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一件新娘的禮服。

    母親不希望成為新娘的母親。

    她想永遠做個一般的母親并且滿足于這種狀況。

    然而,今天究竟是今天。

    現在終于該去睡覺了!母親就隻能在雙人床上這樣要求,但是埃裡卡一直還在鏡子面前轉來轉去。

    母親的命令猶如斧頭擊中她的後脊梁,現在,她很快撫摸了一下下午穿的漂亮帶花朵的連衣裙,這回花朵是在連衣裙的貼邊上。

    這些花朵還從未呼吸過新鮮的空氣,也從未享受過雨露的滋潤。

    據埃裡卡講,這件連衣裙出自市中心的一家時裝店,質量和做工永遠有保證。

    隻要埃裡卡不吃太多甜食或者太多面食,這連衣裙便總會适合她的腰身!埃裡卡從見到這件連衣裙的第一眼起,就産生了一種幻覺:我可以成年累月地穿着這件衣裳,而這衣裳也絲毫不會偏離時尚。

    多年來,這件連衣裙固守在時裝的崎岖小路上!它絕不會過時。

    母親應該好好扪心自問一下,在青年時代自己難道沒穿過這種裁剪的連衣裙嗎?母親根據原則反駁。

    盡管如此,埃裡卡得出結論:購買這件連衣裙值得,因為這件衣裳式樣絕不會過時,在二十年後,埃裡卡自然還可以像今天一樣穿它。

     時裝款式變換迅速。

    盡管衣裳還好好的,但是沒有人再穿它了。

    沒人要求過來看看它。

    在它最好的年華沒有人穿它,時光一晃就過去,并且一去不複返。

    如果這時光能回來的話,那也許得在二十年之後了。

     有些學生對自己的鋼琴教師埃裡卡産生逆反心理,但是,是他們的父母逼迫他們來學琴的。

    女教授科胡特同樣可以運用強迫的手段。

    當然,大多數學生很聽話,對自己所要學習的藝術也很感興趣。

    當他們被領到音樂協會或音樂廳在生人面前露面時,他們甚至很關心這門藝術。

    他們比較、考慮、衡量、計算。

    有許多外國人來埃裡卡這裡,而且人數一年年越來越多。

    維也納,音樂之都嘛!隻有那些迄今為止已經經受過考驗的東西,将來才能在這個城市站住腳。

    城市文化那白色肥碩肚子的紐扣開線了,活像水中的屍體似的,人們不将它打撈起來,每年它會變得越來越膨脹。

     衣櫃裡裝進一件件新衣裳!母親不喜歡看見埃裡卡離家外出。

    這件連衣裙太引人注目了,它不适合孩子穿。

    母親說,在任何地方都必須有限度,她不知道,她現在講這話是什麼意思。

    母親的話意思是說,到此為止,不能再往下走了,一切都必須有個限度。

     母親當着埃裡卡的面解釋說,她,埃裡卡,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個人,而是唯一的和有個性的人。

    母親總是這麼說。

    今天,埃裡卡說到自己時也說,自己是個個性很強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屈從于别的人和事。

    她也難适應别的人和事。

    埃裡卡隻有一個,今後也不會再有了。

    假如有什麼人特别獨特的話,那就是埃裡卡。

    她憎惡抹殺各種區别,例如憎惡不考慮各自特點抹殺區别的學校改革。

    其他人即使同她持一樣的觀點,埃裡卡也無法同這些人團結在一起。

    同他們在一起,她會立刻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這就是她。

    她就是這麼樣的一個人,她不會有絲毫的改變。

    母親一旦看不見女兒,立即便會預感到有惡劣的影響存在,她首先想到的便是要保護好埃裡卡,防止男人把她塑造成另外的樣子。

    因為埃裡卡是個不合群的人,自然性格中充滿着矛盾。

    埃裡卡身上的這些矛盾也會迫使她堅決反對失去個性。

    埃裡卡是一個個性很強的人,在自己衆多的學生面前總是一人面對衆人,處于孤立的地位,獨自駕馭着藝術航船的舵輪。

    她絕不可能同大家聯合起來。

    假如一個學生詢問她的目的,那麼,她會指出博愛即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她為學生們總結了貝多芬神聖遺囑的内容,使自己位于高台之上,跻身于音樂藝術的英雄身旁。

