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體的不完美,就可以将每個女人都和她連在一起。
此外,這個女人明顯地在變老,而他還年輕。
學生克雷默爾有一個次要的目的,包括音樂,他現在已經想好了。
他是個音樂迷。
他暗自迷上了他的女音樂老師。
他個人認為,科胡特小姐正是那種年輕男人進入生活時想要的女人。
這個年輕人以星星之火開始,迅速成燎原之勢。
每個人都得從頭做起。
他不久就将脫離初級階段,就像開車的新手,先買輛二手小型車,等掌握了,就提高到比較大的新款車。
埃裡卡是個純粹的音樂人,她其實并不那麼老,這個學生如此評價自己的實驗模型。
克雷默爾甚至從更高一個檔次起步,不是大衆,而是歐寶這樣的家夥。
暗戀的瓦爾特·克雷默爾啃着他的一個個殘存的手指甲。
他滿臉通紅——那兩朵桃紅洇開了。
他留着半長的暗金色頭發。
他适可而止的時髦。
他恰到好處的聰明。
他沒有任何突出的地方,沒有任何過火的地方。
他的頭發長短适度,看上去既不像剛剛理過,也不像是蓄發很久。
盡管他經常受到蓄須的誘惑,但他還是不留胡子。
直至今日他一直能抵禦這種誘惑。
他想有一天會給他的女老師一個長長的吻并摸遍她的身體。
他要以自己野獸般的本能直面她。
他要一次次似乎不經意地使勁碰她,做得就好像是一個冒失鬼把他撞到她身上似的。
然後他要更使勁地壓着她并且為此道歉。
以後他總會完全有意識地擠壓她,隻要她允許,也會在她身上強烈地摩擦。
凡是她說的和希望的,他就照辦,這有益于以後正經的愛情。
他想通過與一個老太太的交往(和這樣的女人交往不必小心翼翼)學習如何對付那些不太讨人喜歡的年輕姑娘。
這事兒能以文明的方式做嗎?這個年輕人必須先劃定自己的界限範圍,然後才能用成就去超越這些界限。
一會兒他要吻他的女教師,直到她透不過氣來。
他要在她身上一切可能的地方到處吸吮。
隻要她允許的地方,他都要啃。
不過以後他會自覺地進入極為舒适親昵的境界。
他将從她的手開始逐步升級。
他要教她愛自己的身體或者至少接受它,而這是她一直拒絕的。
凡是她在愛情方面該具備的,他都将周到地教會她,但最終他會轉向有關女人之謎的更有價值的目标和更為艱巨的任務。
女人是永恒的謎。
現在他将成為她的老師。
他也不喜歡她老是穿着永遠不變的深藍色百褶裙和男式襯衣,糟糕的是她很少意識到自己這一點。
她應該穿得年輕、花哨。
色彩!他将給她解釋他對色彩的理解。
他将向她指出,如此年輕絢麗并且理所當然地為此喜悅是多麼有意義。
以後當他知道她實際上不再年輕,他會為了一個更年輕的而離開她。
克雷默爾說,教授女士,我有這個感覺,您輕視您的身體,而隻承認藝術。
您隻承認身體的迫切需要,然而僅有吃和睡太少了!科胡特小姐,您覺得您的外表是您的敵人,而隻有音樂才是您的朋友。
那好吧,您照照鏡子,在那裡面您看到自己,您永遠不會有比自己更好的朋友。
所以把您自己打扮得漂亮一點吧,科胡特小姐,如果允許我這樣稱呼您。
克雷默爾先生非常想成為埃裡卡的朋友。
埃裡卡已經發福,她是鋼琴教師,從她身上可以看出職業,因為她還不太老,這個松弛的編織袋在職業方面最終會有發展。
如果和她母親相比,她甚至還比較年輕。
