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有人在跟蹤我
關燈
小
中
大
在椅子上正襟危坐,滿足于自己的出手。
論戰家從外套的内袋裡拿出一個小盒子,以一種魔術師準備把東西變不見的裝模作樣姿态向卡利普展示。
“如今,我和你稱之為親戚的那個人之間惟一的共通點,便是這種胃藥。
它能立刻消除胃痛,要不要來一顆?” 卡利普搞不懂哪裡是棋戲的一部分哪裡又不是,但他想加入,所以他拿了一顆白藥丸吞進肚裡。
“目前為止你還喜歡我們的遊戲嗎?”年老的專欄作家微笑着說。
“我還在努力弄清規則。
”卡利普說,有點不信任。
“你看我的專欄嗎?” “是的。
” “你拿起報紙,是先看我的專欄,還是耶拉的?” “耶拉碰巧是我的堂哥。
” “就隻是因為這個理由所以你先讀他的嗎?”老作家說,“難道家族情感遠勝于文筆好壞嗎?” “耶拉的文筆也很好!”卡利普說。
“他的東西誰都寫得出來,你還不明白嗎?”老專欄作家說,“更何況,大部分都太長了,不是合适的專欄。
捏造的故事,半調子的矯揉造作,瑣碎的胡言亂語。
他有幾個慣用的伎倆,會耍幾個花招,如此而已。
比蜂蜜還甜美的追憶和聯想是一般規則,偶爾會抓住一個似非而是的吊詭。
一定要訴諸反諷的遊戲,像是優雅的詩人所謂的‘博學的無知’。
不大可能的事情要講得好像真有此事,而已經發生的事情要講得好像沒這回事。
假使全都行不通的話,那麼就把空洞的内容藏在浮誇的詞藻後面,讓他的崇拜者以為他文筆優美。
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生活、回憶和過去,絕對不比他少。
随便哪個人都可以玩他的把戲。
就連你也行。
來,講個故事!” “什麼樣的故事?” “随便你想到什麼——一個故事。
” “有一個男人,他深愛他美麗的妻子,”卡利普說,“但有一天他妻子卻抛棄了他。
于是他四處找她。
他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發現了她的蹤迹,卻始終遇不着她……” “繼續說。
” “說完了。
” “不對,不對!一定還有更多!”老專欄作家說,“從他妻子留在城市的痕迹裡,這個男人讀出了些什麼?她真的是一位美女嗎?她為了誰而離開他?” “從她遺留在城市大街小巷的痕迹裡,這個男人讀出了自己的過去,他踩上他美麗妻子的足迹。
她究竟是為了誰而躲他,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一相情願地想:妻子所追逐的那個男人,或是那個地方,一定存在于自己過去的某處。
” “好題材,”老專欄作家說,“正如愛倫坡所言:死了或失蹤了一個美麗的女人!不過說故事的人必須更果決一點,讀者無法信賴一個猶豫不決的作者。
我們來看看,也許可以利用耶拉的一個伎倆把故事完成。
追憶:城市裡充滿了男人快樂的回憶。
風格:用亳無深意的浮誇詞藻來掩飾藏在追憶中的線索。
博學的無知:男人假裝他想不透另一個男人的身份。
吊詭:因此,妻子抛下他去追求的男人其實就是他自己。
不錯吧?看吧,你也辦得到,任何人都可以。
” “可是寫出來的人是耶拉。
” “沒錯!但是從現在開始,你也可以寫了!”老文人說,示意這個話題已經結束了。
“如果你想找出他身在何方,仔細讀他的專欄。
”綜藝版作家說,“他一定躲在裡面什麼地方,他在文章的各個角落都藏滿了訊息,小小的秘密的訊息。
