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人們都叫我“橄榄”
關燈
小
中
大
那是午禱過後,正當我愉快地揮筆描繪男孩們甜美的臉蛋時,聽見門口傳來了敲門聲。
我吓了一跳,手微微一抖。
放下畫筆,我小心翼翼地把膝上的畫闆放到了一旁,飛也似的沖到門邊,開門之前輕聲禱告:我的真主……從這本書裡聽我說話的你們,比起我們這些居住在這污穢、悲慘世界中的人,比起我們這些蘇丹的卑賤奴隸們,還要接近安拉,因此我不會對你們隐瞞任何事:阿克巴爾汗,印度的君王,世上最富有的國王,正在籌劃一本将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書籍。
他向伊斯蘭世界的各個角落散布消息,邀請全世界最偉大的繪畫家到他身邊。
他派到伊斯坦布爾的使者們昨天來找過我,邀請我前往印度。
這一次,我打開門發現并不是他們,而是我早就忘掉了的黑。
當年他沒能走進我們這個圈子,經常嫉妒我們。
“什麼事?” 他說是來友好拜訪,來聊聊天,并看看我的繪畫。
我請他進了門,讓他自己瞧個夠。
我聽說今天他才去拜訪了畫坊總監奧斯曼大師,并親吻了他的手。
這位偉大的大師給了他一句哲言:“從一位畫家對失明與記憶的看法中,可以看出他是否是一位優秀的畫家。
”他說。
那你們就看看吧。
失明與記憶 在繪畫藝術開始之前,有一種黑暗;當它出現之後,也有一種黑暗。
透過我們的顔料、技巧與熱情,我們會記得安拉曾命令我們“看”!記得即表示知曉你所看見的;知曉即表示記得你所看見的;看見則表示無需記得的知曉。
因此,繪畫即是表示記得黑暗。
熱愛繪畫,并知曉從黑暗中看見色彩與事物的前輩大師們,渴望借由顔色,返回安拉的黑暗。
缺乏記憶的藝術家們非但不記得安拉,也不記得他的黑暗。
所有偉大的畫師,在自己的畫裡,都一直在尋找潛藏于顔色中、超越時間外的那種深邃的黑暗。
赫拉特的前輩大師們找到了這種黑暗,就讓我來說給你們聽聽,你們也來理解理解看,記得這種黑暗意味着什麼。
三個關于失明與記憶的故事 一 詩人紮米的《親密之禮》講述聖人的故事,在拉米伊?卻勒比的土耳其文譯本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黑羊王朝統治者吉罕王的畫坊中,著名的大師,大布裡士的謝赫?阿裡繪制了一冊精美的《胡斯萊夫與席琳》。
根據我所聽說的,在這本曆時十一年才完成的傳奇著作裡,細密畫大師中的巨匠謝赫?阿裡,展現了無與倫比的才華與技巧,畫出了極為華美精緻的圖畫,隻有過去最偉大的大師畢薩德才可能與之匹敵。
甚至手抄繪本方完成一半,吉罕王就已經知道,他即将擁有一本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精美書本。
然而這位視白羊王朝的統治者——年輕的高個子哈桑為自己的頭号大敵的吉罕王,一直以來都生活在恐懼和妒忌中,此時他想到,雖然書本完成後他的威望将大幅提升,但大師也可能會為高個子哈桑制作出另一本更完美的手抄本。
由于心中有着毒害着他的對幸福的妒忌,總是害怕着:“如果别人也這麼幸福的話,該怎麼辦?”吉罕王立刻明白,如果這位細密畫巨匠再畫另一本,甚至是更好的一本,那将一定是替他的敵人高個子哈桑所繪。
所以,為了防止自己以外的人擁有這樣一本偉大的傑作,吉罕王決定等到大師謝赫?阿裡一完成書之後,就殺了他。
然而後宮一位善良的切爾卡西亞美女勸告他,弄瞎細密畫大師就已足夠。
吉罕王立刻采納了這個聰明的意見,并把自己的決定講給周圍的阿谀奉承者聽,直到最後傳進了謝赫?阿裡的耳朵。
盡管得知自己的下場,謝赫?阿裡并不像其他普通畫家那樣,放下手中完成了一半的書,逃離大布裡士。
他也不玩把戲,像是放慢手抄本的進度,或是畫出較為拙劣的圖畫,讓書本無法“完美”,借此延緩失明的命運。
相反,他甚至更熱情執着地投入了工作。
在獨自一人居住的房子裡,晨禱過後他便開始工作,不間斷地一次又一次畫着同樣的馬匹、柏樹、戀人、巨龍以及英俊的王子,在燭光中畫到深夜,直到流出灼痛的淚水。
許多時候,他會好幾天凝視着一幅赫拉特前輩大師的圖畫,然後看也不看就把它畫在另一張紙上,畫得和原畫一般無二。
終于,他完成了黑羊王朝吉罕王的書。
接着,正如細密畫大師所預期的那樣,他先是得到無數贊美與黃金,然後就被一根尖銳的羽毛針刺瞎了雙眼。
痛楚尚未消退,謝赫?阿裡即離開了赫拉特,投奔白羊王朝的高個子哈桑。
“是的,沒錯,我是瞎了。
”他解釋說,“但我記得最近十一年來所繪的手抄本中所有的優美,包括每一根線條、每一個筆觸。
而我的手也能夠在我看不見的情況下憑記憶再畫一遍。
偉大的陛下,我可以為您畫出絕世經典。
因為我的眼睛不再受世間的污穢所擾,我将能以記憶中最純淨的模樣,描繪出安拉的一切美麗。