這個病态彎曲的、耽于理想的可笑的人,愚蠢而癡迷,隻在精神上活着,将被這個年輕男人轉換到塵世上來。
她将享受愛情的快樂,等着瞧!瓦爾特·克雷默爾在夏天裡,甚至春天就乘劃艇去荒澗漂流,甚至繞閘門行駛。
他要戰勝大自然,他也将征服他的女老師埃裡卡·科胡特。
他甚至會在一個好天氣裡向她展示劃艇的性能,然後她必須學會怎樣在水面上掌握它。
到那時他就可以直呼其名:埃裡卡!怪人埃裡卡還将感到劃艇晃動得越來越厲害,這是男人的事。
克雷默爾先生要的就是這種晃動。
巴赫安靜下來。
音樂的溪流停止了。
兩位大師——大師先生和大師女士從琴凳上站起來并鞠躬緻意,如同新的一天醒來站在燕麥口袋前安詳的馬。
他們解釋,他們向巴赫的藝術創造力鞠躬緻意的成分大于向這些稀稀拉拉地鼓掌的人們,這些人什麼也不懂,甚至愚蠢。
隻有埃裡卡的母親把手都拍傷了。
她叫着好!好!同時微笑着攙扶女主人。
這些臭大糞們,塗着醜陋的顔色,以他們的角度打量埃裡卡。
燈晃得他們直眨眼。
有人把燈前面的靠墊拿開了,現在燈光沒遮沒攔地照着,灼灼發光。
這就是埃裡卡的觀衆。
如果不知道的話,很難相信,就是這些人。
埃裡卡自以為比他們中的每個人都高明,但是他們已經擁到前面來,挨擠着,說些不着邊際的話。
這些年輕的聽衆是她在自己的孵化爐裡培育出來的。
她以敲詐、脅迫、威脅等不誠實手段把聽衆叫到這裡。
唯一不是被迫而來的大概就是克雷默爾先生,這個勤奮的培訓生了。
其他人則情願看電視,看乒乓球比賽,讀書或做其他什麼蠢事。
他們大家必須前來。
看來他們很樂于平庸!但是他們敢于接近莫紮特、舒伯特。
他們占據了在聲音的羊水上漂浮的肥沃島嶼。
他們眼下靠它滋養,但他們卻并不明白自己喝的是什麼。
高度評價中間等級本就是烏合之衆的本能。
這種本能把平庸贊為高貴。
他們相信,他們是強大的,因為他們構成了多數。
在中間階層不存在驚恐、畏懼。
出于對溫暖的幻想他們相互擠在一起。
在中等階層中,人不與任何東西單獨在一起,甚至從不單獨面對自己。
而他們竟然還對此那麼滿意!在他們的存在中沒有任何東西能讓他們責備,也沒有任何人能因他們的存在而責備他們,包括埃裡卡的一些責備,比如一次演奏不成功,碰到這堵平和的軟牆上也得被彈回來。
她,埃裡卡,自己站在另一邊,不是為此自豪,而是報複。
她每三個月就把他們全部趕進籬笆門來聽,她讓門開着,以便那些愚蠢的公羊能通過。
從自我滿足直到感到無聊,他們一路奔跑,咩咩地叫着,相互沖撞着,一直向前。
這時,一個毫無理智的人攔住他們,因為他的大衣挂在最下面,現在找不到了,于是這些人互相踐踏,亂做一團。
他們先是都要進來,然後又都急着趕緊出去。
而且總是大家一起行動。
他們想,他們越快到達另一塊草地,音樂的草地,就能越快地離開它。
但是,女士們、先生們、男女同學們,我們短暫休息之後,還有勃拉姆斯的整個樂章。
今天埃裡卡的出人意料不是錯誤,而是優點。
因為所有的人現在都吃驚地呆看着她,對她恨之入骨。
克雷默爾先生穿過人群向她走來,一雙與節日情調相稱的藍眼睛注視着她。
他伸出雙手握住女鋼琴家的一隻手,同時說,教授,我一句話也說不出,然後吻手。
埃裡卡的媽媽插到兩個人中間,有力地阻止他們握手。
不應該有任何交友和結盟的苗頭,因為它會折磨神經,進而影響演出。
