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是我,奧斯曼大師
關燈
小
中
大
布哈拉流傳着一個阿布杜拉汗時代的故事。
這位烏茲别克的大汗生性多疑,盡管不排斥一幅插畫産生自位畫家之筆,但他極力反對畫家們彼此抄襲,因為如此一來,若畫中有錯,便無法斷定哪一位互相抄襲的畫家該負責。
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與其鞭策自己在黑暗中找尋真主的記憶,剽竊成性的細密畫家們會懶地偷看隔壁的藝術家,把别人的西照抄下來。
基于這個原因,當位偉大的畫師——一位來自南方的設拉子,另一位來自東方的撒馬爾罕——逃離戰火和殘酷的沙皇來到他的宮廷尋求庇護時,烏茲别克的大汗高興地歡迎他們。
不,他禁止兩位盛名的天才觀看對方的作品,并且把他們分别安置在皇宮對角的小畫室,盡可能遠地隔離開了他。
就這樣,整整三十七又四個月,兩位偉大的畫師仿佛傾聽傳奇故事般,各自聆聽阿布杜拉汗描述對方的神秘作品,比較彼此的差異,或是有什麼巧妙的雷同結果,兩位畫家對彼此的畫作都好奇得要命。
等烏茲别克大汗好不容易龜速般地走完了漫長的一生,兩位老邁的藝術家立刻跑去對方的房裡觀看圖畫。
稍後,兩位細密畫家坐在一個大坐墊上,把對方的書放在腿上,望着從阿布杜拉汗的傳奇故事中聽聞的圖畫,一股強烈的失望感湧上了他們的心。
因為大汗的故事讓他們充滿了期待,但眼前的插畫卻根本不如想像中的那麼輝煌壯麗;相反地,看起來就像他們近年所見的許多圖畫一樣,平凡、晦暗而無光。
兩大師當時并不明白,畫裡的晦暗其實來自逐漸到臨的失明;不僅如此,即使他們完全瞎了之後,仍不明白這個道理反之,他們把晦暗歸咎于被大汗愚弄。
就這樣,一直到死,他們始終相信夢境比繪畫美麗得多。
夜半時分,在寒冷的寶庫裡,我用凍僵的指頭翻着書頁,凝望書中自己夢想了四十年的圖畫,明白比起這個殘酷的布哈拉故事中的主人翁,自幸運得多。
想到自己在失明和踏入來世之前,得以撫閱這輩子聽聞多時的傳奇書冊,不禁讓我激動地顫抖。
偶爾,當我看見眼前一幅畫作的精妙甚至勝于傳說時,更忍不住呢喃:“感謝您,真,感謝您。
” 舉例而言,八十年前,君王伊斯瑪伊爾越過河,以武力從烏茲别克人的手中奪回了赫拉特與整個呼羅珊。
接着,他指派自己的弟弟薩姆·米爾紮掌管赫拉特。
為了慶祝這個歡欣的事件,他的弟弟下令編纂一本手抄本,對《星辰之會》這本書重新進行編輯、繪畫,書的内容是艾米爾·胡斯萊夫在德裡的皇宮中目睹的一個故事。
書中有一幅圖畫,正如我所聽說的那樣,呈現的是兩位主在河岸會面共同慶祝戰争的勝利。
畫裡的主角,其中一人的面孔是德裡的蘇丹凱依枯巴特;另一位則是他的父親,孟加拉的統治者布格拉汗。
然而兩人的面孔同時也神似君王伊斯瑪伊爾和他的弟弟,主持這本書籍編纂的是薩姆·米爾紮。
我很肯定,不管我從這幅畫聯想到哪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會出現在畫中蘇丹的帳篷裡,感真主賜予我機會目睹了這張神的書頁。
另一幅畫,出自同一時期的另一位偉大巨匠謝赫·穆罕默德。