你懂我的意思嗎?” 卡利普說了一段往事代替回答,小時候耶拉曾經向他示範,如何用他文章裡每一個段落的頭尾單字湊成句子。
他透露他怎麼樣組字謎來瞞騙審查官和報紙督察員,怎麼樣用句子的頭尾音節編排字符串,用所有大寫的字母組成句子,還有惹火“我們姑媽”的文字遊戲。
綜藝版作家問:“你們姑媽是老處女嗎?” “她沒結過婚。
”卡利普說。
耶拉和他父親是不是曾為了一間公寓引發争吵? 卡利普說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口角。
他是不是真的有一個律師伯父,分不清楚哪些是法庭記錄、訴狀和法條,哪些是餐廳菜單和渡輪時刻表? 卡利普說他猜想這也和其他的事情一樣隻是傳說。
“找找線索吧,年輕人!”老作家不悅地說,“耶拉不會把事情講得清楚明白!我打賭我們這位熱衷偵探冒險和胡儒非教派的朋友,已經一點一滴地,像是用繡花針挖掘一口井似的,從耶拉專欄裡的隐藏文字中挖出了意義。
” 綜藝版作家說,這些文字遊戲很可能真有一個意義,也許它們指示着來自未知的訊息,而也許正是這份與未知的緊密連接,使得耶拉得以超越那些注定默默無聞的作家。
除此之外,他想要提醒他這句諺語有它的道理:“名氣太大的記者不會有好下場。
” “也可能,真主保佑,他說不定死了!”老記者說,“怎麼樣,你喜歡我們的遊戲嗎?” “關于他喪失記憶這一點,”綜藝版作家說,“是真的還是假的?” “都是,”卡利普說,“是真的也是假的。
” “那麼,關于說他的藏身處遍及全城?” “也一樣。
” “或許此刻他正孤零零地在其中一個藏身處咽下最後一口氣,”專欄作家說,“你也知道,他自己也挺愛這種猜謎遊戲的。
” “如果他快死了,他會召喚某個親近的人到身旁。
”綜藝版作家說。
“才沒這個人呢。
”老專欄作家說,“他跟誰都不親。
” “我敢說這位年輕人并不這麼想,”綜藝版作家說,“你還沒告訴我們你叫什麼名字呢。
” 卡利普告訴他們。
“那麼,告訴我,卡利普,”綜藝版作家說,“在他窩藏的地方——天曉得他是受到什麼沖動的驅使——一定有某個耶拉覺得夠親近的人,至少可以讓他吐露寫作秘密和臨終遺言,對不對?畢竟,他并不是一個全然的孤獨者。
” 卡利普思忖片刻。
“他不是一個全然的孤獨者。
”他感觸良多地說。
“那麼,他會召喚誰?”綜藝作家問,“你嗎?” “他妹妹。
”卡利普脫口而出,“他有一個小他二十歲的同父異母妹妹,那是他會聯絡的人。
”接着他陷入沉思。
他回想起那張生鏽彈簧破肚而出的扶手椅。
思緒繼續延伸。
“或許你已經逐漸抓到了我們遊戲的邏輯。
”老專欄作家說,“你或許開始品嘗到自己正邁向合理的結論。
因此我必須坦白告訴你一點:所有的胡儒非信徒都無可避免地走入悲慘的下場。
法茲拉勒,胡儒非教派的創立者,最後像條狗一樣被人殺死,屍體的腳上被綁條繩子拖着遊街示衆。
你知道嗎?六百年前,他也是通過解夢而進入這一行,就如同耶拉。
不過他并不是在哪家報社孜孜不倦地工作,而是躲在城外一個山洞裡……” “經由這樣的比較,我們對一個人能有什麼了解?”綜藝版作家說,“一個人能夠多麼深入另一個人生活的秘密?三十多年來,我一直試圖深入探究那些悲慘的電影演員的秘密,那些模仿美國人的我們所謂的‘明星’。
于是我發現了這一點:有些人,他們說每個人類都有一個分身,他們錯了。
沒有任何一個人像另一個人。
每個可憐的女孩都有她自己的可憐樣。
我們的每個明星都獨一無二,如同天上的星星,孤孤單單,個個是找不到同類的悲慘星鬥。