拜托您還是把手放到自然的位置吧。
喏,我們現在還不能肯定來的是三流觀衆,不是嗎,克雷默爾先生?必須對他們專制,必須捆住他們,奴役他們,這樣才能使他們受觸動。
必須用棒子打他們!他們想要毆打,應該有某個作曲家代替他們親身體驗并且認真記錄下來他們要呐喊的東西,否則他們自己因為無聊就必須不停地大聲喊叫。
灰調、精緻的中間樂段、細微的差别,這些他們恐怕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
而在音樂中,包括在整個藝術領域很容易就可以将強烈的對比、野蠻的對立一字兒排開。
當然這是廉價的作品,不是什麼好東西!這些羊羔不懂這個,其他的也一竅不通。
埃裡卡信任地挽起克雷默爾的手臂,他立刻顫抖起來。
不過他并不是在這群健康充血、半成熟的烏合之衆中間發冷。
這些生活在文化的荒蠻之地的吃飽飯的野蠻人。
您隻要看看報紙:這些報紙比它們報道的東西還要野蠻。
一個男人把太太和孩子細細肢解,放到冰箱裡,供以後食用,這件事并不比報紙把它寫出來更野蠻。
就像此地人說的,是母牛安東反對猴子查拉圖斯特拉!今天是《信使報》反對《皇冠報》。
克雷默爾,您仔細想想吧!克雷默爾先生,如果您不反對的話,現在我得去問候瓦尤拉教授女士了。
一會兒我還回到您這兒來。
母親當即把一件自己鈎織的淡藍色的安哥拉毛短外套給她披在肩上,這樣在這個關節囊裡的潤滑液就不會突然凝固,從而提高耐磨性。
這件短外套就像茶壺上的保溫套。
有時候,像衛生紙的卷筒這樣的東西也可以用來自制首飾盒,裝飾用的絨球按顔色不同端正地分别擺在上面。
這些絨球還可以用來裝飾汽車後窗,就放在正中央。
埃裡卡的裝飾球就是她自己的頭顱,它自豪地高昂着。
她穿着高跟鞋在光滑的鑲木地闆上筆直地走,今天在地闆的一些易磨的地方鋪上了廉價的甬道地毯,她朝老同事走去,想從内行的嘴裡得到祝賀。
母親從身後輕柔地向前推她。
母親的一隻手放在她的背上,放在埃裡卡的右肩胛骨上,放在安哥拉毛的外套上。
瓦爾特·克雷默爾一直是個煙酒不沾的人,但是仍舊能量過人。
他就像吸盤似的,跟在他的女老師後面,在那群喋喋不休的人中間犁地。
他寸步不離地粘着她。
如果她需要他,伸手可及。
如果她需要男性的保護,隻要轉個身,就能和他碰了頭。
他甚至尋求這種身體碰撞。
短暫休息馬上就結束了。
他張開鼻孔深呼吸,感受埃裡卡的存在,就像在難得一去的高山草場,用力地深呼吸,這樣能把特别多的氧氣帶回城裡去。
他從天藍色外套的袖子上拈下一根落發并為此心懷感激,我親愛的天鵝。
母親隐約感到這種神秘的東西,但不得不承認他的有禮貌和責任感,這與時下兩性關系中一切習以為常的和必要的東西形成鮮明的對比。
克雷默爾先生對母親而言是個小夥子,但卻正派可靠。
在進入最後一輪比賽之前,還可以閑聊一會兒。
克雷默爾想知道,為什麼這樣精心組織的家庭音樂會在慢慢消亡,同時為此感到惋惜。
首先死去的是大師,然後是他們的音樂,因為大家都更愛聽流行歌曲、通俗音樂和搖滾樂。
像今天這樣的家庭不再有了。
過去這樣的家庭為數衆多。
憑嗓子吃飯的那幾代人滿足于貝多芬晚期的四重唱,隻要嗓子不倒。
白天他們養護磨破了的嗓子,晚上就得讓它回報,他們在貝多芬的作品中磨蝕自己。
