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我的名字叫黑
關燈
小
中
大
所繪。
” 關于這馬我說了這麼多,這使它在我眼裡變得更加美麗而珍貴。
它的嘴巴微張,兩排牙齒間隐約可見它的舌頭。
的眼睛炯炯發亮。
它的腿強壯而優雅。
一幅圖畫之所以能傳不朽,是因為畫的本質,還是人們給它的評價?奧斯曼大師極其緩慢地移動放大鏡,觀察馬的每一個細節。
“這匹馬究竟要說明什麼?”帶着一股天真的熱忱說,“為什麼這匹馬存在?為什麼是這匹馬!這匹馬有何特别?為什麼這匹馬能令我激動?” “作為委托者蘇丹、君王和夏們覺得這些作品華美。
因為他們委托制作的圖畫完全就像他們委托制作的書本一樣,都能令人感到他們的力量,充斥其中的大量金箔,包含在内的奢侈力與視力的耗損,都證明了他們的富有。
”奧斯曼大師說,“一幅精美的插畫含有深刻的意義,因為它證明了一位細密畫家的才華就如用來制作圖畫的黃金一樣,昂貴而稀少。
其他人覺得這幅馬的圖畫很美麗,是因為它像一匹馬一匹真主眼中的馬,或者純粹一匹想像中的馬;逼真的效果來自于才華。
對于我們來說,繪畫之美首先在于其細膩而豐富内涵。
毫無疑問,當我們發現這匹馬還能透露出兇手的痕迹、惡魔的印記時,圖畫的意義更為延伸擴大。
接着會慢慢地察覺,美麗的并非馬的形象,而是馬本身;也就是說,不把馬的肖像看作一幅圖畫,而視它為一匹真正的馬。
” “如果把馬的這幅畫當作一匹真正的馬來看,那麼您看到了什麼?” “看見這匹馬的體型,我會說它不是幼駒,然而,從頸子的長度和弧度來判斷,我會說它是一匹優良的賽馬,而看它平坦的背部,我會說它很适合長途旅行。
從它纖細的腿看來,我們或許可以推論它有阿拉伯馬的敏捷聰明,但身體太長又太大,所以不可能是。
它的優雅腿部映出布哈拉學者法德蘭在《馬之書》中形容的精良馬匹,如果遇到一條河流,它将不驚不懼地輕松躍過它。
皇家獸醫富玉濟翻譯的《馬之書》中,描寫一匹上等馬的種種美妙特性,優美的譯文我仍牢牢記得,可以向你肯定我們面前這匹栗色馬符合書中每一項描述:一匹精良的馬必須擁有一張漂亮的面孔、羚羊的眼睛;它的耳朵應該像蘆般豎立,兩耳距離要适中;一匹上等的馬應該有小牙齒、圓額頭和細眉毛;必須高大、鬃長、腰部短、鼻頭小、肩膀窄,同時背部寬平;它必須擁有結實的大腿、修長的頸子、寬闊的胸膛、厚實的臀部,以及多肉的大腿内側。
這頭牲口踱步時,它應是驕傲而高貴的,行進的姿态仿佛在向兩旁的群衆緻意。
” “這就是我們的栗色馬!”我說,驚異地望着馬的畫像。
“我們已經找到了我們的馬。
”奧斯大師帶着慣有的反諷微笑說,“但很可惜的,它絲毫無助于我們辨别這位細密畫家到底是誰。
因為我知道沒有一位正常的細密畫家會畫馬的時候,用一匹真馬作為模本。
我細密畫家們,自然都是憑借記憶,一口氣把馬畫出來的。
要證明這一點,讓我提醒你,他們大多先從一個馬蹄的尖端開始,勾勒出整匹馬的輪廓。
” “這麼做的原因,不是為了讓畫中的馬可以穩穩地站在地面嗎?”我辯解說。
“加茲溫的傑瑪列丁在他的《馬之繪畫》一書中寫道隻有當一個人腦中牢牢記住整匹馬的形象時,他才能夠從馬蹄開始,準确地畫出一幅馬的肖像。
