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武勝文代豹約期鬥技,俞劍平聞訊驚悉雠友
關燈
小
中
大
絕技。
數年後,聽人傳說,袁振武家到底受了那個土豪的害,袁老翁活活氣死了。
袁振武聞耗奔喪回家,據說雖将仇人弄死,他自己被人群毆,也當場慘斃了。
這是早年的話了。
現在事隔多年,這袁師兄已經死過的人,蓦地又複活了。
二十餘年聲息不聞,想不到他一個富家子弟,竟做了強盜。
更想不到做了強盜,指名要劫去師弟的镖! 沉勇老練的俞劍平回憶前情,不由嗒然失神;坐在椅子上,叩額沉思,悄然無言。
群雄看着他,喁喁私議,候聽下文。
那個報信來的金槍沈明誼,分開衆人,走到俞劍平面前,叩肩說道:“俞镖頭,嫂夫人還帶來話,教您不要着急;她邀妥了人,立刻就要趕來的。
她說,袁師兄埋頭多年,突然出現,必有驚人出衆的本領和強勁的幫手,教您千萬不可輕敵。
她說,她因婦道人家騎馬不便,已經坐轎趕來。
教您等着她,不見她的面,千萬不要動手讨镖,千萬不要和飛豹子見面!” 俞劍平似聽見,似聽不見,隻唯唯諾諾地答應着;雙目凝空,陷入深思,口中翻來覆去地誦念道:“後天,後天!……”手指在那裡掐算道:“十五年,十六年,二十年,……呀,整整三十年了。
……”镖行群雄道:“你老說什麼?” 俞劍平把精神一提,道:“是的,整整三十年。
……人死了,又活回來,可是的,這三十年,他上哪裡去了?我沒有得罪過他,他貿然出頭,無端尋找我來。
……”(葉批:餘閱武俠小說,每歎作者多不注意時序問題;以緻令人诟病,為世所輕。
宮注:餘同意葉君之說,時間、人名、地點等細節有誤,為長篇小說通病。
) 胡孟剛瞪大了眼,向俞劍平不住盤問;俞劍平未遑置答。
他就轉身來問沈明誼道:“這飛豹子怎麼會是俞大哥的同門師兄呢,靠得住麼?是俞大嫂親口告訴你的麼?” 沈明誼道:“千真萬确,的确是俞夫人親口說的,還會訛錯麼?” 胡孟剛搓手道:“我就從來沒聽說過。
喂喂,俞大哥,是真的麼?” 俞劍平信口答道:“是真的。
”胡孟剛又問道:“這飛豹子真是你的大師兄麼?”答道:“不是大師兄,是二師兄。
”馬氏雙雄道:“那麼你呢?”老拳師三江夜遊神蘇建明道:“你不是文登太極丁老前輩的掌門弟子麼?” 俞劍平道:“是的,我在師門,名次本居第三;我們老師是越次傳宗的。
”蘇、馬互相顧盼道:“哦,你們大師兄呢?”俞劍平道:“他因故退出師門了。
” 蘇、馬道:“那就莫怪了!這飛豹子一定是你二師兄,反倒落後了,你把他壓過一頭去,是不是?” 俞劍平變色點頭道:“咳,正是!”又道:“你們先别問,讓我仔細想想。
若真是袁師兄,他的性情最滞最剛,有折無彎,寸步不肯讓人的。
這镖銀就更麻煩了。
……” 衆人聞言,越發聳動。
俞劍平沉吟良久,面向沈明誼道:“内人說她明天準趕到麼?”沈明誼道:“是的,大嫂說,至遲後天必到。
” 俞劍平皺眉道:“偏巧是後天的約會,要是後天她趕不來呢?” 沈明誼道:“大嫂千叮萬囑,教您務必等她來到,再跟飛豹子見面,千萬不可跟他硬鬥。