”高個子哈桑相信了偉
我吓了一跳,手微微一抖。
放下畫筆,我小心翼翼地把膝上的畫闆放到了一旁,飛也似的沖到門邊,開門之前輕聲禱告:我的真主……從這本書裡聽我說話的你們,比起我們這些居住在這污穢、悲慘世界中的人,比起我們這些蘇丹的卑賤奴隸們,還要接近安拉,因此我不會對你們隐瞞任何事:阿克巴爾汗,印度的君王,世上最富有的國王,正在籌劃一本将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書籍。
他向伊斯蘭世界的各個角落散布消息,邀請全世界最偉大的繪畫家到他身邊。
他派到伊斯坦布爾的使者們昨天來找過我,邀請我前往印度。
這一次,我打開門發現并不是他們,而是我早就忘掉了的黑。
當年他沒能走進我們這個圈子,經常嫉妒我們。
“什麼事?” 他說是來友好拜訪,來聊聊天,并看看我的繪畫。
我請他進了門,讓他自己瞧個夠。
我聽說今天他才去拜訪了畫坊總監奧斯曼大師,并親吻了他的手。
這位偉大的大師給了他一句哲言:“從一位畫家對失明與記憶的看法中,可以看出他是否是一位優秀的畫家。
”他說。
那你們就看看吧。
失明與記憶 在繪畫藝術開始之前,有一種黑暗;當它出現之後,也有一種黑暗。
透過我們的顔料、技巧與熱情,我們會記得安拉曾命令我們“看”!記得即表示知曉你所看見的;知曉即表示記得你所看見的;看見則表示無需記得的知曉。
因此,繪畫即是表示記得黑暗。
熱愛繪畫,并知曉從黑暗中看見色彩與事物的前輩大師們,渴望借由顔色,返回安拉的黑暗。
缺乏記憶的藝術家們非但不記得安拉,也不記得他的黑暗。
所有偉大的畫師,在自己的畫裡,都一直在尋找潛藏于顔色中、超越時間外的那種深邃的黑暗。
赫拉特的前輩大師們找到了這種黑暗,就讓我來說給你們聽聽,你們也來理解理解看,記得這種黑暗意味着什麼。
三個關于失明與記憶的故事 一 詩人紮米的《親密之禮》講述聖人的故事,在拉米伊?卻勒比的土耳其文譯本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黑羊王朝統治者吉罕王的畫坊中,著名的大師,大布裡士的謝赫?阿裡繪制了一冊精美的《胡斯萊夫與席琳》。
根據我所聽說的,在這本曆時十一年才完成的傳奇著作裡,細密畫大師中的巨匠謝赫?阿裡,展現了無與倫比的才華與技巧,畫出了極為華美精緻的圖畫,隻有過去最偉大的大師畢薩德才可能與之匹敵。
甚至手抄繪本方完成一半,吉罕王就已經知道,他即将擁有一本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精美書本。
然而這位視白羊王朝的統治者——年輕的高個子哈桑為自己的頭号大敵的吉罕王,一直以來都生活在恐懼和妒忌中,此時他想到,雖然書本完成後他的威望将大幅提升,但大師也可能會為高個子哈桑制作出另一本更完美的手抄本。
由于心中有着毒害着他的對幸福的妒忌,總是害怕着:“如果别人也這麼幸福的話,該怎麼辦?”吉罕王立刻明白,如果這位細密畫巨匠再畫另一本,甚至是更好的一本,那将一定是替他的敵人高個子哈桑所繪。
所以,為了防止自己以外的人擁有這樣一本偉大的傑作,吉罕王決定等到大師謝赫?阿裡一完成書之後,就殺了他。
然而後宮一位善良的切爾卡西亞美女勸告他,弄瞎細密畫大師就已足夠。
吉罕王立刻采納了這個聰明的意見,并把自己的決定講給周圍的阿谀奉承者聽,直到最後傳進了謝赫?阿裡的耳朵。
盡管得知自己的下場,謝赫?阿裡并不像其他普通畫家那樣,放下手中完成了一半的書,逃離大布裡士。
他也不玩把戲,像是放慢手抄本的進度,或是畫出較為拙劣的圖畫,讓書本無法“完美”,借此延緩失明的命運。
相反,他甚至更熱情執着地投入了工作。
在獨自一人居住的房子裡,晨禱過後他便開始工作,不間斷地一次又一次畫着同樣的馬匹、柏樹、戀人、巨龍以及英俊的王子,在燭光中畫到深夜,直到流出灼痛的淚水。
許多時候,他會好幾天凝視着一幅赫拉特前輩大師的圖畫,然後看也不看就把它畫在另一張紙上,畫得和原畫一般無二。
終于,他完成了黑羊王朝吉罕王的書。
接着,正如細密畫大師所預期的那樣,他先是得到無數贊美與黃金,然後就被一根尖銳的羽毛針刺瞎了雙眼。
痛楚尚未消退,謝赫?阿裡即離開了赫拉特,投奔白羊王朝的高個子哈桑。
“是的,沒錯,我是瞎了。
”他解釋說,“但我記得最近十一年來所繪的手抄本中所有的優美,包括每一根線條、每一個筆觸。
而我的手也能夠在我看不見的情況下憑記憶再畫一遍。
偉大的陛下,我可以為您畫出絕世經典。
因為我的眼睛不再受世間的污穢所擾,我将能以記憶中最純淨的模樣,描繪出安拉的一切美麗。
”高個子哈桑相信了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