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聲音在講,拉小提琴的人絕對不可能是個聾啞人,也許她隻是個啞巴或者帶着提琴去别人那裡。
他們的意見不一,不再追問了。
周末新釀的酒已經在他們的頭腦裡作祟,毀壞了好幾公斤的思想素材。
這是一個酒鬼的國家,音樂的城市。
酒會設法得到剩餘的思想素材。
這個姑娘擡頭遙望着感情世界的遠方,指控她的人至多低頭注視着啤酒杯内,在她的目光下,他們恐懼地沉默着。
擁擠有損她的尊嚴,因為下層民衆才會去擁擠,女提琴師、女中提琴師根本不會去幹這種事。
為了這點小小的樂趣,她甚至準許自己晚一點回家。
母親正手握秒表站在家裡準備訓話。
盡管她整個下午都用來演奏、思考、拉小提琴和供人作為嘲笑對象,但是,她還要承受這些辛勞。
她要使人們懂得驚恐和敬畏。
交響音樂會的節目單裡便充滿着這種情感。
交響音樂會的一位觀衆利用音樂會節目單上的引言向另一位觀衆解釋,這些音樂的痛苦如何使自己的内心深處震顫。
他恰好正讀到貝多芬的痛苦、莫紮特的痛苦、舒曼的痛苦、布魯克納的痛苦、瓦格納的痛苦和類似的内容。
這些痛苦是他現在唯一的财産,他同時又是波舍爾制鞋廠的主人或考茨勒建築材料批發商行的主人。
貝多芬揮動着令人敬畏的指揮棒,他們便讓自己的職工膽怯地跳着。
一位女博士很早就已經熟悉這種痛苦。
十年來,她一直在探索莫紮特安魂曲的最後秘密。
直到現在她還沒有取得進展,因為這件工作神秘莫測。
我們無法明白這點!女博士說,這是音樂史上富有創造性的研究任務,這項研究工作确定由她和其他少數幾個人進行。
女博士是少數入選人中唯一頭腦保持清醒的人,她知道,世上有些事情,盡管有良好的願望,但是最後研究不出個結果來。
在這方面會有什麼解釋呢?為什麼某些事情一定是這個樣子而不是另外一種樣子,這無法解釋清楚。
這一點同樣也适用于某些人們無法分析清楚的詩歌。
一名身穿黑色馬車夫大衣的神秘的陌生人為安魂曲付了第一筆款項,女博士和其他看了這部關于莫紮特的電影的人都知道,這本身就是死神的召喚!懷着這想法她在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外殼上咬了一個洞,并且擠進了他的身軀裡。
在異常罕見的情況下,人們同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同生長。
令人厭惡的人群不斷将她團團圍住。
不時有人擠到她的身邊。
下等人不僅毫無理由地強占藝術,而且還搬進藝術家的領域。
他們占取藝術家的地盤,并且為了使外人能看到自己和自己也能看到外面的人,他們立即打開幾扇通向外界的窗戶。
這個笨家夥考茨勒用自己愛出汗的手指摸着僅僅屬于她的東西。
這個令人厭惡的人群在沒有人邀請和未被問及的情況下,就随着一同哼唱起來。
他們用濕漉漉的食指追蹤着一個主旋律并尋找着合适的副旋律;因為沒有找到,便滿足于一邊點着頭、一邊重複着他們重新認識的主旋律。
對于大多數人來講,藝術的主要吸引力就在于重新認識他們原來以為認識的東西。
一位肉店老闆的身上飽含着豐富的情感。
他雖然對血腥的手工工作早已習以為常,但是他無法抗拒情感。
他驚呆了。
他不播種,不收獲,也不大會聽,但是他可以在一次公開的音樂會上供人觀看。
在他的身邊坐着一同出席音樂會的女眷。
她踢一位老婦右腳腳後跟,她可以為每個樂句事先分派固定的地方。
