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所以,它必是個非常單純的案件。
是不是?柯林,我是不是這樣說過?” “是的!”我點頭說。
“但,你還未提出讓我信服的關鍵出來!” “啊,這個,你放心,别急,我們慢慢來。
”他搖頭晃腦地說,“現在,我們抽絲利繭,丢掉讨厭的僞裝,來到問題核心。
一個男人被殺了——為什麼被殺,他到底是誰?我們隻要找出這兩個答案,問題就好解決了。
顯然,第二個答案關系到第一個答案。
所以,我們先來探讨第二個問題,‘他到底是誰?’這個男人可能是個勒索者,可能是個成功的魔術師,也可能是個惹人厭的丈夫——他的存在對太太是種可僧、危險的威脅……太多、太多的可能,範圍太廣了!但是——”他咽下口水,“每一個看到死者的人都說;‘可惜啊,這個人看來家境不錯、挺體面的!”突然,我問自己,‘你不是說,這是個單純的兇殺案?’那麼,就把它簡單化吧!”白羅又看看探長問;”你了解了嗎?” “啊——?”本來正期待曙光出現的哈卡斯特,突然被人一問,再次傻愣地地張口,不知如何作答。
繞了這麼個大圈子,重點根本還沒說出來呀!問這問題未免太早了。
“好啦!就這麼簡單!一個正常、快樂的男人被殺死了,而附近居民沒有人認識他。
顯然,他是來這裡找人,或與某人約在此地碰面。
到此,我們已縮小了範圍。
好了,找人!那麼,找誰?佩瑪-小姐,或秘書打字社的威伯小姐?當然她們都‘說’不知道。
記得,我曾建議柯林,‘找附近鄰居聊聊天,視察他們的背景與生活習慣’。
因為,透過官方的正式查詢,人們往往因保護自己而隐瞞實情;隻有在毫無防備的家常閑話中,才會無意地露出蛛絲馬迹,而這珍貴的點滴就是扭轉整個案情,使其化睹為明的重要關鍵。
” “偉大的高見!”我嗤之以鼻,“隻可借,在這個案件中,絲毫不見功效。
” “不,你錯了!我親愛的朋友!你忽略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 “是嗎?”我不信,“哪一句話,誰說的,什麼時候?”故事都是我重述的,我自己都模不清門路,他怎麼可能從我的話裡獲取決定性的關鍵?我就不信邪?!” “慢點來,慢點來,我親愛的朋友!” “由羅先生,請您明示!”哈卡斯特禮貌地催他。
“我們把範圍圈在威爾布朗姆胡同十九号附近,這個圈内的居民都可能是殺害死者的兇手;黑姆太太,布蘭德夫婦、馬克諾頓夫婦,以及華特豪斯小姐。
但我們不可遺漏:佩瑪-與威伯小姐這兩個關鍵人物。
雖然佩瑪-指出,她在一點三十五分之前即已離開威爾布朗姆胡同,但她可能殺死他之後才從容離去,同樣地,威怕小姐也可能行兇之後,才故意花容失色地沖出來。
”,“啊,有點兒眉目了!”探長終于說。
“還有,”白羅滑動着他的輪椅說。
“柯林,我親愛的朋友,你也不能脫離嫌疑!” “啊?!”我可真沒想到,“你有完沒完?” “當然還不可能完,戲還沒落幕呢!” 我冷笑一聲說;“我還傻得急急忙忙跑去告訴你這樁天大新聞?!” “兇手總是自以為聰明,能滿天過海!”白羅指出,“如果得逞,豈不是剛好滿足你欲嘲笑我無能的目的?” “再說下去,我可真相信自己是兇手了!”我勉強陪笑,開始坐立不安。
白羅又轉向哈卡斯特。
“我們再從頭整理一下。
現場有四個似乎不相幹的鐘,每個都快一小時;有個應顧客要求的小姐依約前往。
卻碰巧發現屍體……這一切似乎都事先經過巧妙的安排。
好,我們再回到死者這邊,有人設計要殺害他。
如果我們能查出死者身分,必能把箭頭指向兇嫌。
如果他是個勒索者,我們必然會查詢被勒索的人,如果他是個私家偵探,我們可能會懷疑與他曾有過節的罪犯;如果他是一個家财萬貫的人,我們可能會聯想到那些急欲繼承财産的家屬。
但,頭痛的是——查不出死者究竟是什麼身分,所以,要找出兇手,簡直難上加難!” “除了佩瑪-小姐,似乎沒有人與此案有任何關聯。
”白羅意味深長地看我一眼,“根據我們柯林的報告,仿佛每個鄰人都是清白的。
布蘭德是有名的建築師,馬克諾頓是劍橋大學的客座教授,黑姆太太是規規矩矩的雜貨商,華特豪斯一家則是世居此地的老好人!層層過濾,我們洩氣地回到這位所謂的‘寇裡先生’,他到底是誰,從哪裡來,為什麼來—— 威爾布朗姆胡同十九号。