畫中描繪的是一個卑微的臣子對主子已臻熱愛的敬畏與崇仰,在一旁觀看蘇丹打馬球的他,殷殷期盼着球向他滾來,讓他有機會撿到球并呈獻給他的皇上。
他耐心地等了很久,球果然滾向了他,這幅畫描繪的就是他把球交給蘇的情形。
關于這幅畫我已經聽說了千萬遍,畫家透過精巧的筆觸和深刻的同情,描繪出充滿感情的細節,像是臣子伸長手指緊緊握住馬球,或是他鼓不勇氣擡頭看皇上的臉。
這些都流露着無比的愛、敬與順從,如此的情感,存在于卑微的臣子對他崇高的蘇丹,或者俊美的年輕學徒對他的老師之間。
此刻看着這幅畫,我深深明白世界上沒有一種喜悅,能勝過身為一位偉大巨匠的學徒;反過來說,身為一位年輕、漂亮又聰慧的學徒的老師,也樂于品嘗此種瀕臨奴性的順服所帶來的愉悅。
那些始終不明白這個真理的人,我替他們感到難過。
我翻遍書頁,全神貫注地掃視成千上萬的飛鳥、馬匹、士兵、情侶、駱駝、樹與雲。
與此同時,欣喜的寶庫侏儒則像逮到機會展示其金銀财寶的古代王一樣,驕傲而大方地從箱籠裡搬出一冊又一冊書本,放在了我的面前。
在一隻塞滿各式驚人巨集、普通書本和混亂畫冊的鐵箱裡,不同的兩個角落,出現了兩本離奇的書卷。
其中一本以設拉子風格裝訂,封面是紅色的;另一本則是赫拉特的裝訂,以中國式樣塗上一層保護用的黑漆。
兩本書的圖畫幾乎完全雷同,看之下我以為它們是複制版。
為了分辨哪一本是原版、哪一本是複制品,我檢查書末記載的書法家姓名,搜尋隐藏的簽名,最後才在一股戰栗中發現,這兩本尼紮米的書,正是大布裡士的謝赫·阿裡大師創作的傳奇手抄本。
其中一本是為黑羊王朝的大汗吉罕君王所作,另一本則是替白羊王朝的大汗烏宗·哈桑所繪。
得到謝赫·阿裡繪制的精美手抄本後,為了防止他仿制出第二個版本,黑羊王朝的君王刺瞎了他的雙眼,失明的大師于是投奔白羊王朝的大汗,并靠着記憶畫出了更優秀的第二個版本。
在兩本傳奇的手抄本中,他失明之後所畫的第二本,裡的圖畫更為簡單而純粹;然而,第一本的顔色卻較跳躍而鮮活。
兩者之間的差異告訴我,盲人的記憶展現出生命的單純簡潔,但同時也削弱了生命的活力。
既然我自己是個真正偉大的畫師,感謝萬能的安拉,他看見并知曉一切,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失明,但這是我此刻想的嗎?在這間雜亂的寶庫裡,置身優雅而恐怖的黑暗中,我似乎可以感覺到他就在附近。
因此,仿佛一個罪犯渴求在接受處決前再看世界最後一眼,我懇求他:“允許我看完所有的繪畫,讓我飽飽眼福。
” 在真主奧妙智慧的力量下,當我繼續往下翻閱書頁時,頻頻遇各種有關失明的傳說和事件。
一幅著名的場景中,席琳在一次野外郊遊時,看見了懸在梧桐樹枝上的斯萊夫肖像,愛上了他。
設拉子的謝赫·阿裡·勒紮清晰地畫出了樹上的每一片葉子,讓它們填滿整片天空。
有一個傻瓜看見作品,批評這幅畫真正的主題并不是梧桐樹;謝赫·阿裡回應說,真正的主題也不是美麗少女的熱情,而是藝術家的熱情。
為了驕傲地證明自己的觀點,他企圖在一粒米上畫下同樣一棵梧桐樹,包括它的每一片樹葉。
如果沒有認錯藏匿在席琳貼身婢女纖足下的簽名,那麼此刻我眼前所見的,想必就是這位盲大師在紙上造的華美梧桐樹了——不是米粒上的樹;那棵樹他沒能完成,因為着手進行了七年又三個月後,他便瞎。
