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我的名字叫黑
關燈
小
中
大
火花,我開始耐不住性子。
“這匹馬的鼻子就跟我姨父書裡的一模一樣。
”我說。
他把放大鏡貼近馬。
他深深地彎下腰,眼睛湊向放大鏡和圖畫,貼得如此之近,鼻子幾乎就要碰到書頁。
我受不了這片寂靜。
“如您所見,這匹馬的風格和技巧不同于我姨父書中的馬。
”我說,“但鼻子是一樣的。
畫家采用了中國畫家的世界觀。
”我停頓了一會兒:“這是一列迎親隊伍,類似中國的圖畫,但其中的人物并不是中人,而是像我們一樣的人” 大師的放大鏡幾乎要平貼到書頁,他的鼻子緊貼着放大鏡。
為了看清楚,他不僅利用眼睛,甚至盡其所能利用他的頭、頸部肌肉、老邁的背部和他的肩膀。
長時間的寂靜。
“馬的鼻孔被剪開了。
”半晌後他氣喘籲籲地說。
我把頭湊向他的頭。
臉貼着臉,我們盯着那個鼻孔看了好一會兒。
我悲傷地發現,除了馬的鼻孔被剪開之外,奧斯曼大師觀看它們也有困難。
“您确實看見了,對不對?” 不是很清楚,”他說,“你形容一下畫。
” “依我看,畫中是一位憂愁的新娘。
”我悲傷地說,“她騎着一匹裂鼻的灰馬,在陌生侍衛和随從的護送下,出嫁到夫家。
侍衛的臉孔顯示出他們是索格底亞那的白羊王朝土庫曼人,各個神情猙獰、滿臉粗黑虹髯、眉頭深鎖、胡須又長又細、體格魁梧、身着素面薄布袍、細窄鞋子、頭戴熊氈帽、腰配戰斧和彎刀。
美麗的新娘或許是一位憂傷的中國公主,因為根據畫面内容判斷,她與貼身婢女在油燈和火把的映照下徹夜趕路,想必還有很長一段旅途。
” “或者也許,我們之所以認為新娘是中國人,是因為細密畫家為了強調她的清新脫俗,學中國人那樣塗白了她的臉,并為她畫上了一雙鳳眼。
”奧斯曼大師說。
“無論她是什麼人,這位哀傷的佳麗讓人心痛。
在漆黑的夜裡,由一群面目猙獰的外國侍衛陪同,穿越廣大的草原,前往一塊陌生的土地,嫁給一個素未謀面的丈夫。
”我說。
接着我馬上補充:“我們該如何從她坐騎的裂鼻,決定姨父的馬是出于我們哪一位細密畫家之手?” “翻到下面幾幅圖畫,告訴我你看見什麼。
”奧斯曼大師說。
就在此時,侏儒也過來入了我們。
剛才沖過來把書拿給奧斯曼大師的中途,我瞥見他正坐在夜壺上。
現在我們三人一起看着書頁。
我們看見一群嬌豔動人的中國少女們——與剛才那位憂愁新娘采用了同樣的風格——聚集在花園裡,奏一個形狀奇特的烏德琴。
我們看見中國的房舍、準備長途遠行的陰郁篷車隊,以及美得如同陳年绮夢的無垠草原。
我們看見用中國風格畫的樹木,盤根錯節,綻放滿樹春花,夜莺在枝頭踉跄跳躍,引吭高歌。
們看見用呼羅珊風格畫的衆王們,端坐于帳篷内,長篇大論講述詩歌、美酒與佳人。
我們看見精美輝煌的花園,還有英俊的貴族,他們前臂上站着雄偉的老鷹,直挺挺地騎着駿馬前去狩獵。
接着,仿佛魔鬼融入了書頁當,我們從畫中感覺到了邪惡,但大多數時候仍然是智慧。