現在!我們開始回想每個鄰人的談話,其中,最惹我注意的是,黑姆太太無心的一句玩笑—— 當我們聊及搞不懂寇裡先生為何來威爾布朗姆胡同時,她說,‘啊!我知道,他是到這兒來赴死的!’你們知道嗎?她給我一個很珍貴的禮物,寇裡先生就是老遠趕來這裡受死的!”他又強調;“就是這麼簡單!” “我也對她那句話印象很深刻!”我讨好似地說。
白羅充耳不聞,搖頭擺腦地唱起歌來;“奇妙,奇妙,真奇妙!老遠趕來送死!”接着說,“但是,問題依舊存在呀! 我們還是不知道他究竟是誰——沒有皮夾。
沒有證件,連西裝上的裁縫店号都拆下來。
不僅如此;兇手還耍了我們一把,一張假名片,讓大家東奔西跑,如喪家之犬。
我可以想象。
他那得意萬分,幸災樂禍的模樣!” “這兒,有一點深值推敲的是——憑什麼兇手那麼有把握,我們無法找出死者的真正身分?就算他不住在附近,就算他沒有家屬——但,總該有一點兒人際關系,比如,總該有房東啦、同學啦、同事……等等。
遲早有人來認屍——我曾等待着,結果卻真的沒有。
因此,我做了一個假設——無人察覺他的失蹤。
接着,我又假設——他根本不是英國人,隻是來此遊覽的觀光客。
這個就可以解開你們另一個疑窦,死者明明有假牙,為何變遍各大小牙科診所,找不出他的相片和病例片。
“确定這一基點,我對兇手、死者,以及整個案件,已整理出概括的輪廓。
啊哈!——絕錯不了的裡雖然這案顯然經過聰明的設計,而且執行得幾乎天衣無縫,但是呀,但是,卻被我捉到了尾巴,哈哈!兇手恐怕連做夢都想不到吧!” “什麼尾巴?哈卡斯特緊緊追問。
我也屏氣凝神期待下文,沒想到,白羅這家夥居然在這節骨眼兒,無關痛癢地吟起詩來: 為了找個釘子,卻掉了鞋子; 為了補個鞋子,卻跑了馬匹; 為了找匹馬兒,卻掉了士兵; 為了補個士兵,卻輸了戰役; 為了赢回戰役,卻失了王國; 嗳呀呀,嗳呀呀,—— 一切隻為了一個馬鞋上的釘子! 他戲劇性的吟弄一番之後,又自顧自地轉入别的話題。
“殺害寇裡先生的嫌犯也許有許多個,但是,殺死伊娜小姐的卻一定隻有一個!” 我們都被他突來的單刀直入吓一下,目
是不是?柯林,我是不是這樣說過?” “是的!”我點頭說。
“但,你還未提出讓我信服的關鍵出來!” “啊,這個,你放心,别急,我們慢慢來。
”他搖頭晃腦地說,“現在,我們抽絲利繭,丢掉讨厭的僞裝,來到問題核心。
一個男人被殺了——為什麼被殺,他到底是誰?我們隻要找出這兩個答案,問題就好解決了。
顯然,第二個答案關系到第一個答案。
所以,我們先來探讨第二個問題,‘他到底是誰?’這個男人可能是個勒索者,可能是個成功的魔術師,也可能是個惹人厭的丈夫——他的存在對太太是種可僧、危險的威脅……太多、太多的可能,範圍太廣了!但是——”他咽下口水,“每一個看到死者的人都說;‘可惜啊,這個人看來家境不錯、挺體面的!”突然,我問自己,‘你不是說,這是個單純的兇殺案?’那麼,就把它簡單化吧!”白羅又看看探長問;”你了解了嗎?” “啊——?”本來正期待曙光出現的哈卡斯特,突然被人一問,再次傻愣地地張口,不知如何作答。
繞了這麼個大圈子,重點根本還沒說出來呀!問這問題未免太早了。
“好啦!就這麼簡單!一個正常、快樂的男人被殺死了,而附近居民沒有人認識他。
顯然,他是來這裡找人,或與某人約在此地碰面。
到此,我們已縮小了範圍。
好了,找人!那麼,找誰?佩瑪-小姐,或秘書打字社的威伯小姐?當然她們都‘說’不知道。
記得,我曾建議柯林,‘找附近鄰居聊聊天,視察他們的背景與生活習慣’。
因為,透過官方的正式查詢,人們往往因保護自己而隐瞞實情;隻有在毫無防備的家常閑話中,才會無意地露出蛛絲馬迹,而這珍貴的點滴就是扭轉整個案情,使其化睹為明的重要關鍵。
” “偉大的高見!”我嗤之以鼻,“隻可借,在這個案件中,絲毫不見功效。
” “不,你錯了!我親愛的朋友!你忽略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 “是嗎?”我不信,“哪一句話,誰說的,什麼時候?”故事都是我重述的,我自己都模不清門路,他怎麼可能從我的話裡獲取決定性的關鍵?我就不信邪?!” “慢點來,慢點來,我親愛的朋友!” “由羅先生,請您明示!”哈卡斯特禮貌地催他。
