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們都叫我“鹳鳥”
關燈
小
中
大
接近正午禱告的時候,我聽見門口有人敲門。
是很久以前,我們小時候就認識的黑。
我們相互擁抱。
外頭很冷,于是我讓他進了屋。
我甚至沒有問他是怎麼找到這個家的。
一定是他的姨父派他探探我的口風,問問我關于高雅先生失蹤的事,以及他的下落。
不僅如此,他還帶來了奧斯曼大師的話。
“容我問你一個問題,”他說,“依照奧斯曼大師的說法,證明一位優秀的細密畫家與衆不同的是‘時間’:繪畫的時間。
”我對此有何想法?仔細聽了。
繪畫與時間 大家都知道,很久以前,我們國家的插畫家,比如說,阿拉伯前輩大師們,與當今的法蘭克異教徒一樣看這個世界,他們也是站在那兒看着街上的流浪漢和無賴、看着商店裡的售貨員和傻瓜而畫出他們的一切的。
由于他們不懂得今日被法蘭克大師引以為傲的透視畫法,因而他們所畫的世界就像無賴和傻瓜所看到的那麼單調而狹窄。
接着發生了一件事,我們整個繪畫世界也随之而發生了改變。
讓我從這裡開始給你們講。
三個關于繪畫與時間的故事 一 三百五十年前,一個寒冷的二月,蒙古人占領了巴格達,并展開殘暴的掠奪。
伊本?沙奇爾是當時阿拉伯地區,甚至整個伊斯蘭世界最負盛名且技術最為純熟的書法家。
雖然年紀很輕,但在巴格達幾座世界知名的圖書館裡,卻已收藏了他所抄寫的二十二冊書籍,其中大部分是《古蘭經》的篇章。
伊本?沙奇爾相信這些書本将流傳至世界末日,因此對于時間的永恒有着深刻而強烈的體認。
而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裡,這些書就被蒙古可汗旭烈兀手下的士兵們一本本地撕碎、扯爛、燒毀,丢入了底格裡斯河,因此這些書如今我們已無從知曉了。
就在這二月的一個夜晚,一整夜,他勇敢地在搖曳的燭光下抄寫了這些傳奇書籍中的最後一部。
傳統的阿拉伯書法大師們,相信書本會是永恒的。
過去五個世紀以來,他們習慣于背對初升的太陽望着西方地平線,借助于這種讓眼睛休息的方法預防失明。
伊本?沙奇爾也在涼爽的清晨登上了哈裡發清真寺的宣禮塔,站在露台上,目睹了一切暴行,而這一切也即将結束五百年來延續着的書寫藝術的傳統。
他先是看到了旭烈兀兇殘的士兵攻入巴格達,但他卻仍留在宣禮塔塔頂。
他看到了整座城市被擄掠一空、摧毀殆盡,看到了城裡的幾十萬平民慘遭殺戮;他看到了統治巴格達五百年的伊斯蘭哈裡發中的最後一位被殺害,看到了婦女們被奸淫、圖書館被焚毀、上萬冊的書籍被抛入了底格裡斯河。
兩天後,在屍臭與死亡的哀号聲中,他望着被書本裡的墨水染紅了的底格裡斯河的流水,想到所有他以優美書法抄寫的、而今已蕩然無存的這十幾本書籍,居然沒有一絲一毫的力量能夠阻止這場血腥殺戮與毀滅。
從那天起,他發誓永遠不再書寫。
不僅如此,一股強烈的渴望湧入心中,他想要透過繪畫呈現自己親眼目睹的痛苦與災難,雖然直到那天之前,他對繪畫始終不屑一顧,認為它是對安拉的侮辱。
就這樣,在随身攜帶的紙上,他畫下了自己從宣禮塔塔頂所看到的一切。
蒙古入侵過後,伊斯蘭繪畫的力量之所以能夠持續三百年,他的崇拜者們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有别于基督教的繪畫,我們這個悲苦的世界之所以能夠從安拉所觀望的角度畫一條地平線來進行描繪,全有賴于這一次神奇的經曆,也有賴于伊本?沙奇爾在親眼目睹大屠殺之後,帶着他的圖畫及他心中對繪畫的執着,前往北方,走向蒙古軍隊前來的方向,學習了中國大師們的繪畫……就這樣,人們終于明白,五百年來阿拉伯書法大師們心中的永恒時間觀,不是在書寫中,而是在繪畫中才能得到體現。
最好的證明就是,手抄本與書籍可以被撕碎銷毀,而其中的繪畫卻仍會進入其他書冊,流傳到永遠,繼續呈現安拉的塵世領土。
二 世間的一切都在不斷地重複着,因此如果沒有老死一說,人們就無法察覺到還有時間這種東西的存在,而人們也總是以同樣的故事和繪畫來描繪我們的世界,仿佛時間根本就不存在似的。
就在這既古老又嶄新的時間裡,正如撒馬爾罕人薩利姆所著的簡短《曆史》一書中所述的那樣,法希爾國王人數不多的軍隊打敗了賽拉哈丁汗的軍隊。
勝利了的法希爾國王俘虜了賽拉哈丁汗,将他折磨緻死後,依照習俗,法希爾國王立刻入主已故大汗的圖書館與後宮,作為确立其統治的第一要務。
圖書館裡,老練的裝訂師拆散了已故國王的書籍,将它們重新編排,開始着手裝訂新的書冊;書法家們也開始着手把書中的“永遠不敗”的賽拉哈丁汗的名字更改為“勝利者法希爾國王”;細密