隻有她獨自一人可以把所聽到的聲音安放到它應在的位置。
她蔑視這些哞哞叫的羔羊的無知,并以此來懲罰這些羔羊。
她的身體是一隻唯一供藝術保鮮的大冰箱。
她的潔癖使自己非常敏感。
肮髒的軀體像黏糊糊的樹林圍在她的四周。
她不僅僅聞得到身體的污物,胳肢窩和懷裡的不潔氣味,老婦人身上的尿味,從老頭身上毛孔裡所散發出的尼古丁味,無數低劣食品的味和它們從胃裡冒出的難聞的氣味;她不僅僅聞得到膿疱疹味,頭上焦痂的蠟味,在像發絲那樣細小的縫裡的指甲垢物的氣味;而對她來講,最糟糕的是這些氣味混合在一起,直沖她的鼻子。
有的人的氣味蓋過其他人的氣味,有的人的氣味甚至還擠占了别人的思緒,擠占了别人内心最深處的注意力。
為此,他們正受到她的懲罰。
她決不會放過他們。
她用勁拽着那些人,像狗拽着自己的獵獲物一樣,不停地搖動。
但是他們連問都不問一聲仍在她身上翻尋,他們打量着她的内心,聲稱自己也不喜歡這樣,但對此卻毫無辦法!他們甚至也敢于宣稱,他們不喜歡韋伯們或者勳伯格。
母親總是不事先打招呼就打開她的蓋子,自信地一下子從上面将手伸進來亂翻。
她把一切都翻了個亂七八糟,也不把東西放回原來的位置。
她把所有東西簡單挑選一下,仔細打量挑選出來的東西,看過之後,便随便一扔。
母親把其他的東西擺好,用刷子、海綿和抹布進行清洗,然後晾幹,再次放回原處,就像把一把刀放進一部絞肉機一樣。
盡管這位老婦沒有在售票員那裡說一聲,但她是那種半途剛上車的人。
她心想,自己可以不說,自己是剛剛在這裡上到這節車廂的。
其實,她早就脫離了一切社會生活,并且也預感到這一點。
付款買票完全不值得。
駛往天堂的車票就放在她手袋裡。
這票對有軌電車肯定也适用。
現在有一位老婦人向她打聽去某處該走的路,她沒有答話。
盡管她十分清楚這條路,但她沒有吱聲。
老婦不肯就此罷休,為了搞清楚自己要尋找的大街所在的位置,她把整個車廂攪翻了天,把人們攆來攆去。
她是在林間小路上漫步的徒步漫遊者,出于習慣,她喜歡用一隻細細的手杖把一群無辜的螞蟻從它們的安逸甯靜中激怒。
她向螞蟻尋釁,讓受驚的螞蟻噴濺出蟻酸來。
她是那些堅守原則,不管石塊下面是否有條蛇,都要翻看每一塊石塊的那種人中的一員。
每一塊林中空地,不管它有多麼小,為尋找蘑菇和漿果,都肯定要被她像梳理頭發一樣查找一遍。
她是這樣的人。
他們還要榨幹每一部藝術作品最後的剩餘物并且大聲地向所有的人進行宣講。
在公園裡,他們每次就座之前,都會用手絹擦去長木凳上的塵土。
他們用餐巾拭幹淨飯店的餐具。
他們用細梳子去尋找親人西服上的頭發、信件和油漬。
這位夫人現在正激動地大聲訴說着,沒人能給她答複。
她說,沒有人願意答複她。
這位婦人頗能代表大多數無知的人,他們唯一不缺少的就是鬥争的勇氣。
如果必要的話,她可以同每個人争吵。
她正好在這位夫人剛剛打聽的小街下了車,幸災樂禍地打量着問話人。
苦苦問路者終于明白了過來,由于氣憤,她呆呆地站在那裡。
她将立即在自己的一個女友那裡和在吃菜豆牛肉時重溫自己生活中的這一段,在講述的時候,生活仿佛延伸了一小段,而不是她無法阻擋叙述過程中這段時間的流逝。
為此,這樣就給這位夫人為新的經曆赢得了空間。
在踏上那條熟悉的回家的路途之前,她多次回頭看這位迷失方向的夫人。
她向夫人微笑着,忘記了因為回家太晚,幾分鐘後自己将要在母親的切割燒嘴的烈焰之下燒成一堆灰。