     出于對藝術和自己個性的考慮,埃裡卡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在隸屬母親多年之後,她絕不能再隸屬于一個男人。

    母親反對埃裡卡以後結婚,因為我的女兒絕不會隸屬于什麼人。

    她就是這樣。

    埃裡卡因為堅強不屈不應該選擇生活伴侶,而且她也不再是棵年輕的樹木了。

    如果沒有人肯讓步,那婚姻的結局肯定并不美妙。

    母親對埃裡卡說,你最好還是獨身。

    最終,是母親把埃裡卡造就成了現在這副樣子。

    送牛奶的婦人和肉鋪師傅都問,埃裡卡小姐,您還沒有結婚嗎?埃裡卡回答說,你們都知道,我從未有過意中人。

     她生于鄉間的一個家庭。

    他們孤零零地生活着,很少同别人來往。

    這樣的家庭不多見。

    如同總是頑強、節儉地對待生活中的一切那樣,他們也在頑強、節儉地繁衍、生息着。

    在父母婚後二十年時,埃裡卡才來到這個世上。

    她的父親懷疑這個世界的公道,為了不使他對這個世界構成危險,他被送進了一座療養院。

     埃裡卡舉止文雅、緘默地買了八分之一磅的黃油。

    她還有母親,因此不需要與一位男士共結秦晉之好。

    這個家庭幾乎沒有一個新親戚,即使冒出一個親戚來,也會被拒之門外。

    隻要證明某個親戚無用和不中用了,那便立即斷絕同他的一切往來。

    母親用一把錘子對家族成員進行叩診,逐一進行挑選。

    她進行分類和淘汰。

    她對他們進行審查和揚棄。

    按照這種方式就不會出現那些老是想着要索取的寄生蟲了。

    埃裡卡,我們就兩個人過,我們誰也不需要,對嗎? 時間在流逝,我們在時間的長河中一點點消逝。

    埃裡卡,她的精細的護罩、她的媽媽,都被一起關在了一個帶玻璃蓋的乳酪盤裡。

    隻有當外面的人抓住玻璃蓋頂上的圓形把手并且把它向上提起時,玻璃蓋才會打開。

    埃裡卡是琥珀中的一隻小昆蟲,它是永恒的,永不會變老。

    埃裡卡沒有曆史并且創造不了曆史。

    這隻昆蟲早已喪失了自己爬行的技能。

    埃裡卡被放進了永恒的烘烤用的模子裡去烘烤。

    她高興地同自己所喜愛的音樂家一起分享這個永恒,但是在受喜愛的程度上,她絕對無法同那些音樂家抗衡。

    埃裡卡在偉大的音樂創作者的視野内仍舊取得了小小的一席之地。

    這是塊争奪異常激烈的地盤,因為整個維也納同樣都想在這塊地盤上至少建立起一間小菜園大小的茅草棚子。

    埃裡卡給自己劃出了強者的地盤,正開始挖出建築的基坑。

    埃裡卡通過學習和演奏誠實地掙得了這塊地盤!歸根結底,演奏再加工也是一種創作形式。

    再加工者經常給自己所烹調出的湯羹加上隻有自己才擁有的特有的調料。

    他滴入自己的心血。

    演奏者也還有自己的簡單目标:演奏好。

    埃裡卡說,自然,演奏者也必須隸屬于音樂作品的作曲者。

    她自動承認,這正是她的問題。

    因為她不願意并且也不能隸屬于别人。

    然而,埃裡卡同其他演奏者有着共同的主要目标:勝過他人! 在她原文在某些地方用的是大一号的字母,個别地方用的是斜體,以表示主人公的獨特性。

    在本譯文中則用黑體字表示。

    身前身後擺動着樂器和鼓鼓囊囊的曲譜袋,它們的重力作用把她塞進了有軌電車裡。

    她活像一隻張滿翅膀很占空間的蝴蝶。

    蝴蝶感到自己身上的力氣在昏昏欲睡,而音樂本身并沒有産生足夠的力量。

    蝴蝶用手攥緊小提琴、中提琴、長笛的手把。

    盡管蝴蝶有權選擇,但是它願意否定自己的力量。

    母親提供選擇,提供音樂乳牛的豐富多彩的乳頭。

     她把自己的弦樂器、吹奏樂器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