……” 那霹靂手童冠英将桌子一拍,笑道:“好關切呀!俞賢弟有這麼好的一位賢内助,還怕什麼豹子?就是虎,就是狼,又該怎樣?你們看,人家兩口子聯在一塊,足夠一百歲出頭,還這麼蜜裡調油,你恩我愛,你等我,我等你!……喂,不是勸你别着急麼,你就别着急;不是教你等着麼,你就老老實實等着。
好在咱們的約會在後天,俞娘子趕到也在後天,這不正對勁麼?就是差一半個時辰,還支吾不過去麼?俞賢弟,你還發什麼怔?咱們擎好就結了。
” 在座群雄忍俊不禁,紛紛欲笑;可是俞镖頭待人和藹,性格卻是嚴整的人。
衆人覺着失笑無禮,忙忍住了。
童冠英不管這些,仍盯住道:“俞賢弟,說真格的,偌大年紀,用不着臉紅。
你把令師兄飛豹子的為人行徑,先對我們講講;我們也好因人設計,合力對付他。
後天約會不是就到麼,你何必一個人發悶?憑我們江南武林這麼些人,還怕他來曆不明的一個豹子不成?到底你們是怎麼個節骨眼,難道就為越次傳宗這一點,擱了二三十年,還來搗亂?還是另外有别的碴,受着别人架弄,有心和咱們江南武林過不去呢?” 俞镖頭看了霹靂手一眼,道:“我也是為這個不很明白。
不知内人從什麼地方,查出他的根底來。
且既已知根,想必訪出他的來意。
沈師傅,你來的時候,可聽内人說過麼?” 沈明誼道:“我并沒見着嫂夫人,隻是聽她留下的話。
大概這飛豹子有點記念前隙,還嫉妒俞镖頭金錢镖的大名,方才出頭劫镖拔旗。
聽說不止令師兄飛豹子,還有遼東三熊等許多别人,跟江北綠林也有勾結;勢派夠大的。
若不然,他也不敢劫奪這二十萬鹽镖。
我看還是等嫂夫人來到,問明真象的好。
” 郝穎先插言道:“這是不錯的,曉得症結,才好對症下藥。
這究竟是飛豹子自己尋隙,還是受别人唆使,必須先弄清楚了,方好相機化解。
” 俞劍平道:“隻是會期已定,我們必須如期踐約。
内人怎麼不把詳情全傳過來呢?”胡孟剛道:“大嫂怎知道隻有兩天的限!”智囊姜羽沖道:“我們一面準備赴約,一面等候俞大嫂;現在俞大哥先把令師兄的為人對大家講講吧。
” 俞劍平微喟一聲,按膝長談,把三十年前的舊話重抖露出來。
俞劍平回想當年,帶藝投師,拜到太極丁朝威門下;他自知後學晚進,技業太低,一向力持謙退,尊師敬業,禮待同門,誰也沒有得罪過。
現在這二師兄飛豹子,于三十後蓦然出世,劫镖銀,拔镖旗,匿名潛蹤,專向自己挑釁;這還有别的緣由麼?不用說,自己橫招他不快的,隻有越次傳宗那件事了。
但是當年越次,純出恩師獨斷,本非自己營求而得,而且出于自己意料之外。
那時候自己年幼孤露,飽嘗艱辛,承郭三先生薦到丁門,苦于性滞口讷,隻知埋頭苦練,不會哄師父,哄師兄,哪知反由此邀得丁老師青目。
丁老師那麼剛愎的脾氣,自己一個沒嘴葫蘆,反倒過承器重,好像師徒天生有緣似的。
不久,大師兄姜振齊一時失檢,侮慢了鄰婦。
師父震怒,将他逐出門牆。
袁師兄便以二弟子代師傳藝,俨然是掌門高弟的樣子;不但袁師兄以此自居,同學也多這樣承看。
過了幾年,不知何故,恩師對袁師兄外面優禮如舊,骨子裡疏淡起來。
于今追想,必因他脾氣剛傲,老師也脾氣剛傲,兩剛相碰,難免不和了。