而今天的學究們隻會和着布魯克納安東·布魯克納(1824—1896),奧地利作曲家。
吼叫的節拍并把他贊為上奧地利州更好的手藝人。
輕視布魯克納是年輕人的愚蠢,許多人已經犯過這個錯誤了,克雷默爾先生。
要理解他需要很久以後,請相信我。
在您對此不理解時,請放棄時髦的判斷,克雷默爾同事。
從專業人士口中聽到同事這個詞讓攀談者感到幸運,馬上說起有關舒曼以及後來的舒伯特的“漸弱”一類的流行專業用語。
他談論着他們的柔和的中間音,自己的聲音在這當中也變得蟲蛾似的越來越模糊。
接下來是科胡特/克雷默爾二重奏,這是本地樂壇上頗為引人注目的事。
這是很活潑的快闆。
這段二重奏他們練習得很好。
在這個音樂演出季節裡他們兩個都沒有演出過。
隻能允許他倆作為消費者參加,可他們的水平要高得多!然而他們隻不過是聽衆,他們對自己的專業知識心存幻想。
他們中的一部分——埃裡卡差點參加了演出。
但是辦不到。
現在他們倆在中間音、中間世界、中間領域的松散的塵土層上溫柔地漫步,因為中間階層熟悉它。
不尚虛榮的舒伯特的“漸弱”開了頭,或者如阿多諾阿多諾(1903—1969),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音樂理論家。
所述,這個“漸弱”在舒曼的C大調幻想曲中。
它流向遠方,進入虛無,但是并沒有掩蓋有意識“漸弱”的莊嚴結局!逐漸消失,而無所覺察,并非有意!兩人沉默了一會兒,以便享受自己在不恰當的地方大聲說出的話。
兩個人都在想,自己比另一個更懂得,一個是因為他的年輕,另一個是因為她的成熟。
他們輪番地、一個比一個厲害地表達對那些無知的人、毫無理解力的人的憤怒,比如由他們召集來的這許多人。
教授,您看他們呀!克雷默爾先生,您好好看看他們吧!輕蔑的紐帶把師傅和徒弟聯結在一起。
如果這些健康的人群将傳統稱之為健康,并且在這傳統的泥塘裡惬意地打滾的話,舒伯特、舒曼的生命之光與他們的觀點形成強烈的反差。
見鬼去吧,健康。
健康是使人容光煥發的東西。
交響音樂會節目單的畫工以令人厭惡的新潮手法畫了些類似健康的東西,由此想像出有價值的音樂的主要标準,健康總是站在勝利者一邊,弱者被淘汰。
這個觀點在那些洗桑拿的人、站在牆根撒尿的人那裡會被喝倒彩。
貝多芬被他們看作是健康的大師,可惜他是個聾子。
包括最健康的勃拉姆斯。
克雷默爾敢于提出異議(并且切中要害),認為布魯克納也一直是個非常健康的人。
他為此受到嚴厲指責。
埃裡卡謹慎地表示,由于她與維也納和省裡的音樂會活動的個人摩擦而受到傷害,直到她放棄。
敏感就像溫柔的撲燈蛾,必遭焚毀。
埃裡卡說,因此說這兩個人,即名字有共同前綴的舒曼和舒伯特,在很大程度上是病人,他們和我受傷的心挨得最近。
不是那個舒曼,那個舒曼的所有思想都已随他而去,而是這個近在眼前的舒曼!隻有一根頭發絲的距離!他已經感覺到他精神的逃離,他已痛苦到極點,他告别他有自知的生活,已經進入天使與魔鬼的合唱,然而他還抓住最後的一刻,但是他自己已經不是完全自知的了。
還有思念的谛聽,對失去珍貴東西的哀悼:他的自我。
在這個時期,在完全放棄之前,人尚能知道,他自己失去了什麼。
埃裡卡以輕柔如歌的聲音講述,她父親在完全神志不清的情況下死在施泰因霍夫。