” “除了好萊塢的原版模特兒之外,”年老的專欄作家說,“我有沒有跟你
論戰家從外套的内袋裡拿出一個小盒子,以一種魔術師準備把東西變不見的裝模作樣姿态向卡利普展示。
“如今,我和你稱之為親戚的那個人之間惟一的共通點,便是這種胃藥。
它能立刻消除胃痛,要不要來一顆?” 卡利普搞不懂哪裡是棋戲的一部分哪裡又不是,但他想加入,所以他拿了一顆白藥丸吞進肚裡。
“目前為止你還喜歡我們的遊戲嗎?”年老的專欄作家微笑着說。
“我還在努力弄清規則。
”卡利普說,有點不信任。
“你看我的專欄嗎?” “是的。
” “你拿起報紙,是先看我的專欄,還是耶拉的?” “耶拉碰巧是我的堂哥。
” “就隻是因為這個理由所以你先讀他的嗎?”老作家說,“難道家族情感遠勝于文筆好壞嗎?” “耶拉的文筆也很好!”卡利普說。
“他的東西誰都寫得出來,你還不明白嗎?”老專欄作家說,“更何況,大部分都太長了,不是合适的專欄。
捏造的故事,半調子的矯揉造作,瑣碎的胡言亂語。
他有幾個慣用的伎倆,會耍幾個花招,如此而已。
比蜂蜜還甜美的追憶和聯想是一般規則,偶爾會抓住一個似非而是的吊詭。
一定要訴諸反諷的遊戲,像是優雅的詩人所謂的‘博學的無知’。
不大可能的事情要講得好像真有此事,而已經發生的事情要講得好像沒這回事。
假使全都行不通的話,那麼就把空洞的内容藏在浮誇的詞藻後面,讓他的崇拜者以為他文筆優美。
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生活、回憶和過去,絕對不比他少。
随便哪個人都可以玩他的把戲。
就連你也行。
來,講個故事!” “什麼樣的故事?” “随便你想到什麼——一個故事。
” “有一個男人,他深愛他美麗的妻子,”卡利普說,“但有一天他妻子卻抛棄了他。
于是他四處找她。
他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發現了她的蹤迹,卻始終遇不着她……” “繼續說。
” “說完了。
” “不對,不對!一定還有更多!”老專欄作家說,“從他妻子留在城市的痕迹裡,這個男人讀出了些什麼?她真的是一位美女嗎?她為了誰而離開他?” “從她遺留在城市大街小巷的痕迹裡,這個男人讀出了自己的過去,他踩上他美麗妻子的足迹。
她究竟是為了誰而躲他,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一相情願地想:妻子所追逐的那個男人,或是那個地方,一定存在于自己過去的某處。
” “好題材,”老專欄作家說,“正如愛倫坡所言:死了或失蹤了一個美麗的女人!不過說故事的人必須更果決一點,讀者無法信賴一個猶豫不決的作者。
我們來看看,也許可以利用耶拉的一個伎倆把故事完成。
追憶:城市裡充滿了男人快樂的回憶。
風格:用亳無深意的浮誇詞藻來掩飾藏在追憶中的線索。
博學的無知:男人假裝他想不透另一個男人的身份。
吊詭:因此,妻子抛下他去追求的男人其實就是他自己。
不錯吧?看吧,你也辦得到,任何人都可以。
” “可是寫出來的人是耶拉。
” “沒錯!但是從現在開始,你也可以寫了!”老文人說,示意這個話題已經結束了。
“如果你想找出他身在何方,仔細讀他的專欄。
”綜藝版作家說,“他一定躲在裡面什麼地方,他在文章的各個角落都藏滿了訊息,小小的秘密的訊息。
你懂我的意思嗎?” 卡利普說了一段往事代替回答,小時候耶拉曾經向他示範,如何用他文章裡每一個段落的頭尾單字湊成句子。