未幾,丁老師封劍閉門,廣邀武林名輩,到場觀禮,忽在宴間聲說,同時還要授劍傳宗。
道是:“有長立長,無長傳賢,三弟子俞振綱資性堅韌,錢镖打得最好!……”竟突然把自己提拔上去! 那時群雄驟聞此說,無不驚訝;就連俞劍平自己,也震駭失次。
恩師這番措置,自有深心,乃為同門小師弟打算;說自己性情柔韌,很得人心。
袁振武師兄性情強拗,處處要出人頭地,缺少容讓之心;恩師想必怕他挾長淩壓同門,就這麼廢長立幼,把袁師兄按下去了。
可是恩師丁朝威當日并不那麼說,他廢立的理由,是借口“金錢镖法”。
本門三絕技,拳、劍、镖并重,尤其看重“錢镖打穴”。
說師祖曾留遺言,太極拳、太極劍,已有次門,三門廣傳弟子,足可昌大門戶;唯金錢镖飛打三十六穴,隻有本門長支獨擅,發揚光大,全在本門。
師祖親留遺訓,再三緻意。
三弟子俞振綱镖法頗精,故此立為掌門弟子;二弟子袁振武,屢經督促,奈他性急,不喜暗器,也就無可如何。
丁老師說了這話,遂當衆傳宗贈劍,把衣缽傳給俞劍平。
大庭廣衆之下,實在太教袁師兄難堪。
袁師兄當日不露形色,反滿臉賠笑,情甘讓賢。
但在兩三月後,他忽稱老母抱病,告退北歸,從此飄然遠行,永離師門了。
他自然抱恨極深!況且俞劍平自己拜入師門既晚,袁師兄久以掌門高足自居;今一旦易位,在自己固無争長之心,在袁師兄豈無落伍之怨?那麼,他現在大舉而來,正是為了雪恥修怨,毫無可疑的了;或者也許受了草野豪客的挑撥,特意替别人找場,也是有的。
這是俞劍平回溯前情所加的推測,但隻測出一半罷了。
他再也猜不出,除了争長,
數年後,聽人傳說,袁振武家到底受了那個土豪的害,袁老翁活活氣死了。
袁振武聞耗奔喪回家,據說雖将仇人弄死,他自己被人群毆,也當場慘斃了。
這是早年的話了。
現在事隔多年,這袁師兄已經死過的人,蓦地又複活了。
二十餘年聲息不聞,想不到他一個富家子弟,竟做了強盜。
更想不到做了強盜,指名要劫去師弟的镖! 沉勇老練的俞劍平回憶前情,不由嗒然失神;坐在椅子上,叩額沉思,悄然無言。
群雄看着他,喁喁私議,候聽下文。
那個報信來的金槍沈明誼,分開衆人,走到俞劍平面前,叩肩說道:“俞镖頭,嫂夫人還帶來話,教您不要着急;她邀妥了人,立刻就要趕來的。
她說,袁師兄埋頭多年,突然出現,必有驚人出衆的本領和強勁的幫手,教您千萬不可輕敵。
她說,她因婦道人家騎馬不便,已經坐轎趕來。
教您等着她,不見她的面,千萬不要動手讨镖,千萬不要和飛豹子見面!” 俞劍平似聽見,似聽不見,隻唯唯諾諾地答應着;雙目凝空,陷入深思,口中翻來覆去地誦念道:“後天,後天!……”手指在那裡掐算道:“十五年,十六年,二十年,……呀,整整三十年了。
……”镖行群雄道:“你老說什麼?” 俞劍平把精神一提,道:“是的,整整三十年。
……人死了,又活回來,可是的,這三十年,他上哪裡去了?我沒有得罪過他,他貿然出頭,無端尋找我來。
……”(葉批:餘閱武俠小說,每歎作者多不注意時序問題;以緻令人诟病,為世所輕。
宮注:餘同意葉君之說,時間、人名、地點等細節有誤,為長篇小說通病。