因此埃裡卡特别受照顧,
此外,這個女人明顯地在變老,而他還年輕。
學生克雷默爾有一個次要的目的,包括音樂,他現在已經想好了。
他是個音樂迷。
他暗自迷上了他的女音樂老師。
他個人認為,科胡特小姐正是那種年輕男人進入生活時想要的女人。
這個年輕人以星星之火開始,迅速成燎原之勢。
每個人都得從頭做起。
他不久就将脫離初級階段,就像開車的新手,先買輛二手小型車,等掌握了,就提高到比較大的新款車。
埃裡卡是個純粹的音樂人,她其實并不那麼老,這個學生如此評價自己的實驗模型。
克雷默爾甚至從更高一個檔次起步,不是大衆,而是歐寶這樣的家夥。
暗戀的瓦爾特·克雷默爾啃着他的一個個殘存的手指甲。
他滿臉通紅——那兩朵桃紅洇開了。
他留着半長的暗金色頭發。
他适可而止的時髦。
他恰到好處的聰明。
他沒有任何突出的地方,沒有任何過火的地方。
他的頭發長短适度,看上去既不像剛剛理過,也不像是蓄發很久。
盡管他經常受到蓄須的誘惑,但他還是不留胡子。
直至今日他一直能抵禦這種誘惑。
他想有一天會給他的女老師一個長長的吻并摸遍她的身體。
他要以自己野獸般的本能直面她。
他要一次次似乎不經意地使勁碰她,做得就好像是一個冒失鬼把他撞到她身上似的。
然後他要更使勁地壓着她并且為此道歉。
以後他總會完全有意識地擠壓她,隻要她允許,也會在她身上強烈地摩擦。
凡是她說的和希望的,他就照辦,這有益于以後正經的愛情。
他想通過與一個老太太的交往(和這樣的女人交往不必小心翼翼)學習如何對付那些不太讨人喜歡的年輕姑娘。
這事兒能以文明的方式做嗎?這個年輕人必須先劃定自己的界限範圍,然後才能用成就去超越這些界限。
一會兒他要吻他的女教師,直到她透不過氣來。
他要在她身上一切可能的地方到處吸吮。
隻要她允許的地方,他都要啃。
不過以後他會自覺地進入極為舒适親昵的境界。
他将從她的手開始逐步升級。
他要教她愛自己的身體或者至少接受它,而這是她一直拒絕的。
凡是她在愛情方面該具備的,他都将周到地教會她,但最終他會轉向有關女人之謎的更有價值的目标和更為艱巨的任務。
女人是永恒的謎。
現在他将成為她的老師。
他也不喜歡她老是穿着永遠不變的深藍色百褶裙和男式襯衣,糟糕的是她很少意識到自己這一點。
她應該穿得年輕、花哨。
色彩!他将給她解釋他對色彩的理解。
他将向她指出,如此年輕絢麗并且理所當然地為此喜悅是多麼有意義。
以後當他知道她實際上不再年輕,他會為了一個更年輕的而離開她。
克雷默爾說,教授女士,我有這個感覺,您輕視您的身體,而隻承認藝術。
您隻承認身體的迫切需要,然而僅有吃和睡太少了!科胡特小姐,您覺得您的外表是您的敵人,而隻有音樂才是您的朋友。
那好吧,您照照鏡子,在那裡面您看到自己,您永遠不會有比自己更好的朋友。
所以把您自己打扮得漂亮一點吧,科胡特小姐,如果允許我這樣稱呼您。
克雷默爾先生非常想成為埃裡卡的朋友。
埃裡卡已經發福,她是鋼琴教師,從她身上可以看出職業,因為她還不太老,這個松弛的編織袋在職業方面最終會有發展。
如果和她母親相比,她甚至還比較年輕。
這個病态彎曲的、耽于理想的可笑的人,愚蠢而癡迷,隻在精神上活着,将被這個年輕男人轉換到塵世上來。
她将享受愛情的快樂,等着瞧!瓦爾特·克雷默爾在夏天裡,甚至春天就乘劃艇去荒澗漂流,甚至繞閘門行駛。