無疑地,如果畫馬的候必須經過缜密的思索琢磨,或者甚至更荒謬的,要經過一再觀看一匹真馬,依照這種方法,畫家非得從頭開始畫到脖子,再從脖子到身體。
我聽說有些威尼斯插畫家通過反複嘗試與犯錯,小心翼翼地畫出一些路邊随處可見的馱馬圖畫,賣給裁縫或屠夫,并引以為樂。
這種繪畫本談不上表達世界的意義,更别說呈現真主創造物的美。
然而,我深信即使是這些平庸的畫家也一定知道,一幅真正的繪畫并非取材于眼睛在某個刹那看見的事物,而是根據手的記憶和習慣自然産生的。
畫家永遠得獨自面對畫紙。
就因為這樣,他必須永遠依賴記憶。
我們面前的這匹馬,正是取材于記憶,借助靈活老練的手部動作來完成的。
現在,我們别無他法,隻能利用‘侍女法’尋找它身上的秘密簽名。
仔細看看這裡。
” 他極為緩慢地移動圖上方的放大鏡,審視這匹迷人的馬,仿佛在一張古老、詳細的牛皮地圖上,搜尋寶藏的位置。
“沒錯。
”我說,像一個急着找出高明答案讨好老師的學生,“我們可以比較馬鞍毯的顔色和刺繡,看看跟别的畫有什麼不同。
” “我的細密畫師從不降低份去描那些細節。
圖畫中的服飾、地氈和被毯的刺繡是學徒們畫的。
說不定是已故的高雅先生畫的。
别管它們了。
” “是耳朵嗎?”我激動地說,“馬也有耳朵……” “不。
耳朵從帖木兒時代就沒變過;它們就好像蘆葦的葉子,大家都清楚得很。
” 我本來打算說:“那麼,馬鬃的編織和每一縷毛發的筆觸呢?”但還是閉上了嘴,因為我并不怎麼喜歡這場師徒遊戲。
如果我是學徒,理當清楚自己的角色。
“看看這裡。
”奧斯曼大師帶着沉重但專注的語氣說,好像一位醫生向同僚指出一個惡性包,“你看見了嗎?” 他把放大鏡
” 關于這馬我說了這麼多,這使它在我眼裡變得更加美麗而珍貴。
它的嘴巴微張,兩排牙齒間隐約可見它的舌頭。
的眼睛炯炯發亮。
它的腿強壯而優雅。
一幅圖畫之所以能傳不朽,是因為畫的本質,還是人們給它的評價?奧斯曼大師極其緩慢地移動放大鏡,觀察馬的每一個細節。
“這匹馬究竟要說明什麼?”帶着一股天真的熱忱說,“為什麼這匹馬存在?為什麼是這匹馬!這匹馬有何特别?為什麼這匹馬能令我激動?” “作為委托者蘇丹、君王和夏們覺得這些作品華美。
因為他們委托制作的圖畫完全就像他們委托制作的書本一樣,都能令人感到他們的力量,充斥其中的大量金箔,包含在内的奢侈力與視力的耗損,都證明了他們的富有。
”奧斯曼大師說,“一幅精美的插畫含有深刻的意義,因為它證明了一位細密畫家的才華就如用來制作圖畫的黃金一樣,昂貴而稀少。
其他人覺得這幅馬的圖畫很美麗,是因為它像一匹馬一匹真主眼中的馬,或者純粹一匹想像中的馬;逼真的效果來自于才華。
對于我們來說,繪畫之美首先在于其細膩而豐富内涵。
毫無疑問,當我們發現這匹馬還能透露出兇手的痕迹、惡魔的印記時,圖畫的意義更為延伸擴大。
接着會慢慢地察覺,美麗的并非馬的形象,而是馬本身;也就是說,不把馬的肖像看作一幅圖畫,而視它為一匹真正的馬。
” “如果把馬的這幅畫當作一匹真正的馬來看,那麼您看到了什麼?” “看見這匹馬的體型,我會說它不是幼駒,然而,從頸子的長度和弧度來判斷,我會說它是一匹優良的賽馬,而看它平坦的背部,我會說它很适合長途旅行。
從它纖細的腿看來,我們或許可以推論它有阿拉伯馬的敏捷聰明,但身體太長又太大,所以不可能是。
