看,你老替我着點。
”黃烈文道:“用不着看,這都明擺在眼前了。
”話聲中,石璞忍耐不得,早如饑鷹攫兔,一側身,掠空下跳,落到前庭牆隅,一挺身,張目四瞥,急奔正房。
正房無人;抽身外竄,撲向兩廂,破窗一窺,明燈輝煌,一目了然,各廂房并無一人。
石璞就風馳電掣般,改撲他舍,或穴窗側目,或昂然入室。
急搜急尋,片刻之間,把全宅三進院落,火速勘完兩進;連跨院、内廁、廚房、柴棚以至囤米貯物的空舍全都勘完;又鼓勇搜到後院,後院更是空空。
石璞抽身重到中院,細搜卧堂。
卧室也搜完了,在桌上抓了一把。
蹑足進了耳房,卻有一個奶母正乳着小孩盹睡;此外再沒人了。
“六師叔原來真出了門,真是沒在家?”石璞琢磨着,仍自不甘心,這邊亂探,那邊亂翻,以為還有許多細微處沒有搜完,高的黃烈文已然口發胡哨催他速走;石璞仍不管不顧,又進了廂房。
外面已聞履聲,黃烈文很着急,忙飛身下竄,把石璞捉胳膊揪出來,上房走去。
正是這一揪,也好也不好。
馬元良兄妹已經回來,再遲一步,就要碰上。
可是廂房有一道夾壁牆,再遲一會就被石璞尋出破綻。
朱氏和元彤、元良、元芳跟那個長工,施施然一聲不響,走進後門。
一入内院,話聲始縱;朱氏不住抱怨元良,元良不肯認錯。
黃、石二人剛退到鄰房,忙又蹭過來聽;影影綽綽聽那口氣,似有一個人影險被元良追上,元良還險些挨了一暗器。
朱氏母子唠叨着,把後門上闩加鎖,提燈将各處照看了一遍,全都進了屋。
黃烈文饒有心計,竟沒看出真僞。
元良母子早在各處門檻過道,人通行處,一一留下暗記,旁人摸黑一走,立刻改樣留痕。
馬元良急入上房,往桌上一看,悄對母親說:“睡吧,媽媽。
”朱氏往桌上一看,也點頭會意;女人膽怯,竟不敢睡,馬元彤才十三歲,膽子并不小,竟要出來看看。
被哥哥攔住,強按着上了床。
那長工也回轉門房,就枕大睡。
馬宅一家子全睡下了,黃烈文和石璞窺望良久,抽身回走,出了小巷,石璞把黃烈文扯了一把,從衣囊内掏出一物,說道:“黃師傅,我們這趟沒白來。
”黃烈文低頭看道:“是什麼?”街頭黑暗無光,看不出字來,用手摸索,知道是一封信,兩張信箋。
石璞道:“這東西就在正房桌上放着。
” 兩人亟欲一觀内容,忙找一僻靜處,掏出火折子一晃。
俯身借光,還沒等看明;那邊“啪哒”響了一聲,有兩個人影一閃。
石璞忙将火折子收起,與黃烈文奔尋過去。
前面人影低哨了一聲,原來是跛子胡振業和武官肖國英在店中等得不耐煩,也溜出來了。
石璞道:“我一猜就知道是師叔。
”胡振業一晃一晃地湊過來,問道:“你們搗什麼鬼?到底馬老六在家藏着沒有?”石璞道:“大概沒在家。
”肖國英道:“你們看準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