他要戰勝大自然,他也将征服他的女老師埃裡卡·科胡特。
他甚至會在一個好天氣裡向她展示劃艇的性能,然後她必須學會怎樣在水面上掌握它。
到那時他就可以直呼其名:埃裡卡!怪人埃裡卡還将感到劃艇晃動得越來越厲害,這是男人的事。
克雷默爾先生要的就是這種晃動。
巴赫安靜下來。
音樂的溪流停止了。
兩位大師——大師先生和大師女士從琴凳上站起來并鞠躬緻意,如同新的一天醒來站在燕麥口袋前安詳的馬。
他們解釋,他們向巴赫的藝術創造力鞠躬緻意的成分大于向這些稀稀拉拉地鼓掌的人們,這些人什麼也不懂,甚至愚蠢。
隻有埃裡卡的母親把手都拍傷了。
她叫着好!好!同時微笑着攙扶女主人。
這些臭大糞們,塗着醜陋的顔色,以他們的角度打量埃裡卡。
燈晃得他們直眨眼。
有人把燈前面的靠墊拿開了,現在燈光沒遮沒攔地照着,灼灼發光。
這就是埃裡卡的觀衆。
如果不知道的話,很難相信,就是這些人。
埃裡卡自以為比他們中的每個人都高明,但是他們已經擁到前面來,挨擠着,說些不着邊際的話。
這些年輕的聽衆是她在自己的孵化爐裡培育出來的。
她以敲詐、脅迫、威脅等不誠實手段把聽衆叫到這裡。
唯一不是被迫而來的大概就是克雷默爾先生,這個勤奮的培訓生了。
其他人則情願看電視,看乒乓球比賽,讀書或做其他什麼蠢事。
他們大家必須前來。
看來他們很樂于平庸!但是他們敢于接近莫紮特、舒伯特。
他們占據了在聲音的羊水上漂浮的肥沃島嶼。
他們眼下靠它滋養,但他們卻并不明白自己喝的是什麼。
高度評價中間等級本就是烏合之衆的本能。
這種本能把平庸贊為高貴。
他們相信,他們是強大的,因為他們構成了多數。
在中間階層不存在驚恐、畏懼。
出于對溫暖的幻想他們相互擠在一起。
在中等階層中,人不與任何東西單獨在一起,甚至從不單獨面對自己。
而他們竟然還對此那麼滿意!在他們的存在中沒有任何東西能讓他們責備,也沒有任何人能因他們的存在而責備他們,包括埃裡卡的一些責備,比如一次演奏不成功,碰到這堵平和的軟牆上也得被彈回來。
她,埃裡卡,自己站在另一邊,不是為此自豪,而是報複。
她每三個月就把他們全部趕進籬笆門來聽,她讓門開着,以便那些愚蠢的公羊能通過。
從自我滿足直到感到無聊,他們一路奔跑,咩咩地叫着,相互沖撞着,一直向前。
這時,一個毫無理智的人攔住他們,因為他的大衣挂在最下面,現在找不到了,于是這些人互相踐踏,亂做一團。
他們先是都要進來,然後又都急着趕緊出去。
而且總是大家一起行動。
他們想,他們越快到達另一塊草地,音樂的草地,就能越快地離開它。
但是,女士們、先生們、男女同學們,我們短暫休息之後,還有勃拉姆斯的整個樂章。
今天埃裡卡的出人意料不是錯誤,而是優點。
因為所有的人現在都吃驚地呆看着她,對她恨之入骨。
克雷默爾先生穿過人群向她走來,一雙與節日情調相稱的藍眼睛注視着她。
他伸出雙手握住女鋼琴家的一隻手,同時說,教授,我一句話也說不出,然後吻手。
埃裡卡的媽媽插到兩個人中間,有力地阻止他們握手。
不應該有任何交友和結盟的苗頭,因為它會折磨神經,進而影響演出。
拜托您還是把手放到自然的位置吧。
喏,我們現在還不能肯定來的是三流觀衆,不是嗎,克雷默爾先生?必須對他們專制,必須捆住他們,奴役他們,這樣才能使他們受觸動。