另一張紙上畫着魯斯坦舉起三叉箭刺瞎了亞
這位烏茲别克的大汗生性多疑,盡管不排斥一幅插畫産生自位畫家之筆,但他極力反對畫家們彼此抄襲,因為如此一來,若畫中有錯,便無法斷定哪一位互相抄襲的畫家該負責。
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與其鞭策自己在黑暗中找尋真主的記憶,剽竊成性的細密畫家們會懶地偷看隔壁的藝術家,把别人的西照抄下來。
基于這個原因,當位偉大的畫師——一位來自南方的設拉子,另一位來自東方的撒馬爾罕——逃離戰火和殘酷的沙皇來到他的宮廷尋求庇護時,烏茲别克的大汗高興地歡迎他們。
不,他禁止兩位盛名的天才觀看對方的作品,并且把他們分别安置在皇宮對角的小畫室,盡可能遠地隔離開了他。
就這樣,整整三十七又四個月,兩位偉大的畫師仿佛傾聽傳奇故事般,各自聆聽阿布杜拉汗描述對方的神秘作品,比較彼此的差異,或是有什麼巧妙的雷同結果,兩位畫家對彼此的畫作都好奇得要命。
等烏茲别克大汗好不容易龜速般地走完了漫長的一生,兩位老邁的藝術家立刻跑去對方的房裡觀看圖畫。
稍後,兩位細密畫家坐在一個大坐墊上,把對方的書放在腿上,望着從阿布杜拉汗的傳奇故事中聽聞的圖畫,一股強烈的失望感湧上了他們的心。
因為大汗的故事讓他們充滿了期待,但眼前的插畫卻根本不如想像中的那麼輝煌壯麗;相反地,看起來就像他們近年所見的許多圖畫一樣,平凡、晦暗而無光。
兩大師當時并不明白,畫裡的晦暗其實來自逐漸到臨的失明;不僅如此,即使他們完全瞎了之後,仍不明白這個道理反之,他們把晦暗歸咎于被大汗愚弄。
就這樣,一直到死,他們始終相信夢境比繪畫美麗得多。
夜半時分,在寒冷的寶庫裡,我用凍僵的指頭翻着書頁,凝望書中自己夢想了四十年的圖畫,明白比起這個殘酷的布哈拉故事中的主人翁,自幸運得多。
想到自己在失明和踏入來世之前,得以撫閱這輩子聽聞多時的傳奇書冊,不禁讓我激動地顫抖。
偶爾,當我看見眼前一幅畫作的精妙甚至勝于傳說時,更忍不住呢喃:“感謝您,真,感謝您。
” 舉例而言,八十年前,君王伊斯瑪伊爾越過河,以武力從烏茲别克人的手中奪回了赫拉特與整個呼羅珊。
接着,他指派自己的弟弟薩姆·米爾紮掌管赫拉特。
為了慶祝這個歡欣的事件,他的弟弟下令編纂一本手抄本,對《星辰之會》這本書重新進行編輯、繪畫,書的内容是艾米爾·胡斯萊夫在德裡的皇宮中目睹的一個故事。
書中有一幅圖畫,正如我所聽說的那樣,呈現的是兩位主在河岸會面共同慶祝戰争的勝利。
畫裡的主角,其中一人的面孔是德裡的蘇丹凱依枯巴特;另一位則是他的父親,孟加拉的統治者布格拉汗。
然而兩人的面孔同時也神似君王伊斯瑪伊爾和他的弟弟,主持這本書籍編纂的是薩姆·米爾紮。
我很肯定,不管我從這幅畫聯想到哪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會出現在畫中蘇丹的帳篷裡,感真主賜予我機會目睹了這張神的書頁。
另一幅畫,出自同一時期的另一位偉大巨匠謝赫·穆罕默德。
畫中描繪的是一個卑微的臣子對主子已臻熱愛的敬畏與崇仰,在一旁觀看蘇丹打馬球的他,殷殷期盼着球向他滾來,讓他有機會撿到球并呈獻給他的皇上。
他耐心地等了很久,球果然滾向了他,這幅畫描繪的就是他把球交給蘇的情形。