這時全部藝術也不能安慰她,盡管背地裡對藝術有好多說法,可這時候藝術首先帶來了痛苦。
他們的意見不一,不再追問了。
周末新釀的酒已經在他們的頭腦裡作祟,毀壞了好幾公斤的思想素材。
這是一個酒鬼的國家,音樂的城市。
酒會設法得到剩餘的思想素材。
這個姑娘擡頭遙望着感情世界的遠方,指控她的人至多低頭注視着啤酒杯内,在她的目光下,他們恐懼地沉默着。
擁擠有損她的尊嚴,因為下層民衆才會去擁擠,女提琴師、女中提琴師根本不會去幹這種事。
為了這點小小的樂趣,她甚至準許自己晚一點回家。
母親正手握秒表站在家裡準備訓話。
盡管她整個下午都用來演奏、思考、拉小提琴和供人作為嘲笑對象,但是,她還要承受這些辛勞。
她要使人們懂得驚恐和敬畏。
交響音樂會的節目單裡便充滿着這種情感。
交響音樂會的一位觀衆利用音樂會節目單上的引言向另一位觀衆解釋,這些音樂的痛苦如何使自己的内心深處震顫。
他恰好正讀到貝多芬的痛苦、莫紮特的痛苦、舒曼的痛苦、布魯克納的痛苦、瓦格納的痛苦和類似的内容。
這些痛苦是他現在唯一的财産,他同時又是波舍爾制鞋廠的主人或考茨勒建築材料批發商行的主人。
貝多芬揮動着令人敬畏的指揮棒,他們便讓自己的職工膽怯地跳着。
一位女博士很早就已經熟悉這種痛苦。
十年來,她一直在探索莫紮特安魂曲的最後秘密。
直到現在她還沒有取得進展,因為這件工作神秘莫測。
我們無法明白這點!女博士說,這是音樂史上富有創造性的研究任務,這項研究工作确定由她和其他少數幾個人進行。
女博士是少數入選人中唯一頭腦保持清醒的人,她知道,世上有些事情,盡管有良好的願望,但是最後研究不出個結果來。
在這方面會有什麼解釋呢?為什麼某些事情一定是這個樣子而不是另外一種樣子,這無法解釋清楚。
這一點同樣也适用于某些人們無法分析清楚的詩歌。
一名身穿黑色馬車夫大衣的神秘的陌生人為安魂曲付了第一筆款項,女博士和其他看了這部關于莫紮特的電影的人都知道,這本身就是死神的召喚!懷着這想法她在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外殼上咬了一個洞,并且擠進了他的身軀裡。
在異常罕見的情況下,人們同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同生長。
令人厭惡的人群不斷将她團團圍住。
不時有人擠到她的身邊。
下等人不僅毫無理由地強占藝術,而且還搬進藝術家的領域。
他們占取藝術家的地盤,并且為了使外人能看到自己和自己也能看到外面的人,他們立即打開幾扇通向外界的窗戶。
這個笨家夥考茨勒用自己愛出汗的手指摸着僅僅屬于她的東西。
這個令人厭惡的人群在沒有人邀請和未被問及的情況下,就随着一同哼唱起來。
他們用濕漉漉的食指追蹤着一個主旋律并尋找着合适的副旋律;因為沒有找到,便滿足于一邊點着頭、一邊重複着他們重新認識的主旋律。
對于大多數人來講,藝術的主要吸引力就在于重新認識他們原來以為認識的東西。
一位肉店老闆的身上飽含着豐富的情感。
他雖然對血腥的手工工作早已習以為常,但是他無法抗拒情感。
他驚呆了。
他不播種,不收獲,也不大會聽,但是他可以在一次公開的音樂會上供人觀看。
在他的身邊坐着一同出席音樂會的女眷。
她踢一位老婦右腳腳後跟,她可以為每個樂句事先分派固定的地方。
隻有她獨自一人可以把所聽到的聲音安放到它應在的位置。
她蔑視這些哞哞叫的羔羊的無知,并以此來懲罰這些羔羊。