必須用棒子打他們!他們想要毆打,應該有某個作曲家代替他們親身體驗并且認真記錄下來他們要呐喊的東西,否則他們自己因為無聊就必須不停地大聲喊叫。
灰調、精緻的中間樂段、細微的差别,這些他們恐怕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
而在音樂中,包括在整個藝術領域很容易就可以将強烈的對比、野蠻的對立一字兒排開。
當然這是廉價的作品,不是什麼好東西!這些羊羔不懂這個,其他的也一竅不通。
埃裡卡信任地挽起克雷默爾的手臂,他立刻顫抖起來。
不過他并不是在這群健康充血、半成熟的烏合之衆中間發冷。
這些生活在文化的荒蠻之地的吃飽飯的野蠻人。
您隻要看看報紙:這些報紙比它們報道的東西還要野蠻。
一個男人把太太和孩子細細肢解,放到冰箱裡,供以後食用,這件事并不比報紙把它寫出來更野蠻。
就像此地人說的,是母牛安東反對猴子查拉圖斯特拉!今天是《信使報》反對《皇冠報》。
克雷默爾,您仔細想想吧!克雷默爾先生,如果您不反對的話,現在我得去問候瓦尤拉教授女士了。
一會兒我還回到您這兒來。
母親當即把一件自己鈎織的淡藍色的安哥拉毛短外套給她披在肩上,這樣在這個關節囊裡的潤滑液就不會突然凝固,從而提高耐磨性。
這件短外套就像茶壺上的保溫套。
有時候,像衛生紙的卷筒這樣的東西也可以用來自制首飾盒,裝飾用的絨球按顔色不同端正地分别擺在上面。
這些絨球還可以用來裝飾汽車後窗,就放在正中央。
埃裡卡的裝飾球就是她自己的頭顱,它自豪地高昂着。
她穿着高跟鞋在光滑的鑲木地闆上筆直地走,今天在地闆的一些易磨的地方鋪上了廉價的甬道地毯,她朝老同事走去,想從内行的嘴裡得到祝賀。
母親從身後輕柔地向前推她。
母親的一隻手放在她的背上,放在埃裡卡的右肩胛骨上,放在安哥拉毛的外套上。
瓦爾特·克雷默爾一直是個煙酒不沾的人,但是仍舊能量過人。
他就像吸盤似的,跟在他的女老師後面,在那群喋喋不休的人中間犁地。
他寸步不離地粘着她。
如果她需要他,伸手可及。
如果她需要男性的保護,隻要轉個身,就能和他碰了頭。
他甚至尋求這種身體碰撞。
短暫休息馬上就結束了。
他張開鼻孔深呼吸,感受埃裡卡的存在,就像在難得一去的高山草場,用力地深呼吸,這樣能把特别多的氧氣帶回城裡去。
他從天藍色外套的袖子上拈下一根落發并為此心懷感激,我親愛的天鵝。
母親隐約感到這種神秘的東西,但不得不承認他的有禮貌和責任感,這與時下兩性關系中一切習以為常的和必要的東西形成鮮明的對比。
克雷默爾先生對母親而言是個小夥子,但卻正派可靠。
在進入最後一輪比賽之前,還可以閑聊一會兒。
克雷默爾想知道,為什麼這樣精心組織的家庭音樂會在慢慢消亡,同時為此感到惋惜。
首先死去的是大師,然後是他們的音樂,因為大家都更愛聽流行歌曲、通俗音樂和搖滾樂。
像今天這樣的家庭不再有了。
過去這樣的家庭為數衆多。
憑嗓子吃飯的那幾代人滿足于貝多芬晚期的四重唱,隻要嗓子不倒。
白天他們養護磨破了的嗓子,晚上就得讓它回報,他們在貝多芬的作品中磨蝕自己。
而今天的學究們隻會和着布魯克納安東·布魯克納(1824—1896),奧地利作曲家。
吼叫的節拍并把他贊為上奧地利州更好的手藝人。