關于這幅畫我已經聽說了千萬遍,畫家透過精巧的筆觸和深刻的同情,描繪出充滿感情的細節,像是臣子伸長手指緊緊握住馬球,或是他鼓不勇氣擡頭看皇上的臉。
這些都流露着無比的愛、敬與順從,如此的情感,存在于卑微的臣子對他崇高的蘇丹,或者俊美的年輕學徒對他的老師之間。
此刻看着這幅畫,我深深明白世界上沒有一種喜悅,能勝過身為一位偉大巨匠的學徒;反過來說,身為一位年輕、漂亮又聰慧的學徒的老師,也樂于品嘗此種瀕臨奴性的順服所帶來的愉悅。
那些始終不明白這個真理的人,我替他們感到難過。
我翻遍書頁,全神貫注地掃視成千上萬的飛鳥、馬匹、士兵、情侶、駱駝、樹與雲。
與此同時,欣喜的寶庫侏儒則像逮到機會展示其金銀财寶的古代王一樣,驕傲而大方地從箱籠裡搬出一冊又一冊書本,放在了我的面前。
在一隻塞滿各式驚人巨集、普通書本和混亂畫冊的鐵箱裡,不同的兩個角落,出現了兩本離奇的書卷。
其中一本以設拉子風格裝訂,封面是紅色的;另一本則是赫拉特的裝訂,以中國式樣塗上一層保護用的黑漆。
兩本書的圖畫幾乎完全雷同,看之下我以為它們是複制版。
為了分辨哪一本是原版、哪一本是複制品,我檢查書末記載的書法家姓名,搜尋隐藏的簽名,最後才在一股戰栗中發現,這兩本尼紮米的書,正是大布裡士的謝赫·阿裡大師創作的傳奇手抄本。
其中一本是為黑羊王朝的大汗吉罕君王所作,另一本則是替白羊王朝的大汗烏宗·哈桑所繪。
得到謝赫·阿裡繪制的精美手抄本後,為了防止他仿制出第二個版本,黑羊王朝的君王刺瞎了他的雙眼,失明的大師于是投奔白羊王朝的大汗,并靠着記憶畫出了更優秀的第二個版本。
在兩本傳奇的手抄本中,他失明之後所畫的第二本,裡的圖畫更為簡單而純粹;然而,第一本的顔色卻較跳躍而鮮活。
兩者之間的差異告訴我,盲人的記憶展現出生命的單純簡潔,但同時也削弱了生命的活力。
既然我自己是個真正偉大的畫師,感謝萬能的安拉,他看見并知曉一切,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失明,但這是我此刻想的嗎?在這間雜亂的寶庫裡,置身優雅而恐怖的黑暗中,我似乎可以感覺到他就在附近。
因此,仿佛一個罪犯渴求在接受處決前再看世界最後一眼,我懇求他:“允許我看完所有的繪畫,讓我飽飽眼福。
” 在真主奧妙智慧的力量下,當我繼續往下翻閱書頁時,頻頻遇各種有關失明的傳說和事件。
一幅著名的場景中,席琳在一次野外郊遊時,看見了懸在梧桐樹枝上的斯萊夫肖像,愛上了他。
設拉子的謝赫·阿裡·勒紮清晰地畫出了樹上的每一片葉子,讓它們填滿整片天空。
有一個傻瓜看見作品,批評這幅畫真正的主題并不是梧桐樹;謝赫·阿裡回應說,真正的主題也不是美麗少女的熱情,而是藝術家的熱情。
為了驕傲地證明自己的觀點,他企圖在一粒米上畫下同樣一棵梧桐樹,包括它的每一片樹葉。
如果沒有認錯藏匿在席琳貼身婢女纖足下的簽名,那麼此刻我眼前所見的,想必就是這位盲大師在紙上造的華美梧桐樹了——不是米粒上的樹;那棵樹他沒能完成,因為着手進行了七年又三個月後,他便瞎。
另一張紙上畫着魯斯坦舉起三叉箭刺瞎了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