是很久以前,我們小時候就認識的黑。
我們相互擁抱。
外頭很冷,于是我讓他進了屋。
我甚至沒有問他是怎麼找到這個家的。
一定是他的姨父派他探探我的口風,問問我關于高雅先生失蹤的事,以及他的下落。
不僅如此,他還帶來了奧斯曼大師的話。
“容我問你一個問題,”他說,“依照奧斯曼大師的說法,證明一位優秀的細密畫家與衆不同的是‘時間’:繪畫的時間。
”我對此有何想法?仔細聽了。
繪畫與時間 大家都知道,很久以前,我們國家的插畫家,比如說,阿拉伯前輩大師們,與當今的法蘭克異教徒一樣看這個世界,他們也是站在那兒看着街上的流浪漢和無賴、看着商店裡的售貨員和傻瓜而畫出他們的一切的。
由于他們不懂得今日被法蘭克大師引以為傲的透視畫法,因而他們所畫的世界就像無賴和傻瓜所看到的那麼單調而狹窄。
接着發生了一件事,我們整個繪畫世界也随之而發生了改變。
讓我從這裡開始給你們講。
三個關于繪畫與時間的故事 一 三百五十年前,一個寒冷的二月,蒙古人占領了巴格達,并展開殘暴的掠奪。
伊本?沙奇爾是當時阿拉伯地區,甚至整個伊斯蘭世界最負盛名且技術最為純熟的書法家。
雖然年紀很輕,但在巴格達幾座世界知名的圖書館裡,卻已收藏了他所抄寫的二十二冊書籍,其中大部分是《古蘭經》的篇章。
伊本?沙奇爾相信這些書本将流傳至世界末日,因此對于時間的永恒有着深刻而強烈的體認。
而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裡,這些書就被蒙古可汗旭烈兀手下的士兵們一本本地撕碎、扯爛、燒毀,丢入了底格裡斯河,因此這些書如今我們已無從知曉了。
就在這二月的一個夜晚,一整夜,他勇敢地在搖曳的燭光下抄寫了這些傳奇書籍中的最後一部。
傳統的阿拉伯書法大師們,相信書本會是永恒的。
過去五個世紀以來,他們習慣于背對初升的太陽望着西方地平線,借助于這種讓眼睛休息的方法預防失明。
伊本?沙奇爾也在涼爽的清晨登上了哈裡發清真寺的宣禮塔,站在露台上,目睹了一切暴行,而這一切也即将結束五百年來延續着的書寫藝術的傳統。
他先是看到了旭烈兀兇殘的士兵攻入巴格達,但他卻仍留在宣禮塔塔頂。
他看到了整座城市被擄掠一空、摧毀殆盡,看到了城裡的幾十萬平民慘遭殺戮;他看到了統治巴格達五百年的伊斯蘭哈裡發中的最後一位被殺害,看到了婦女們被奸淫、圖書館被焚毀、上萬冊的書籍被抛入了底格裡斯河。
兩天後,在屍臭與死亡的哀号聲中,他望着被書本裡的墨水染紅了的底格裡斯河的流水,想到所有他以優美書法抄寫的、而今已蕩然無存的這十幾本書籍,居然沒有一絲一毫的力量能夠阻止這場血腥殺戮與毀滅。
從那天起,他發誓永遠不再書寫。
不僅如此,一股強烈的渴望湧入心中,他想要透過繪畫呈現自己親眼目睹的痛苦與災難,雖然直到那天之前,他對繪畫始終不屑一顧,認為它是對安拉的侮辱。
就這樣,在随身攜帶的紙上,他畫下了自己從宣禮塔塔頂所看到的一切。
蒙古入侵過後,伊斯蘭繪畫的力量之所以能夠持續三百年,他的崇拜者們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有别于基督教的繪畫,我們這個悲苦的世界之所以能夠從安拉所觀望的角度畫一條地平線來進行描繪,全有賴于這一次神奇的經曆,也有賴于伊本?沙奇爾在親眼目睹大屠殺之後,帶着他的圖畫及他心中對繪畫的執着,前往北方,走向蒙古軍隊前來的方向,學習了中國大師們的繪畫……就這樣,人們終于明白,五百年來阿拉伯書法大師們心中的永恒時間觀,不是在書寫中,而是在繪畫中才能得到體現。
最好的證明就是,手抄本與書籍可以被撕碎銷毀,而其中的繪畫卻仍會進入其他書冊,流傳到永遠,繼續呈現安拉的塵世領土。
二 世間的一切都在不斷地重複着,因此如果沒有老死一說,人們就無法察覺到還有時間這種東西的存在,而人們也總是以同樣的故事和繪畫來描繪我們的世界,仿佛時間根本就不存在似的。
就在這既古老又嶄新的時間裡,正如撒馬爾罕人薩利姆所著的簡短《曆史》一書中所述的那樣,法希爾國王人數不多的軍隊打敗了賽拉哈丁汗的軍隊。
勝利了的法希爾國王俘虜了賽拉哈丁汗,将他折磨緻死後,依照習俗,法希爾國王立刻入主已故大汗的圖書館與後宮,作為确立其統治的第一要務。
圖書館裡,老練的裝訂師拆散了已故國王的書籍,将它們重新編排,開始着手裝訂新的書冊;書法家們也開始着手把書中的“永遠不敗”的賽拉哈丁汗的名字更改為“勝利者法希爾國王”;細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