輕視布魯克納是年輕人的愚蠢,許多人已經犯過這個錯誤了,克雷默爾先生。
要理解他需要很久以後,請相信我。
在您對此不理解時,請放棄時髦的判斷,克雷默爾同事。
從專業人士口中聽到同事這個詞讓攀談者感到幸運,馬上說起有關舒曼以及後來的舒伯特的“漸弱”一類的流行專業用語。
他談論着他們的柔和的中間音,自己的聲音在這當中也變得蟲蛾似的越來越模糊。
接下來是科胡特/克雷默爾二重奏,這是本地樂壇上頗為引人注目的事。
這是很活潑的快闆。
這段二重奏他們練習得很好。
在這個音樂演出季節裡他們兩個都沒有演出過。
隻能允許他倆作為消費者參加,可他們的水平要高得多!然而他們隻不過是聽衆,他們對自己的專業知識心存幻想。
他們中的一部分——埃裡卡差點參加了演出。
但是辦不到。
現在他們倆在中間音、中間世界、中間領域的松散的塵土層上溫柔地漫步,因為中間階層熟悉它。
不尚虛榮的舒伯特的“漸弱”開了頭,或者如阿多諾阿多諾(1903—1969),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音樂理論家。
所述,這個“漸弱”在舒曼的C大調幻想曲中。
它流向遠方,進入虛無,但是并沒有掩蓋有意識“漸弱”的莊嚴結局!逐漸消失,而無所覺察,并非有意!兩人沉默了一會兒,以便享受自己在不恰當的地方大聲說出的話。
兩個人都在想,自己比另一個更懂得,一個是因為他的年輕,另一個是因為她的成熟。
他們輪番地、一個比一個厲害地表達對那些無知的人、毫無理解力的人的憤怒,比如由他們召集來的這許多人。
教授,您看他們呀!克雷默爾先生,您好好看看他們吧!輕蔑的紐帶把師傅和徒弟聯結在一起。
如果這些健康的人群将傳統稱之為健康,并且在這傳統的泥塘裡惬意地打滾的話,舒伯特、舒曼的生命之光與他們的觀點形成強烈的反差。
見鬼去吧,健康。
健康是使人容光煥發的東西。
交響音樂會節目單的畫工以令人厭惡的新潮手法畫了些類似健康的東西,由此想像出有價值的音樂的主要标準,健康總是站在勝利者一邊,弱者被淘汰。
這個觀點在那些洗桑拿的人、站在牆根撒尿的人那裡會被喝倒彩。
貝多芬被他們看作是健康的大師,可惜他是個聾子。
包括最健康的勃拉姆斯。
克雷默爾敢于提出異議(并且切中要害),認為布魯克納也一直是個非常健康的人。
他為此受到嚴厲指責。
埃裡卡謹慎地表示,由于她與維也納和省裡的音樂會活動的個人摩擦而受到傷害,直到她放棄。
敏感就像溫柔的撲燈蛾,必遭焚毀。
埃裡卡說,因此說這兩個人,即名字有共同前綴的舒曼和舒伯特,在很大程度上是病人,他們和我受傷的心挨得最近。
不是那個舒曼,那個舒曼的所有思想都已随他而去,而是這個近在眼前的舒曼!隻有一根頭發絲的距離!他已經感覺到他精神的逃離,他已痛苦到極點,他告别他有自知的生活,已經進入天使與魔鬼的合唱,然而他還抓住最後的一刻,但是他自己已經不是完全自知的了。
還有思念的谛聽,對失去珍貴東西的哀悼:他的自我。
在這個時期,在完全放棄之前,人尚能知道,他自己失去了什麼。
埃裡卡以輕柔如歌的聲音講述,她父親在完全神志不清的情況下死在施泰因霍夫。
因此埃裡卡特别受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