) 胡孟剛瞪大了眼,向俞劍平不住盤問;俞劍平未遑置答。
他就轉身來問沈明誼道:“這飛豹子怎麼會是俞大哥的同門師兄呢,靠得住麼?是俞大嫂親口告訴你的麼?” 沈明誼道:“千真萬确,的确是俞夫人親口說的,還會訛錯麼?” 胡孟剛搓手道:“我就從來沒聽說過。
喂喂,俞大哥,是真的麼?” 俞劍平信口答道:“是真的。
”胡孟剛又問道:“這飛豹子真是你的大師兄麼?”答道:“不是大師兄,是二師兄。
”馬氏雙雄道:“那麼你呢?”老拳師三江夜遊神蘇建明道:“你不是文登太極丁老前輩的掌門弟子麼?” 俞劍平道:“是的,我在師門,名次本居第三;我們老師是越次傳宗的。
”蘇、馬互相顧盼道:“哦,你們大師兄呢?”俞劍平道:“他因故退出師門了。
” 蘇、馬道:“那就莫怪了!這飛豹子一定是你二師兄,反倒落後了,你把他壓過一頭去,是不是?” 俞劍平變色點頭道:“咳,正是!”又道:“你們先别問,讓我仔細想想。
若真是袁師兄,他的性情最滞最剛,有折無彎,寸步不肯讓人的。
這镖銀就更麻煩了。
……” 衆人聞言,越發聳動。
俞劍平沉吟良久,面向沈明誼道:“内人說她明天準趕到麼?”沈明誼道:“是的,大嫂說,至遲後天必到。
” 俞劍平皺眉道:“偏巧是後天的約會,要是後天她趕不來呢?” 沈明誼道:“大嫂千叮萬囑,教您務必等她來到,再跟飛豹子見面,千萬不可跟他硬鬥。
……” 那霹靂手童冠英将桌子一拍,笑道:“好關切呀!俞賢弟有這麼好的一位賢内助,還怕什麼豹子?就是虎,就是狼,又該怎樣?你們看,人家兩口子聯在一塊,足夠一百歲出頭,還這麼蜜裡調油,你恩我愛,你等我,我等你!……喂,不是勸你别着急麼,你就别着急;不是教你等着麼,你就老老實實等着。
好在咱們的約會在後天,俞娘子趕到也在後天,這不正對勁麼?就是差一半個時辰,還支吾不過去麼?俞賢弟,你還發什麼怔?咱們擎好就結了。
” 在座群雄忍俊不禁,紛紛欲笑;可是俞镖頭待人和藹,性格卻是嚴整的人。
衆人覺着失笑無禮,忙忍住了。
童冠英不管這些,仍盯住道:“俞賢弟,說真格的,偌大年紀,用不着臉紅。
你把令師兄飛豹子的為人行徑,先對我們講講;我們也好因人設計,合力對付他。
後天約會不是就到麼,你何必一個人發悶?憑我們江南武林這麼些人,還怕他來曆不明的一個豹子不成?到底你們是怎麼個節骨眼,難道就為越次傳宗這一點,擱了二三十年,還來搗亂?還是另外有别的碴,受着别人架弄,有心和咱們江南武林過不去呢?” 俞镖頭看了霹靂手一眼,道:“我也是為這個不很明白。
不知内人從什麼地方,查出他的根底來。
且既已知根,想必訪出他的來意。
沈師傅,你來的時候,可聽内人說過麼?” 沈明誼道:“我并沒見着嫂夫人,隻是聽她留下的話。
大概這飛豹子有點記念前隙,還嫉妒俞镖頭金錢镖的大名,方才出頭劫镖拔旗。
聽說不止令師兄飛豹子,還有遼東三熊等許多别人,跟江北綠林也有勾結;勢派夠大的。
若不然,他也不敢劫奪這二十萬鹽镖。
我看還是等嫂夫人來到,問明真象的好。
” 郝穎先插言道:“這是不錯的,曉得症結,才好對症下藥。