一位英勇的王子揮舞巨矛砍殺惡龍,細密畫家是否在的動作裡,加入了調的意味?一群窮苦的農人向他們的長老祈求慰藉,畫家是不是對他們的貧苦感到幸災樂禍?對他而言,是描繪兩條交媾中的野狗緊貼不、露出悲傷空洞的眼神有趣呢,還是描繪女人們咧開血盆大口讪笑這兩隻動物時更為有趣而愉快?接着我們看到細密畫家筆下真正的魔鬼:這些畸形的生物,長得很像赫拉特前輩大師和《君王之書》繪者筆下時有所見的邪靈與巨人;不過,充滿譏诮才華的細密畫家卻把它們畫得更為陰邪、殘,而且更具有人形。
我們笑着看這些恐怖的魔鬼,盡管身形為人,卻有畸形的身體、分岔的角和貓一樣的細長尾巴。
随着我繼續往下翻,這些濃眉、圓臉、凸眼尖牙、利爪和老頭般皺黑皮膚的赤裸魔鬼們,開始互相鬥毆扭打、偷竊上等馬匹獻祭他們的邪神,跳躍嬉鬧、亂砍木、擄掠銮轎裡的公主、捕捉惡龍或是劫掠金銀财寶。
我向他們解釋,這本出于衆人之筆的書冊中,所有魔鬼皆由一位名叫西亞赫·卡勒姆的細密畫家所繪,這位畫家同時也畫了許多剃了光頭、衣衫褴褛、身纏鐵鍊、手持拐杖的海達裡耶苦行僧。
奧斯曼大師要我逐一形容彼此的相似之處,并仔細地聽我講。
“剪開馬的鼻孔讓它們呼吸順暢,耐得住長途跋涉,是蒙古人幾百年來的傳統。
”聽完後他說,“旭烈兀大汗的軍,便是以馬匹征服全阿拉伯、波斯和中國。
他們進入巴格達,燒殺擄掠,把所有書籍抛入底格裡斯河。
當時的書法家,日後的繪畫家伊本·沙奇爾逃離了城市和殺戮,然而,他沒有跟随衆人逃往南方,反而沿着蒙古騎兵前來的道路,朝北方走去。
當時,由于《古蘭經》禁止,沒有人制作插畫,畫家更是不受重視。
如今我們的職業備受尊崇,其中最偉大的秘訣要歸功于伊本·沙奇爾,所有細密畫家大師及守護聖人:他創造了從宣禮塔俯瞰大地的世界觀,堅持以一條時而可見時而不可見的地平線為基準,并通過中國人觀察萬物的方式,用蜿蜒、鮮活、樂觀的色彩描繪一切,從天上的飛雲至地上的爬蟲。
我聽說,在那段傳奇的旅途中,為了驅策自己繼續北行,進入蒙古部族的中心地區,他特别研究了馬的鼻子。
不畏風雪、不屈不撓地步行涉了一年後,他終于來到了撒爾罕,然而,就我所見所知,他在那裡畫的馬匹卻都沒有裂鼻。
對他來說,完美的夢幻良駒并非成年後才認識的結實、強壯、勝利的蒙古馬,而是快樂少年時熟知的優雅阿拉伯馬,如今他悲傷地将之遺留在了身後。
這就是為什麼,姨父書中的怪異馬鼻,既沒有讓我聯想到蒙古馬,也沒有讓我聯想到由蒙古傳遍呼羅珊與撒馬爾罕的剪鼻習俗。
” 奧斯曼大師講述時,時而看着書本,時而又看着我們,仿佛隻看得見自己心靈所召喚的景象。
“除了裂鼻馬和中國繪畫之外,書中的魔鬼也是由蒙古部落帶進波斯,再從那兒一路傳至伊斯坦布爾的。
你們大概都聽說過,這些惡魔是邪惡的使者,由地底深處的黑暗勢力派遣而來,攫取人類的生命及一切珍貴事物,他們會用盡一切手段把我們帶入黑暗與死亡的地下世界。
在地下世界裡,無論是雲、樹、物品、狗或書,都有自己的靈魂,都會說話。
” “說得沒錯,”年老的侏儒說,“安拉為證,有些夜晚我被鎖在寶庫裡,那時我會聽見,除了原本就不斷發出聲響的時鐘、中國瓷盤和水晶碗,所有火槍、寶劍、盾牌及血污的頭盔,它們的幽全都焦躁不安起來,激烈地交談,吵得整個寶庫好像在濃濃