“我們把範圍圈在威爾布朗姆胡同十九号附近,這個圈内的居民都可能是殺害死者的兇手;黑姆太太,布蘭德夫婦、馬克諾頓夫婦,以及華特豪斯小姐。
但我們不可遺漏:佩瑪-與威伯小姐這兩個關鍵人物。
雖然佩瑪-指出,她在一點三十五分之前即已離開威爾布朗姆胡同,但她可能殺死他之後才從容離去,同樣地,威怕小姐也可能行兇之後,才故意花容失色地沖出來。
”,“啊,有點兒眉目了!”探長終于說。
“還有,”白羅滑動着他的輪椅說。
“柯林,我親愛的朋友,你也不能脫離嫌疑!” “啊?!”我可真沒想到,“你有完沒完?” “當然還不可能完,戲還沒落幕呢!” 我冷笑一聲說;“我還傻得急急忙忙跑去告訴你這樁天大新聞?!” “兇手總是自以為聰明,能滿天過海!”白羅指出,“如果得逞,豈不是剛好滿足你欲嘲笑我無能的目的?” “再說下去,我可真相信自己是兇手了!”我勉強陪笑,開始坐立不安。
白羅又轉向哈卡斯特。
“我們再從頭整理一下。
現場有四個似乎不相幹的鐘,每個都快一小時;有個應顧客要求的小姐依約前往。
卻碰巧發現屍體……這一切似乎都事先經過巧妙的安排。
好,我們再回到死者這邊,有人設計要殺害他。
如果我們能查出死者身分,必能把箭頭指向兇嫌。
如果他是個勒索者,我們必然會查詢被勒索的人,如果他是個私家偵探,我們可能會懷疑與他曾有過節的罪犯;如果他是一個家财萬貫的人,我們可能會聯想到那些急欲繼承财産的家屬。
但,頭痛的是——查不出死者究竟是什麼身分,所以,要找出兇手,簡直難上加難!” “除了佩瑪-小姐,似乎沒有人與此案有任何關聯。
”白羅意味深長地看我一眼,“根據我們柯林的報告,仿佛每個鄰人都是清白的。
布蘭德是有名的建築師,馬克諾頓是劍橋大學的客座教授,黑姆太太是規規矩矩的雜貨商,華特豪斯一家則是世居此地的老好人!層層過濾,我們洩氣地回到這位所謂的‘寇裡先生’,他到底是誰,從哪裡來,為什麼來—— 威爾布朗姆胡同十九号。
現在!我們開始回想每個鄰人的談話,其中,最惹我注意的是,黑姆太太無心的一句玩笑—— 當我們聊及搞不懂寇裡先生為何來威爾布朗姆胡同時,她說,‘啊!我知道,他是到這兒來赴死的!’你們知道嗎?她給我一個很珍貴的禮物,寇裡先生就是老遠趕來這裡受死的!”他又強調;“就是這麼簡單!” “我也對她那句話印象很深刻!”我讨好似地說。
白羅充耳不聞,搖頭擺腦地唱起歌來;“奇妙,奇妙,真奇妙!老遠趕來送死!”接着說,“但是,問題依舊存在呀! 我們還是不知道他究竟是誰——沒有皮夾。
沒有證件,連西裝上的裁縫店号都拆下來。
不僅如此;兇手還耍了我們一把,一張假名片,讓大家東奔西跑,如喪家之犬。
我可以想象。
他那得意萬分,幸災樂禍的模樣!” “這兒,有一點深值推敲的是——憑什麼兇手那麼有把握,我們無法找出死者的真正身分?就算他不住在附近,就算他沒有家屬——但,總該有一點兒人際關系,比如,總該有房東啦、同學啦、同事……等等。
遲早有人來認屍——我曾等待着,結果卻真的沒有。
因此,我做了一個假設——無人察覺他的失蹤。
接着,我又假設——他根本不是英國人,隻是來此遊覽的觀光客。
這個就可以解開你們另一個疑窦,死者明明有假牙,為何變遍各大小牙科診所,找不出他的相片和病例片。
“确定這一基點,我對兇手、死者,以及整個案件,已整理出概括的輪廓。
啊哈!——絕錯不了的裡雖然這案顯然經過聰明的設計,而且執行得幾乎天衣無縫,但是呀,但是,卻被我捉到了尾巴,哈哈!兇手恐怕連做夢都想不到吧!” “什麼尾巴?哈卡斯特緊緊追問。
我也屏氣凝神期待下文,沒想到,白羅這家夥居然在這節骨眼兒,無關痛癢地吟起詩來: 為了找個釘子,卻掉了鞋子; 為了補個鞋子,卻跑了馬匹; 為了找匹馬兒,卻掉了士兵; 為了補個士兵,卻輸了戰役; 為了赢回戰役,卻失了王國; 嗳呀呀,嗳呀呀,—— 一切隻為了一個馬鞋上的釘子! 他戲劇性的吟弄一番之後,又自顧自地轉入别的話題。
“殺害寇裡先生的嫌犯也許有許多個,但是,殺死伊娜小姐的卻一定隻有一個!” 我們都被他突來的單刀直入吓一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