它的優雅腿部映出布哈拉學者法德蘭在《馬之書》中形容的精良馬匹,如果遇到一條河流,它将不驚不懼地輕松躍過它。
皇家獸醫富玉濟翻譯的《馬之書》中,描寫一匹上等馬的種種美妙特性,優美的譯文我仍牢牢記得,可以向你肯定我們面前這匹栗色馬符合書中每一項描述:一匹精良的馬必須擁有一張漂亮的面孔、羚羊的眼睛;它的耳朵應該像蘆般豎立,兩耳距離要适中;一匹上等的馬應該有小牙齒、圓額頭和細眉毛;必須高大、鬃長、腰部短、鼻頭小、肩膀窄,同時背部寬平;它必須擁有結實的大腿、修長的頸子、寬闊的胸膛、厚實的臀部,以及多肉的大腿内側。
這頭牲口踱步時,它應是驕傲而高貴的,行進的姿态仿佛在向兩旁的群衆緻意。
” “這就是我們的栗色馬!”我說,驚異地望着馬的畫像。
“我們已經找到了我們的馬。
”奧斯大師帶着慣有的反諷微笑說,“但很可惜的,它絲毫無助于我們辨别這位細密畫家到底是誰。
因為我知道沒有一位正常的細密畫家會畫馬的時候,用一匹真馬作為模本。
我細密畫家們,自然都是憑借記憶,一口氣把馬畫出來的。
要證明這一點,讓我提醒你,他們大多先從一個馬蹄的尖端開始,勾勒出整匹馬的輪廓。
” “這麼做的原因,不是為了讓畫中的馬可以穩穩地站在地面嗎?”我辯解說。
“加茲溫的傑瑪列丁在他的《馬之繪畫》一書中寫道隻有當一個人腦中牢牢記住整匹馬的形象時,他才能夠從馬蹄開始,準确地畫出一幅馬的肖像。
無疑地,如果畫馬的候必須經過缜密的思索琢磨,或者甚至更荒謬的,要經過一再觀看一匹真馬,依照這種方法,畫家非得從頭開始畫到脖子,再從脖子到身體。
我聽說有些威尼斯插畫家通過反複嘗試與犯錯,小心翼翼地畫出一些路邊随處可見的馱馬圖畫,賣給裁縫或屠夫,并引以為樂。
這種繪畫本談不上表達世界的意義,更别說呈現真主創造物的美。
然而,我深信即使是這些平庸的畫家也一定知道,一幅真正的繪畫并非取材于眼睛在某個刹那看見的事物,而是根據手的記憶和習慣自然産生的。
畫家永遠得獨自面對畫紙。
就因為這樣,他必須永遠依賴記憶。
我們面前的這匹馬,正是取材于記憶,借助靈活老練的手部動作來完成的。
現在,我們别無他法,隻能利用‘侍女法’尋找它身上的秘密簽名。
仔細看看這裡。
” 他極為緩慢地移動圖上方的放大鏡,審視這匹迷人的馬,仿佛在一張古老、詳細的牛皮地圖上,搜尋寶藏的位置。
“沒錯。
”我說,像一個急着找出高明答案讨好老師的學生,“我們可以比較馬鞍毯的顔色和刺繡,看看跟别的畫有什麼不同。
” “我的細密畫師從不降低份去描那些細節。
圖畫中的服飾、地氈和被毯的刺繡是學徒們畫的。
說不定是已故的高雅先生畫的。
别管它們了。
” “是耳朵嗎?”我激動地說,“馬也有耳朵……” “不。
耳朵從帖木兒時代就沒變過;它們就好像蘆葦的葉子,大家都清楚得很。
” 我本來打算說:“那麼,馬鬃的編織和每一縷毛發的筆觸呢?”但還是閉上了嘴,因為我并不怎麼喜歡這場師徒遊戲。
如果我是學徒,理當清楚自己的角色。
“看看這裡。
”奧斯曼大師帶着沉重但專注的語氣說,好像一位醫生向同僚指出一個惡性包,“你看見了嗎?” 他把放大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