“這匹馬的鼻子就跟我姨父書裡的一模一樣。
”我說。
他把放大鏡貼近馬。
他深深地彎下腰,眼睛湊向放大鏡和圖畫,貼得如此之近,鼻子幾乎就要碰到書頁。
我受不了這片寂靜。
“如您所見,這匹馬的風格和技巧不同于我姨父書中的馬。
”我說,“但鼻子是一樣的。
畫家采用了中國畫家的世界觀。
”我停頓了一會兒:“這是一列迎親隊伍,類似中國的圖畫,但其中的人物并不是中人,而是像我們一樣的人” 大師的放大鏡幾乎要平貼到書頁,他的鼻子緊貼着放大鏡。
為了看清楚,他不僅利用眼睛,甚至盡其所能利用他的頭、頸部肌肉、老邁的背部和他的肩膀。
長時間的寂靜。
“馬的鼻孔被剪開了。
”半晌後他氣喘籲籲地說。
我把頭湊向他的頭。
臉貼着臉,我們盯着那個鼻孔看了好一會兒。
我悲傷地發現,除了馬的鼻孔被剪開之外,奧斯曼大師觀看它們也有困難。
“您确實看見了,對不對?” 不是很清楚,”他說,“你形容一下畫。
” “依我看,畫中是一位憂愁的新娘。
”我悲傷地說,“她騎着一匹裂鼻的灰馬,在陌生侍衛和随從的護送下,出嫁到夫家。
侍衛的臉孔顯示出他們是索格底亞那的白羊王朝土庫曼人,各個神情猙獰、滿臉粗黑虹髯、眉頭深鎖、胡須又長又細、體格魁梧、身着素面薄布袍、細窄鞋子、頭戴熊氈帽、腰配戰斧和彎刀。
美麗的新娘或許是一位憂傷的中國公主,因為根據畫面内容判斷,她與貼身婢女在油燈和火把的映照下徹夜趕路,想必還有很長一段旅途。
” “或者也許,我們之所以認為新娘是中國人,是因為細密畫家為了強調她的清新脫俗,學中國人那樣塗白了她的臉,并為她畫上了一雙鳳眼。
”奧斯曼大師說。
“無論她是什麼人,這位哀傷的佳麗讓人心痛。
在漆黑的夜裡,由一群面目猙獰的外國侍衛陪同,穿越廣大的草原,前往一塊陌生的土地,嫁給一個素未謀面的丈夫。
”我說。
接着我馬上補充:“我們該如何從她坐騎的裂鼻,決定姨父的馬是出于我們哪一位細密畫家之手?” “翻到下面幾幅圖畫,告訴我你看見什麼。
”奧斯曼大師說。
就在此時,侏儒也過來入了我們。
剛才沖過來把書拿給奧斯曼大師的中途,我瞥見他正坐在夜壺上。
現在我們三人一起看着書頁。
我們看見一群嬌豔動人的中國少女們——與剛才那位憂愁新娘采用了同樣的風格——聚集在花園裡,奏一個形狀奇特的烏德琴。
我們看見中國的房舍、準備長途遠行的陰郁篷車隊,以及美得如同陳年绮夢的無垠草原。
我們看見用中國風格畫的樹木,盤根錯節,綻放滿樹春花,夜莺在枝頭踉跄跳躍,引吭高歌。
們看見用呼羅珊風格畫的衆王們,端坐于帳篷内,長篇大論講述詩歌、美酒與佳人。
我們看見精美輝煌的花園,還有英俊的貴族,他們前臂上站着雄偉的老鷹,直挺挺地騎着駿馬前去狩獵。
接着,仿佛魔鬼融入了書頁當,我們從畫中感覺到了邪惡,但大多數時候仍然是智慧。
一位英勇的王子揮舞巨矛砍殺惡龍,細密畫家是否在的動作裡,加入了調的意味?一群窮苦的農人向他們的長老祈求慰藉,畫家是不是對他們的貧苦感到幸災樂禍?對他而言,是描繪兩條交媾中的野狗緊貼不、露出悲傷空洞的眼神有趣呢,還是描繪女人們咧開血盆大口讪笑這兩隻動物時更為有趣而愉快?接着我們看到細密畫家筆下真正的魔鬼:這些畸形的生物,長得很像赫拉特前輩大師和《君王之書》繪者筆下時有所見的邪靈與巨人;不過,充滿譏诮才華的細密畫家卻把它們畫得更為陰邪、殘,而且更具有人形。