這究竟是飛豹子自己尋隙,還是受别人唆使,必須先弄清楚了,方好相機化解。
” 俞劍平道:“隻是會期已定,我們必須如期踐約。
内人怎麼不把詳情全傳過來呢?”胡孟剛道:“大嫂怎知道隻有兩天的限!”智囊姜羽沖道:“我們一面準備赴約,一面等候俞大嫂;現在俞大哥先把令師兄的為人對大家講講吧。
” 俞劍平微喟一聲,按膝長談,把三十年前的舊話重抖露出來。
俞劍平回想當年,帶藝投師,拜到太極丁朝威門下;他自知後學晚進,技業太低,一向力持謙退,尊師敬業,禮待同門,誰也沒有得罪過。
現在這二師兄飛豹子,于三十後蓦然出世,劫镖銀,拔镖旗,匿名潛蹤,專向自己挑釁;這還有别的緣由麼?不用說,自己橫招他不快的,隻有越次傳宗那件事了。
但是當年越次,純出恩師獨斷,本非自己營求而得,而且出于自己意料之外。
那時候自己年幼孤露,飽嘗艱辛,承郭三先生薦到丁門,苦于性滞口讷,隻知埋頭苦練,不會哄師父,哄師兄,哪知反由此邀得丁老師青目。
丁老師那麼剛愎的脾氣,自己一個沒嘴葫蘆,反倒過承器重,好像師徒天生有緣似的。
不久,大師兄姜振齊一時失檢,侮慢了鄰婦。
師父震怒,将他逐出門牆。
袁師兄便以二弟子代師傳藝,俨然是掌門高弟的樣子;不但袁師兄以此自居,同學也多這樣承看。
過了幾年,不知何故,恩師對袁師兄外面優禮如舊,骨子裡疏淡起來。
于今追想,必因他脾氣剛傲,老師也脾氣剛傲,兩剛相碰,難免不和了。
未幾,丁老師封劍閉門,廣邀武林名輩,到場觀禮,忽在宴間聲說,同時還要授劍傳宗。
道是:“有長立長,無長傳賢,三弟子俞振綱資性堅韌,錢镖打得最好!……”竟突然把自己提拔上去! 那時群雄驟聞此說,無不驚訝;就連俞劍平自己,也震駭失次。
恩師這番措置,自有深心,乃為同門小師弟打算;說自己性情柔韌,很得人心。
袁振武師兄性情強拗,處處要出人頭地,缺少容讓之心;恩師想必怕他挾長淩壓同門,就這麼廢長立幼,把袁師兄按下去了。
可是恩師丁朝威當日并不那麼說,他廢立的理由,是借口“金錢镖法”。
本門三絕技,拳、劍、镖并重,尤其看重“錢镖打穴”。
說師祖曾留遺言,太極拳、太極劍,已有次門,三門廣傳弟子,足可昌大門戶;唯金錢镖飛打三十六穴,隻有本門長支獨擅,發揚光大,全在本門。
師祖親留遺訓,再三緻意。
三弟子俞振綱镖法頗精,故此立為掌門弟子;二弟子袁振武,屢經督促,奈他性急,不喜暗器,也就無可如何。
丁老師說了這話,遂當衆傳宗贈劍,把衣缽傳給俞劍平。
大庭廣衆之下,實在太教袁師兄難堪。
袁師兄當日不露形色,反滿臉賠笑,情甘讓賢。
但在兩三月後,他忽稱老母抱病,告退北歸,從此飄然遠行,永離師門了。
他自然抱恨極深!況且俞劍平自己拜入師門既晚,袁師兄久以掌門高足自居;今一旦易位,在自己固無争長之心,在袁師兄豈無落伍之怨?那麼,他現在大舉而來,正是為了雪恥修怨,毫無可疑的了;或者也許受了草野豪客的挑撥,特意替别人找場,也是有的。
這是俞劍平回溯前情所加的推測,但隻測出一半罷了。
他再也猜不出,除了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