她的身體是一隻唯一供藝術保鮮的大冰箱。
她的潔癖使自己非常敏感。
肮髒的軀體像黏糊糊的樹林圍在她的四周。
她不僅僅聞得到身體的污物,胳肢窩和懷裡的不潔氣味,老婦人身上的尿味,從老頭身上毛孔裡所散發出的尼古丁味,無數低劣食品的味和它們從胃裡冒出的難聞的氣味;她不僅僅聞得到膿疱疹味,頭上焦痂的蠟味,在像發絲那樣細小的縫裡的指甲垢物的氣味;而對她來講,最糟糕的是這些氣味混合在一起,直沖她的鼻子。
有的人的氣味蓋過其他人的氣味,有的人的氣味甚至還擠占了别人的思緒,擠占了别人内心最深處的注意力。
為此,他們正受到她的懲罰。
她決不會放過他們。
她用勁拽着那些人,像狗拽着自己的獵獲物一樣,不停地搖動。
但是他們連問都不問一聲仍在她身上翻尋,他們打量着她的内心,聲稱自己也不喜歡這樣,但對此卻毫無辦法!他們甚至也敢于宣稱,他們不喜歡韋伯們或者勳伯格。
母親總是不事先打招呼就打開她的蓋子,自信地一下子從上面将手伸進來亂翻。
她把一切都翻了個亂七八糟,也不把東西放回原來的位置。
她把所有東西簡單挑選一下,仔細打量挑選出來的東西,看過之後,便随便一扔。
母親把其他的東西擺好,用刷子、海綿和抹布進行清洗,然後晾幹,再次放回原處,就像把一把刀放進一部絞肉機一樣。
盡管這位老婦沒有在售票員那裡說一聲,但她是那種半途剛上車的人。
她心想,自己可以不說,自己是剛剛在這裡上到這節車廂的。
其實,她早就脫離了一切社會生活,并且也預感到這一點。
付款買票完全不值得。
駛往天堂的車票就放在她手袋裡。
這票對有軌電車肯定也适用。
現在有一位老婦人向她打聽去某處該走的路,她沒有答話。
盡管她十分清楚這條路,但她沒有吱聲。
老婦不肯就此罷休,為了搞清楚自己要尋找的大街所在的位置,她把整個車廂攪翻了天,把人們攆來攆去。
她是在林間小路上漫步的徒步漫遊者,出于習慣,她喜歡用一隻細細的手杖把一群無辜的螞蟻從它們的安逸甯靜中激怒。
她向螞蟻尋釁,讓受驚的螞蟻噴濺出蟻酸來。
她是那些堅守原則,不管石塊下面是否有條蛇,都要翻看每一塊石塊的那種人中的一員。
每一塊林中空地,不管它有多麼小,為尋找蘑菇和漿果,都肯定要被她像梳理頭發一樣查找一遍。
她是這樣的人。
他們還要榨幹每一部藝術作品最後的剩餘物并且大聲地向所有的人進行宣講。
在公園裡,他們每次就座之前,都會用手絹擦去長木凳上的塵土。
他們用餐巾拭幹淨飯店的餐具。
他們用細梳子去尋找親人西服上的頭發、信件和油漬。
這位夫人現在正激動地大聲訴說着,沒人能給她答複。
她說,沒有人願意答複她。
這位婦人頗能代表大多數無知的人,他們唯一不缺少的就是鬥争的勇氣。
如果必要的話,她可以同每個人争吵。
她正好在這位夫人剛剛打聽的小街下了車,幸災樂禍地打量着問話人。
苦苦問路者終于明白了過來,由于氣憤,她呆呆地站在那裡。
她将立即在自己的一個女友那裡和在吃菜豆牛肉時重溫自己生活中的這一段,在講述的時候,生活仿佛延伸了一小段,而不是她無法阻擋叙述過程中這段時間的流逝。
為此,這樣就給這位夫人為新的經曆赢得了空間。
在踏上那條熟悉的回家的路途之前,她多次回頭看這位迷失方向的夫人。
她向夫人微笑着,忘記了因為回家太晚,幾分鐘後自己将要在母親的切割燒嘴的烈焰之下燒成一堆灰。
這時全部藝術也不能安慰她,盡管背地裡對藝術有好多說法,可這時候藝術首先帶來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