他透露他怎麼樣組字謎來瞞騙審查官和報紙督察員,怎麼樣用句子的頭尾音節編排字符串,用所有大寫的字母組成句子,還有惹火“我們姑媽”的文字遊戲。
綜藝版作家問:“你們姑媽是老處女嗎?” “她沒結過婚。
”卡利普說。
耶拉和他父親是不是曾為了一間公寓引發争吵? 卡利普說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口角。
他是不是真的有一個律師伯父,分不清楚哪些是法庭記錄、訴狀和法條,哪些是餐廳菜單和渡輪時刻表? 卡利普說他猜想這也和其他的事情一樣隻是傳說。
“找找線索吧,年輕人!”老作家不悅地說,“耶拉不會把事情講得清楚明白!我打賭我們這位熱衷偵探冒險和胡儒非教派的朋友,已經一點一滴地,像是用繡花針挖掘一口井似的,從耶拉專欄裡的隐藏文字中挖出了意義。
” 綜藝版作家說,這些文字遊戲很可能真有一個意義,也許它們指示着來自未知的訊息,而也許正是這份與未知的緊密連接,使得耶拉得以超越那些注定默默無聞的作家。
除此之外,他想要提醒他這句諺語有它的道理:“名氣太大的記者不會有好下場。
” “也可能,真主保佑,他說不定死了!”老記者說,“怎麼樣,你喜歡我們的遊戲嗎?” “關于他喪失記憶這一點,”綜藝版作家說,“是真的還是假的?” “都是,”卡利普說,“是真的也是假的。
” “那麼,關于說他的藏身處遍及全城?” “也一樣。
” “或許此刻他正孤零零地在其中一個藏身處咽下最後一口氣,”專欄作家說,“你也知道,他自己也挺愛這種猜謎遊戲的。
” “如果他快死了,他會召喚某個親近的人到身旁。
”綜藝版作家說。
“才沒這個人呢。
”老專欄作家說,“他跟誰都不親。
” “我敢說這位年輕人并不這麼想,”綜藝版作家說,“你還沒告訴我們你叫什麼名字呢。
” 卡利普告訴他們。
“那麼,告訴我,卡利普,”綜藝版作家說,“在他窩藏的地方——天曉得他是受到什麼沖動的驅使——一定有某個耶拉覺得夠親近的人,至少可以讓他吐露寫作秘密和臨終遺言,對不對?畢竟,他并不是一個全然的孤獨者。
” 卡利普思忖片刻。
“他不是一個全然的孤獨者。
”他感觸良多地說。
“那麼,他會召喚誰?”綜藝作家問,“你嗎?” “他妹妹。
”卡利普脫口而出,“他有一個小他二十歲的同父異母妹妹,那是他會聯絡的人。
”接着他陷入沉思。
他回想起那張生鏽彈簧破肚而出的扶手椅。
思緒繼續延伸。
“或許你已經逐漸抓到了我們遊戲的邏輯。
”老專欄作家說,“你或許開始品嘗到自己正邁向合理的結論。
因此我必須坦白告訴你一點:所有的胡儒非信徒都無可避免地走入悲慘的下場。
法茲拉勒,胡儒非教派的創立者,最後像條狗一樣被人殺死,屍體的腳上被綁條繩子拖着遊街示衆。
你知道嗎?六百年前,他也是通過解夢而進入這一行,就如同耶拉。
不過他并不是在哪家報社孜孜不倦地工作,而是躲在城外一個山洞裡……” “經由這樣的比較,我們對一個人能有什麼了解?”綜藝版作家說,“一個人能夠多麼深入另一個人生活的秘密?三十多年來,我一直試圖深入探究那些悲慘的電影演員的秘密,那些模仿美國人的我們所謂的‘明星’。
于是我發現了這一點:有些人,他們說每個人類都有一個分身,他們錯了。
沒有任何一個人像另一個人。
每個可憐的女孩都有她自己的可憐樣。
我們的每個明星都獨一無二,如同天上的星星,孤孤單單,個個是找不到同類的悲慘星鬥。
” “除了好萊塢的原版模特兒之外,”年老的專欄作家說,“我有沒有跟你