我們笑着看這些恐怖的魔鬼,盡管身形為人,卻有畸形的身體、分岔的角和貓一樣的細長尾巴。
随着我繼續往下翻,這些濃眉、圓臉、凸眼尖牙、利爪和老頭般皺黑皮膚的赤裸魔鬼們,開始互相鬥毆扭打、偷竊上等馬匹獻祭他們的邪神,跳躍嬉鬧、亂砍木、擄掠銮轎裡的公主、捕捉惡龍或是劫掠金銀财寶。
我向他們解釋,這本出于衆人之筆的書冊中,所有魔鬼皆由一位名叫西亞赫·卡勒姆的細密畫家所繪,這位畫家同時也畫了許多剃了光頭、衣衫褴褛、身纏鐵鍊、手持拐杖的海達裡耶苦行僧。
奧斯曼大師要我逐一形容彼此的相似之處,并仔細地聽我講。
“剪開馬的鼻孔讓它們呼吸順暢,耐得住長途跋涉,是蒙古人幾百年來的傳統。
”聽完後他說,“旭烈兀大汗的軍,便是以馬匹征服全阿拉伯、波斯和中國。
他們進入巴格達,燒殺擄掠,把所有書籍抛入底格裡斯河。
當時的書法家,日後的繪畫家伊本·沙奇爾逃離了城市和殺戮,然而,他沒有跟随衆人逃往南方,反而沿着蒙古騎兵前來的道路,朝北方走去。
當時,由于《古蘭經》禁止,沒有人制作插畫,畫家更是不受重視。
如今我們的職業備受尊崇,其中最偉大的秘訣要歸功于伊本·沙奇爾,所有細密畫家大師及守護聖人:他創造了從宣禮塔俯瞰大地的世界觀,堅持以一條時而可見時而不可見的地平線為基準,并通過中國人觀察萬物的方式,用蜿蜒、鮮活、樂觀的色彩描繪一切,從天上的飛雲至地上的爬蟲。
我聽說,在那段傳奇的旅途中,為了驅策自己繼續北行,進入蒙古部族的中心地區,他特别研究了馬的鼻子。
不畏風雪、不屈不撓地步行涉了一年後,他終于來到了撒爾罕,然而,就我所見所知,他在那裡畫的馬匹卻都沒有裂鼻。
對他來說,完美的夢幻良駒并非成年後才認識的結實、強壯、勝利的蒙古馬,而是快樂少年時熟知的優雅阿拉伯馬,如今他悲傷地将之遺留在了身後。
這就是為什麼,姨父書中的怪異馬鼻,既沒有讓我聯想到蒙古馬,也沒有讓我聯想到由蒙古傳遍呼羅珊與撒馬爾罕的剪鼻習俗。
” 奧斯曼大師講述時,時而看着書本,時而又看着我們,仿佛隻看得見自己心靈所召喚的景象。
“除了裂鼻馬和中國繪畫之外,書中的魔鬼也是由蒙古部落帶進波斯,再從那兒一路傳至伊斯坦布爾的。
你們大概都聽說過,這些惡魔是邪惡的使者,由地底深處的黑暗勢力派遣而來,攫取人類的生命及一切珍貴事物,他們會用盡一切手段把我們帶入黑暗與死亡的地下世界。
在地下世界裡,無論是雲、樹、物品、狗或書,都有自己的靈魂,都會說話。
” “說得沒錯,”年老的侏儒說,“安拉為證,有些夜晚我被鎖在寶庫裡,那時我會聽見,除了原本就不斷發出聲響的時鐘、中國瓷盤和水晶碗,所有火槍、寶劍、盾牌及血污的頭盔,它們的幽全都焦躁不安起來,激烈地交談,吵得整個寶庫好像在濃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